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A 型 TAG-LiMn_2O_4 锂离子蓄电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Li2CO3和EMD高温合成得到的尖晶石(LiMn2O4)作阴极活性材料,与Li配对做成试验电池,充电容量达130mAh/g,放电容量为110mAh/g,显示LiMn2O4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对热解苯碳(PyC)、处理的人造石墨(TAG)、天然石墨(NG)和玻璃碳(GC)进行研究,发现TAG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用LiMn2O4做阴极活性材料,TAG做阳极活性材料,组装成AA型锂离子蓄电池,初始放电容量为540mAh,以0.2C(100mA)恒流放电,60mA恒流充电,电池循环寿命已达200次。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在石墨中的嵌入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锂离子在人造石墨(AG)中的电化学嵌入特性和用它作负极材料时的电池性能。Li-AG试验电池在LiAsF6-EC+DEC电解液中充电时,依次形成Li0.5C6和LiC6两种化合物,这可由XRD图谱及碳电极贮存期间电极电位的变化曲线获得证明。AG颗粒表面使用PAN在1200℃氮气中分解碳的包覆试验表明,这种无定形碳层可提高材料的放电率,降低自放电率。制成了额定容量为400mAh和500mAh的两种AA型AG-LiCoO2电池;400mAh容量的电池以0.5C,100%DOD充放电寿命超过400次,同样条件下,500mAh电池寿命在300次以上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Li/VOCl3非水电池体系的初步研究工作。本非水电池体系由锂负极、多孔石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电解质溶液由非水溶剂(硝基苯)和溶解在该溶剂中的活性物质VOCl3及电解质构成。在制作该类模拟电池过程中,首先对溶剂硝基苯和电解质(LiAlCl4及AlCl3)进行干燥纯化,然后在惰性气氛操作箱中装好模拟电池,模拟电池的集流体为镍,锂片和碳膜的面积为1cm2,电池中所含电解液为0.4mL。将该模拟电池在恒流放电测试系统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电解质采用LiAlCl4,溶剂硝基苯与VOCl3的体积比为100∶16时,电池在小电流密度下工作,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和工作电压,而且具有良好的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Li-ICl非水电池体系的研究工作。本非水电池体系由锂负极、多孔石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电解质溶液由有机溶剂硝基苯或无机溶剂三氯氧磷(POCl3)和溶解在该溶剂中的活性物质ICl及电解质构成。在制作该类模拟电池过程中,首先对溶剂硝基苯和电解质(AlCl3及LiAlCl4)进行干燥纯化,然后在惰性气氛操作箱中装好模拟电池,模拟电池的集流体为镍,锂片和碳膜的面积为1cm2,电池中所含电解液为0.4mL。将该模拟电池在恒流放电测试系统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电解质采用LiAlCl4时,ICl的浓度为1mol/L,该类非水电池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3.90V左右),并显示良好的放电性能。此外,对电池体系的电化学还原行为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大隧道结构锂锰氧化物电极材料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锂锰氧化物材料是一类重要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文中报道一种新型大隧道结构镁锰复合氧化物〔结构类型:钡镁锰矿(todorokite)型〕的合成方法及其电化学性能表征。X-光衍射(XRD)谱证实了合成物具有所预想的(3×3)隧道结构。在慢速循环伏安图中可发现该类电极材料分别在3.35V及2.45V(vs.Li)出现一对锂离子的脱出-嵌入峰。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大隧道结构复合氧化物可作为一种3V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当充放电电流密度为0.1mA/cm2时,材料的初次容量可达158mAg/h,经过4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仍可保持在约130mAh/g。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综述了国外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进展,着重叙述了LiCoO2、LiNiO2和LiMn2O4的合成方法。Li-CoO2主要用Li2CO3和CoCO3为原料,在900℃温度下合成。最近通过Li2CO3和CoCO3在400℃下反应制成了“低温”LiCoO2(LT-LiCoO2),(LT-LiCoO2)的电化学性质不同于高温合成的LiCoO2。制取化学计量的LiNiO2比较困难,采用LiNO3和Ni(OH)2为原料在700℃~800℃温度下进行反应制得了Li0.96Ni1.04O2材料。采用MnO2和Li2CO3或LiNO3为原料,在750℃温度下合成了Li0.93Mn2O4。在400℃低温下采用Li2CO3和MnCO3为原料,在Li/Mn=2/3和Li/Mn=4/5情况下分别合成了Li2Mn4O9和Li4Mn5O12。  相似文献   

7.
