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两江左岸,隶属于大庆市。幅员面积4072.8km2,45万人口,21个民族,辖16个乡镇。通过对肇源县进行水文地质勘察,计算得到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可开采量。依据开采潜力分级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对肇源县高平原、低平原及漫滩区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农安县地下水资源特性及开采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影 《吉林水利》2014,(12):40-41
农安县地处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非常小,地下水资源也非常有限,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本文通过分区域对地下水资源的分析计算,揭示了地下水资源的特性、分布特点及可开采潜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03年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埋深、开采量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动态分析,指出了影响淮北地下水埋藏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合理开采淮北地区地下水,保持地下水的采、补平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1956~2006年新资料系列,在对安徽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地下水系统的脆弱性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地下水开采区的划分标准及划分等级,并提出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年型分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孔隙水和岩溶水资源的剩余量、剩余程度及开发利用潜力,为该区未来更长时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淮北地区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地区。地下水资源是本区供水水源之一,其中区内的裂隙岩溶水为淮北地区的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提供了巨大支撑。通过建立人工神经网络,以相山濉溪徐楼岩溶水源地为典型区,对淮北地区裂隙岩溶水进行安全开采潜力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淮北地区裂隙岩溶水安全开采总量为21 458.61×104m3,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参数给水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郑贵鹏  章启兵 《治淮》2008,(10):8-8
一、概况给水度是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计算各项补给量、排泄量以及地下水蓄变量的重要依据。近20年来,由于人类用水量显著增加,评价区域下垫面及水文地质补排边界条件发生了变化,“四水”(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转化规律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安徽省淮北浅层地下水评价原有的基础上(原系列为1956 ̄1979年),通过长系列(1951 ̄1990年)的调节,重新计算淮北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并通过列举典型描述了淮北井灌区多年地下水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我省淮北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加强保护淮北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保护淮北地下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青海乌兰盆地面临的以水定产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乌兰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情况,评价其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潜力,基于乌兰盆地地下水赋存规律,结合勘查结果和拟建水源地开采布局等情况,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乌兰盆地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8.5万m3/d,地下水资源开采系数小于0.4,开采程度低,综合分析认为乌兰盆地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地下水分布广泛,资源量大,开发利用程度高,全区共有四种类型的地下水,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82468.14万m3,可开采资源量72435.88万m3,地下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含水层富水性差异明显,现状条件下地下水开采系数为0.85,处于采补基...  相似文献   

11.
以实现城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地下水位降深、埋深为约束条件.优化市政供水开采布局.评价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进而提出城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开辟新水源.开展地下水人工补给.加强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滕晓明  徐得潜 《治淮》2005,(12):9-11
安徽省淮北地区包括6个市,总面积37411km2,大部分地区属洪冲积平原,人均水资源量约为450m3,仅为全国人均的1/4,淮北市人均水资源量为287 m3,约为全国人均的1/6,远低于人均1000m3的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水污染状况严重,该区尤其是大中城市的缺水形势严峻.研究其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晖  陈小凤 《水利水电快报》2010,31(2):20-22,41
地下水资源是安徽省淮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城乡生活的主要水源,也是该地区部分城市供水的唯一水源。在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及保护方案,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贾建伟  王栋  何康洁  刘昕 《人民长江》2021,52(9):107-112
在长江流域2001~2016年最新观测资料基础上,依据平原区及山丘区的类型特征,分别采用补给法和排泄法计算了流域内12个水资源二级区和19个省级行政区内矿化度M小于等于2 g/L的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结合水文地质条件、降水及人类活动等综合因素,全面论述了长江流域内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考虑到各地区现阶段地下水资源开...  相似文献   

15.
袁红武 《治淮》2003,(5):12-14
70年代以来,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增长,水污染也在逐年加剧。据安徽省水文局最近监测资料表明,目前  相似文献   

16.
陆巍峰 《水资源保护》2007,23(S1):47-49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及岩溶准平原为主。地下水有基岩裂隙水 、岩溶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水三大类。对其进行天然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可有效开采资源量、储存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评价,认为韶关市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含水量一般为贫乏—中等,局部丰富,可开采潜力为中等—大。岩溶盆地区地下水适宜采用群井开采和作为集中供水水源地。   相似文献   

17.
对杭州市龙坞孔隙潜水水源地在考虑疏干条件下的地下水应急可开采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龙坞水源地分布面积和含水层厚度较大,水质优良,在水位降深5m时,可满足附近约17万居民的应急供水,但现有开采井的地下水开采能力有限,需布设新的开采井。建议查明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布设开采井,并设置防护带,以保护水源地。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量的不断衰减,除了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加剧也是其主要因素。永城作为河南省煤炭资源重要产地之一,采煤活动排出大量矿坑水致使地下水系统受到严重干扰,使岩溶水的储存、径流与排泄规律变得更为复杂。煤炭开采会使深埋地下的气体、其他液体,矿物质等参与到地下水循环过程中,使得地下水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分了含水层系统,分析并给出了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结果是地下水总的补给量与总的排泄量相等。提出地下水资源潜力的计算方法及分级标准。最后得出评价结论:全区总体上不超采,但个别地区如宝泉岭农场、创业农场等地区超采,建议超采区减少开采量或采取其它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庆处于松嫩平原中部,区内无江无河,主要以开采地下水和外引嫩江水作为主要的油田开采水源。经过了40多a的开采,已经形成了近5 000余km2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加上农业用水和油田开采用水处于共同的用水时期,供水成本在逐年增加,油田开发含油污水,对环境破坏性严重,造成缺水区域日益突出化,解决"水危机"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