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钻进过程中,由于烧钻或其他原因造成孔内事故后,被迫先反取孔内钻杆再处理孔内遗留的粗径钻具是处理孔内事故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采用常规的钻具连接方法,在发生孔内事故后,要想把钻杆一次全部倒脱上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反钻杆时不但要动用相当数量的反丝钻杆,而且还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花费较长的时间。尤其是钻进复杂地层,由于孔壁不规整,钻杆头常常倒入孔壁处,拖长事故处理时间甚至报废进尺,这是常见的事。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钻进时在钻杆与粗径钻具的连接处加上一个“安全”接头,便可大大简化反钻杆的工序。  相似文献   

2.
由于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在绳索取心钻进中,也不断发生复杂孔内事故。从盐类矿床中施工的绳索取心深井情况看,因盐矿层易溶、易超径,故断钻、塌孔、烧埋钻等事故时有发生。由于绳索取心钻杆壁薄,连接丝扣是粗方扣且扣数少,NQT钻杆内外平整无连接接头,这给处理孔内事故增添了许多麻烦。绳索取心钻进是满眼钻进,硬岩层井段的环空间隙很小,反钻杆时母锥下不去只能用公锥,若用普通反丝公锥也较困难。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自制了“枣核锥”,采用起拔大口径套管的方法,来反NQT绳索取心钻杆,经过两个超1700m深孔的实践,得得了一点经验,也弥补了普通反丝公锥之不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历年来的经验,发生孔内挤夹埋钻等事故后,要想将孔内钻具拿上来,必须使用左丝钻杆来反。这种工具在我队是非常缺乏的。等待的括,势必影响生产,更严重的是会使事故复杂化。108队向阳河工区的广大职工打破了陈规旧律,以敢想,敢干的精神研究和试验成功了。以细丝厚壁接手代替右丝钻杆锁接头,用右丝钻杆代替左丝钻杆处理事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大口径钻孔施工中,与小口径岩心钻探一样,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卡钻事故,由于其扭矩大,一旦发生卡钻就难以处理,并且尚无专用的反丝钻杆,孔内钻具不易反松,处理过程中极易损坏机械设备或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经过实践,我们制作了安全、简单而又可靠的磨式反管器,解决了施工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处理孔内钻杆柱卸扣甩脱或折断事故时,往往出现钻杆锥(正丝)锥上事故头后起拔不动或回转困难,使孔内事故复杂化,给进一步处理造成新的难度。我们经过多年摸索设计加工了孔内弹力安全接手,做为锥取钻杆的带备工具,既使起拔无效也可以安全退出钻杆,使用效果良好。设计思路是“工作正常”和“孔内安全”。结构见图1,由上接手,内六方导管、连接导管、六方导体、弹簧、下接手和钢球组成。  锥取钻杆受阻时从孔口钻杆内投入钢球,开动泥浆泵送水,此时泵压将推动钢球和内六方导体下移,蹩泵正开车,内六方导管和连接导管之间的反丝将…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在处理钻探孔内事故时,如采用提、吊、打、顶的办法无效,势必采用反、扩或消灭的办法。要实现扩和消灭,必须将孔内粗径钻具以上的钻杆全部反出来,但反钻杆要用大量反丝钻杆作为反管工具,既费时费力,又须储备一大批反丝钻杆,而且处理时也并不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类铝土矿地层条件下,由于岩性的变化和岩层的不稳定、孔内岩粉聚集、操作钻机时的人为过失等诸多因素,钻进过程中常常造成卡钻、埋钻、烧钻、钻杆断裂等孔内事故。通过对事故原因的总结与分析,提出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孔内事故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钻进或扩孔过程中,发生粗径钻具埋、卡、夹钻等事故,通过提、拉、打、顶等处理方法无效时,一般采用反钻杆的措施。若在钻进时将安全接头安置在粗径钻具上端,需要反钻杆时则可从安全接头以上一次反回,无需反丝钻杆或多次反回,节约大量时间,安全可靠。见下图。工作原理:内六角上导管(2)与内六角下导管(5)用反丝扣联接。内六角上导管(2)通过六方活塞(3)带动内六角下导管、反粗径迴转。需要反钻杆时,从钻杆内投  相似文献   

9.
在矿山岩芯钻探经常会出各种不同的孔内事故,如因地层原因诱发的漏水、掉块、坍塌,从而引发卡钻、烧钻、埋钻、断钻杆、掉钻头等孔内事故。事故发生后,原因分析至关重要,分析得当,事故处理起来就顺利,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深孔钻进时,一旦发生理卡事故就需反钻杆,使用安全接头可以节省反钻杆这一工序,起到快速处理孔内事故的作用,确保安全。如在苏北某孔,孔深500余米,发生烧钻,经强力提拔,拉力表反映是三吨半时(四股钢绳),拉断螺母折断,钻杆全部提出。一、接头结构(见附图)及使用安全接头是由上接头1、拉断螺母3、六方轴5、六方外套4和下接头7组成。其中六方外套与六方轴起扭转钻具作用,拉断螺母起联接钻具作用。当孔内  相似文献   

