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人们对餐饮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快捷、方便的餐饮品类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预制菜市场也日渐火热。低温流通的肉类预制菜是预制菜中的重要品类之一,由于品类丰富、食材新鲜、操作便捷,成为人们预制菜消费的新选择。但预制菜目前仍存在加工技术不成熟、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产品生产标准及操作规范流程不统一等问题,从而导致预制菜感官品质不稳定、安全性不足,降低人们的消费信心。因此需要对低温肉类预制菜的工艺流程和相应的加工技术进行升级转换,为低温肉类预制菜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综述了低温肉类预制菜的研究现状,加工过程对预制菜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可应用于低温肉类预制菜的快速冷却与冷冻、冷链物流、杀菌、智能与活性包装等新型食品加工技术,以期为预制菜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经过标准化生产得到的成品或半成品。随着宅经济、家庭小型化和生活节奏的改变,预制菜行业迅猛发展。家禽预制菜是预制菜行业的重要分枝,市场上主要的产品有冷冻形式的白切鸡、椒麻鸡、盐焗鸡等卤煮类产品;也有道口烧鸡、辣子鸡丁等常温保藏类;还有盐水鸭等低温保藏食品。加工技术和复热技术良莠不齐,原料控制、腌制入味、熟化工艺和匹配的设备等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冷冻类预制菜,复热技术和程度对菜品的品质影响较大,缺乏家禽预制菜肴和复热技术的理论研究。本文综述了加工技术以及复热技术对冷冻家禽预制菜的影响,为改善家禽预制菜的食用品质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预制菜加工企业、中央厨房以及家庭饮食中获得安全、高质量的冷冻家禽预制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预制菜产业在生产许可、加工经营、贮存与运输、销售等环节均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而当前我国应对预制菜产业食品安全风险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尚不完善,对预制菜产业的监管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为核心,以健全预制菜产业有关标准体系、构建预制菜产业监管的基本制度为具体对策,以数字技术赋能预制菜产业治理,推动预制菜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由于“懒人经济”、“烹饪小白”等思想的流行,预制菜因其便利、快捷等优势,在国内外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其市场规模逐步壮大,发展前景良好,但国内该领域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标准法规和质量管控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国内有关该行业产品质量和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和报道较少。该研究综述了预制菜渊源、概念及发展现状;根据我国预制菜质量安全现状,分析其在检测方法、标准修订、质量管控、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从产品研发、复合型人才培养、企业发展挑战、管控体系等角度,对预制菜产业发展现存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让读者对预制菜有深刻的理解,并为预制菜相关行业研究和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和消费的升级,预制菜成为大众餐桌上的“新宠”,产业规模逐步迈向万亿级市场。川渝菜肴在中国菜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式预制菜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首先介绍现代川渝菜系涵盖的种类及特点,总结以菜肴、火锅、特色主食为代表的预制产业发展现状,并根据现代川渝菜系的风味、生产、流通等特点对川渝预制菜进行系统性分类,提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川渝预制菜科学分类方式,并以此为背景梳理川渝预制菜肴在菜肴品质形成机制、健康化提升、原料加工适应性、产品品质保真、智能加工制造、产品质量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技术问题,讨论川渝预制菜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以期加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川渝预制菜中的应用,推动川渝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宅经济”的兴起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变。传统的菜肴、简单的方便食品、净菜配菜产品等都无法满足当代人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预制菜应运而生,进一步丰富了预制食品体系。现如今,预制菜已成为国内外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品类之一,其加工工艺、市场愈发成熟。但是我国的预制菜产品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技术落后、标准不匹配、安全隐患突出等多方面问题。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产地卫生条件等问题是食品行业常见的安全隐患,该研究针对预制菜安全隐患这一突出问题,对我国预制菜食品(尤其是肉类预制菜)的安全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形成风险的原因,讨论风险因子的识别检测方法,并针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为预制菜行业的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及供应链的完善,预制菜已成食品产业的热点。目前国内“预制菜”产业规模急剧膨胀,涵盖食品种类繁多,本文梳理“预制菜”相关标准,对其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完善“预制菜”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以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民众消费方式的变化,源于传统菜肴的工业化产品“预制菜”脱颖而出,成为食品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品类之一,进一步丰富了与工业化主食、休闲方便食品、预制餐、净菜配菜等共同构建的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预制食品体系。预制菜在工业化国家作为预制食品的成员之一,在工艺、标准和市场等方面趋于成熟,而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概念模糊、技术和设备落后、标准不配套、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本文以剖析预制菜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为基础,对其未来发展途径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预制菜是将可食用原料经预加工制成的半成品或成品产品,具有一定的保质期,近年来该行业快速发展。该研究对预制菜的定义、分类、发展现状、技术难点、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进行了综述,并对预制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目前的主要产业大省包括广东、山东、福建、江苏、河南等。预制菜技术难点主要有食品安全、感官品质、营养品质与保健功能、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溯源体系、速冻及解冻技术、包装材料与技术、智能装备成套设备等方面。标准化、细分市场和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将成为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方向。该综述可为预制菜领域科研攻关的方向、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后疫情时代“懒宅经济”的兴起,中式预制菜肴产业发展迅猛。肉类预制菜因其易加工特性和较高营养价值而倍受关注,其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控制更为重要。