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以木犀草素及其3种黄酮苷(木犀草苷、荭草素、异荭草素)为研究对象,基于HTP-1细胞探究其抗炎与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4种黄酮类化合物预处理后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信号通路调控蛋白κB抑制因子α亚基(α inhibitor of κB,IκBα)、IκB激酶β亚基(IκB kinaseβ,IKKβ)、P65的表达情况,以及抗氧化相关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表达情况。结果:4种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均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荭草素可以进一步抑制促炎因子IL-1β的表达(P0.01);木犀草素及3种黄酮苷均可以显著抑制炎性细胞中IKKβ、IκBα的磷酸化,3种黄酮苷还可减少细胞核中P65的表达量,进而较好地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活性;荭草素可极显著促进炎性细胞中Nrf2的表达(P0.01),促进Nrf2发生核移位(P0.01),使HO-1的表达量处于较低水平(P0.01),保持较低的氧化应激水平。结论:木犀草素及3种黄酮苷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中荭草素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调控蛋白IKKβ、IκBα、P65的表达发挥较强的抗炎活性,显著降低细胞中TNF-α、IL-6、IL-1β的表达,同时通过促进核转录因子Nrf2的表达与核移位,激活Nrf2发挥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使细胞中HO-1酶表达量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与制备液相联用技术分离茯砖茶中黄酮类化合物。高速逆流色谱以正丁醇/乙酸乙酯/乙腈/0.5%乙酸水=12:2:3:15(V/V)为溶剂体系,将茯砖茶提取物分成7个流分,各流分经制备液相分离,获到19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了15个化合物,均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1),芹菜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2),芹菜素-7-O-β-D-半乳糖-8-C-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O-葡萄糖-(1-3)-鼠李糖-(1-6)-葡萄糖(4),山奈酚-3-O-β-D-葡萄糖-(1-3)-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α-L-鼠李糖-8-C-β-D-半乳糖(6),芦丁(7),山奈酚-3-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8),Camelliquercetiside A(10),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2),异牡荆苷(13),牡荆苷(1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6),Camelliquercetiside C(17),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18),其中化合物3和6为新黄酮碳苷化合物,化合物1为茶叶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油茶籽种仁中2个主要黄酮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Ⅰ)和山奈酚-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Ⅱ)的提取工艺;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建立了2个主要黄酮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以80%甲醇按照料液比1∶50(g/m L)在80℃条件下回流提取60 min,2个黄酮苷的得率最高,11个品种油茶籽种仁中黄酮苷Ⅰ质量分数为1.28%~2.98%,黄酮苷Ⅱ质量分数为1.42%~2.37%。该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不同品种油茶籽种仁中主要黄酮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溶剂萃取和大孔树脂对油菜蜂花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富集黄酮,然后对不同极性组分进行抑制α-葡萄糖苷酶实验,并利用红外光谱(IR)和液-质联用(LC-MS)对体外降糖活性最高的组分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酮类物质在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中起主要作用;AB-8大孔树脂纯化得到的PEFS-3组分总黄酮含量为68.77%,IC50为72.16μg/m L,远小于阿卡波糖的IC50(1124.86μg/m L),表明其抑制效果强于阿卡波糖;PEFS-3组分中共鉴定出5种主要物质,其中4种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4’-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第5种推断为亥茅酚苷或黄烷醇,具体结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油茶籽种仁中2个主要黄酮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Ⅰ)和山奈酚-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Ⅱ)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并用于“长林”系列油茶品种间黄酮类成分含量评价;优化油茶籽种仁中2个主要黄酮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 (4.6mm×250mm,5μm) 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比较甲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黄酮苷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以80%甲醇按照料液比1:50(g/mL),在80℃条件下回流提取60min,2个黄酮苷的得率最高,11个品种油茶籽种仁中黄酮苷Ⅰ质量分数为1.28%~2.98%,黄酮苷Ⅱ质量分数为1.42%~2.37%。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不同品种油茶籽种仁中主要黄酮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油菜花粉中黄酮苷类的制备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油菜蜂花粉80%乙醇超声提取液中的正丁醇萃取物为黄酮苷分离样品,乙酸乙酯:正丁醇:水=2:1:3(体积比)为溶剂体系,主机转速900 r/min,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1.5 mL/min流速,30℃条件下,400 mg样品经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分离,所得产物经HPLC检测,5 h内得到2个黄酮苷单体和1个黄酮苷混合物,经UV、MS、1H-NMR和13C-NMR结构鉴定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β-D-吡喃葡萄糖苷(89.1 mg,纯度98.2%)和山奈酚-3-O-新橙皮糖苷(41.9 mg,纯度96.3%),其中山奈酚-3-O-新橙皮糖苷属首次从油菜花粉中制备分离得到,另外对混合物中所含2个黄酮苷进行了HPLCMS分析和结构推断.  相似文献   

7.
