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为阐明精准营养与婴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建立母乳队列是目前最佳的研究手段之一,梳理和综述国内外相关母乳研究队列,旨在为建立标准化的中国母乳队列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在关键词检索国内外开展的母乳队列,并对其基本信息和采样相关偏倚风险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59篇,研究队列37项。所有队列都采集了成熟乳,38%采集了初乳,32%采集了过渡乳。其中43%描述采样侧乳房的信息,57%报道了采样时间和采样地点,81%说明了采样方式,54%提供了采样量。除母乳样本外,35%采集了孕晚期母亲血样,16%采集了脐带血,27%采集了新生儿粪便。结论:我国亟待建立标准化、代表性的母乳队列,其方案设计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母乳队列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组学是一门新兴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包括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等,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的优势.介绍各组学对茶叶的研究,为组学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出展望,有助于在组学水平上提高茶叶研究深度,并为茶学科学及其他行业研究者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母乳是婴幼儿最天然且理想的食品,为了使婴幼儿配方粉的蛋白质营养更接近母乳,评价配方粉氨基酸与母乳氨基酸模式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了产后15~180d母乳样本1028份和0~6月龄婴幼儿配方粉样本12种,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了样本中各种氨基酸成分。利用频数矩阵优化方法,获得新的母乳氨基酸模式。利用余弦相似度评价方法,评价优化母乳、原始母乳和WHO母乳氨基酸模式与各配方粉的余弦相似度,并分别取9种必需氨基酸和18种全部氨基酸比较配方粉和优化母乳氨基酸模式的相似性。结果表明,优化母乳、原始母乳和WHO母乳氨基酸模式与各配方粉的余弦相似度比较,趋势一致,说明余弦相似度比较可以客观评价配方粉的营养价值。针对9种必需氨基酸,配方粉F与母乳相似度较高,配方粉A与母乳相似度较低;针对18种全部氨基酸,配方粉H和配方粉D与母乳相似度较高,配方粉F与母乳相似度较低。不同种氨基酸对比结果表明,氨基酸组成不同影响配方粉的氨基酸评价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余弦相似度方法可以客观评价配方粉与中国母乳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可为婴配粉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晓敏  张和平 《食品科学》2016,37(11):283-289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微生物代谢组学这一新兴领域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它不仅提供了代谢途径的广阔图谱,而且还阐明了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本文主要阐述了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过程中样品制备、代谢物分析鉴定以及数据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介绍了微生物代谢组学在乳酸菌、肠道菌群、病原菌以及食品和营养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并讨论了微生物代谢组学中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母乳研究是探索生命早期营养奥秘的金钥匙,是母婴健康研究的重点。本文聚焦母乳科学与婴幼儿配方食品(以下简称婴配食品)制造技术的研究热点,分析我国母婴营养研究领域的创新方向,系统阐述生命早期营养需求、母乳成分深度探索、母乳健康效应评估、功能基料创新创制、新基料检测技术及评价方法开发、生物活性成分高效保留的六大研究热点,覆盖母婴营养基础科研、功能基料研发和婴配食品制造技术,以期为我国母乳与婴幼儿配方食品制造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代谢组学技术作为一种评估毒性的新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毒性预测、监测及药物的临床前安全评价中,本文对代谢组学技术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及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母乳、牛乳及羊乳的全脂质组分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共检出17种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11种神经酰胺(ceramide,Cer)、15种鞘磷脂(sphingomyelin,SM)、3种己糖苷神经酰胺(hexosylceramides,HexCer)、32种甘油二脂(diglyceride,DG)和2 5种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母乳与牛乳有3 6种存在显著差异的脂质,与羊乳有1 4种(P<0.05)。结果表明,母乳极性脂含量(1 462.99μg/mL)显著低于羊乳而高于牛乳(P<0.05),且母乳及牛乳遵循SM>Cer>PC>HexCer分布,羊乳则是Cer>SM>HexCer>PC。母乳与牛乳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极性脂质主要为SM,其中SM(d14∶0/20∶0)和SM(d15∶0/24∶1)在母乳(15.90μg/mL和16.55μg/mL)中显著高于牛乳(P<0.05),而羊乳与母乳间除PC(26∶0/0∶0)外,不存在其他...  相似文献   

8.
