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傅教智 《现代家电》2008,(17):52-53
哪些蛋糕被挖走了 2003年.笔者在首届电磁炉行业高峰会讨论电磁炉未来市场时.曾断言电磁炉未来将占据厨房的半壁江山。这个命题也意味着燃气灶将会失去半壁江山。但当时这个观点并没有被燃气灶界的人士所认可.以至于当电磁炉2005年度销售总量接近2000万台时一位燃气具界朋友还以怀疑的目光打量着笔者:  相似文献   

2.
砺寒 《现代家电》2005,(19):24-25
近两年电磁炉的热销,带动了整个小家电行业的发展,也让一些配套的相关行业受益不少。从2000年起,电磁炉每年的增长率都在60%以上,个别企业甚至达到了100%的增长。因此有人在谈到2005年“2006年电磁炉销量的时候非常乐观,认为今年的电磁炉销量依然会保持强劲的增长,甚至有人大呼“跳过2000万,直达2500万”的口号!但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我想从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来分析2005年到2006年的电磁炉产销量。看看今年的市场要迈过怎样的门坎。  相似文献   

3.
周继伟 《现代家电》2006,(13):60-61
2005年电磁炉行业的爆发性增长,让很多曾经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进入到这个行业企业无心插柳柳成荫。进入2006年,一、二线品牌如美的、富士宝、尚朋堂、九阳等除在一级市场争雄以外,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军二三级市场,行业新军格兰仕、奔腾等品牌经过2005年的发展,也基本在全国市场都已布局完成,那么,在这种市场背景下新品牌再进入到电磁炉行业中,还有机会吗?本刊记者近期走访了格尔顿电子(香港)国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爱多影音有限公司,它们都是以生产AV类产品为主的企业,但在2006年却都加大对电磁炉市场的投入,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进入到电磁炉行业,又将采取什么样的市场运作模式呢?  相似文献   

4.
电磁炉从2002年开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电磁炉每年平均以60%的速度超高速增长。到2004年年底,电磁炉产量达到1200万台,总销售额近40亿元。据中怡康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5年7月,电磁炉行业比去年同期增长速度达到了70%。2005年有望突破1800万台。2005年以来,电磁炉行业的企业保持了新品迭出的良好局面。随着更多市场卖点的挖掘,电磁炉销售的优势日趋明显。在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形成了电磁炉销售处处开花结果的局面。从品牌  相似文献   

5.
杨明星 《现代家电》2006,(23):42-43
电磁炉经过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爆发之后,2006年的增长已经开始放缓了。从微晶玻璃行业的现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2007年电磁炉行业将全面步入平稳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朱冬梅 《现代家电》2007,(10):48-49
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2006年电磁炉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多个大品牌的销售量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长目标,很多中小企业也纷纷逃离电磁炉行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市场状况呢?本刊记者就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电磁炉市场快速发展的背后,行业隐忧多多。2006年度全国市场约有3000个品牌电磁炉在销售,这其中包括打擦边球的,无生产许可证的,假冒的和正规的品牌,但真正国内具备一  相似文献   

8.
在经历了几年的市场震荡之后,2012年,电磁炉行业在消费低迷的情况下,同比保持了规模的相对稳定,甚至小幅的增长。作为行业的领军品牌,2012年美的电磁炉仍然是行业内市场占比最高的品牌。作为厨房的辅助产品,电磁炉的市场规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能源价格的变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更等等。例如,天燃气的价格上涨时,电磁炉的销售增长就会很明显,尤其是那些中低收入的消费者,他们一方面是使用电磁炉比例最高的群体,也是对燃气价格最敏感的群  相似文献   

9.
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电磁炉市场零售量增长了55.85%,零售额增长了51.67%;而2006年电磁炉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截止2006年7月,零售量就增长了50.19%,而市场零售额更是增长了52.28%。已经远远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预计2006年下半年,市场还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一些大厂商的高品质的进口面板或国产A级板电磁炉,产品质量和信誉有保证,消费者正是看准这一点,不再盲目购买电磁炉,真正的有选择性的购买,并开始注重电磁炉的品质的重要性。数据来源: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250城市2000家门店零售监测在未来几年内,电磁炉市场依然会保持一种快…  相似文献   

10.
朱冬梅 《现代家电》2007,(15):14-16
2007年电磁炉行业全面进入新的销售年度,展示了各自开发新品之后,各品牌更加关注市场动向,进而制定新的销售政策。那么2007年电磁炉行业值得关注的焦点到底在哪  相似文献   