探讨β-葡萄糖苷酶酶解蜂胶黄酮苷的工艺参数。通过β-葡萄糖苷酶酶解蜂胶黄酮苷,提高酶解产物中杨梅黄酮、槲皮素、芹菜素、松属素等黄酮苷元的含量,可以明显提高蜂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油菜蜂花粉黄酮的组成,采用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脱脂和柱层析分离方法对油菜蜂花粉黄酮进行研究,得3个黄酮类化合物,经1 H-NMR、13 C-NMR,分别鉴定出3个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与HPLC-MS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刺五加花色苷的提取条件,并对该花色苷的组成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的种类、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提取液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刺五加果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Triple-TOF/MS)对刺五加花色苷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刺五加果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8︰1 mL/g,果胶酶的添加量4.2‰,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3.0 h,在此条件下刺五加果的花色苷含量达到6.00 mg/g。经过UPLC-Triple-TOF/MS分析其中主要花色苷为矢车菊素3-O-(2-O-β-D-吡喃木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结论 利用果胶酶法来制备刺五加花色苷是可行的,所得刺五加花色苷为矢车菊素3-O-(2-O-β-D-吡喃木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夏桑菊复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成分,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夏桑菊复方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肛胡萝卜苷(2),三十二烷酸(3),三十四烷醇(4),熊果酸(5),β-香树脂醇(6),山奈酚(7),槲皮素(8),木犀草素(9),紫云英苷(10),4’-甲氧基-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12),蒙花苷(13)。结论化合物1.13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单核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花色苷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酚类黄酮化合物,富含于各种深色的蔬菜、水果及谷类中,其中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cyanidin-3-O-β-glucoside,Cy-3-g)是花色苷中重要的单体,本研究旨在探讨黑米来源的Cy-3-g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ohoku hospital pediatrics-1,THP-1)炎症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采用乙醇-盐酸溶液浸提、大孔树脂吸附洗脱等步骤得到黑米花色苷粗提物,然后用中压液相层析联合紫外检测提取得到纯化的Cy-3-g(纯度>96.5%)。用不同质量浓度(0、0.10、0.25μg/mL和0.50μg/mL)Cy-3-g与THP-1细胞共孵育4 h,然后加入LPS(质量浓度50 ng/mL)与细胞继续孵育48 h,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薄蒴草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通过研究薄蒴草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筛选薄蒴草抗炎活性部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分析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选择5个重要的炎症因子TNF-α、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核转录因子-κB(NF-κB)分别与活性部位中的有效成分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体外抗炎实验结果显示薄蒴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在最高实验浓度75 μg/mL下对NO、TNF-α、IL-6的产生均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分别为63.53%、34.23%、34.58%;液质联用鉴定出11个化学成分,包括8个黄酮类成分芦丁、牡荆素、山奈酚、鼠李秦素、槲皮素、芹菜素、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槲皮苷和3个香豆素类成分伞形花内酯、7-甲氧基香豆素、5,7-二羟基香豆素;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TNF-α、IL-6、IL-1β、PGE2、NF-κB结合最好的成分分别是槲皮苷、山奈酚、芦丁、槲皮苷、牡荆素,结合能为?8.5、?7.8、?8.0、?7.2和?10.0 kcal/mol,均优于阳性对照地塞米松,说明这些成分与5个靶点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薄蒴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为抗炎活性部位,通过液质联用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能快速、便捷地筛选出薄蒴草的抗炎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14.