11.
云南l6地质队1分队303机在某孔钻进达80米深时,发生卡钻事故。用反钻杆处理事故中,又将母锥扭断(在丝扣和锥体相接处),断母锥位于井内钻杆上端,造成了双重事故。据此情况,我们制了一个处  相似文献   

12.
为增加断钻杆卡钻打捞成功率和处理孔内事故时上部钻杆安全,研制出了一种能提高处理孔内卡钻事故能力和确保处理卡钻事故上部钻杆安全的震击安全接头,在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该震击安全接头的设计思路、结构原理、操作技术和现场应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处理卡钻事故中,常常要用反线钻具倒扣和套铣,有时遇到孔内事故,钻具丝扣太紧,应用钻机转盘难以倒开丝扣时,于施工现场制造了大扭矩反管器。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4S孔卡钻事故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4S孔地层复杂,钻探施工难度大,孔内缩径、坍塌、掉块事故频发,给钻探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就WFSD-4S孔在孔深517 m发生的卡钻事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发生卡钻事故的原因及条件,采用了强力起拔、反钻杆、可退式打捞矛打捞、套铣等手段,最终成功处理该起卡钻事故。该起事故的经验,为同类事故的处理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局地质三队1990年在赛什塘矿区的小口径金刚石钻探施工中,使用日本进口的STM—R80钢级钻杆加工的内丝钻杆,两个施工机台同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反常情况:新钻杆下入孔内1~2个小班,钻杆与接头连接的公母扣同时发生严重磨损,不能再继续使用,滑扣、折断事故频繁,伴随而来的孔底烧钻事故也发生多起。两个机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进尺只有500余米,而换下丝扣磨损的钻杆484根,钻杆外表直径磨损0.5~0.6mm,发生磨损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2020,(2):139-141
针对常规打捞工艺采用的公、母丝锥在处理孔内断钻事故时存在的造扣困难、丝扣连接强度低的缺点,从提高打捞工具与待打捞钻具之间的连接强度出发,引进卡瓦打捞筒处理煤矿井下断钻事故,创新了煤矿井下打捞工艺。通过现场试验,成功处理了3次钻杆断裂事故,表明了将卡瓦打捞筒应用于煤矿井下断钻事故处理,能够提高打捞成功率。指出了使用注意事项,为处理相似钻具断裂事故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简易导管清渣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公司先后在扬州、张家港市等地区厚砂层中成功施工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如有操作不当,就会引起孔壁坍塌、孔内沉渣厚、埋钻等事故。用常规的钻杆和导管冲孔法、上拉下顶法处理埋钻事故,均因沉渣板结、泥浆压力小,不能将砂粒冲起后被泥浆悬浮到孔外,使处理埋...  相似文献   

18.
我队从事水文地质钻探施工多年,经常遇到孔内事故,尤其大口径水文钻探发生孔内事故,处理更为困难,遇到理、卡、烧等复杂事故时,在拉、打、顶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反、扩、掏,这样的处理方法费时、费力,且极易造成次生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探求新的处理方法的同时,应用了深孔爆破技术,利用炸药爆炸的瞬间所产生的巨大爆轰压力和强烈震动将事故钻具炸断或震活,拔出钻杆,捞起钻具,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队遂昌东风银矿区ZK005孔,设计孔深540m,开孔顶角6°,方位角180°。该孔0—19.61m用φ110mm合金钻头钻进,下入φ108mm套管20.05m,后用φ56mm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当孔深达334.56m时发生了卡钻、断杆事故。在事故处理中,先用吊锤击打无效,后把钻杆全部反掉,采用掏心和消灭等办法处理了三十八天,不但原事故钻具未拿上,而且先后又掉入孔内两套钻具,使孔内情况越来越复杂。经研究认为:一是孔内共有三套钻具,事故非常复  相似文献   

20.
山东招金集团勘察有限公司在招远张家庄矿区施工一口深部勘查钻孔,设计孔深2740m,在孔深2295m处地层破碎,钻进时漏失,停钻涌水,在孔深2398m时因修理水泵时间过长,钻具未提离破碎孔段,致使涌入孔内的岩粉及坍塌的碎块造成埋钻事故。在强力起拔无效的情况下进行反转倒开孔内钻杆,由于采用 XY-8深孔立轴钻机,难以确定是否反开,结果使孔内多处钻杆倒扣,之后采用传统反丝公锥打捞,每次打捞数量较少,处理进程缓慢。在接近900m孔深时采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勘探所)研制的可退式倒扣打捞工具,经地表多次演练试用后,先下入孔内少量Φ50外平反丝钻杆进入N规格的钻杆内壁进行打捞,第一次打捞上来6根钻杆,第二次24根,第三次37根,第四次83根,第五次88根。在第三次打捞上来的37根钻杆中有10处已经脱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