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金鑫 《治淮》2020,(1):23-24
开启的行洪区不同,分泄的流量不同,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利用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实体模型,在相同的总来流和出口水位情况下,研究行洪区单独运用时,行洪区不同行洪流量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情况。一、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基本情况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两岸行洪区分布较多且十分密集,沿程主要有寿西湖、董峰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汤渔湖、荆山湖等行洪区,各行洪区的基本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河道泄流能力、河道整治工程方案及洪水调度方式等,针对河段的特点,建立了该段河道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了2005年和2007年洪水过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为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河道综合治理和行洪区优化调度等研究提供计算平台。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荆山湖行洪区在2007年洪水过程中的运用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荆山湖行洪区运用可以降低田家庵站的水位,加快了所在河段洪水汇流速度。  相似文献   

5.
王永强  王延 《中国水利》2014,(17):78-78
近日,淮河干流蚌埠一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初步设计获得水利部批复。该项工程是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之一,也是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先期获得批复的单项工程,该初步设计的批复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唐伟 《治淮》2014,(1):F0004-F0004
近口,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开工动员会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标志着国务院确定的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全面加速推进。安徽省副省长粱卫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淮河干流峡山口至蚌埠段河势复杂,泄流能力不足,规划整治工程方案多.本文针对该段行洪区调整与河道整治方案,分析了河道基本特性,开展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模型采用2003、2005、2007年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与验证,具有较高精度,可以为河道整治提供研究手段.利用模型对河道不同整治方案进行了效果对比分析,对行洪区调度方案进行了优化,并指出需要治理的局部阻水河段.  相似文献   

8.
张学军 《治淮》2010,(11):16-17
<正>一、概述蚌埠~浮山段位于淮干中游下段,河道全长约87km,浮山以上流域面积约12万km2。该段河道南岸为丘陵岗地,筑有蚌埠城市防洪圈堤;河道北岸为淮北平原,由淮北大堤保护。在  相似文献   

9.
淮河蚌埠~浮山段共有4处行洪区,行洪区存在启用难度大、行洪方式落后和行洪效果差等问题,为保障淮河干流防洪安全及行洪区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迫切需要对行洪区进行调整.通过分析该河段的地形特点以及上下游河段整治情况,从有利于增加河道过流能力、维护河流健康的角度出发,认为进行行洪区堤防退建、河道疏浚、新建保庄圩和进、退洪闸是蚌埠~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浮山河段的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实际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所建模型,对整治方案不同洪水量级条件进行计算,评估干流河道整治和行洪区调整规划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行洪区启用前计算水位与规划值相差不大,但设计条件下,计算水位远高于规划值,表明本轮整治工程实施后,规划目标尚未完全达到。研究表明沿淮河生产圩高程变化、河道糙率取值和行洪区流量分配是影响计算结果的三个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郭炜 《治淮》2007,(10):48-48
2007年淮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治淮骨干工程和2003年灾后重建项目的防洪减灾作用经受住了考验,但同时也显现一些问题。淮河干流荆山湖行洪区建设存在着缺乏统筹协调、整体效益不够理想等问题,应引起重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淮河干流中、下游平原区分布着23处行蓄洪区,这些行蓄洪区的布局与调度使用关联着231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这些行蓄洪区多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多年来,区内人口、经济及耕地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1991年大水以来,曾研究过取消行洪区的问题,终因人口众多,难以安排,未能实现。现经多方研究认为近期(2010年前)宜采用大力进行调整,在此,仅就调整方案谈一些个人看法,以期引起同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淮河干流洪水资源化效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义声 《治淮》2003,(9):10-11
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气候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布自北向南递增,年内分配约65%的降水集中在汛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际间降水丰枯悬殊,连续丰、枯水年交替出现。水资源相对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530m~3,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远低于人均1000m~3的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城镇人口的急剧增长,需水量不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为缓解水资源日趋短缺的严峻形势,淮河干流洪水资源利用研究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以淮河  相似文献   

14.
沈登乐 《治淮》2009,(10):12-14
花园湖行洪区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西起黄湾乡,东到五河县小溪镇和明光市司巷乡,南抵小溪河镇。行洪区总面积160km^2,其中凤阳县面积132km^2,耕地15万亩。凤阳县区域内有黄湾乡、枣巷镇、板桥镇、大溪河镇、小溪镇5个乡镇,56个行政村,174个自然村,17859户,涉及总人口76972人,其中区内15560户,  相似文献   

15.
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是淮河进一步治理38项工程中第一个实行代建制的项目。本文围绕项目建设管理以及监督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展开探讨,探索做好工程代建制管理的有效措施,在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同时,为治淮工程建设代建制积累模式经验。  相似文献   

16.
淮河干流临淮关至浮山段现状河道泄流能力不足,正在开展行洪区调整与河道建设工程,涉及堤防退建、河道疏浚和行洪区调整等众多工程措施。为了研究河道泄流能力,建立了淮河干流临北进口至小柳巷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规划条件下,控制浮山为规划设计水位,临淮关计算水位和规划相应水位一致,花园湖行洪区计算流量和设计流量基本相同,表明治理工程实施后,本段河道泄流能力能够满足规划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土地利用现状,按照有利于行蓄洪区运用、有利于流域防洪安全的要求,分析研究行蓄洪区土地利用问题,认为应该加强行蓄洪区土地管理,分区控制行蓄洪区土地利用,采取适应性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实现行蓄洪区土地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21日,淮河干流洛河洼、石姚段行洪堤退建与加固工程正式开工,拉开了我省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补充工程建设的大幕。洛河洼、石姚段两行洪区自建成以来,已分别行洪8次和9次,有效地减轻了淮河干流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两行洪区原设计防洪标准低。现有行洪堤堤身单薄,且超高不足,  相似文献   

19.
张春林 《治淮》2021,(2):40-42
一、基本情况安徽省淮河干流上自洪河口,下至洪山头,河道全长418km,属于淮河中游,流经安徽省11个县(市),沿河两侧湖泊洼地交错,河流在湖洼间蜿蜒穿行。洪河口~正阳关河段两岸为岗地,平均坡降0.350000。正阳关~蚌埠河段北岸为淮北平原,南岸为丘陵边缘,受峡山和荆涂山两个节点控制,平均坡降0.30000。蚌埠~浮山间北岸为平原,南岸为丘陵边缘;浮山以下两岸为岗地,受浮山节点控制,平均坡降0.20000。  相似文献   

20.
邱坤华 《治淮》2012,(7):28-29
一、前言 某行洪区位于安徽怀远县境内,是淮河干流上低标准行洪区,为了提高行洪区防洪标准,修建退洪闸节制洪水.退洪闸采用开敞式水闸型式,共30孔,单孔净宽10m,总净宽300m.水闸设计流量为3500m3/s.闸室两侧均设空箱岸墙,水闸上下游翼墙顶部均设置导水墙,翼墙的结构型式为空箱式和扶壁式结构,翼墙及导水墙基础采用粉喷桩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