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解朦朦  王勇超 《电子科技》2013,26(11):99-103
研究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幅值相差较大的窄带干扰抑制问题,以一阶复数自适应陷波器为陷波单元,介绍了一种级联结构的陷波器,给出了系数迭代的自适应算法和理论分析。仿真实验表明,该陷波器能有效消除多个窄带干扰,迭代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2.
《无线电工程》2017,(7):78-81
针对快变场景中的卫星导航接收窄带干扰抑制问题,结合自适应滤波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开环滤波的自适应陷波器设计方法,实现了导航接收系统中的窄带干扰自适应抑制,解决传统时域滤波器计算量大或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最优维纳滤波器的运算量低,相比LMS算法收敛速度快、性能好、窄带强干扰抑制能力优于30 d B。  相似文献   

3.
直接扩频序列系统中IIR格型自适应滤波抗多窄带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直接扩频系统中抗多个窄带干扰的多支路自适应IIR陷波滤波算法。通过频率分离 ,在各个支路通过谱线增强器估计干扰的瞬时频率和功率 ,减少了输入信号特征值扩散程度 ,加快了自适应算法收敛速度。采用一种IIR自适应格型陷波滤波技术 ,调整陷波器的深度 ,提高了输出信号信噪比。  相似文献   

4.
针对超宽带系统中存在窄带信号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载E型谐振器的多模谐振器(Multimode Resonator,MMR)结构,采用内嵌开路枝节的方法设计了一款三陷波超宽带滤波器,并且通过调节内嵌开路枝节的长短,实现了双陷波的性能。该超宽带带通滤波器通带频带范围为3. 1~10. 2 GHz,通带内插入损耗小于1 d B,相对带宽为107%。其中,实现的三陷波滤波器的三个陷波中心频率分别为3. 8,5. 1和6. 6 GHz。通过调节内嵌开路枝节的长短,可以实现双陷波到三陷波之间的转换,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5.
针对增强型罗兰(eLORAN)系统增补发射台站建设中的组重复周期(GRI)选择问题,该文主要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交叉干扰率的筛选算法.该算法首先考虑了最小可用组重复周期以及秒信息量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与临近的罗兰C台站间的相对交叉干扰率进行1次筛选;之后通过排列组合进行两两比较并2次筛选;最后,综合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型线性自动跟踪工频陷波器的电路结构。该陷波器应用于电子束曝光机束流测量电路中,用来抑制工频干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基于对自动跟踪陷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陷波器采用了频率/电压转换器与压控带阻滤波器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成功地解决了工频频偏对常规工频陷波器滤波性能的严重影响问题。提出了提高抑制工频干扰能力的设计要点和电路调试方法。通过性能指标的测试和长期实际运行应用,证明陷波器满足了电子束测量中对工频干扰进行强抑制的要求,提高了电子束曝光机的制版质量。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传输参考型超宽带系统抗NBI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带有有限长脉冲响应陷波滤波器(NF)的传输参考型超宽带系统(TR-UWB)的抗窄带干扰性能,在IEEE 802.15.3a建议的标准超宽带信道下,分析比较了在不同参数设置下,该系统自相关接收机的误比特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带有陷波滤波器的传输参考型超宽带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窄带干扰,并且系统接收机结构简单,无需信道估计,大大降低了计算量和系统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格型陷波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有自适应格型陷波器中的引入算子取自局部误差信号,在迭代过程收敛后存在陷波频率偏移的问题,影响了滤波的效果.本文对级联格型陷波滤波器的自适应算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陷波参数估计与引入算子的关系,在推导原算法迭代误差的数学期望方程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算法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克服了原算法在收敛后存在的陷波频率偏移的不足.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证实了该算法的收敛性能优于原有的算法.  相似文献   