通过固态反应制得固溶体LixNi1-yCoyO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产物为层状结构。研究了反应预处理方式、气氛、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并加以比较,优化制备条件。以LiOH、Ni(OH)2和Co3O4作为原料,在氧气气氛及600℃~900℃的温度范围内,制备出3种化学计量物质LiNi07Co03O2、LiNi05Co05O2和LiNi03Co07O2,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合成粉末的物性被表征。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表明,3种产物的电化学性能都比较好,充放电容量均接近LiCoO2的充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8.
研制成功了1/2A型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外形尺寸为:(Φ16.5×28.5)mm,正负电极采用双发泡镍式骨架,正极活性物质为含Co8%球形Ni(OH)2,充分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负极活性物质为包覆金属贮氢合金并加入2%抗粉化剂,克服因贮氢材料随充放循环次数增加而粉化导致电池寿命的降低。成品电极经疏水处理,电解液采用密度1.28KOH水溶液加入2%的LiOH及0.5%多官能团添加剂抑制自放电和电极膨胀。经上述处理的1/2A型电池,0.2C率放电950mAh,1C率放电855mAh,自放电率<25%(28天),1C率循环100次容量衰减<10%,满足用于移动电话电池组所要求的内阻低、小巧轻便之特点。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锰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过去20年大约有200种以上的材料尝试着作为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在这些材料中,从比能量、毒性和价格的观点看,除了LiCoO2、LiNiO2外,发现有几种锰氧化物最有前景,尤其是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这些锂锰氧化物包括λ-MnO2,LiMnO2,Li2Mn2O4,Li2MnO2,LixMn2O4,Li1+xMn2-xO4,Li2OyMnO2(y≥2.5),CDMO(复合多维含Li的MnO2的简称,Li:Mn=3:7)和修饰尖晶石型锂锰化合物已研制出来。本文简述了作为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因素,包括上述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晶体结构特征、诸如放电容量和可逆性等电化学性质以及发生在充放电时的电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铝-水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高活性铝阳极为负极,以还原水中溶解氧的水阴极为正极的铝-水电池,在3%和0.1%的食盐水中以97Ω恒电阻放电,其输出电压分别为1.4V和1.3V。其在淡水湖泊中以97Ω恒电阻放电时的输出电压也达到1.3V。高活化的铝阳极在淡水中能在电流密度小于2mA/cm2时,以-1.2V以上的电位正常阳极溶解。其利用率也达到80%以上。水阴极在3%的NaCl溶液中的工作电流密度可达到0.7mA/cm2,在0.1%的NaCl溶液中其工作电流密度仍可达0.3mA/cm2。铝-水电池在流动电解液中放电时产物能正常脱落。理论设计的25W铝-水电池在海水和淡水中的比能量分别为1920Wh/kg和1430Wh/kg。铝-水电池可以潜入海洋底部或淡水河流或湖泊中长期连续工作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Li-SCl2和Li-S2Cl2非水电池体系的研究工作。该体系由锂负极、多孔石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电解质溶液由非水溶剂(硝基苯)和溶解在该溶剂中的活性物质SCl2或S2Cl2及电解质构成。制成锂片和碳膜面积为1cm2、所含电解液为0.4mL的模似电池,将其在恒流放电测试系统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Li-SCl2电池的开路电压为4.10V左右,当SCl2与溶剂硝基苯的体积比为15%至20%时,电池显示良好的放电性能;而Li-S2Cl2电池的开路电压为3.6V左右,当S2Cl2与硝基苯的体积比为25%时,电池体系也显示较好的放电性能。此外,对电池体系的电化学还原行为也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Li-B/FeS_2溶盐热电池放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67%(质量百分数)Li-B合金/KCl-LiCl/FeS2系列热激活单电池在不同放电温度、电流密度和电解质用量的情况下的恒流放电特征,对影响放电容量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电流密度时(小于200mA)减少电解质用量,大电流密度时(大于200mA)增加电解质用量,并在500℃~550℃之间放电,可以获得较高的放电容量,本试验中最大放电容量为6552C/g,其总锂量的利用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13.
