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建筑改造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装配式表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根据当前时代背景,阐述了装配式表皮的特点类型及在建筑改造中的优势。对装配式表皮在建筑改造的应用提出了媒介、文脉、生态、技术四种策略,并结合案例对策略的实际运用进一步解析,装配式表皮在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为了将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原因遗留下来的旧工业建筑融入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合理改造和再利用旧工业建筑成为了最为艺术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手段。在如此众多的工业建筑中,了解工业建筑特点及改造内容,并了解常用的改造手段,成为成功改造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市进入快速发展与建设阶段,在大规模城市更新中涉及很多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在城市更新中面临多重的挑战。通过剖析某设计竞赛获奖案例,总结了在夏热冬冷地区后工业时代旧厂房改造中适用的被动式技术,尤其是中庭冷巷与垂直绿化表皮的应用。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在大进深的旧工业建筑中,中庭冷巷的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建筑的风压与热压通风,并创造热缓冲空间,垂直绿化的表皮是有效的遮阳降温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工业建筑》2013,(11):153-155
随着城市的扩张,许多地理位置优越的厂房,退出了城市舞台。为了适应城市的需要,原有废旧厂房建筑的职能改变,新职能需要对厂房进行一系列的改造。通过对厂房改造的表皮更新着手,根据新建筑功能、技术、文化要求的不同,将废旧厂房建筑改造的表皮更新分为表皮保留、表皮融合、表皮覆盖、表皮重置四种模式,探讨不同模式适应的新建筑类型及其使用的设计手法,为废旧厂房建筑改造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筑表皮的独立不仅让其进一步参与到城市景观的构建之中,同时也成为城市消费文化的表征符号之一.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建筑表皮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作用和意义.并结合三个上海旧工业建筑改造实践,介绍了具体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润生  杜妍 《工业建筑》2013,43(6):160-162
工业建筑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建筑文化现象,工业建筑改造亦是近代建筑发展的一个热潮。在现有背景下研究青岛的工业建筑改造及利用,其建筑表皮更新与再生成为其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青岛部分工业建筑表皮更新及再生的实践案例研究,总结出实施性改造和更新的特点与方法,以期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改造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高速化进程和大规模开发,很多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旧工业厂房被闲置或拆除。近些年随着人们建筑意识的改变和文化创意需求的提高,废旧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发展迅速。在南京,已经建成了不少成功案例,如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光华东街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集庆门凤巢文化产业园等。其中多为旧工业建筑集群的"园区式"改造开发,但对于单个、散落的旧工业厂房的改造还缺少关注。本文以南京市下关区新华船厂老厂房改造为例,在结构保留、建筑内部空间及功能布置、立面表皮材料、外部环境等方面,探索旧工业厂房改造的合理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新科学背景下衍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分析对于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法和思想的影响,以此来优化旧建筑改造的复杂设计过程,客观的探索了科学技术手段在设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使旧建筑改造设计工作的方向性更加明确,使设计方法更加完善、合理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活化"旧建筑是城市更新的有利途径。如何利用旧建筑资源,变旧为新,体现新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情感价值,是温州城市发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温州城市建设、旧建筑改造状况的分析,对改造难点、原则的归纳,提出旧建筑改造设计的切入点、设计方法、策略等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陆俊  李倩 《工程质量》2023,(8):104-110
论文通过对上海世博—卢森堡馆的现状进行改造分析,把作为临时场馆既漏水锈蚀、结构和建筑又不满足现行国家规范的旧场馆,通过全过程的外立面表皮改造过程,用数字化激光对原有建筑进行扫描成型、现场复核打点、再通过犀牛模型表皮和龙骨一体成型、对异形复杂的龙骨进行高精度的激光切割、实现复杂建筑表皮龙骨的组装和拼装、最后把原有表皮的每一块耐候钢板复位安装到位,成为上海市充满活力的城市新亮点;达到了以“恢复世博记忆、展现世博风貌”的改造目标。本项目的改造确保了结构的安全、程序的合法,维持了原样,还以改造为主、修缮为辅,并为后续类似的城市更新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技派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20世纪70年代则以强调和表现现代工业技术为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在现代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开始蜕变,转向改变自身以适应信息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的要求,以及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生态环保及人类的感情需要等高情感环节上,而成为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日前主办了一次装饰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交流会议,南京倍立达集团、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作了CRC、装饰混凝土轻质挂板的介绍.倍立达的GRC可以把建筑做得像飘逸的丝绸,宝贵石艺的挂板则把建筑包裹在柔顺的"条绒"里.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2)
<正>语言中有很多表达使用了"鼻子"和"耳朵"这两个词。我们首先来说一说"鼻子"这个词。鼻子对人的呼吸和嗅觉来说非常重要。有些人能够牵着别人的鼻子走。例如,如果一位妻子牵着丈夫的鼻子走,她想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土澍客串了一回“雕塑家”。可是,他把他的“雕塑”还是做成了“房子”。其间,王澍自己又获得了一些关于建筑的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
"毛目显"是刘勰对《文心雕龙》下篇的主旨的概括,是指对那些关涉文学创作的细目进行论述。但是长期以来,龙学界忽视了下篇的"毛目"属性,将其概括为"剖情析采"或者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等,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整《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这些做法欠妥当。将"毛目"概括为"剖情析采"是建立在对"剖情析采"与"笼圈条贯"的误解之上的;将"毛目"概括为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把"毛目"变成了"纲领",是今人文学观的投射,也不符合刘勰的本意。  相似文献   

16.
剥落历史的封存,我们找寻这里的记忆 对“四合院”,我们总有一些印象中的固有记忆:垂花门、照壁、抄手游廊、层层递进的院落,围着院子的家长里短和小生活.而当我踏足水车胡同24号的时候,所有对四合院的幻想都破灭了.  相似文献   

17.
"读"与"展"     
《建筑知识》2008,28(4)
展览中心是一个城市甚至国家对外交流的平台之一,某种意义上说,展览中心以及展会的层次能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地位。图书馆是精神世界的乐土,它的意义在于体现民众对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体现对国民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展览中心和图书馆,乍看之下,两者并无多大瓜葛,但在2008年这个特殊时期的北京,随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二期工程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的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两者的并置,从中似也能读出些许意味。  相似文献   

18.
邓敬  殷红 《时代建筑》2007,(4):98-103
文章对刘家琨在成都最新完成的作品"锦都院街"的设计及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结合刘家琨近年来一系列作品,解读和诠释了其"处理现实"的创作姿态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2,(3)
在汉语中,"二"和"两"作为数词,常常互换使用,但从二者的来源和发展状况看,"二"和"两"并不相同,它们在使用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庞辉 《城市住宅》2021,28(3):95-96,99
通过对中西室内设计中的"有"与"无"的理论思考,为室内空间可变设计系统找到设计理论依据,提出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仍需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同时要跟上世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