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MOOC网络课堂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将互联网教育平台与线下转动课堂相融合的O2O教学模式,并成功应用于食品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实践。本文对O2O教学模式在食品分析化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网络课堂建设、转动课堂改革、教学环节设计、授课模式、考核制度、效果反馈等方面总结了O2O教学模式在食品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实践证明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适用于食品分析化学课程,且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2019,(12):177-179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科拓展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以《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为例,阐述基于OBE理念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评价改革的初探心得,形成"教-学-评-教"的反馈式优化教学模式;并引入校企双导师共建课程模式,搭建新颖的"企业-教师-学生"良性互动平台,最终实现"课程建设与培养目标对接,培养目标与食品产业需求契合"的专业课程授课目标。  相似文献   

3.
食品专业英语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符合国际化标准的食品专业人才的关键课程,但是受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生重视程度及师资建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教学质量未达到预期。结合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从夯实基础英语根基、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师资水平和加强教材建设等4个角度对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提升中医药高等院校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以及公共卫生事件频发,食品产业升级与转型迎来了严峻挑战,培养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迫在眉睫。教学团队根据高等教育改革新要求、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认证标准,对食品引领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索。教学团队通过推行“3+1”学年模式,建立“四维一体”培养体系,创新专业培养方案;通过促进教学工程化转变,创新双螺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方法;通过构建多层次课外科研训练平台,建立多形式国际化交流合作,搭建多维实践交流平台。改革后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目前教学中偏农偏理、课程衔接松散和创新实践平台薄弱等问题,有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人格和国际战略眼光的全方位培养,为食品国际化引领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民族体育”教学团队为例,通过对“学习型”体育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校园体育、文化传承、团队工作等多方面建设实践的提炼与总结,认为学习型体育教学团队能够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多元价值,能够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食品原料安全控制”课堂教学现状,在总结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借鉴以问题为导向和项目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 oriented and project based learning, POPBL)模式理论,探究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向导、以项目为组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合适的项目,并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项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该教学模式的探究为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及“食品原料安全控制”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为例,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方面,探索高职机电类专业开展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模式,为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建设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食品分析》作为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旨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食品分析检验技术人才。本文从《食品分析》课程特点和任务出发,结合教学内容,阐述了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食品分析》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的构建手段,包括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加强教师团队德育建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和完善教学考核模式,旨在为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分析》及其他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邵虎 《广西轻工业》2010,26(12):164-164,166
针对高职食品类专业乳制品加工技术课程建设的现状,在理清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明确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完善课程教学条件、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完善和利用教学资源、改进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内容进行论述研究,并已在教学活动中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突出区域特色,构建特色课程是地方新建高校食品专业课程在转型发展期面临的新的重要改革。基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办学定位,针对目前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本土化教材建设、基于CDIO理念的多元化教学与考核方式等地方新建高校转型期食品安全学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1.
食品营养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虽然能掌握基本知识,但应用实践能力相对较差。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及课后延续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广西轻工业》2019,(3):184-185
本文介绍汽车底盘类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背景和目的,重点分析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推进措施:加强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学团队组织运行机制、构建教学团队发展机制、进一步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勇 《食品工程》2009,(4):16-17,24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对我院食品加工专业《食品营养学》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办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以化工原理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对化工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可通过修订《化工原理》教学大纲与更新课程内容、"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智慧教学工具引入、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教学、课赛融合模式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创新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食品安全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食品分析》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基于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特色学科和一流课程建设,课程团队对《食品分析》课程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重新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探索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了多元化过程性课程考核体系和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并持续进行改进。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法和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贯穿以考促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潜能,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高。为食品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形势下机械类课程教学面临的核心问题,以知行耦合为导向、应用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围绕创新课程体系,革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强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内容对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进行持续的建设与实践,成果丰富,特色鲜明,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教学团队化模式是以教师队伍的有机构建为重要基础的教学模式,具有紧密的衔接性和系统性特征。服装品牌推广课程是服装设计、营销等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服装品牌推广课程,对教学团队化模式的应用进而展开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教学的优化策略,为课程教学发展、教学模式的进步奠定充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是食品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教学团队开展了教学改革研究。将食品微生物时事热点案例引入课堂以更新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微生物专题研讨展示,在“作业提交-评阅打分”后增加反馈、互动环节,实现教学闭环。经过3轮教学改革实践,学生的教学反馈良好,现代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介绍"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的经验和体会。从该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从教学团队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和教材建设、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等分析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效果。对凸显特色和突出优势示范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曾峰  方婷  梁鹏 《福建轻纺》2022,(11):30-32+37
为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认知实习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利用参观教学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科研实验室、食品企业、食品博览会等开展认识实习教学,利用多元化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形成了“五位一体”有机联系的教学模式,以期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