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台北西部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明生 《吐哈油气》2004,9(2):101-107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浅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尚处于初期阶段,已发现地层型、岩性型和构造一岩性复合型3类隐蔽油气藏,但其数量和储量所占比重小,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较大;台北凹陷西部中浅层可识别划分为三个二级层序、十个三级层序,SQ9(J2q)、SQ8(J2s^2)基准面上升旋回是隐蔽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序,发育七泉湖辫状河三角洲和苏巴什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沉积砂体受区域斜坡和坡折带构造背景的控制,岩性圈闭成生模式主要有四种:①斜坡带三角洲前缘上超型;②坡折带三角洲前缘顶超型;③前缘砂体后期掀斜型;④坡折带湖底扇一斜坡扇型。其中前三者为隐蔽圈闭的主要成生类型,胜北次凹周缘的火焰山北坡葡萄沟段、葡北东斜坡、火北鼻隆、苏巴什鼻隆和连木沁鼻隆区是近期勘探隐蔽油气藏的主攻区带,并已取得勘探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弄清冀中坳陷不同类型凹陷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根据各凹陷独特的地质结构和沉积特征,将其细分为继承型、偏移型和早盛型等3类。通过不同凹陷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分布特征,指出继承型凹陷勘探面积最大、勘探前景最好,偏移型凹陷勘探潜力居中,而早盛型凹陷成藏条件相对较差,同时指出沉积体系与构造背景配置在缓坡带、陡坡带和洼槽区等不同区带均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分布聚集区。主控因素分析认为,地层超剥带、岩相过渡带、湖岸线变迁带均是形成多种岩性或地层圈闭的有利区带,不同类型的砂岩储集体发生岩性、物性及接触关系等变化强烈,为地层岩性圈闭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成岩相带和有利岩相带共同控制了地层岩性油气藏"甜点"的成群成带富集,"五带"附近是深化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港探区断层发育,地质情况复杂。研究断块区的岩相古地理情况,对寻找隐蔽的非构造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歧口凹陷区特有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形成了大量的岩性-地层圈闭。文中着眼于歧口凹陷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从岩性圈闭的形成因素出发,以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区为实例,探讨了在岩性-地层圈闭发育区获得高产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条件十分优越,形成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该区烃源岩生烃期、排烃期与圈闭形成期配置合理,具备形成多层位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条件。主要发育地层、岩性和复合等隐蔽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规律为:纵向上,主要储盖组合类型控制了隐蔽油气藏的分布层位;平面上,受凹陷地质结构控制,不同构造位置发育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认为同沉积断裂带之下的有利储层发育带,即陡坡和缓坡坡洼过渡带是该区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5.
大港油田断层发育,地质情况复杂,寻找更多的非构造油气藏为现阶段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研究断块区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对寻找隐蔽的非构造油气藏有重要意义。歧口凹陷作为黄骅坳陷中的二级构造单元,在古近纪经历了断陷期的发展到消亡,在断陷构造的各地质时期,歧口凹陷区特有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形成了大量的岩性地层圈闭。基于歧口凹陷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从岩性圈闭的形成因素出发,以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区为实例,探讨在岩性地层圈闭发育区获得高产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饶阳凹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饶阳凹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成藏地质条件及油藏特征的分析,结合油源特征、生储盖组合以及输导系统特征,总结了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了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模式及控制因素,发现断陷湖盆隐蔽油气藏的形成具有多元控藏、主元富集的特点,即不同区带隐蔽油气藏的形成受多种不同因素的控制,某一具体地层岩性圈闭中油气的富集受控于其中一两个主要因素;在此分析基础上,查明了饶阳凹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浅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尚处于初期阶段,已发现地层型、岩性型和构造-岩性复合型3类隐蔽油气藏,但其数量和储量所占比重小,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较大。