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氢致马氏体对304不锈钢在MgCl2中应力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浩  王燕斌  褚武扬  高克玮  乔利杰 《金属学报》2002,38(10):1079-1081
通过电解充氢后除气,即可在304奥氏体不锈钢中引入不同数量的氢致马氏体(ε α′,其中ε占2/3),同时并未明显改变试样的强度和位错密度,氢致马氏体使304不锈钢脆化,塑性损失随马氏体含量升高而升高,在沸腾MgCl2溶液中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表明,随氢致马氏体含量升高,应力腐蚀敏感性也升高,但当马氏体总量超过10%之后,应力腐蚀敏感性逐渐趋势地一个稳定值。  相似文献   

2.
王振敏  方圆  齐俊杰  张跃 《铸造技术》2007,28(9):1205-1208
采用大样电解方法研究了双辊连铸工艺生产的AISI304薄带内大型夹杂物的类型和数量,运用带有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薄带内部细小的夹杂物类型。结果表明,连铸薄带内大型夹杂物的数量很少,只占薄带总量的0.0015%,大型夹杂物类型多为氧化物;薄带内有更细小的氧化物类夹杂物和MnS夹杂物。大型夹杂物对薄带性能的不良影响较小,连铸薄带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Sn是一种低熔点金属,其导热性高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中的液体冷却剂。与目前所使用的的液态钠冷却剂相比,Sn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及遇水或空气不易燃烧的特点。在快中子反应堆中,不锈钢是应用广泛的主回路管道,本文研究了Sn与304不锈钢的化学反应,讨论了温度对304不锈钢在液态Sn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823K时,发生点蚀,当温度高于823K时,发生溶解。  相似文献   

4.
马氏体相变对304不锈钢点蚀发展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钢  许淳淳  张新生 《腐蚀与防护》2004,25(12):507-509,512
采用模拟闭塞电池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奥氏体304不锈钢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对点蚀发展过程中化学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氏体含量的增加,闭塞区溶液pH值下降得更快,Cl^-迁入闭塞区的量更多。马氏体相的存在增强了材料的电化学活性,既减小了点蚀发展过程中钝化膜孔隙内的欧姆电阻,又减小了孔隙内的反应极化电阻,从而促进了点蚀发展。  相似文献   

5.
激光冲击处理对304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涂层对304不锈钢板材激光冲击处理,研究了自主研制的硅酸乙脂涂层与几种常用吸收涂层对304不锈钢的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等冲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冲击过程中,黑漆涂层、铝箔涂层和硅酸乙脂黑漆涂层都能有效提高激光冲击试样的表面硬度,激光连续冲击后,在304不锈钢试件表面能形成1mm厚的硬化层,其表面硬度最大到240HV;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强,其表面硬度逐渐增强;其表面残余应力也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几种阴离子对AISI 304不锈钢孔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量AISI30 4不锈钢 / 0 5mol/LNaCl体系在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所选阴离子 (MoO2 -4、WO2 -4、C12 H2 5SO-4和C12 H2 5C6H4SO-3 )溶液中 (pH =7,T =5 0℃ )的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 ,揭示了这几种阴离子对 30 4不锈钢在含Cl-体系中对孔蚀诱发及扩展的抑制作用和缓蚀效果 .结果表明 :几种阴离子对不锈钢孔蚀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抑制效果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WO2 -4>MoO2 -4>C12 H2 5SO-4>C12 H2 5C6H4SO-3 .  相似文献   

