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晶粒丝光沸石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二氧化硅为硅源、市售偏铝酸钠为铝源合成丝光沸石。采用正交分析法考察了碱度、硅铝物质的量比、水量及模板剂含量诸因素对合成丝光沸石结晶度的影响,在n(Al2O3)∶n(Na2O)∶n(SiO2)∶n(H2 O)∶n(模板剂)=1∶28∶17∶110∶2和165 ℃条件下晶化16 h,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丝光沸石晶体粉末。对影响丝光沸石晶粒尺寸的因素(搅拌速率、老化时间、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其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合成杂原子分子筛Ni-ZSM-5,通过改变原料配比、调变原料pH、改变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考察不同条件对合成Ni-ZSM-5晶化产物的影响。XRD表征结果表明,在晶化温度160 ℃、晶化时间96 h、pH为9和n(SiO2)∶n(TBAB)∶n(H2O)=1.0∶0.2∶67条件下,通过简单的工艺流程可得到具有规则特征结构的杂原子分子筛Ni-ZSM-5。  相似文献   

3.
预置晶种合成EU-1/MOR复合分子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以溴化六甲双铵(HMBr2)为模板剂、丝光沸石(MOR)为晶种,采用预置晶种法在高浓体系中合成复合分子筛EU-1/MOR。在选定条件下,合适的MOR质量分数≥20%,30≤n(SiO2)∶n(Al2O3)≤60,晶化时间36 h≤T≤96 h,温度(420~450) K,合成出EU-1/MOR复合分子筛,且结晶度较好。采用XRD、SEM和IR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出高纯度、高结晶度和具有优良催化性能的EU-1/MOR沸石。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合成法,用工业水玻璃作硅源,考察了各种碱金属盐、晶化时间、晶化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合成超微低硅沸石的影响,经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和吸附量的测定证实,合成配比取Na2O∶Al2O3∶SiO2∶H2O=3∶1∶2∶185,在晶化温度90℃、晶化时间5 h、搅拌速度3 000 r/min(成胶)和1 500 r/min(成核)的合成条件下,加入0.1 mol NaF,沸石粒度由常规法合成沸石的2μm减小为180 nm;吸附总量由普通沸石的0.25 mg/L增加为0.26~0.272 mg/L;5 min吸附量由0.13 mg/L增加为0.2~0.22 mg/L。  相似文献   

5.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偏铝酸钠为铝源、硅胶粉为硅源、硝酸铋为铋源,在碱性条件下,水热法合成了Bi-β分子筛,该分子筛在苯乙烯氧化制苯甲醛的反应中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通过改变硅源和晶化时间,调节模板剂、偏铝酸钠和硝酸铋的用量,寻找到较佳的合成条件:n(SiO2)∶n(Al2O3)=30,n(SiO2)∶n(Bi2O3)=100,n(TEA+)∶n(SiO2)=0.5,晶化温度145 ℃,晶化时间3天,对合成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含L沸石次级结构单元的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极低浓度n(CTAB)∶n(SiO2)=0.06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以具有L沸石次级结构单元的溶胶为前驱体,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介孔分子筛L-MCM-41。样品的XRD、FT-IR、N2吸附脱附和NH3-TPD等表征结果表明,合成出的介孔分子筛是孔壁含有L沸石次级结构单元的六方晶相结构,该介孔分子筛的孔壁厚于常规水热方法合成的MCM-41的孔壁,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和较强的酸性。  相似文献   

7.
超增溶自组装原位合成ZSM-5纳米分子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增溶胶团法制备纳米ZSM-5分子筛。考察体系水含量、乳化剂用量、晶化温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合成分子筛产品的粒径、晶体形貌、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等的影响,并采用BET、XRD和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纳米ZSM-5分子筛的最佳条件:n(H2O)∶n(SiO2)=90,乳化剂(RHP)质量分数为10%,晶化温度180 ℃,焙烧温度500 ℃。制得的粒子平均粒径(50~70) nm,大多数粒子为球形,粒径分布较窄,呈单分散且微粒不易团聚。  相似文献   

