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小万 《饮料工业》2010,13(11):34-37,41
对啤酒酵母S-1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及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啤酒酵母菌株S-1产胞外多糖最佳培养条件为: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其最佳浓度4%;培养基初始pH5.0;菌体生长产糖最佳温度26℃;产糖发酵最佳时间36h。在此发酵条件下,啤酒酵母菌株S-1产胞外多糖最高达到47.10mg/100ml。啤酒酵母胞外多糖提取酒精沉淀较佳时间1.5h,酒精沉淀浓度80%。  相似文献   

2.
低产硫化氢啤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啤酒酵母出发菌株S-5经紫外诱变后,以醋酸铅平板初筛,后经在不同硫源平板上培养筛选,再经啤酒发酵复筛,最终获得一株低产硫化氢的啤酒酵母突变株M8.结果表明,突变株M8的二氧化硫生成量为30.4 mg/L,硫化氢生成量为4.6μg/L.与出发菌株相比,M8硫化氢生成量下降了78.2%.  相似文献   

3.
在啤酒酿造过程中的麦芽粉碎阶段和主发酵阶段添加桃金娘,探讨不同的桃金娘添加方式对啤酒产品的理化成分、抗氧化活性、香气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桃金娘啤酒的发酵过程中,添加了桃金娘的粉碎组和主发酵组的发酵度均高于未添加桃金娘的对照组,且S-189啤酒酵母的发酵能力强于S-04啤酒酵母。与粉碎阶段添加桃金娘和未添加桃金娘的啤酒相对比,主发酵阶段添加桃金娘的啤酒发酵度最高,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也为最高。同时,3组啤酒样品中检测到的香气成分中酯类、醇类和酸类占比最高。在感官评价上,主发酵阶段添加桃金娘的啤酒果香味丰富、口感协调,其感官评价总分显著高于粉碎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山药、金银花、玉竹、沙参、夏枯草、淡竹叶等中药对啤酒酵母发酵的影响,在麦汁制备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中药(0~2.0%),接种啤酒酵母发酵7d,测定啤酒酵母数、pH、CO2失重、酒精度、残糖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竹对啤酒酵母的生长代谢影响不大;山药和金银花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对啤酒酵母的生长代谢呈抑制作用;夏枯草和淡竹叶对啤酒酵母的生长代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艳  陈叶福  王鹏银  肖冬光 《酿酒》2007,34(5):69-71
主要对高产二氧化硫啤酒酵母突变株M8的发酵性能和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啤酒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突变株M8发酵性能较好.突变株M8第20代菌株发酵的啤酒的二氧化硫生成量比原株S-5提高了20.72%,硫化氢生成量降低了49.3%,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航天诱变筛选的高产纤维素酶活菌株黑曲霉ZM-8和高生物积累量的啤酒酵母YB-6,采用混菌固态发酵方式,研究了啤酒酵母YB-6的接种量、接种时间、黑曲霉ZM-8和啤酒酵母YB-6共生发酵时间等因素在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中对黑曲霉ZM-8产纤维素酶活和发酵产物中单细胞蛋白(SC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啤酒酵母YB-6的接种时间为黑曲霉ZM-8固体曲发酵24h、接种量为15%、黑曲霉ZM-8和啤酒酵母YB-6共生发酵48h时,较有利十产CMC酶、FPU酶和发酵原料中SCP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啤酒酵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啤酒发酵和啤酒质量,因此啤酒酵母的改良育种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并讨论了优良啤酒酵母的特性、几种主要的啤酒酵母改良育种方法及固定化酵母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脱除啤酒酵母泥中主要的苦味,利用羧甲基壳聚糖(CMCS)吸附啤酒酵母泥中的苦味物质,研究表明在35 min内,羧甲基壳聚糖对破壁的酵母泥脱苦速率大于未破壁酵母泥的脱苦速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对吸附前后羧甲基壳聚糖的表征以及对羧甲基壳聚糖吸附啤酒酵母中苦味物质过程中的吸附热力学特性、吸附动力学的分析,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对啤酒酵母脱苦特性。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脱苦未破壁和破壁酵母泥的化学基团可能相同,羧甲基壳聚糖对啤酒酵母泥脱苦过程中参加反应的主要基团是-COOH,-OH也参与了反应。羧甲基壳聚糖对未破壁和破壁的啤酒酵母泥的吸附热力学特性符合Langmuir等温线性模型,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9.