台北凹陷西部中浅层可识别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10个三级层序,SQ9(J2q)、SQ8(J2S2)基准面上升旋回是隐蔽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序,发育七泉湖辫状河三角洲和苏巴什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沉积砂体受区域斜坡和坡折带构造背景的控制。岩性圈闭生成模式主要有4种:①斜坡带三角洲前缘上超型,②坡折带三角洲前缘顶超型,③前缘砂体后期掀斜型,④坡折带湖底扇-斜坡扇型。其中,前3种为隐蔽圈闭的主要生成类型。胜北次凹周缘的火焰山北坡葡萄沟段、葡北东斜坡、火北鼻隆、苏巴什鼻隆和连木沁鼻隆区是近期勘探隐蔽油气藏的主攻区带。  相似文献   

8.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思路与勘探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二连盆地、冀中坳陷近几年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研究与实践表明,高勘探成熟区富油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是寻找规模整装富集储量的重要勘探领域。开展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要树立富油凹陷不同类型油气藏在“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不同沉积体系、不同沉积相带、不同储层类型三维空间复式连片分布”的新勘探理念。在勘探思路上实现“由正向构造带向负向构造区;由构造带高部位向构造带翼部;由构造带向岩相带、坡折带、超覆带、侵蚀带;由环洼到洼槽;由单一油气藏类型向多种油气藏类型”的五个转变。其勘探技术方法包括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区带优选评价技术方法;岩性地层圈闭落实评价技术方法;岩性地层油藏预探评价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浅层已经进入了以非构造油气藏为主的勘探阶段,及时开展非构造圈闭类型研究对于选择勘探目标、明确勘探主攻方向意义十分重大。应用层序地层学和坡折带理论,对台北凹陷中浅层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三级层序是最基本的储盖单元,凹陷南部是非构造圈闭发育的最有利地区。以层序地层研究成果为依据,认为台北凹陷中浅层主要发育岩性和地层两类四种非构造圈闭,火焰山北坡的葡萄沟构造带,胜北洼陷南缘的苏巴什、连木沁鼻状隆起,丘东洼陷中央及南斜坡,小草湖洼陷南缘疙瘩台和红台鼻状隆起是最现实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0.
台北凹陷东部是吐哈盆地富油气凹陷中一个重要的含油气单元,油气的生、排、运、聚、散有其内在规律性和特殊性。研究认为,台北凹陷东部浅层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浅层储层物性普遍偏差,浅层油气聚集的主要方式为垂向运聚,因此保存条件固然重要,但一定规模的油源断裂也是天然气富集所必须的;小草湖地区中侏罗统砂体横向变化快,构造岩性复合性圈闭发育,油气成藏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立足天然气勘探,积极开展精细气藏描述是台北凹陷东部浅层和小草湖地区中侏罗统发现气藏的有效途径;依靠技术进步,开发应用测井储层评价技术,是天然气勘探取得突破的必要手段。下步钻探目标主要集中在台北凹陷东部浅层圈闭和小草湖地区构造、岩性复合性圈闭。丘东、米登北斜坡构造岩性复合性气藏勘探是台北凹陷东部天然气勘探领域接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深层含油气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内二叠、三叠系两套烃源岩厚度大且分布稳定、具备良好的生烃条件, 发育三套生储盖组合, 以上二叠统为生油层,中、上三叠统为储油层的生储盖组合最为有利, 而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类型;下侏罗统存在两套局部储盖组合,其圈闭分布与二叠、三叠系的圈闭分布基本一致。综合评价认为:鄯善孤形带、红连区带、葡北带和北部山前带是台北凹陷开展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2.
吐哈盆地台北与台南凹陷三叠系成藏差异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台北凹陷鄯深构造和台南凹陷鲁克沁构造带之间三叠系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及成藏机理的差异性,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最根本原因是它们在晚印支运动期到晚燕山运动期乃至晚喜马拉雅运动期所处的构造环境不同。尽管台北凹陷的古隆起构造带(如鄯善弧形带)紧邻烃源岩,但由于受成岩作用和构造变化两方面的影响,存在储集物性较差、圈闭形成相对滞后于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的风险;而台南凹陷在侏罗纪早期埋藏较浅,成岩压实作用较弱,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同时从晚印支运动期开始,台南凹陷东南方向构造开始稳定持续抬升,为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区。因此,台南凹陷相对于台北凹陷具有更好的成藏条件,吐哈盆地三叠系的勘探应该关注构造相对稳定,并有油气供给的盆地南带。  相似文献   

13.