8.
超微NaY分子筛的合成和催化芳烃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超微NaY分子筛的合成。以工业化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导向剂的老化时间、分子筛的成胶温度、凝胶的老化温度和时间、以及晶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NaY分子筛细化的影响,合成出n(SiO2)/n(Al2O3)≥5,粒度分布范围小,平均粒径小于300 nm 的超微NaY分子筛。测定表明,BET比表面积大于890 m2·g-1。分别采用合成的分子筛与常规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以甲苯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脱芳烃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微米分子筛相比,超微NaY分子筛负载的Pt催化剂的甲苯加氢活性相当,但在加氢产物分布中,环异构化产物的量明显增加,裂化产物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酸性离子液体中苯甲醇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和卤素的条件下,以30%H2O2为氧化剂,Na2WO4·2H2O为催化剂,在酸性离子液体[(CH2)4SO3HMIm]TSO中,研究了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合成苯甲醛。在n(苯甲醇)∶n(H2O2)∶n(离子液体)∶n(Na2WO4·2H2O)=40∶48∶1∶1、90 ℃和3 h条件下,催化效果最好,此时苯甲醇转化率为90.1%,苯甲醛选择性为92.1%。反应结束后,产物和离子液体分层,通过简单的倾倒即可分离产物。分离后的离子液体经真空干燥脱水后重复使用4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γ-Al2O3载体和不同Ce添加量的CeO2-Al2O3载体,然后用浸渍法制备Ni负载质量分数10%的Ni/γ-Al2O3和Ni/CeO2-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气配比和CH4空速等工艺条件对Ni/γ-Al2O3和Ni/Ce30Al70Oδ催化剂在甲烷自热重整制氢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e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有较大提高,在Ni/Ce30Al70Oδ催化剂上,反应温度750 ℃时, CH4转化率94.3%,与Ni/Al2O3催化剂相比,提高20%。Ni/γ-Al2O3和Ni/CeO2-Al2O3催化剂的CH4转化率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原料气中n(O2)∶n(CH4)和n(H2O)∶n(CH4)的增加均能提高各催化剂的CH4转化率。但n(O2)∶n(CH4)和n(H2O)∶n(CH4)的变化对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不同。随着n(O2)∶n(CH4)的增大,产物中n(H2)∶n(CO)降低,n(CO2)∶n(CO+CO2)升高;而n(H2O)∶n(CH4)增大时,产物中n(H2)∶n(CO)和n(CO2)∶n(CO+CO2)均升高。随着CH4空速的增加,Ni/Al2O3催化剂上CH4转化率、n(H2)∶n(CO)和n(CO2)∶n(CO+CO2)均较大程度下降;而在Ni/Ce30Al70Oδ催化剂上,随着CH4空速的增加,CH4转化率、n(H2)∶n(CO)和n(CO2)∶n(CO+CO2)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无机方法制TS-1催化剂上的环己酮氨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无机方法合成了钛硅分子筛催化剂TS-1,并优化了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无机催化剂可以取代有机催化剂。同时,物料比、溶剂以及温度都对氨氧化反应有很大影响。适当调整反应条件,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其最优的反应条件为:n(氨)∶n(酮)=2,n(H2O2)∶n(酮)=1.5,溶剂用蒸馏水,n(水)∶n(酮)=7.5,反应温度为74 ℃。  相似文献   

12.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磷钨酸为催化剂,十六烷基吡啶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氧化2-辛烯制备己酸;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物质的量对己酸收率的影响。在85 ℃和n(H2O2)∶n(2-辛烯)∶n(磷钨酸)∶n(十六烷基吡啶)=4.5∶1∶0.02∶0.01最佳实验条件下,己酸的收率达81.5%。  相似文献   

13.
新型层状粘土结构F-T合成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eCl3·6H2O和Na2SiO3水玻璃共沉淀法制备蒙脱土结构的新型F-T合成催化剂。用XRD、SEM和N2低温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进行测定,确认催化剂具有层状结构并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催化剂经过预处理,F-T合成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条件:270 ℃,0.5 MPa,气流量34.5 mL·min-1,n(H2)∶n(CO)=2∶1,反应时间6 h。产物分析得知,C9~C25烃类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使ASF分布规律发生正偏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三氟乙醇催化氧化合成三氟乙醛的钒系催化剂。以V2O5为活性组分,考察了以ZrO2为载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MoO3、SnO2和WO3等助催化剂进行性能调变。结果表明,以ZrO2为载体, n(V2O5)∶n(ZrO2)=5,SnO2作为助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90 ℃、空速0.33 h-1和原料配比n(O2)∶n(三氟乙醇)=11.69最佳工艺条件下,三氟乙醇转化率达89.06%,三氟乙醛选择性达9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