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论是发烧友,还是专业音响工作者,大家都知道专业音响设备通常都是“平衡线路”的输入和输出(“balanced-line”inputs and outputs)。这是因为平衡的线路结构对在设备间有长电缆连接时,可使噪声的检拾大为减少。但遗憾的是,有些家用音响装置,如CD机等,没有平衡线路输出,因此,无法与专业放大器的平衡输入口直接相连。往往需要改接放大器的输入连接器后,才能接入非平衡输入的音源。而改接后,并不能保证设备工作正常。而且,平衡线路系统一般是低阻抗,同  相似文献   

2.
宋战校 《电子世界》1998,(12):20-20
<正> 目前,家庭影院已风靡全国,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适应这一要求,就需考虑用高清晰度色差分离的R-Y、Y、B-Y分量的输入/输出端口来传送高画质图像信号。但目前绝大多数彩电及VCD不具备高画质色差分量输入、输出端口。为此本文介绍SM-829A/B型高画质色差分量输入/输出端口板,一般彩电、VCD机加装此板后,图像质量明显优于采用S端子及AV端子的相应设备,喜欢摩机的爱好者不妨一试。 SM-829A色差分量输入端口板 SM-829A型是适用于彩电的高画质色差分量输入端口板,它的工作原理方框图见图1,大家都知道,彩电工作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一种平衡差分输入、平衡输出、后级用浮动电源供电的桥式放大器。与变压器相似,其输出级运作不依赖于地,但比变压器有更宽的频率响应和更低的总谐波失真。这种放大器由有两个反馈环的单放大器组成。两个输出级通过对称互补差动电路以推挽方式同时驱动。  相似文献   

4.
前一阵子,在中原地区的几场音响发烧座谈会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我手头的那台CD机面板上装着音量控制旋钮,背后的输出端子是常见的非平衡RCA插口,但我刚买回来的一台美国名牌放大器偏偏只设置了平衡输入的标准XLR插口。为了顺应当前的情况,打算自己动手做一台线路放大器,望能推荐一两款电路简洁的图纸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音响技术》2013,(10):12-12
BHA-1是部平衡设计的耳机放大器,支持单端、平衡以及3.5mm立体声输入(面板上对应的按键为Mini)。输出端口设置在正面,便于耳机连接,其中共有一组立体声平衡输出和一组4针的平衡输出。  相似文献   

6.
在某些情况下,电路运用中需要用到不平衡输入 平衡输出结构的滤波器,该文基于三端口网络混合模S参数的原理,结合声表面波器件设计的COM模型,用ADS设计了Crf+Resonator混合结构的不平衡输入 平衡输出声表面波射频滤波器,该滤波器的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邹雪城  余杨  邹维  任达明 《半导体技术》2017,42(10):721-725
设计了一种带片内变压器、适用于0.05~2.5 GHz频段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LNA).电路设计采用了并行的共栅共源放大结构,将从天线接收到的单端输入信号转换为一对差分信号输出给后级链路.针对变压器结构的LNA噪声系数不够低和输出不平衡的问题,采用了缩放技术、噪声消除技术以及两级的全差分放大器作为输出缓冲级,来有效降低电路的噪声系数,提高增益和输出平衡度.电路采用TSMC 0.18μm 1P6M RF CMOS工艺设计仿真和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在0.05 ~ 2.5 GHz频带范围内,该LNA的最高功率增益达24.5 dB,全频段内噪声系数为2.6~4 dB,输入反射系数小于-10 dB,输出差分信号幅度和相位差分别低于0.6dB和1.8°.  相似文献   

