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码世界》2006,5(5A):16-17
曾几何时“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的说法如一片挥不掉的阴霾笼罩在ERP(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和应用企业的头上,这是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实施ERP的美好愿境不能实现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感叹。今天我们再来品味这评价的时候,已经不会将这样的评价看成是对ERP应用的诋毁,而是中国ERP应用迈向理性时代的一个历史阶梯。在这之后,不管是“找死”还是“等死”,众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借助信息化大潮.如火如荼地应用国产ERP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用友倡导和推动ERP在中国的普及,ERP在中国进入普及化时代却是中国ERP应用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ERP普及时代,标准、行业、个性成为中国企业ERP的成功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陈杰 《软件世界》2007,(9):44-45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一直以来,中国ERP应用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据统计,ERP在我国企业的使用率只在3.8%左右,而同样的系统在欧洲的使用率在68%。目前  相似文献   

3.
在行业特性明显、变化性强的企业管理中,传统ERP往往如“隔靴搔痒”。有在不适应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灵活性差等问题,传统通用型软件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应用需求的矛盾,一直是横亘在用户与管理软件提供商面前的最大难题。去除传统ERP的种种弊端,寻找新的产业发展空间,也早已经是对中国管理软件产业发展的突出挑战。  相似文献   

4.
《软件世界》2011,(12):54-54
作为舶来品,ERP在中国的处境颇为尴尬。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ERP系统应用中.按期按预算成功的只有10%~20%.实现部分集成的有30%-40%,失败的占到了50%。如此低的实施成功率.让中国的企业陷入了“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的困惑,在汹涌澎湃的信息化浪潮中.不少企业却对ERP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世界》2005,(1):24-25
2004年悄然落幕。这一年,没有看到更多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的概念炒作,也很少听到企业再谈上不上ERP“等死”与“找死”的问题。中国企业信息化走过了厂商概念炒作、用户观望的播种阶段,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6.
佟伟  黄以干 《办公自动化》2002,(G00):318-328
2001年,我国在“十五”计划中提出“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这就是贯彻党中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城市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很多企业早已建立了EDP,MIS,DSS等典型的OIS。现在一部分企业又开始走向CRM,ERP的新台阶。在中国-欧盟科研合作平台上的欧盟第五,第六框架计划(Framework Program-FP5,FP6)的提出又为中国企业实施CRM和ERP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以一个小企业为例说明CRM和ERP对企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软件工程师》2006,(10):34-35
“企业信息化”这个名词,在中国IT圈子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提到企业信息化,就不能不提ERP;而提到ERP,就不能不提SAP。因为前者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涉及最多的软件系统;而后者,则是ERP世界的执牛耳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了争夺谁是中国的ERP市场的老大,各大ERP软件企业算是费尽心机,各个市场调查公司更是推波助澜,纷纷推出自己的排行榜。日前,记者了解到: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企业管理软件分会正与日韩两国的相关人员密切合作,进行亚洲ERP软件企业的排行工作,该排行结果将在“亚洲ERP软件产业发展论坛”开幕期间发布,到底谁是亚洲ERP老大,相信很快就会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9.
BPM来了     
也 许,中国的很多企业家注定要 “被骗”一辈子。 当初 ERP 刚刚从国外漂洋过海来的时候,不知道谁营造了“ERP 是万能的”荒谬概念,搞得人们砸锅卖铁也要上ERP。结果,ERP 只是把底层的数据进行了收集,让企业摸清了自己的家底,而到底要如何决策,ERP 并没有告诉我们。 紧接着,BI又出来了。据说这个“玩意儿”可以把分散在 ERP 中的种种对决策有效的数据收集起来,帮助领导做决定。很多企业领导恍然大悟,原来上了E R P 之后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而后,在很多B I 厂商还没来得及在中国收获果实的时候,B P M 又冒出来了。BPM 是…  相似文献   

10.
ERP是企业信息化的重头戏,各个企业争先恐后、方兴未艾,不管自己的条件怎样,一哄而上。甚至业界还流传“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ERP犹如一个谜团,好比钱钟书的《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ERP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让企业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1.
2000年9月9日至11日,首届“ERP在中国”大型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内外主要ERP(Enterprise Resources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供应商、业界知名专家以及ERP用户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ERP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此次活动由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主办,计算机世界信息服务中心和三网视窗信息技术有限  相似文献   

12.
有人把提供全方位的ERP服务称为是软件厂商争夺“上帝”的工程,可见“服务”对于ERP系统实施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应用企业对“服务”的重视。ERP服务对于软件厂商来讲,是一项具  相似文献   

13.
从“工作工程管理”到“资源规划”,从Ework到ERP,这是一个根本顺序,企业不可以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实施ERP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总成功率还不到30%。”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ERP项目实施成功率低下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许海林 《计算机》2002,(27):22-22
中国的软件商又看到了一座新的金山。从各方面来看,软件厂商不搞ERP开发几乎是漠视生存,今年可是一个ERP年啊!然而,ERP在中国艰难地渡过了四个春秋。那么,今年的ERP是否开始成熟了呢?在一番厮杀后,又有多少厂商仍在生存,又有多少厂商开始“熟了”?有人用“橘子熟了”比喻今年ERP在中国的境况,然而,真的熟了吗?  相似文献   

16.
最近看到国内知名厂商双汇,和一家技术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通过自身研制ERP产品进行信息化改造,为此双汇不仅要承担大约5000万人民币的研发成本,同时还要承担由这种模式能否成功而引发的巨大风险——之所以提到风险,是因为有业界专业人士指出,在中国ERP实施的成功率仅为20%。据统计像双汇这样自己研发自己实施ERP的企业不是一家,由此提出一个疑问:企业宁可面临这样的双重压力,而不愿选择现成产品,这是什么原因?另外,企业到底该不该上ERP,它对国内企业来说究竟意味着“找死”还是“凤凰涅磐”式的新生?ERP其实是个好东西E…  相似文献   

17.
从ERP进入企业的眼帘到今天,它历经了多种变幻,不管是上了ERP的企业还是正准备上的,面对ERP的选型.其紧张程度绝不亚于“相亲”,可问题是,怎样的ERP才能让企业“相”中?  相似文献   

18.
ERP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作为信息时代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更高层的管理模式,ERP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引起广泛的争议。本文首先阐释了ERP的内涵,然后分析了ERP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影响企业ERP战略的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引言 20年来,我国系统地应用ERP的企业有2600多家,约占国有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162033家企业)的1.6%。在应用效果上也不容乐观,中国企业已实施的ERP中“三分之一能用、三分之一失败、三分之一修改后能用”,有的则称已实施的1000家企业中大多数失败,更有媒体声称“ERP实施成功率为零”。尽管我国目前尚无ERP项目评价标准,以及人们对评价标准的认识也不尽统一,但总的来看ERP应用成功率确实不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ERP普及时代”已经到来,而中国本土ERP厂商是中国ERP普及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