9.
窄带干扰去除是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基于OFDM调制技术的高性能同轴电缆接入系统(HINOC)系统中,窄带干扰对符号同步、载频同步以及信道估计等过程影响严重,使得系统传输效率急剧下降。针对同轴电缆接入系统中的单频干扰,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IR滤波器的时域陷波算法的设计方案。本算法具有实现简单、复杂度低、单频抑制较为彻底等优点。根据在HINOC系统中测试验证,该方案能够抑制比信号功率大30 dB的单频干扰,有效抑制了系统吞吐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基于FFT的频域窄带干扰抑制算法是当前扩频通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抗干扰技术之一,其特点是算法复杂度低,可以通过快速算法实现,很便于工程实现。考虑到对于算法的整体流程及性能已有不少现成的研究和结论,本文重点研究了干扰抑制滤波器设计中的陷波算法。总结了各种不同的陷波算法,利用Matlab软件对其中3种常用陷波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以误码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机载火控雷达天线副瓣辐射与机载电子对抗设备之间的互干扰问题,并对通道干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传统时分制解决方法的不足,即当一个电子设备工作时,与它会产生相互干扰的其它设备必须停止工作。进而提出了用陷波法和禁止信号法解决此问题的原理和实现方法,重点就禁止信号法分析了其效果和可能对设备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用陷波法和禁止信号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雷达和电子对抗设备之间的相互电磁干扰问题。其中,陷波法适用于频率稳定、窄带宽的脉冲多普勒(PD)雷达,禁止信号法对于精确测频系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impulsive noise suppression by using adaptive prediction technique is considered. The Time Domain Notch Filter structure and a procedure to estimate the filter coefficients are proposed. The considered algorithm is linear and does not require any auxiliary reference inpu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use of this algorithm does not chang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whose value remains almost independent of impulsive interference pow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signal-to-impulsive interference ratio (SIR) in the output increases with a decrease in the input SIR. This proper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the most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it and the commonly employed algorithms. The result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of a noncoherent detection system applied to the on-off-keying modulation are given. The obtained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enables a transmiss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high power impulsive interference.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磁背景下磁偶极子目标跟踪过程中存在的地磁干扰与模型非线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差量磁异常的蒙特卡洛卡尔曼滤波(MCKF)跟踪方法。新的跟踪方法以传感器阵列测量磁场的差量作为观测信号,并利用蒙特卡洛卡尔曼滤波算法解决模型的非线性问题,实现磁偶极子目标的实时跟踪。通过仿真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较传统的扩展或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在稳定跟踪过程中对目标特征参数的估计更精确;通过地磁背景跟踪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算法较传统算法在低信噪比下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4.
余罗曼  洪涛  张更新 《信号处理》2021,37(6):1093-1104
针对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 GEO)卫星系统和低轨道(Low Earth Orbit, LEO)卫星系统频率共享时存在的干扰问题,本文基于低轨分布式卫星编队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从空间域功率隔离角度解决了高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上行链路共用频谱时GEO用户对于LEO卫星共线干扰问题。算法中综合考虑卫星通信系统长传播时延导致的阵列导向矢量存在一定误差,在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准则的自适应波束成形器中设计了考虑系统最恶劣误差情况的鲁棒性约束,并采用泰勒级数逼近法求解波束成形器加权矢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鲁棒波束成形算法在卫星通信环境下适应度较高,能够有效地缓解高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频率共享带来的同频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非线性机动目标跟踪中存在的滤波器易发散,跟踪误差大等问题,在双机协同跟踪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IMMPF)对空中机动目标进行跟踪的算法。该算法将粒子滤波和交互多模型有效结合,基本解决了非线性机动目标跟踪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仿真表明,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交互式模型扩展卡尔曼滤波(IMMEKF)相比,IMMPF能够降低跟踪误差,提高收敛速度,且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受单音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频域迭代干扰消除算法。所提算法首先在频域对干扰进行准确估计和重构,然后进行干扰消除。为实现更准确的干扰频率粗估计,提出了新的结合补零内插的频谱波峰搜索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干扰位于两子载波之间时频谱泄露导致的谱峰错判。干扰频率精确估计综合采用频率转化、低通滤波、加权相位平均算法迭代实现,估计误差在每一次迭代中减小。仿真结果表明:对于-20dB以上的干信比,所提算法能保证干扰参数的精确估计,使系统达到没有干扰时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描述联合作战用频规划问题,引入多目标优化理论,以干扰冲突最少、需求满足最高和邻频风险最低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目标的联合作战用频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求解联合作战用频规划问题的非支配排序蚁群算法. 在蚁群初始化阶段使用带贪心策略的爬山算法获取次优解集合以提升蚁群前期收敛速度,并运用社团检测机制将用频装备分簇以减少电磁干扰分析的计算复杂度从而加快算法进程. 同时,在算法每次迭代中对得到的用频规划方案执行调度改进操作,并自适应调整信息素挥发系数等参数,以提升算法全局优化性能. 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反转世代距离与超体积指标证明了算法在收敛性、分布性与收敛速度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解决符号间干扰以及子信道干扰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了一种新的基于变换域插值信道估计的残余消除算法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科学准确的数据。利用MATLAB模拟仿真的结果表明,在宽带无线局域网中,当循环保护前缀长度不足时,采用该算法经过有限次迭代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降低了计算的难度。这一结果对光通信技术的研究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To solve the interference problem between users of the multiuser MIMO system, we first transform the system sum rate maximization problem into joint optimization of interference signal power and useful signal power. On this basis, we propose a weighted interference alignment objective function, causing the system to obtain a higher sum rate by adjusting the weight with different signal-to-noise ratios. Then, we model the transmit subspace and the interference subspace on the Grassmannian manifold and propose joint interference alignment precoding based on the Grassmannian conjugacy gradient algorithm (GCGA-JIAP algorithm). 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interference alignment algorithms, our proposed algorithm can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st by transforming th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of the complex Euclidean space into un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with the degenerate dimension on the Grassmannian manifold. Computer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mproves the convergence of the iterative optimization of the transmitter precoding matrix and the receiver postprocessing matrix and also improves the sum rate performance of the multiuser MIMO interferenc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