本实验在体外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的基础上,探讨沙葱总黄酮水洗组分的体外抗炎活性。应用CCK-8法检测0、50、100、200、400、800 μg/mL沙葱总黄酮水洗组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应激模型组及不同质量浓度沙葱总黄酮水洗组分预处理组,采用Griess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各处理组细胞上清液中NO浓度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0的质量浓度,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TNF-α、IL-1β、IL-6、IL-10、髓样分化蛋白(myeloid differential protein,MyD)88、核因子 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沙葱总黄酮水洗组分在50~800 μg/mL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与LPS应激模型组相比,沙葱总黄酮水洗组分能够极显著抑制促炎介质NO、TNF-α、IL-1β、IL-6质量浓度及其mRNA的表达(P<0.01或P<0.001);高度显著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质量浓度及其mRNA的表达(P<0.001),且呈剂量依赖效应;极显著降低MyD88、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P<0.01或P<0.001)。由此得出,沙葱总黄酮水洗组分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促炎性介质NO、TNF-α、IL-1β、IL-6的分泌并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质量浓度实现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PS)对脂多糖(LPS)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BV-2细胞分成对照组、LPS组、LPS+氟西汀组、LPS+PPS(PPS分别为4、8、16μmol/L),处理24 h,二氯二氢荧光素二氢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Griess法检测培养上清液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D206、CD16/32、NF-κB p65水平。动物实验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氟西汀组、LPS+PPS低剂量组(20 mg/kg)、LPS+PPS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10只,测试抑郁样行为,检测海马组织TNF-α、IL-1β、IL-18的浓度,分析海马组织CD206、CD16/32、NF-κB p65、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4、8、16μmol/L PPS能极显著降低ROS荧光相对强度(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黔产刺梨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刺梨根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柳氮磺嘧啶组(0.3 g/kg)。观察大鼠外观、动作行为以及血便;采集大鼠血清与大鼠结肠,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结肠Myd88、NF-κB p50、NF-κB p65、TLR4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Myd88、NF-κB p50、NF-κB p65、TLR4蛋白表达。结果:刺梨根水煎液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炎症损伤,特别是刺梨根水煎液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刺梨根水煎液高剂量组结肠病理损伤得到显著改善,刺梨根水煎液高剂量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肠Myd88、NF-κB p50、TLR4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肠Myd88、NF-κB p50、NF-κB p65、TLR4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刺梨根水煎液可有效缓解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并改善炎症损伤,刺梨根水煎液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肝损伤小鼠考察复合醋提物(MVE)对老年小鼠炎性肝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VE组、LPS组、LPS+MVE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肝组织病理情况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肝组织中白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真菌中麦角甾醇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的抗炎镇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麦角甾醇高剂量(30 mg/kg)和低剂量(15 mg/kg)组灌胃给药后,注射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偏头痛模型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下丘脑组织中 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 (WB) 检测NF-κBp65、JAK2和STAT3蛋白表达含量。结果:硝酸甘油诱导后,大鼠搔头次数频繁;与模型组比较,麦角甾醇不同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P<0.05)、炎症因子IL-1β、IL-6水平(P<0.001;P<0.05),同时,麦角甾醇各给药组DA和NE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P<0.001),麦角甾醇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下丘脑中5-HT水平(P<0.05)。WB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偏头痛大鼠脑组织中P-NF-κBp65, P-JAK2 和 P-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麦角甾醇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NF-κB、JAK/STA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铁观音茶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用脂多糖作用于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并用吲哚美辛和不同浓度铁观音提取物处理,检测NO和IL-6的分泌情况,qPCR检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mRNA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蛋白激酶(IKKβ),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IκB)、核转录因子κB p65(NF κB p65)及其磷酸化产物的相对表达。结果显示,铁观音茶提取物能显著抑制炎症介质NO分泌和IL-6蛋白表达量(p<0.05),抑制炎症相关基因iNOS、COX-2、TNF-α和MCP-1等表达,并极显著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KKβ、IkB和p65的磷酸化(p<0.01)。以上结果表明,铁观音茶提取物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