碱性电解液中的还原剂对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碱性电解液中的还原剂对MH-Ni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使用典型AB5型合金MmNi3.55-Co0.75Mn0.4Al0.3泡沫镍负极及Ni(OH)2泡沫镍正极,制成AA型电池,并注入2.6g6.8mol/LKOH+0.5mol/LLiOH+0.005mol/LKBH4溶液,封口静置。参照电池的电解液则为2.6g6.8mol/LKOH+0.5mol/LLiOH。在电池化成后,参照电池没有喷爬碱,而实验电池却高达30%。在250个充放电循环以后可较明显看出实验电池的寿命差于参照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实验电池的放电平台逐渐低于参照电池的放电平台。实验电池的内压略高于参照电池的内压。实验电池注同量碱液的时间比参照电池延长大约5倍,并造成封口模具腐蚀加重。本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厂家在碱液中添加微量还原剂的方法对电池综合性能及其规模生产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X衍射线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含Zr快淬Sm2Fe(1.5-x)ZrxAl1.5C1.5(x=0-0.8)合金的微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金中添加Zr以后,形成了一个高熔点的ZrC相。ZrC相对弥散分布在晶粒边界或晶粒交偶处,可有效地抑制快淬合金在晶化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样品在750℃经30分钟时效后,获得了最佳剩 磁为55A·m^2/kg,矫顽力923kA/m。其退磁曲线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锂盐-增塑剂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并研究了这类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的凝胶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超过10-3S·cm-1,电导率与温度关系服从VTF方程。发现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的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区大于4.5V(vs.Li/Li+),这对锂电池中电极对的安全工作是有足够宽度的。如果这类凝胶电解质中的增塑剂采用碳酸丙烯酯(PC),则电解质用于二次固态锂电池时,由于PC对金属锂电极界面的腐蚀,会降低固态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影响电池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电解液与石墨负极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比容量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考察了石墨负极材料与不同电解液配伍时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用PC+DMC(1∶1)作为电解液,石墨比容量为40mAh/g,用PC+DME+DEC(1∶1∶0.1)及EC+DEC(1∶2)作为电解液,其比容量分别为60mAh/g和超过120mAh/g。另外,用SEM观察了石墨材料/EC+DEC体系的结构变化,并考察了充放电电流密度对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用活性正极材料 LiCo_(0.5)Ni_(0.5)O_2 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并配合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X射线衍射物相鉴定,研究了LiCo1-xNixO2合成过程机理及产物的结构和性能。揭示了由碳酸锂和钴、镍的碱式碳酸盐共混后热合成LiCo1-xNixO2的过程基本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碱式碳酸镍(钴)盐的热分解(<300℃),第二步(>300℃)为碳酸锂与上述分解产物反应合成LiCo1-xNixO2。生成物为LiCoO2和LiNiO2固溶体。随着LiCo1-xNixO2中x值的增加,晶格参数增大。合成过程中碳酸盐分解产生的CO对Co2+、Ni2+氧化成Co3+、Ni3+产生影响,因此合成的气氛和原料对产物有明显影响。实验表明在空气下合成LiCo0.05Ni0.5-O2的热重曲线与合成LiCoO2的热重曲线最相近,生成物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可达到LiCoO2的水平,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其材料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钴取代的BaNi2W六角铁氧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BaNi2-xCoxFe16O27(x=0,0.2,0.25,0.4,0.42,0.5,0.84)六角铁氧体多晶材料的磁特性。结果,取向度大于75%,介电损耗小于5×10^-3,饱和磁化强度为366KA/m几乎不变。磁晶各向异性场为200kA/m≤Ha≤1140kA/m,这类材料可应用于X至Ka波段的微波器件。  相似文献   

19.
AB_5 型贮氢合金吸氢反应的热力学函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优化适合金属氢化物-镍(MH-Ni)碱性蓄电池用的贮氢合金负极材料时,从稳定性角度对其形成氢化物过程的热力学函数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利用电化学方法,采用简便的平衡充电曲线方法测定了AB5型贮氢合金金属氢化物形成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值,得到贮氢合金组分为La0.8Ce0.2Ni2Co3和MmNi3.5Co0.7Al0.8,粘结剂为电解粉末铜的电极材料吸氢反应的焓变及熵变值分别为-34kJ/mol和-107J/mol·K及-42kJ/mol和-122J/mol·K,所得熵变值都较接近1mol氢分子变化的标准熵变值130J/mol·K,表明了室温和常压下,这两种金属间氢化物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基本符合作为MH-Ni蓄电池负极材料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AA 型人造石墨-氧化钴锂锂离子电池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优化正负电极材料(AG、LiCoO2)的制备工艺,改进电解质溶液的组分和配比,制成了AA型锂离子蓄电池。在-37℃~60℃温度范围里,电池具有良好的放电性能,在室温条件下电池平均初始放电容量大于600mAh,在-37℃时电池能放出45%的初始容量,60℃时可以放出100%初始容量。电池在100%DOD条件下以0.5C速率放电,循环充放寿命超过600次,电池交流阻抗的测量显示了电解质溶液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