8.
0.18μm CMOS 3.1-10.6GHz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基于0.18μm CMOS工艺、适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接收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在3.1~10.6GHz的频带范围内对它仿真获得如下结果:最高增益12dB;增益波动小于2dB;输入端口反射系数S11小于-10dB;输出端口反射系数S22小于-15dB;噪声系数NF小于4.6dB.采用1.5V电源供电,功耗为10.5mW.与近期公开发表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仿真结果相比较,本电路结构具有工作带宽大、功耗低、输入匹配电路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一个具有平衡式差分输入,平衡式输出的桥式放大器以及为末级供电的浮动电源。象一个变压器一样,该放大器的输出级工作于浮地状态,但是它具有很宽的频响范围和很低的总谐波失真。该放大器由一个带有两个反馈环路的单个放大器组成。该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级被一个对称互补差分电路按推挽方式来同时驱动。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一款毫米波(26~40 GHz)平衡式单片放大器芯片。放大器基于0. 15μm GaAs pHEMT工艺,实现了毫米波全频段(26~40 GHz)增益放大。采用Lange桥平衡结构,使放大器较于单边放大器有更好的输入输出驻波比,更大的1 dB增益压缩输出功率。设计时结合pHEM T晶体管小信号和大信号模型,采用自偏和RLC并联负反馈结构,在减小芯片面积的同时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放大器芯片尺寸仅1. 6 mm×1. 6 mm,在工作频率26~40 GHz内,测试结果表明:输入、输出驻波比小于1. 5,增益在11 dB附近,平坦度在±0. 5 dB,1 dB增益压缩输出功率大于11 dBm。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正> 输入/输出端口(也可简称为I/O口)是单片机内部电路与外部世界交换信息的通道。输入端口负责从外界接收检测信号、键盘信号等各种开关量信号。输出端口负责向外界输送由内部电路产生的处理结果、显示信息、控制命令、驱动信号等。如果将单片机看作是一个为人服务的“奴仆”的话,那么单片机的I/O口也就是“主-仆对话”或称“人-机对话”的渠道。由此可见,输入/输出端口对于单片机来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外围模块,以至于对任何一个厂家生产的任何一种型号的单片机来说,输入/输出端口模块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W波段平衡式功率放大器。采用了由两个单级放大器和两个3 dB差分正交耦合器组成的全差分结构。采用变压器匹配网络,实现了良好的输入与输出匹配性能。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进行了电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90~100 GHz频段内,输入与输出的匹配良好,输入反射系数S11小于-17 dB,输出反射系数S22小于-14 dB。在94 GHz频率处,小信号增益为6.1 dB,输出1 dB压缩点功率为10.2 dBm。芯片尺寸为1.22 mm × 1.42 mm。该功率放大器适用于通信、雷达、成像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下图所示的虚地求和放大器电路代表了一种极好的不平衡求和虚地放大器。该设计使用SSM-2134运算放大器,PMI公司的流行NE5534双极运放优良版本。此低噪声放大器现在能由大多数制造厂家用FET输入运放加以实现。 该电路表示了它的几个特性:降低噪声,温度、输入阻抗对静态情况输出电压的影响,以及减小单位增益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JVC公司最近出品的RX-D702B 7.1声道音视频放大器配置了两组HDMI输入和一组HDMI输出,是新一代HDMI/兼容PC家庭影院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HDMI是这款音视频放大器的默认操作模式。改变默认设置需要将你通过遥控器滑盖下的按键,将喜欢的音频和视频输入端口与其它输出端口,如分量视频输出“捆绑”。在这个滑盖下,用户还可以操作所有需要深入设置的功能一均衡、每个声道的音量调节、显示屏调暗等。在放大器的背板上还一个USB端口,一个USB无线发射器可以让音视频放大器把放在一定距离上的计算机做为一个信号源。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通信基站中塔顶放大器(TMA)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应用于TMA的平衡式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器采用平衡式放大器技术和微型3dB混合耦合器,提高了放大器的性能指标,显著减小了电路尺寸,在确定放大器直流工作点后进行输入端和输出端阻抗匹配,给出了版图设计和仿真结果,利用ADS联合仿真功能,得出了一个比原理图仿真更接近实际电路的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800~1 000MHz的频率范围内,噪声系数不大于1dB,功率增益达到15dB左右,输入输出驻波比小于1.2。  相似文献   

16.
仪表放大器通常工作在噪声嘈杂的环境中,当输入放大器工作时,RF 干扰的 AC 共模电压可能产生 DC整流并由此引发仪表放大器输出工作点的漂移,导致大量共模噪声转化为差模噪声。使用一种平衡式多层陶瓷电容(MLCC)可以提高 CMRR(共模抑制比)和防止仪表放大器中的 DC 整流。  相似文献   

17.
曲韩宾  高思鑫  张晓朋  高博 《半导体技术》2019,44(6):421-425,432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1.0~2.0 GHz的高线性下变频混频器。电路设计采用了无源双平衡结构,片内集成宽带巴伦、限幅本振放大器、混频核和偏置电路。为了提高混频器的线性度,在对无源双平衡的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折中选择混频核的晶体管尺寸,并优化了本振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值及上升时间。基于0.35μm BiCMOS工艺进行了设计仿真,芯片面积为0.9 mm×1.8 mm。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射频频率1.0~2.0 GHz,对应本振频率1.0~2.0 GHz,最佳本振输入功率为0 dBm,转换增益大于-7.0 dB,射频输入三阶交调大于25 dBm,混频器工作电压为3.3 V,功耗为112 mW。该高线性无源双平衡混频器可满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21~28GHz波段平衡式放大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MM IC的0.2μm PHEM T工艺设计了工作在21~28 GH z的平衡式放大器。正交耦合电桥采用兰格电桥。兰格电桥和平衡式放大器的在片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平衡式放大器在21~28 GH z的增益为18~20 dB,输入和输出回波损耗小于-20 dB,在26 GH z处的输出1 dB压缩点功率为21 dBm。  相似文献   

19.
宽带平衡放大器用的混合集成电路(HIC)在超高频范围内已广泛地用于各种收发机上,因为它能使我们在输入和输出端获得低电压驻波比、线性更好的相位-频率特性以及比单级放大器更大的动态范围。在宽带平衡放大器的研制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选择晶体管的输入和输出端的匹配电路,用以提供均匀的振幅-频率性能和在宽带内使源和负载之间匹配。本文中我们讨论采用具有不同Q因子的短线定向耦合器(SDC)作为耦合器的微带平衡超高频放大器混合集成电路(HIC)的研究,并考虑到晶体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许多精密测量仪表,采用自动平衡法,因为它不存在因放大器的不稳定而引起的误差,它的输出电压决定于输入网络及反馈网络元器件的精度及稳定度。如果再加上自动调零,则还能解决元器件及放大器漂移引起的误差。这种自动调零电路大多采用定时自动校零的办法,随时校准测量电路的失衡及由于元器件及电源不稳定而引起的零点漂移现象。自动平衡及自动调零方法是提高测量仪表精度的主要手段。在智能仪表中,经常利用计算机自动平衡测量的输入信号以及扣除零点不稳定值。本文分两部份介绍自动平衡及自动调零的方法。第一部份为普通仪表;第二部分为智能仪表。一、普通仪表的自动平衡及自动调零(一)通用的测量电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