S. Cerevisiae活性细胞消除啤酒酵母提取物的异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啤酒酵母水解液中添加S.Cerevisiae活性细胞,并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后,能除啤酒酵母水解液的异味.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其较佳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液pH5.3、温度30℃、接种量0.5%、培养时间16h、培养液浓度为啤酒酵母水解液原液水=10.5.将脱除异味的啤酒酵母水解液在低浓度啤酒和高辅料(大米)比例啤酒的酿造中应用作为啤酒酿造的补充氮源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袁耀武  张伟  李英军  马雯  林杨 《酿酒》2004,31(5):88-90
利用动物免疫方法制备了啤酒酵母(Saccharomyees cerevisiae)和毕赤氏酵母(Pichia pastois)的免疫血清.将啤酒酵母和毕赤氏酵母单倍体化、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促使其融合.融合后再生菌落分别和双亲免疫血清做玻片凝集反应,呈现双阳性的即为双亲融合子.  相似文献   

11.
采用泡罩式蒸馏塔将废啤酒进行蒸馏,制备废啤酒蒸馏酒。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检测废啤酒和其蒸馏酒中的风味物质,并对废啤酒、废啤酒蒸馏酒以及浓香型白酒的风味进行感官品评。结果表明,共检测出16种主要的醇类、酯类和醛类挥发性物质与废啤酒比较。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苯乙酯、正丁醛、2-甲基丁醛、己醛、异戊醛、乙醛这8种风味物质在蒸馏酒中消失;2-苯基乙醇、乙酸异戊酯在蒸馏酒中质量浓度减少;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辛酸乙酯、糠醛等风味物质则在蒸馏酒中质量浓度增加。废啤酒蒸馏酒的酯香味突出、香气纯净、风味持久性好。将感官品评结果和主成分分析(PCA)结合发现废啤酒蒸馏酒与浓香型白酒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作为白酒基酒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黍米稠酒香气指纹图谱及品质评价体系, 建立黍米稠酒真伪判别、香气品质标准化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spectrometry, 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从8种市售黍米稠酒样品中筛选构建黍米稠酒风味特征指纹图谱的样本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检测并基于PCA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构建黍米稠酒风味指纹图谱。结果 黍米稠酒中15种指纹图谱特征物质分别为乙酸乙酯、异戊醇、己酸乙酯、庚酸乙酯、乳酸乙酯、壬醛、辛酸乙酯、乙酸、苯甲醛、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己酸、苯乙醇、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结论 该指纹图谱可准确区分黍米稠酒与非黍米原料稠酒, 并可解析造成黍米稠酒与非黍米原料稠酒香气品质差异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后期黍米稠酒产地溯源、真伪判别及呈香品质定量效应关系与关键香气物质发酵进程中形成机制解析等提供可靠的指纹物质信息源。  相似文献   

13.
以菠萝、苹果和蔓越莓等三种果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static 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SH-GC-IMS)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方法对VOCs数据进行判别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GC-IMS指纹图谱的二维数据可视化方法筛选出乙醇、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异戊醇、丁酸乙酯、苯甲醛、辛酸乙酯等35个香气特征离子峰,可以作为表征三种果啤产品风味差异信息的特征变量;三组果啤样品在PCA图中离散性好,均得到不同的归属区域,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8%,可以有效区分三种不同果啤产品的主要香气。这为果啤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产品溯源、品牌鉴定与保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类型百香果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紫、红和黄百香果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测定,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VA)探究各成分对样品总体风味的贡献。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百香果中共鉴定出32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包括酯类12种、烯烃类7种、烷烃类2种、醇类8种、酮类3种,其中共有成分有16种。根据挥发性成分的ROVA,黄百香果的关键挥发性成分(ROVA≥1)有5种,分别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芳樟醇和β-紫罗兰酮;但紫、红百香果中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均为4种,分别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和β-紫罗兰酮。而且,百香果中还存在对其香气起重要修饰作用成分(0.1≤ROVA≤1),如辛酸乙酯、乙酸己酯、丁酸己酯、β-月桂烯、D-柠檬烯。这些关键风味成分和重要修饰成分共同构成百香果的特征香气,且不同类型间百香果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李娟  任芳  甄大卫  张浩  谢建春 《食品科学》2021,42(10):235-240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乳制品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样品包括2 个品牌巴氏杀菌乳、5 个品牌超高温瞬时灭菌乳和1 个品牌复原乳,共检出29 种化合物,主要有醛类、酮类、醇类、酯类及其他类,己酸甲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乙酯、戊酸乙酯、1-戊醇、柠檬烯构成了巴氏杀菌乳中特征峰区域;糠醛、苯甲醛、4-甲基-2-戊酮、2-辛酮、1-丁醇、醋酸异丙酯构成了复原乳中特征峰区域;灭菌时产生的新挥发性化合物构成了超高温瞬时灭菌乳的特征峰区域。