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提出一种在宽转速范围内均适用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转速估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低速段采用脉动高频注入法,中、高速段采用基波反电势追踪法,并且在过渡频带遵循任何时刻只采用一种位置计算结果的原则,得出位置、频率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全速范围内转子位置和速度的准确、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双PWM变换器控制的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基于最优叶尖速比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设计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转子位置估计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直驱风电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最大功率追踪,实现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且动静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特点,分析了海上风电机组的载荷来源及其特殊性,通过仿真探讨了空气动力载荷、海波载荷等对海上风电机组的影响,随机的非线l生风载荷和波浪载荷等都将给海上风机安全控制提出较大挑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主动空转控制、塔架加阻控制、抗台风控制等降低海上风电机组运行载荷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上述载荷控制策略有效的降低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载荷。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无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矢量控制,研究用简化卡尔曼滤波器进行电机转子位置和转速估计的方法.选取转子位置和转速作为状态变量,两相定子电流作为输入,建立了基于简化卡尔曼滤波器的永磁同步发电机状态估计离散模型,采用转子磁场定向的控制策略,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准确估计出电机的转子位置和转速信息,动静态性能良好,并基于此实现了最大功率追踪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低压大功率输出的要求,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变流器并联技术相结合的拓扑结构.针对位置传感器故障率高、易受干扰等问题,在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算法.根据矢量空间解耦原理建立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估计发电机转速,依据波波夫超稳定理论推导出自适应律,分析发电机参数变化对速度估计的影响.通过对电机定子直流励磁获得转子初始位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风力发电机可靠起动,有很好的速度跟踪性能和稳态精确度,使发电机能在额定风速下最大限度获取风能,并能稳定运行于恒速和恒功率区域,且对发电机参数变化不敏感,算法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特点,采用一种基于U-I模型转子磁链位置观测的无传感器零d轴电流控制技术.详细介绍了该控制技术的实现原理,深入分析了基于坐标变换的带饱和反馈双积分器特点,最后通过仿真和2MW背靠背双PWM永磁直驱风电变流器的实验样机,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态与动态性能且工程实现较为简... 相似文献
12.
在背靠背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中,无传感器控制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饱和函数的新型滑模变结构观测器,用于估算电机的转子位置和速度.利用估算的结果,实现了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 相似文献
15.
在接受《电器》记者专访时,LG电子白色家电事业部(HA事业部)副总裁兼营销总经理申东声承认,在白电方面,中国的业绩拖了后腿。几天后,2013年12月4日,在对《电器》记者谈及在中国任职一年的感受时,LG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慎文范感慨道:“中国市场太大,太复杂了。” 相似文献
19.
永磁直驱型风力发电机是一种低转速高扭矩的发电机,由于其极对数很多,采用传统的传感器很难实现电角度的精确测量,而且风力机的工作环境很恶劣,传统的传感器很容易出故障.研究了基于锁相环的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转速和转子位置估锋方法,并在无传感器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PMSG的矢量控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矢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在风电实验系统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PMSG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基于锁相环的永磁同步发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估算方法,并在这种无传感器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矢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在风电试验系统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