胞外囊泡是母乳中的重要功能成分之一,作者所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母乳胞外囊泡能够显著促进乳双歧杆菌BB-12的生长,但具体机制不清楚。作者采用超速离心法与超滤法相结合从母乳中提取胞外囊泡,通过纳米颗粒追踪技术、透射电镜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母乳胞外囊泡进行了鉴定表征。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母乳胞外囊泡促进乳双歧杆菌BB-12生长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添加母乳胞外囊泡后,乳双歧杆菌BB-12菌体中ABC寡肽转运系统相关基因pstC、pstA、metI,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基因BIF_02090,磷酸戊糖途径相关基因prsA、BIF_01321,D-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murD、BIF_02122,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相关基因pccA的表达显著上升。结果表明,母乳胞外囊泡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益生元促进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生长,为母乳胞外囊泡在新一代母乳化奶粉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方芳  王凤忠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3):338-342,352
葡萄是多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代谢组学在葡萄研究中的应用对于揭示葡萄代谢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手段在葡萄品种区分、生长发育特性研究、对外界环境条件应答及未知代谢物筛查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现有研究内容的局限,展望了后续研究重点,以期为葡萄发育生理、代谢生理及逆境生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系统性的特点,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强有力工具,也为茶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者应用组学技术开展了茶树栽培育种、种质资源特性、茶叶生理生化、茶叶加工及贮藏等多方面研究,获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组学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将羊乳、牛乳、人乳中乳清蛋白进行分离并结合液质联用技术鉴定,在羊乳、牛乳、人乳乳清蛋白中分别鉴定出156、278、454种蛋白质。与牛乳与人乳乳清蛋白对比显示,羊乳含有99种特异性表达蛋白质,与牛乳和人乳分别有31种和15种相同表达蛋白质。通过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发现,羊乳乳清蛋白在生物过程中主要发挥生物调节作用;在分子功能上,主要体现在结合作用方面;在细胞组成上,参与的细胞组成主要为细胞器区和胞外区。羊乳乳清蛋白在以上三种功能上与人乳有较大差距,但与牛乳相近。通过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系统(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通路可知,羊乳主要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以及吞噬作用,对人体免疫能力有积极影响。对羊乳与人乳、牛乳乳清蛋白组成及功能区别的研究,为羊乳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乳是婴幼儿生命初始阶段唯一能够摄入的食物,蛋白质是人乳中重要的营养成分,而牛乳作为代替人乳的常用原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本研究利用SDS-PAGE电泳和LC-MALDL-TOF蛋白组学方法将人乳与牛乳中乳脂肪球膜蛋白进行分离,能够发现人乳与牛乳脂肪球膜蛋白存在较大的差异。牛乳脂肪球膜中已鉴定出488种蛋白,人乳脂肪球膜中鉴定出的蛋白为1545种。牛乳脂肪球膜具有173种特异性蛋白,人乳脂肪球膜具有1230种特异性蛋白,在人乳与牛乳中存在315种同源蛋白。从蛋白质的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上来看,人乳脂肪球膜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有37%为代谢过程;具有的分子功能55%为结合作用;34%为参与细胞器构成。人乳脂肪球膜中有24种蛋白参与免疫相关的通路,主要为抗原加工和呈递。与牛乳相比,对人乳中乳脂肪球膜蛋白质在组成及功能上的研究,能够促进深入地了解人乳蛋白,并为以牛乳为原料的婴幼儿产品添加功能性蛋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沿海区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经济高速发展,众多的重金属冶炼、加工等企业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工业废水排放到海洋中,导致海洋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其中重金属由于高危性及难治理性,被认为是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重金属等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浓度累计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对生物种群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产生不可逆的破坏作用。随着系统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为探求重金属等对海洋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以及生物体的响应机制提供更加有力的工具。本文主要针对重金属污染现状、毒理效应以及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在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海洋重金属检测及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母乳被认为是婴幼儿最佳的食物来源,母乳化是配制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基本准则。然而母乳的成分极为精细和复杂,全面了解母乳成分非常重要。氨基酸是母乳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其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泌乳阶段(初乳、过渡乳、早期成熟乳、晚期成熟乳)、地区(南方、北方)以及产次等。本研究评估不同影响因素对中国母亲母乳氨基酸组成模式的影响,并提出不同泌乳阶段中国母乳氨基酸模式及针对不同地域和季节早期成熟乳和晚期成熟乳的氨基酸模式。