主成分分析处理,不同类型或不同品牌乳制品得到明显区分,表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可为不同乳制品的判别区分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浓香、酱香、清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的特征与差异的物质基础。方法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电子鼻(E-nose)结合感官评定手段研究浓、酱、清香型白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GC-IMS和GC-FID在3种香型白酒样品中共鉴定出73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为酯类、醇类、酮类和醛类物质;浓香型白酒中的己酸乙酯、己酸含量较高;酱香型白酒物质种类最为丰富,含有多种长链脂肪酸与脂肪酸酯;清香型白酒中物质种类相对较少,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在其中含量较高;借助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从39种骨架物质中筛选出16种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值大于1的差异标记物用以区分浓香、酱香、清香型3种香型白酒,分别为甲醇、正己醇、辛酸乙酯、戊酸、乳酸乙酯、丁酸、庚酸乙酯、异戊醇、壬酸乙酯、乙酸、己酸乙酯、辛酸、庚酸、...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紫皮百香果全果和果汁为原料发酵百香果酒,通过感官评价,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嗅闻方法,结合电子鼻技术,评价百香果原果汁及其发酵后的果汁酒和全果酒中的香气特征。结果表明:原果汁、果汁酒和全果酒共鉴定出78 种香气成分,包括21 种醇类、21 种酯类、10 种萜烯类、7 种酮类、4 种醛类、3 种醚酸类和12 种其他类物质;气相色谱-嗅闻结合香气强度法共鉴定出27 种特征香气成分,包括12 种醇类、7 种酯类、4 种萜烯类、2 种酮类、1 种酸类和1 种醛类物质,原果汁、果汁酒和全果酒三者香气强度差异显著(P<0.05);气味活度值大于1的特征香气成分分别有15、18 种和19 种,芳樟醇、β-紫罗酮和己酸乙酯是对三者贡献最大的特征香气成分;主成分分析显示三者差异区分明显,线性判别分析显示果汁酒和全果酒在风味上有重叠,但两者与原果汁间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气相离子迁徙色谱分析四种商业活性干酵母(Lalvin K1、DV10、Angel ADT和UV43)发酵蓝莓果酒的挥发性成分,根据特征性风味成分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探究风味差异。结果表明,从蓝莓果酒中共检测出2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一些物质的二聚体。主要有酯类、醇类物质,还有少量酸类、醛类、酮类等物质;其中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异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丁酯等为不同蓝莓酒样品主要酯类风味物质。指纹图谱信息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Lalvin K1和DV10商业酵母发酵后酯类成分相对较高,Angel ADT酵母发酵后乙偶姻含量较高,UV43酵母发酵后乙酸、2-甲基丙酸含量较高。应用气相离子迁徙色谱技术可以有效识别不同来源酵母菌发酵蓝莓酒制品风味特征。研究结果为改进蓝莓果酒香气特征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白水的嘎啦、红星、瑞雪、瑞阳4种苹果为原料酿造苹果酒,采用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4种苹果酒香气物质。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到4种苹果酒的香气特性差异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可完全将其区分开;HS-SPME-GC-MS共检测出76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包括醇类11种、酯类43种、醛类7种、酮类3种、酸类7种、萜烯和其他5种;嘎啦、红星、瑞雪、瑞阳苹果酒分别有66种、43种、45种、47种香气物质,总含量分别为7.17 mg/L、7.08 mg/L、6.64 mg/L、7.56 mg/L,且4种酒共有特征香气物质包括: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电子鼻结合HS-SPME-GC-MS分析可以成功区分不同品种苹果酿造苹果酒的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以芦笋副产物为原料,经榨汁与猕猴桃汁混合,发酵制备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在发酵前期、中期、后期、后发酵、陈酿期中挥发性香气物质成分进行分析。整个发酵阶段共检测出78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各发酵阶段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均为酯类和醇类。其中,乙酯含量在总酯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分别为54.72%、79.20%、72.92%、76.60%和70.14%。随着发酵的进行,挥发性香气物质种类呈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的趋势,质量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稳的状态。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苯乙酸甲酯、辛酸乙酯、苯乙酸乙酯、癸酸乙酯、异戊醇、异丁醇、苯乙醇和2,4-二叔丁基苯酚为整个发酵阶段中共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采用气味活性值分析法得到13种特征香气物质,己酸乙酯和辛酸乙酯为整个发酵阶段中共有的特征香气物质,其中辛酸乙酯是在各发酵阶段中OAV值最大的化合物。发酵前期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辛酸乙酯、苯乙醛;发酵中期和发酵后期的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辛酸乙酯、己酸乙酯;后发酵和陈酿期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辛酸乙酯、2-甲基丁基乙酸酯。该研究分析了芦笋猕猴桃复合果酒的特征风味,为其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