本文分析国内外肉类预制菜的相关研究现状和天然抗氧化剂抑制有害物质产生的两大途径,旨在探讨肉类预制菜化学安全性控制的两大策略,为美味、营养的肉类预制菜提供安全性保障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畜禽汤类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国内外畜禽汤类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情况,主要介绍畜禽汤类产品的营养及食疗功效、风味、加工工艺及影响汤品质的主要工艺,并简要分析畜禽汤类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开发畜禽营养汤系列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畜禽原料肉是消费者常用的主要食物来源,传统畜禽肉以屠宰后直接销售的热鲜肉和在-18 ℃以下贮存的冷冻肉为主,随着禽流感、猪瘟等动物性流感的爆发和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畜禽肉的销售逐渐向冷藏生鲜肉形式转变。本文根据畜禽宰后肉品质变化机理和品质评价指标,综述了当前畜禽鲜肉的主要保鲜技术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其技术开展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推动畜禽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畜禽血作为畜禽屠宰加工的主要副产物之一,营养价值丰富,应用前景广阔。在传统加工利用上,畜禽血可以制作为血豆腐、血肠等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酶解、微胶囊化等新兴加工技术还可开发出各种保健品、功能性食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及其他风味食品,如氨基酸口服液、血红素胶囊、血酱油、肉味香精、发色剂、乳化剂、补铁强化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文章对利用畜禽血开发食用性产品及其研究进展做了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过度肥胖、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人群比例的上升,人们注重减少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通常,畜禽肉的脂肪含量较高,而上述疾病与脂肪的摄入有很大关系,因此低脂畜禽及脂肪替代物的研究成为食品行业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低脂畜禽的培育方法及脂肪替代物的分类,着重论述新型脂肪替代物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低脂畜禽及脂肪替代物的开发途径,为低脂畜禽及脂肪替代物的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创新性思路。  相似文献   

15.
畜禽副产物产量大,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但利用率低,应用范围有限,造成资源的浪费。我国畜禽加工副产物附加值较低,如果能够提高畜禽副产物的利用率,不但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本文以阐述畜禽副产物蛋白质的研究情况为主,围绕副产物蛋白质的水解、产物的生物活性以及其进行美拉德反应后产物在食品加工工业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为提高畜禽副产物蛋白的利用率,拓宽其应用范围,加强畜禽副产物蛋白质及水解物的深加工利用、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真菌毒素是一些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代谢物,其对粮油加工产业、畜牧业和食品工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亦会威胁人类健康。粮油加工副产物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率相对较高,这些污染的副产物用于畜牧业生产,会严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对畜禽危害严重的真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 ,DO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OTA)、玉米赤霉烯酮(zenralenone,ZEN)、T-2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fumonisin,FB)等。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谷物颜色、气味及营养成分会发生变化,导致适口性变差,营养价值降低,还会造成畜禽生长缓慢、免疫力降低、生殖障碍甚至死亡。我国《食品卫生标准(GB2761-2017)》对粮油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限量有相应的控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也明确规定粮油加工副产物用作饲料时其中主要六种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目前常用的真菌毒素脱毒方法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脱霉剂脱毒法等。在处理霉变畜禽饲料时,前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通常采用添加真菌毒素脱霉剂来降低其对畜禽的危害。本文阐述了饲料中常用脱霉剂吸附剂和降解菌/酶以及脱霉剂体外和体内评估方法,总结了现有吸附剂和降解菌/酶对控制粮油副产物中真菌毒素的作用效果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真菌毒素消减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解决资源浪费问题,促进粮油加工副产物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most abundant livestock and poultry resources in the world.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output valu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reaches 13%,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 accounts for more than 35% of total agricultural output. A large number of byproducts are produced in animal slaughtering and processing operations. If livestock and poultry byproducts are effectively utilized, this will make a huge contribution to GDP. At the same time, aquaculture is China's pillar industry. During fish processing, a large number of byproducts (including fish heads, fish skins, fish bones, fish scales, and viscera) are produced, which weighs approximately 40-55% of the raw fish. The byproducts of freshwater fish are more than 2.5 million tons per annum, most of which are not used. The effective use of byproducts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China'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nonuse or underutilization of byproducts not only leads to loss of potential revenue, but also results in to an increase in these products and their disposal cost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imal byproduct utilization to date, and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utilization and research of animal byproducts.  相似文献   

18.
畜禽副产物是指畜禽屠宰后除胴体肉外的可食性部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其腥味问题严重阻碍了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限制了畜禽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针对畜禽副产物的脱腥方法不断被开发和探索,成为畜禽副产物加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畜禽副产物中腥味物质的来源和产生机制,介绍了物理法(感官掩蔽法、吸附法、包埋/微胶囊法、其他物理脱腥方法)、化学法(酸碱盐处理法、天然抗氧化剂法、氧化剂法、美拉德反应法)、生物法(酵母发酵法、其他微生物发酵法)和复合法等脱腥方法,以期为畜禽副产物脱腥方法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