11.
朱东梅 《现代家电》2008,(22):44-44
上周的一个晚上.我的手机忽然收到了一个在河南做业务的朋友的短信,很久没有联系的他突兀地问我”难道要重现06年的情景?”我的心立刻为之一震。因为他所在的企业是做电磁炉等厨房电器产品的,这不禁使我想起了2006年中电磁炉市场火爆之后.迎来的却是年底和2007年整个年度的萧条。2006年电磁炉行业的危机最终的买单者是微晶玻璃行业。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把短信发到了微晶玻璃企业的销售人员那里,作为上游配件.微晶玻璃无疑对电磁炉行业的景气指数是最为敏感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家电》2004,(3):10-10
回顾2003年度,电磁炉行业突飞猛进,行业总产量大幅提高,产品价格迅速降到了消费者预期的价位。随着行业的整体增长,尚朋堂也基本达到了预定的市场目标。在销售业绩上,透过一系列的市场推广活动,重视各项产品培训,强化现场演示,加大产品的赠品力度,将销售业绩较2002年度有明显提升,在中国知名的第三者市场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3.
《现代家电》2004,(3):9-9
2003年是电磁炉行业比较平稳的一年,尽管行业的总产量很大,但是整个电磁炉市场没有达到预期的销售目标。年初,各个品牌都把自己的销售增长目标定在了100%,但是很多品牌没有达成预计目标,个别品牌的销售还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张剑 《现代家电》2006,(19):68-69
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电磁炉市场零售量增长了55.85%,零售额增长了51.67%;而2006年电磁炉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截止2006年7月,零售量就增长了50.19%,而市场零售额更是增长了52.28%。已经远远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预计2006年下半年,市场还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冬梅 《现代家电》2006,(17):60-62
最近,某国外微晶玻璃企业的中国市场总监问我一个问题,中国市场每年真的有几千万台电磁炉在销售么?如果有,都销售到哪里了?为什么这段时间,电磁炉的老总又开始去微晶玻璃的厂家“蹲点”呢?是啊,2006年,各个企业的电磁炉新品又出来了,望着4000万台的销量,企业都踌躇满志。然而4000万台的销售要靠充足的原材料来保证,微晶玻璃首当其冲。2006年初开始出现的原材料短缺,使得微晶玻璃再次成为电磁炉行业关注的焦点。7月底,记者在湖州岱兴遇到了三位老总,虽然是礼节性的拜访,但是这多少也证实了目前微晶玻璃行业的隐忧。  相似文献   

16.
赖正福 《现代家电》2006,(23):41-42
从科技含金量宣传、工业设计战、价格战到促销战,电磁炉行业的战役越演越烈,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着,也吸引着众多营销人才加入到电磁炉行业当中。相对于行业内的前辈来讲,我只能算是一个新手,虽然在小家电行业内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营销工作,但真正进入到电磁炉行业内是在2005年初,是在电磁炉行业最为繁荣的时期才进入。从我进入电磁炉行业近两年间,千泽企业从技术的超越到营销实力的增强,千泽牌电磁炉产品快速成为行业认同的品牌,并得到了大江南北各地的用户认可  相似文献   

17.
叶浓 《现代家电》2005,(19):34-35
电磁炉:从2002年开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电磁炉每年平均以60%的速度超高速增长,到2004年年底,电磁炉产量达到1200万台,总销售额近40亿元,据中怡康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5年7月,电磁炉行业比去年同期增长速度达到了70%,2005年有望突破1800万台;微波炉;燃气灶。  相似文献   

18.
高倩 《现代家电》2009,(18):68-69
2005年电磁炉市场零售量较2004年增长55.85%.零售额增长51.67%。而2006~2008年,电磁炉每年零售量增幅也均在10%~20%之间,一跃成为规模最大的小家电品类。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众多厂商积极地投入到了这个领域。但2009年的电磁炉市场,无疑像一盆冷水,浇熄了各生产厂商的希望。中十台康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1~6月,电磁炉零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9.56%,零售额下降31.37%,电磁炉市场像进入了蛰伏期。但随着能效标识的启用和被纳入“家电下乡”产品范围之内.电磁炉市场似平又被搅起了波澜。那么,电磁炉市场能不能再次“辉煌”呢?  相似文献   

19.
张宏志 《现代家电》2006,(23):39-40
2006年的电磁炉行业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这种迹象主要从品牌本年度的销售总量和十一旺季促销不再火爆就可以看出来了。尤其是一级市场中,电磁炉持续放量的速度趋缓,说明今后几年内,一级市场将维持目前的规模。而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仍旧是电磁炉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但也是值得行业反思的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