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社交网络的隐私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交网络隐私保护方案。首先设计了带陷门的属性加密算法,由属性权威机构与数据属主协同完成用户私钥的生成与分发,有效降低了数据属主的密钥管理代价。然后,通过令牌树机制控制用户对属性陷门的获取,实现了高效的属性撤销。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避免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与系统内部非授权用户的合谋攻击,且不泄漏用户的任何属性信息。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案在计算代价、存储代价等方面比现有方案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属性加密是一种一对多的加密模式,能够对存储和共享在互联网第三方站点上加密后的敏感信息进行细粒度的访问控制,作为近年来密码学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属性加密的基本原理及基于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经典算法。最后,论述了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在社交网络隐私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云存储中往往采用属性加密方案来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为了进一步保护访问控制策略中的敏感信息,并解决授权中心单独为用户生成密钥而产生的密钥托管问题。该文对访问控制策略中的属性进行重新映射,以实现其隐私性。另外在密钥生成算法中设计一个双方计算协议,由用户产生密钥的部分组件,与授权中心共同生成密钥以解决密钥托管问题。最后在标准模型下对方案进行了安全证明,并进行了性能分析与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相关方案相比,虽然为了实现访问控制策略隐藏并且解决密钥托管问题增加了额外的计算负载, 但是由于该文将大部分解密工作授权给云存储中心来执行,因此数据访问者的计算负载较小。  相似文献   

4.
隐私保护是信息安全中的热点话题,其中属性基加密(ABE)中的隐私问题可分为数据内容隐私、策略隐私及属性隐私。针对数据内容、策略和属性3方面隐私保护需求,该文提出基于内积谓词的属性基隐私保护加密方案(PPES)。所提方案利用加密算法的机密性保障数据内容隐私,并通过向量承诺协议构造策略属性及用户属性盲化方法,实现策略隐私及属性隐私。基于混合论证技术,该文证明了所提方案满足标准模型下适应性选择明文安全,且具备承诺不可伪造性。性能分析结果显示,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案具有更优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交网络发展非常迅速,层出不穷的社交应用给用户带来了全方位的服务模式,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泄露的风险。因此社交网络的数据隐私保护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文章对社交网络隐私保护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类概括。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社交网络中分享用户特征属性配置文件能够迅速找到与用户特征属性相同的朋友。然而,配置文件通常包含用户的敏感隐私信息,如果被恶意攻击者截获将有可能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伪身份匿名与哈希值比对认证的双重握手机制的隐私保护方案,结合身份权限认证、单向哈希散列函数、密钥协商等技术保证恶意攻击者无法通过身份欺骗、伪造特征属性、窃听安全信道等方式获取用户配置文件的真实内容,从而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不被泄漏。依靠可信第三方服务器强大的计算和抗攻击能力, 减轻智能用户终端计算负担和安全风险。安全分析和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案更具有隐私性、消息不可抵赖性和可验证性,比传统的解决方案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大数据、数据挖掘的兴起和社交网络、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网络社交所产生的蕴涵巨额价值的海量数据在分享的过程中面临着隐私安全风险。差分隐私保护可以在保证数据可用的前提下通过添加噪声使网络社交数据失真。  相似文献   

8.
移动医疗社交网络的出现为患者之间互相交流病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患者之间高效、高质量的沟通与交流,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患者数据的保密性和隐私性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属性基签密方案,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数据的隐私性。患者将自己的病情信息签密后上传至云服务器,当数据用户要访问患者的信息时,云服务器帮助数据用户进行部分解密并验证数据的完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数据用户的计算量。同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满足选择消息攻击下的不可伪造性、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性以及属性隐私安全性。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签密和解签密阶段比现存的方案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38(9):2158-2164
K匿名技术是当前轨迹隐私保护的主流方法,但该方法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该文提出一种在移动社交网络中基于代理转发机制(BAFM)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安全多方计算和内积安全计算进行隐私加密匹配,通过可信服务器在移动社交网络中找最匹配的用户做代理,然后由代理转发用户的请求到服务器进行查询,隐藏用户的真实轨迹与位置服务器的联系,有效保护用户的轨迹隐私。安全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保护用户的轨迹隐私;同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相对K匿名更高效,能减小服务器的查询和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10.
在电子病历系统中,为了实现多用户环境下的数据搜索,该文提出一种属性基可搜索加密方案。该文将密文和安全索引存储在医疗云,当用户请求医疗数据时,利用属性基可搜索加密算法进行数据搜索,实现了细粒度访问控制。同时方案引入了密文验证算法,解决了半诚实且好奇的云服务器模型下搜索结果不正确的问题。利用数据去重技术实现了重复数据的消除,减少占用医疗云的存储空间。方案同时实现了访问策略的隐藏,保证了数据用户的隐私安全。安全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案能很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以及数据的安全。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更加适用于智慧医疗等多对多应用场景,有效实现了医生和第三方数据用户在不侵犯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共享患者电子病历。  相似文献   

