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酶法水解鸡肉蛋白及其水解液脱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探讨了鸡肉蛋白的酶解工艺对酶解液苦味强度的影响,对伴随产生的苦味进行了一系列脱苦的研究,并分析了脱苦前后水解液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鳙鱼抗氧化肽延缓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鳙鱼抗氧化肽是否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利用果蝇寿命实验和D-半乳糖致衰小鼠模型,观察了鳙鱼抗氧化肽对雌雄分养果蝇最高寿命和平均寿命的影响以及对衰老模型小鼠血清、肝脑组织中MDA、GSH-Px、SOD、MAO-B及线粒体中Ca2+泵和Na+泵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鳙鱼抗氧化肽可显著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降低致衰小鼠肝脑组织中MDA的含量及脑组织中MAO-B的活性(p<0.01),提高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性,对线粒体中Na+泵和Ca2+泵的活力也有显著影响,从而证明了鳙鱼抗氧化肽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鸡肉蛋白源脂肪酶抑制肽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腿肉为原料,提取并酶解肌原纤维蛋白得到鸡肉蛋白源脂肪酶抑制肽,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鸡肉蛋白源脂肪酶抑制肽的制备条件及温度、pH值、金属离子、模拟胃肠液对鸡肉蛋白源脂肪酶抑制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肉蛋白源脂肪酶抑制肽的最优酶解条件为:在鸡肉肌原纤维蛋白质量浓度为9 g/100 mL的溶液中,加入500 U/g胰蛋白酶,40 ℃酶解3 h,所得脂肪酶抑制肽对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高达67.35%,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23.0%;温度、pH值和金属离子对鸡肉蛋白源脂肪酶抑制肽的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为75 ℃、pH值为4、无金属离子存在时,鸡肉蛋白源脂肪酶抑制肽对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较高;模拟胃液对鸡肉蛋白源脂肪酶抑制肽功能特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模拟肠液能显著降低脂肪酶抑制肽对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P<0.05),但已经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鱿鱼肌肉为原料,先考察了酶解时间、温度和加酶量对鱿鱼蛋白肽清除羟自由基的影响,再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鱿鱼肌肉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清除自由基和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对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时间、加酶量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影响最为显著(p<0.01),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6 h,加酶量0.07 g/10 g,酶解温度55℃。在该条件下,羟自由基清除率的验证值为90.31%±0.54%。鱿鱼抗氧化肽对DPPH·、OH·和O-2·的EC50分别为8.8、16.5和10.3 mg/m L。鱿鱼抗氧化肽高低剂量组的小鼠体内SOD活性分别比空白组高19.2%和14.2%。抗氧化肽高低剂量组小鼠体内的GSH比空白组提高了23.4%和14%。鱿鱼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鲢鱼肉蛋白的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鲢鱼肉蛋白的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Flavourzyme Protamex)水解可达到较高的水解度;经酶解后的水解液接种乳酸菌发酵,可去除其中的腥苦味。 相似文献
10.
探究黑米花青素延缓衰老的能力及其作用机制。以2 d龄的野生型果蝇模型生物为研究对象,饲喂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1、5 mg/mL)黑米花青素的培养基,采用寿命实验、饮食量检测和逆重力爬行实验方法研究黑米花青素对果蝇平均寿命和健康寿命的影响;采用蓝精灵实验检测黑米花青素对果蝇肠道完整性的影响;用荧光实时PCR测定果蝇体内抗氧化基因SOD、CAT、Rpn1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研究发现,饲喂黑米花青素后果蝇平均寿命和健康寿命均高于对照组;黑米花青素对果蝇肠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氧化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Cu/Zn-SOD,P<0.01;Mn-SOD、CAT和Rpn11,P<0.05)。研究认为,黑米花青素延缓衰老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内源性抗氧化基因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高糖饮食对果蝇发育、寿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果蝇为研究对象,将含有高蔗糖的培养基喂养果蝇,并测定果蝇的寿命、运动能力与抗氧化能力;同时,对高糖组果蝇进行转录组测序,尝试从基因转录水平上探索高糖饮食影响果蝇发育的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雌性、雄性果蝇和雌雄混养果蝇的平均寿命分别缩短了35.01%、43.01%和34.15%,雄性果蝇和雌雄混养果蝇的生存曲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糖饮食降低了果蝇的化蛹率、羽化率和攀爬能力。高糖组雄性果蝇在生命后期体内T-SOD酶和CAT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MDA含量均有所增加。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高糖组果蝇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果蝇发育过程、机体代谢活动调控及应激反应等方面。本研究表明高糖饮食显著降低果蝇的寿命、发育、运动能力及抗氧化能力,为健康饮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Year to year obesity prevalence, reduced physical activities, bad habits/or stressful lifestyle,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and physiological impacts lead to increase in diseases such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roke, cancer,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worldwide. Hypertension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erious chronic diseases; however, discovery of medications with high efficacy and without side effects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remains a challenge for scientists. Recent trends in functional foods have evidenced that food bioactive proteins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concepts of illness and curing; therefore, nutritionists, biomedical scientists, and food scientists are working together to develop improved systems for the discovery of peptides with increased potency and therapeutic benefits. This review presents a recent research carried out to date for the purpose of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ioactive hydrolyzates and peptides with 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from animal, marine, microbial, and plant food proteins. Effects of food processing and hydrolyzation conditions as well as some other impacts on formatio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se hydrolyzates and peptides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为了快速发现马氏珍珠贝来源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活性肽,本研究利用数据库中20个已报道的DPP-IV抑制肽组成训练集,构建了药效团模型并通过测试集分子和Fisher随机验证法对模型进行了评估。利用在线网站PeptideCutter,以珍珠贝肉蛋白为原料,进行虚拟酶解。使用最优药效团模型(Hypo1)对虚拟酶解获得的192个低分子肽(氨基酸数小于或等于5)进行初步筛选,接着以分子对接的方法进一步筛选,并且对潜在的DPP-IV抑制活性肽进行固相合成,体外验证其活性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药效团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了4个理论上可能具有高活性的DPP-IV抑制肽,即LPIY、VQDR、PIY和APSL。其中,VQDR、PIY没有表现出抑制活性,而LPIY和APSL具有较高的DPP-IV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521.19 和258.67 μmol/L。与DPP-IV相互作用的机理表明,肽LPIY和APSL与DPP-IV活性口袋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了多个氢键,且N-端第二个位置的脯氨酸(P)也均与活性口袋中的残基形成了Pi-Alkyl作用,因此促进了LPIY和APSL的DPP-IV抑制作用。本研究为高效筛选珍珠贝来源的DPP-IV抑制肽提供了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