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应加热淬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淬火用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型感应加热淬火技术、感应加热淬火工艺在不同零件表面处理上的应用.并对计算机在感应淬火设备上的应用及其发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金属热处理》2008,33(4):30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感应热处理技术。内容包括现代感应加热电源、感应加热电源的选择、感应淬火机床与淬火夹具、感应淬火机床的主要部件与监控仪器、感应加热装置的辅助设备、表面淬火用感应器、感应淬火成套设备的组成与布置、感应热处理工艺、感应热处理技术开发等。本书着眼于应用技术,配有丰富的图表与实例,实用性、针对性强。  相似文献   

3.
黄军  武文斐  王宝峰  李建超 《钢管》2010,39(5):66-69
利用中频电流的钢管感应加热工艺具有感应加热时间短,温度控制精确,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到钢管的淬火、弯曲等方面。针对某一典型品种无缝钢管淬火感应加热过程,特别是不同加热段采用不同频率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钢管在整个加热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过程。利用该模型可以对感应加热过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对无缝钢管淬火感应加热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晔 《金属热处理》2006,31(2):85-86
试验了GCr15钢轴承套圈的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工艺,确定了中频感应加热淬火的各种参数和加热时间。结果表明,淬火后硬度达到62~65HRC,淬硬层深度>2.5mm,能满足生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综合感应加热淬火和压淬工艺的优点,推出了一种新的模压式感应淬火回火技术。该技术的工艺路线是零件感应加热后直接采用模具压力淬火,然后进行原位感应加热回火,这样使得模具的退出很容易而且几乎没有磨损。该技术的主要装备是拥有模压式淬火装置以及感应加热系统的新型淬火机床。它适用于任何高精度圆环形零件的批量生产,如汽车滑套、齿圈、同步圈、伞齿轮、耦件等。  相似文献   

6.
内径千分尺量杆量面端部感应加热淬火硬化技术要求见图1,常规工艺使用的缝隙感应器见图2。原工艺是将量杆量面置入缝隙长方形感应器内加热,量杆量面端部加热长约10mm,端部淬火过长,销孔处硬化,下道工序冲销孔时,50%胀裂报废;量杆量面加热时,量面加热温度偏高,距量面2mm内硬度只有57~59HRC。试验采用附加块状导磁体感应加热工艺,并增加冷处理工序,取得了良好效果。1试验过程(1)感应器结构量杆量面端部感应加热器结构见图3。(2)工艺参数加热电参数与热参数见表1、表2。(3)量杆量面端部淬火工艺①淬火(加热时间5、7、9、…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低频感应加热工艺在四辊式轧机支承辊表面硬化中的应用。为了在轧辊表面层得到高硬度,内部保持强韧性并具有小的残余应力的性能,制定了淬火加热时要求的温度分布曲线。根据达到该温度分布所需的电力,计算了低频电源容量,设计了感应加热装置。文中对实际应用的支承辊进行了低频感应加热淬火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满足预期的各项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厂单头不全形塞现量面应用横向磁场感应加热淬火。该塞现是测量大孔径的一种量具。星具量面两端面要求高硬度与耐磨性,其结构见图1。塞规量面面积为30×15mm至58×28mm。这样大的端部表面,如在纵向磁场中感应加热,其端部表面加热是不均匀的,量面中心温度低,边棱处及侧面温度高。量面温度不均匀会造成量面淬火后产生中心软区与及边棱裂纹。单头不全形塞规的材料为GCr15钢,要求量面硬度≥58HRC,量面硬化层深度≥2mm。量面感应加热淬火使用6OkW、250kHz的260型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电热工艺参数见表及,蛇形平面加热型感应器结构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叙述了GCr15SiMn钢滚珠丝杆的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和整体加热淬火工艺,着重介绍了在生产实践中,为减少加热和淬火冷却环节中的弯曲畸变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池强  刘腾跃  燕铸  李小波 《热加工工艺》2012,41(13):113-115,118
针对油气管道用感应加热弯管,研究了3种感应加热工艺,包括局部加热工艺、连续式整体加热工艺和分布式整体加热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X70级别钢管,可采用局部加热工艺进行弯制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对于X80级别钢管,适于采用整体加热工艺,可改善弯管直管段焊缝的韧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直管段的强度和屈强比,使得弯管整体的强韧性匹配更加合理。分布式整体加热工艺与连续式整体加热工艺效果相似,二次淬火过渡段性能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工艺适合于不能进行连续式整体加热工艺的弯管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