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的成因及勘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金梅  曹冰 《海洋石油》2005,25(3):7-13
高邮凹陷隐蔽油藏的分布受控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三种相带类型。隐蔽圈闭的有效性与砂地比有关,砂地比在15%~35%时隐蔽圈闭的保存条件比较好。断层是隐蔽圈闭成藏的关键因素,能起到沟通油源和侧向封堵的双重作用。高邮凹陷的隐蔽圈闭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断层岩性圈闭、透镜体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不同类型的隐蔽圈闭分布于不同地区。联盟庄、马家嘴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实践证明高邮凹陷隐蔽油藏具有比较大的勘探潜力,是老区挖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古生物、岩心和测井资料 ,建立了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 ,讨论了构造因素对陆相层序地层演化的控制作用 ,对该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及深层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发育两个沉积层序 ,分别属于湖盆断陷早期的“早厚晚薄”型和湖盆断陷晚期的“早薄晚厚”型两种层序地层模式。东濮凹陷深层对应于湖盆断陷早期的“早厚晚薄”型层序 ,烃源岩发育 ,生储盖配置好 ,成藏条件优越 ,油气资源潜力很大 ,但由于目的层埋藏过深 ,且油气多赋存于各类非构造隐蔽圈闭中 ,因而具有较大的勘探难度和钻探风险。  相似文献   

15.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隐蔽油气藏类型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南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具有圈闭控制油气分布、储层控制油气富集、储集物性及流体性质控制油气产能的基本特点,因此,不同类型圈闭发育及展布特征,对油气成藏乃至分布均至关重要。指出本区不仅存在不同类型构造圈闭,而且亦在多物源湖盆沉积的始新统流一段2个三级层序内,发育有陡坡(扇)三角洲、缓坡(扇)三角洲、凹中盆底扇或浊积体、(扇)三角洲前端经改造形成的滩坝及低位滨浅湖砂岩超覆等多种类型的隐蔽圈闭,且这些不同类型非构造圈闭与油气运聚成藏条件配置良好,其中,尤以一号断层下降盘和二号断层下降盘中西段发育且易于识别的稳定沉降之缓坡(扇)三角洲、小型陡坡扇三角洲和高位浊积体等勘探潜力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丽水、椒江凹陷油气潜力分析和勘探突破口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第四轮对外合作勘探成果分析台北坳陷丽水、椒江凹陷具有中国东部裂陷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下古新统优质烃源岩、丰富的油气资源和众多的圈闭是“九五”勘探的主战场.丽水凹陷已发现好的油气显示,是实现勘探突破的最现实地区,椒江凹陷勘探程度低是勘探的后备地区.以灵峰组为区域盖层的下古新统成油组合是主要勘探目的层.丽水西斜坡和分隔丽水东西次凹的灵峰低潜山构造带是该区最有利的两个区带,缓坡近凹构造是实现勘探突破的首选目标.文中指出了该区勘探的复杂性及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朱伟林 《石油学报》2010,31(4):521-527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新生代发育两种类型凹陷:一类为大型继承性断 坳叠合型凹陷,其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沉积都很发育,且在垂向上叠合分布;另一类是断陷型凹陷,主要发育裂谷期沉积。大型继承性断 坳叠合型凹陷中发育3套古近系烃源岩,烃源岩体规模大,以生气为主;主力储层是渐新统滨浅海三角洲砂岩、新近系低位扇砂岩;区域盖层是区域性海相泥岩;凸起及低凸起上披覆构造型圈闭发育,凹陷内凹中隆构造圈闭发育。白云凹陷油气具有垂向运移和辐射状运移双重特征,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具有从烃灶向南汇聚运移的特征。丰富的烃源、高效的输导条件、大量的构造圈闭及其有利的配置关系表明,深水区的大型继承性断 坳叠合型凹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相对于大型继承性断 坳叠合型凹陷,断陷型凹陷古近系烃源岩规模小,圈闭类型单一且规模小,其油气勘探潜力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并探讨了台北凹陷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概念类型与分布。提出了在台北凹隐开展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基本技术,加强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选区带、定层系、定目标;充分运用地球物理技术手段(地震属性、道积分、相干体等),初步确定砂体分布范围、形态;优选目标,果敢实施钻探,预探成功后,应用油藏描述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