11.
属性基加密因其细粒度访问控制在云存储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原始属性基加密方案存在密钥托管和属性撤销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密文策略的属性基加密方案。该方案中属性权威与中央控制通过安全两方计算技术构建无密钥托管密钥分发协议解决密钥托管问题。通过更新属性版本密钥的方式达到属性级用户撤销,同时通过中央控制可以实现系统级用户撤销。为减少用户解密过程的计算负担,将解密运算过程中复杂对运算外包给云服务商,提高解密效率。该文基于q-Parallel BDHE假设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对方案进行了选择访问结构明文攻击的安全性证明。最后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所提方案的效率与功能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无密钥托管问题,且具有较高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密文策略属性加密方案,特别是不受某个特定值限制的大规模属性集下的密文策略属性加密方案在云存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但是在原始的属性加密方案中,解决动态的用户与属性撤销,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个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支持大规模属性集的密文策略属性加密方案,该方案能够实现属性级的用户撤销,即若用户的某个属性被撤销,不会影响该用户其他合法属性的正常访问。为了实现撤销,将密钥分为两部分:为用户生成的私钥以及为云存储中心生成的授权密钥。在该方案中,若用户的属性被撤销,那么该属性对应的密文将进行更新,只有该属性没有被撤销的用户才能够成功地进行密钥更新而解密密文。该文基于q-type 假设在标准模型下对方案进行了选择访问结构明文攻击的安全性证明。最后对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与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相关方案相比,虽然为了实现属性撤销,增加了存储中心的计算负载,但是不需要属性中心的参与,因此降低了属性中心的计算负载,而且用户除了密钥外不需要其它额外参数来实现属性撤销,因此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支持去重的属性加密方案既不支持云存储数据审计,又不支持过期用户撤销,且去重搜索和用户解密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支持高效去重和审计的属性加密方案。该方案引入了第3方审计者对云存储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验,利用代理辅助用户撤销机制对过期用户进行撤销,又提出高效去重搜索树技术来提高去重搜索效率,并通过代理解密机制辅助用户解密。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通过采用混合云架构,在公有云达到IND-CPA安全性,在私有云达到PRV-CDA安全性。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的去重搜索效率更高,用户的解密计算量较小。

  相似文献   

14.
杨军 《移动信息》2025,47(3):186-188
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业界的研究重点。在云环境中,数据的分布性和多租户特性导致数据保护面临更多的挑战,虽然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等传统安全策略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性能瓶颈和策略局限性。新兴的技术为云数据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半诚信的数据收集者对包含敏感属性(SA)数据收集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隐私泄露问题,该文在传统模型中增加实时的数据领导者,并基于改进模型提出一个隐私保护的数据收集协议,确保无可信第三方假设前提下,数据收集者最大化数据效用只能建立在K匿名处理过的数据基础上。数据拥有者分布协作的方式参与协议流程,实现了准标识(QI)匿名化后SA的传输,降低了数据收集者通过QI关联准确SA值的概率,减弱内部标识揭露造成隐私泄露风险;通过树形编码结构将SA的编码值分为随机锚点和补偿距离两份份额,由K匿名形成的等价类成员选举获取两个数据领导者,分别对两份份额进行聚集和转发,解除唯一性的网络标识和SA值的关联,有效防止外部标识揭露造成的隐私泄露;建立符合该协议特性的形式化规则并对协议进行安全分析,证明了协议满足隐私保护需求。  相似文献   

16.
属性基加密因其细粒度访问控制在云存储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原始属性基加密方案中单授权机构带来了分发私钥的计算瓶颈与信任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基于素数阶双线性群构造了一种分布式属性基加密方案,方案中授权机构由多个权威中心和多个属性中心组成。权威中心负责系统建立及用户身份相关密钥生成,且每次用户私钥申请过程中只需一个权威中心参与工作,采用多权威中心的目的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降低权威中心的计算量;属性中心负责不同的属性域,相互独立甚至不需要知道其它属性中心的存在。同时,该方案的密文长度与属性数量无关,为一个常值;在解密运算过程中需要的对运算与属性数量也无关,为2个对运算。该文基于q-Bilinear Diffie-Hellman Exponent假设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对方案进行了选择明文攻击的安全性证明。最后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所提方案的功能与效率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有固定密文长度和快速解密的能力,大大减少了存储负担并提高了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7.
黄鹏勇 《电子测试》2021,(5):91-92,78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的加密解密专用芯片设计方案,采用传统的弱金匙(Weak Key)和半弱金匙(Semi-weak Key)的加密方法会降低安全性,而在本文中所采用的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却能避免出现此弱点,本文还针对加密解密步骤做了具体的分析,加密和解密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he massive data sharing between IoT devices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and user experience in various IoT applications. However, data sharing may cause serious privacy leakages to data provider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in this study, data sharing is realized through model sharing, based on which a secure data sharing mechanism, called BP2P-FL, is proposed using peer-to-peer federated learning with the privacy protection of data providers. In addition, by introducing the blockchain to the data sharing, every training process is recorded to ensure that data providers offer high-quality data. For further privacy protection, the differential privacy technology is used to disturb the global data sharing mod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P2P-FL has high accuracy and feasibility in the data sharing of various IoT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