7.
采用声发射技术研究了304不锈钢在0.01和0.05 mol·L-1Na Cl溶液中的腐蚀过程,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腐蚀前后试样表面形貌。结果表明,0.01和0.05 mol·L-1浓度下,304不锈钢腐蚀产生的声发射起始幅度不同,随时间延长,声发射幅度阶跃,直至达到最终的稳定幅度,这说明随浸泡时间延长,试样腐蚀程度加深。浸泡初期,声发射相对能量较高,声发射相对能量随浸泡时间延长而降低,但仍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对能量积聚区,0.05 mol·L-1浓度时更为明显,同时其振铃数聚类区多于0.01 mol·L-1。浸泡4 h后,试样表面发生了晶间腐蚀和点蚀。相比0.01 mol·L-1浓度,0.05 mol·L-1下试样表面点蚀数量增多、点蚀孔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8.
张蓉  谭彬 《模具制造》2008,8(10):38-40
不锈钢板材在拉伸成形过程中应变硬化严重,影响因素复杂,易出现起皱、破裂、粘模等现象。运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拉伸工艺条件下304奥氏体不锈钢圆筒件的拉伸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充氢时间、充氢电流密度、晶体结构对不锈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铁素体不锈钢,随着充氢时间的延长、电流密度的增大,塑性显著降低,氢脆敏感性大幅度增加;通过SEM观察实验钢断口形貌,断裂类型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而相同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氢脆敏感性较低,抗氢脆性能较好。充氢后实验钢表面存在大量H,且氢含量随试样深度逐渐降低,晶界可能作为氢陷阱影响实验钢的氢脆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小波分析理论研究了“304不锈钢/NaCl HCl溶液”体系在慢应变速率试验过程中,自腐蚀电位信号的奇异性.结果表明,对于“304不锈钢/NaCl HCl溶液”体系,自腐蚀电位信号第二类间断点的群现是应力腐蚀裂纹扩展的表现,预示体系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对于工业腐蚀监控,预测构件的应力腐蚀失效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试验条件下分析了电磁搅拌电流强度、中包过热度和二冷水强度对430不锈钢连铸坯等轴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30不锈钢连铸坯低倍组织由柱状晶和等轴晶组成;等轴晶率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依次增大,随过热度的减小而依次增大;采用较小的二冷水强度,430不锈钢低倍组织中的等轴晶率高.在电流强度为1 700A、中包过热度为20℃、二冷水比水量为0.95 L/kg时,430连铸坯生产的制品表面无起皱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连铸凝固传热全过程数值模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热学、凝固理论、熔渣理论,建立了凝固传热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对连铸全过程进行热状态、凝固状态分析及工艺控制,模型考虑了钢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并根据连铸冶金准则和目标温度控制进行二冷优化,获得合理的温度分布和二冷水量分布,实现最佳铸坯品质,同时针对不同钢种的凝固特点,对保护渣性能进行设计.计算值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研究了浇注温度、拉坯速度、二冷配水等工艺参数对铸坯表面温度、液芯长度和凝固坯壳厚度的影响,以及浇注工艺对连铸保护渣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锈钢阀体的铸造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瑞珍 《铸造技术》2005,26(10):988-989
阀体的结构见图1,壁薄处23 mm,壁厚处65 mm(含加工余量和工艺补正量),材质为ZG1Cr18Ni9Ti.要求表面光洁,不允许存在气孔、缩松、裂纹等铸造缺陷,试验压力6.4 MPa,保持30 min不渗漏.  相似文献   

14.
《铸造技术》2016,(10):2169-2172
结合SUH409L生产实践,对含钛不锈钢精炼连铸过程中钛收得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渣中弱氧化物含量的增加,钢中[Ti]的损失量呈上升趋势;钢中[Al]控制在0.025%~0.03%时,可降低炉渣氧化性,同时可以降低[Ti]损失量;低碱度覆盖剂中(SiO_2)与钢液中[Ti]发生反应,钛损失量增加,使用高碱度中间包覆盖剂,可以使钛损失量降低0.01%~0.02%;通过热力学计算,含钛钢在浇注过程中,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良好的保护浇注可以有效提高钛收得率。  相似文献   

15.
304不锈钢薄板脉冲激光焊焊接热过程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不锈钢薄板脉冲激光焊接的特点,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0.5 mm厚的304不锈钢薄板脉冲激光焊接的热过程进行三维数值动态模拟.建模时采用实体单元和表面单元结合,并采用焊缝处细密、远离焊缝处粗略的不均匀网格,除了施加整体与外界的对流散热条件外,还考虑了工件与夹具之间的传导换热,分析了焊接温度场在工件上的分布规律及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提高不锈钢薄板激光焊焊接接头质量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熔池的尺寸随输入能量的变化较为明显,在激光加热0.05 s后材料开始熔化,熔池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焊接速度对熔深和熔宽的影响较为显著,熔宽随焊接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熔深几乎与焊接速度成反比,当焊接速度约为0.4 m/min时,熔深为0.5mm以上,工件熔透,且深宽比可达到2∶1.计算所得熔池大小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铸造技术》2015,(2):386-388
设计并搭建了连铸二冷气雾射流热态传热实验装置,实现了连铸二冷试样冷却过程的实验室模拟。通过布置在试样内部的热电偶测得的温度值,利用一维非稳态导热反问题计算方法反算表面温度和表面热流密度。结果表明:试样冷却过程表面热流密度基于水的沸腾机理,随喷射表面温度呈阶梯变化,其表面温度为656℃时,表面热流密度到达最大值2.25×106W/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观察分析了304L不锈钢连铸坯表面振痕附近微观组织形貌,发现了一种新的熔断溢流型振痕形貌和两种表面宏观偏析带:一种出现在凹陷型振痕的底部,另一种位于溢流型振痕底部弧钩线上方的三角区域.能谱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偏析元素为Si、Mn和Ni,其偏析率分别为1.1~1.6、1.3和1.1~1.2.研究结果表明,熔断溢流型振痕和偏析带的形成与连铸过程中初始凝固区域的温度变化、弯月面的凝固变形以及结晶器的振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化学成分、连铸中包过热度、热处理制度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控制[C]+[N]为0.02%-0.03%是适宜的。通过减少连铸中包过热度,有效抑制柱状晶的长大,防止铸坯产生裂纹。通过不同热处理对比试验确定了最佳热处理工艺,退火温度为840℃±10℃,保证了成品板材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根据热型连铸技术原理,建立了热型连铸凝固过程一维稳态温度场的物理、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铸型出口温度、冷却距离、拉铸速度和喷水冷却强度等工艺参数对铸坯固液界面位置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0.
根据热型连铸技术原理,建立了热型连铸凝固过程一维稳态温度场的物理、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铸型出口温度、冷却距离、拉铸速度和喷水冷却强度等工艺参数对铸坯固液界面位置的影响.计算结果与文献上报道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