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台湾建筑杂志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台湾建筑杂志的发展,颇有追忆沧桑轨迹之感。台湾第一份建筑杂志,是台湾省土木建筑工业同业工会联合会发行的《台湾营造界》,当年建筑、土木、营造不分家,因此《台湾营造界》涵盖了建筑领域,为当时台湾建筑物的状况保存了片光吉羽的资料。刊物发行人林灶是工会理事长,协志营造厂负责人,是20年代以后的建筑界风云人物,今人对这位先辈知晓者恐不多,不过提起他所建造的大同企业王国,深信无人不知。此事反应出对台湾建筑杂志史料缺乏整理,特别是对台湾第一代建筑人罕有所记,老成凋零,前人的成就与经验没有传承,后人缺乏敬仰追…  相似文献   

2.
共生建筑理念是兼收并蓄的、多元化的、既对立又协调相处的综合表达。演替共生则是建筑系统梯度随时间变化而适应空间环境变化的进化,战后台湾本土建筑的演进历程是一种类似于生物群落不断的动态演替共生过程。文章以演替共生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台湾本土建筑从战后初期对现代主义的承袭与模仿,到中期的对本土主义的自省与转化,再到近期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生的演替共生历程。在以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如何在传统与创新、本土地域特色与国际化之间取得平衡演进并和谐共生,战后台湾本土建筑的演替共生历程将给中国大陆的建筑设计创作带来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70年以来台湾综合医院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综合分析了各阶段综合医院主要科室部门的变化演进历程,对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探索,并就医院建筑的设计要领提出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建筑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台湾建筑媒体的产生,发展和变迁,以及其对建筑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有“形”与无“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形的理解,可以说是西方人的传统,从古希腊神庙、罗马大教堂,一直到工业革命,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之前,西方建筑史的演变无一例外地是围绕著“形”的变革。而空间的概念毫无疑问是中国人的专利。老子早在2000年年前就已对空间做出了精辟的阐述。“空间”一词最开始出现在西方建筑师的设计语录里已经是19世纪末。赖特埋承老子“空间”论对他设计理念的形成举足轻重。空间的流动与自由也造就了密斯。另一个推动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理论框架是理性主义(Rationalism)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功能主义(Functionism)。应该说,功能主义的理论首先从根本上对传统上以“形”为主的建筑理念提供了突破点。这一点可以从现代建筑史的发展过程得到印证:现代建筑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是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和新艺术运行(ArtNouveau)以后,而这两项运动都是在空间形态上突破了传统。往后的荷兰风格派(de Stijl)和俄国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则是更彻底地摆脱了过去。  相似文献   

6.
最后,我们有幸在自救原作者同意之后,在我们的刊物上发表温秀玲教授的一篇著作,论及台湾智慧型建筑(我们称作智能建筑)发展中的症结所在,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对比国内智能建筑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何其相似乃尔。尽管海峡两岸在此方面的管理制度、具体运行等不尽相同,但遇到的问题却惊人地相似。借鉴这些经验,我们可以少走弯路。希望我们的读者能从中吸取一些对我们有用的经验或教训。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介绍一些对我们  相似文献   

7.
台湾建筑新生代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年轻建筑师的教育程度普遍达硕士水准,他们的实务工作呈多元化发展,他们的职业形态多样化;他们身兼多种职业。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所根本土、顺应社会。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台湾建筑,先后经历了西式、混合式、折衷式、传统和现代结合等发展阶段,使台湾建筑具有传统、现代、多元、包容性强的特点。通过对其历史发展的了解,明确台湾建筑是中国建筑的一部分,期待在新世纪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9.
北欧现代建筑发展历程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卫 《世界建筑》1997,(4):12-18
北欧现代建筑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且是不同文化与思想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是人们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选择与回应的结果。从一些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欧建筑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们的探索与奋斗合资北欧建筑成为欧洲现代建筑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其中最具启发性的也许也说;在建筑现代伦的过程中,如何将外来思想与本地条件相结合而又不失去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11.
由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环境温暖化的危机,因此,21世纪"环境、都市与建筑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永续建筑发展历程和世界永续建筑的发展潮流看台湾永续建筑的未来,从台湾永续建筑的发展现况及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观察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环境温暖化的危机,因此,21世纪"环境、都市与建筑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永续建筑发展历程和世界永续建筑的发展潮流看台湾永续建筑的未来,从台湾永续建筑的发展现况及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观察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地域主义建筑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主义是台湾近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相当特殊的一种现象,本文回顾了从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引进的地域主义,历经日本统治时期、战后20世纪50~90年代,以至21世纪不同阶段的地域主义建筑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结合文献资料,对台湾民宿建筑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民宿的定义,并结合案例解析台湾民宿建筑的六个特点,希望为大陆民宿设计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建筑的本土化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重视形式而忽视当地气候和自然环境对形式的影响;不懂得如何真实地表达材料;一味追求豪华气派,而不太关心普通人的需要。在这些方面,贝克的建筑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简述60年代至今台湾建筑出版物的概况,介绍自1976年至今获图书金鼎奖的台湾建筑图书和期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嘉庚建筑、台湾建筑以及闽南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台湾建筑风格来源于闽南建筑,是闽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嘉庚楼群建筑形成和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嘉庚楼群是闽南建筑的升华。综上所述,台湾传统建筑和嘉庚建筑均来源于闽南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建筑均在闽南建筑的基础上均有着各自的细节发展变化,呈现出你中我,我中有你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9.
台湾古建园林览胜掠影罗哲文1995年5月,应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的邀请,我参加了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赴台“中华海峡两岸传统建筑技术观摩研讨会,访问团”,在台湾进行了一周之古建园林专业访问与研究。由于时间极为短暂,对台湾丰富的古...  相似文献   

20.
1940-1970年代,中国第二代建筑师黄宝瑜师从刘敦桢,以复兴中国建筑为目标,基于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思想,融合中西,在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及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下,于台湾地区首开中国建筑史学教育,进行了《中国建筑史》等史学书写及系列理论、实践探索,继承、创新发展了中国营造学社思想,呈现了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家对复兴中国建筑路径的深度思考.本文基于民国以来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和建筑史学发展历史脉络,对黄宝瑜及其中国建筑史学书写和理论探索的相关历史进行深入剖析,将有助于完善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思想后续传播与发展的研究,探索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补充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史学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