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阀利用直线力马达直接驱动滑阀工作,从而提高了电液伺服阀的抗污染能力,而性能指标达到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的各项指标,是传统的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阀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对其结构改进、反馈控制和电机驱动进行论述,最后列出了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阀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新型高性能直接驱动电液伺服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了一种全新结构的直接驱动电液伺服阀。该阀在结构上采用转动阀芯取代滑动阀芯,变滑阀结构为转阀,有效的减少了阀的液动力,极大地提高了阀的抗污染性能;在驱动控制上采用直流力矩电机直接驱动阀芯,将对阀的控制转变为对电机的控制,易于实现阀的数字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阀的主要动、静特性指标均已超过国内外相同规格不同驱动控制类型的各种电液伺服阀,尤其是具有现有阀无法比拟的抗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发展高端电液伺服阀技术已成为航空航天及舰船领域的研究热点的现状,本文以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阀为对象,介绍了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阀的历史概况。从阀的结构原理出发,着重论述了阀的结构改进、电-机械转换装置变换等的研究进展。对应用于直驱阀上的不同新型材料,从功能原理到基本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PZT材料的响应速度较快,可达10 μs;GMM材料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可达80%;MSMA材料宏观应变较高,可达10%。直驱阀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性能改善、冲蚀磨损特性分析及其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最近研制成功的GSF—20/GSF—100及GSF—20/GSF—250两级动圈滑阀式高频响大流量电液伺服阀。该伺服阀由动圈力马达驱动,并由自行研制的LVDT—3型位移传感器进行电反馈控制。该伺服阀具有抗污染、颤振电流小、性能隐定、工作可靠等特点。它已成功地应用在20吨电液振动台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直接驱动转动式电液伺服阀的结构原理及其控制方法。该阀的结构较传统的阀更加简单、可靠,同时对其动态特性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所从60年代末开始研究、开发电液伺服阀,到90年代初已形成QDY1-QDYl5系列电液伺服阀,流量1500L/min,最高压力31.5MPa,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国内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已形成年产500台(套)的生产能力。但QDY系列电液伺服阀(除ODY4系列外)的结构为双喷嘴  相似文献   

8.
无力矩马达电液伺服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用PZT压电元件和PMN电致伸缩元件制作的无力矩马达电液伺服阀。用PMN制做的无力矩马达伺服阀可大大提高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9.
直接驱动式电液压力伺服阀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驱动式电液压力伺服阀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污染能力强,性能好等优点,通常用于飞机刹车系统,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直接驱动式电液压力伺服阀的静动态特性,建立了直接驱动式电液压力伺服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框图,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利用压电双晶片驱动器代替传统双喷嘴电液伺服阀力矩马达驱动部分的新型电液伺服阀,以期改善现有该型阀的动、静态特性。通过试验得出,设计的压电双晶片驱动器输出位移为82.5 μm,全量程位移波动小于0.7 μm,谐振频率1.2 kHz,完全满足双喷嘴电液伺服阀对驱动器的要求。试验表明:基于此驱动器的电液伺服阀在频率低于100 Hz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克服了传统双喷嘴电液伺服阀在频宽和抗电磁干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电液伺服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一种由微型无刷直流电流电机直接驱动的单级电液伺服阀,它的阀芯驱动部分带有电反馈装置,因此具有高可靠性及良好的动态特性及很强的抗污染能力。是一种可用于军用仿真转台和工业领域的新型电液伺服元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伺服阀力矩马达组件的结构分析,结合其控制原理,阐述了力矩马达的拆装与调试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飞机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研制了电液伺服阀测试装置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讨论了测试装置和控制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功能、特点,为航空部队电液伺服阀性能在线检测提供了快捷、准确、可靠的装置和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对伺服阀进行维修、检测、调试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调试方法,直接影响到修复后伺服阀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好坏。因此,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伺服阀,采用相应的调试方法成了每一位伺服阀检修工作者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以下就力士乐及穆格双喷嘴挡板伺服阀的调试方法作...  相似文献   

15.
对脉冲信号法识别元件或系统的数学模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讨,以QDY电液伺服阀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试验台和试验方法、编制了计算机拟合程序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将该法与传统的正弦信号法进行了性能比较,进而指出了脉冲信号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从ABEX425型电液伺服阀的结构特点出发,通过与其他电液伺服阀的比较,阐述了ABEX电液伺服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载荷自制式自制动器的特点是制动力矩随载荷大小相应变化。载荷越大制动力矩也越大,由荷载产生制动力矩是起重机起升机构最安全的制动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velops a systematic and straightforward methodology to characterize and quench the friction-induced limit cycle conditions in electro-hydraulic servovalve control systems with transport delay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The nonlinear friction characteristic is linearized by using its corresponding describing function. The delay time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which could accelerate the generation of limit cycles is particularly considered. The stability equation method together with parameter plane method provides a useful too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necessary conditions to sustain a limit cycle directly in the constructed controller coefficient plane. Also, the stable region, the unstable region, and the limit cycle region are identified in the parameter plane. The parameter plane characterizes a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limit cycle amplitude, frequency, transport delay, and the controller coefficients to be designed. The stability of the predicted limit cycle is checked by plotting stability cur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is examined when the viscous gain changes with respect to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orking fluid. A feasible stable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in the parameter plane to allow a flexible choice of controller gains. The robust prevention of limit cycle is achieved by selecting controller gains from the asymptotic stability region.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s. It is seen that the friction-induced limit cycles can be effectively predicted, removed, and quenched via the design of the compensator even in the case of viscous gain and delay time variations unconditionally.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