本研究在我国8 个城市共采集了1 640 份母乳样本,对地域、产次、分娩季节、出生情况、分娩方式5 个因素在不同泌乳期中各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欧氏距离计算各泌乳时期的氨基酸相似度,找到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的氨基酸模式,通过欧氏距离筛选母乳样本,确定不同泌乳阶段推荐母乳氨基酸模式。结果表明,地域、分娩季节明显影响早期成熟乳与晚期成熟乳氨基酸模式,产次、出生情况、分娩方式的影响需要综合多因素分析,通过变异系数结果验证了中国母乳氨基酸模式,并提出不同地域与季节氨基酸母乳模式的差异性。本研究为婴幼儿配方乳粉母乳化研究及母乳营养学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婴幼儿配方乳粉改良和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母乳与婴儿乳粉中所含矿物质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在母乳及市售婴儿乳粉中的矿物质元素,我们对所含的钙、磷、钾、钠、铜、锌等进行了分析。通过检测分析,我们发现:母乳中的大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易于吸收,它是喂哺婴儿的最佳食品。但母乳却不能作为喂哺婴儿的唯一食品,还需要添加婴儿乳粉来补充母乳中含量较低的极少数矿物质元素,以充分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7.
人乳脂替代品以及酶使用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川  杨天奎 《食品科学》2002,23(11):98-101
人乳脂具有独特的结构,棕榈酸主要分布在sn-2位,猪油的sn-2位有与其相似的结构。采用具有sn-1,3催化专一性的Lipozyme IM作催化剂,进行酯交换改性猪油来制备人乳替代品。应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实验。其最优条件为:水分含量3.7%(以酶量计);反应温度61℃;底物比脂肪酸:猪油2.4:1(mol比);酶量10%(以底物质量计),反应时间1h。该条件下酶可以重复使用39h,得到结构符合人乳脂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8.
母乳几乎是所有婴儿最佳的食物营养来源。除了提供婴儿身体生长,母乳作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营养体,有许多其他的益处,包括调节婴儿肠道功能、免疫功能和大脑发育。虽然新生儿都强烈建议母乳喂养,但母乳喂养并不总是都能实现的。婴儿配方奶粉是工业生产的婴儿食品的替代品。婴儿配方奶粉是尽可能地模拟母乳营养成分而开发的。该文回顾了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母乳喂养和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对婴儿营养补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测定人乳、牛乳、羊乳氨基酸组成。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等指标全面评价3种乳乳清部分营养价值。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Ⅲ带测定3种乳中乳清蛋白的天然二级构象。结果表明:羊乳乳清部分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为0.450,全鸡蛋蛋白贴近度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贴近度分别为0.919 7、0.925 0,2种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68.47、76.56,在氨基酸营养评价上营养价值较高。羊乳乳清蛋白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比例为20.26%,与人乳的27.37%更为接近,一定程度上更利于人体吸收。因此,羊乳是相比牛乳较好的婴幼儿功能性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20.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infants should be exclusively breastfed for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life. However, there is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centration of nutrients in human milk. For some nutrients, including B-vitamins, maternal intake affects their concentration in human milk but the extent to which inadequate maternal diets affect milk B-vitamin content is poorly documented. Little is known about infant requirements for B-vitamins; recommendations are generally set as Adequate Intakes (AI)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mean volume of milk (0.78 L/day) consumed by infants exclusively fed with human milk from well-nourished mothers during the first six month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each vitamin in milk based on reported values. Methods used for analyzing B-vitamins, commonly microbiological, radioisotope dilution or more recently chromatographic, coupled with UV, fluorometric and MS detection, have rarely been validated for the complex human milk matrix. Thus the validity,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of analytical methods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infant requirements for these nutrients, the maternal intakes needed to support adequate concentrations in breast milk. This review summarizes current knowledge on methods used for analyzing the B-vitamins thiamin, riboflavin, niacin, vitamin B-6 and pantothenic acid, vitamin B-12, folate, biotin, and choline in human milk, their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the different forms and changes in concentration during lact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deficiency on the inf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