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PTT-PBT 共聚酯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 PTT-PBT(简称PTBT)共聚酯熔体的剪切流动性能,讨论了共聚酯组分、剪切速率和温度等因素对共聚酯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TBT 共聚酯熔体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呈现典型的切力变稀行为.在相同温度下,TPBT 共聚酯的剪切应力和粘度均比对应的纯组分 PTT、PBT 为小.随 PBT含量的增多,共聚酯的剪切应力、粘度以及粘流活化能 E,η减小,而其非牛顿指数增加.共聚酯的 E,η和非牛顿指数 n 介于两纯组分的 Eη和n之间.  相似文献   

2.
将蚕丝蛋白和粘胶按一定比例共混,用旋转粘度计测试蚕丝蛋白/粘胶共混纺丝液的流变性能,并分析了蚕丝蛋白含量和温度对共混纺丝液表观粘度、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蚕丝蛋白/粘胶共混流体为切力变稀型流体,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蚕丝蛋白含量的升高,表观粘度降低,平均非牛顿指数变小,结构粘度指数在一定的剪切速率范围内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降低,温度超过30℃时,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现象减弱.  相似文献   

3.
利用RH7双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有光、半消光及全消光锦纶6熔体的流变性能,分析不同消光性能锦纶6熔体的拉伸流变性能,以及剪切速率、温度对表观粘度和非牛顿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锦纶6熔体属于拉伸变稀型,熔体的表观拉伸粘度随拉伸应力和拉伸应变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熔体的表观粘度下降;锦纶6的非牛顿指数均小于1,并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消光锦纶6熔体的非牛顿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4.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对透明尼龙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在测试温度范围内,透明尼龙熔体的表观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和剪切力的增大而降低;透明尼龙熔体为假塑性流体,其非牛顿指数小于1.  相似文献   

5.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对透明尼龙熔体表观粘度的影响.在测试温度范围内,透明尼龙熔体的表观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剪切速率和剪切力的增大而降低;透明尼龙熔体为假塑性流体.其非牛顿指数小于1.  相似文献   

6.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制备了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对马来酸酐和聚丙烯(PP)的二元固相接枝共聚物,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固相接枝改性PP熔体流动行为、熔体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接枝改性PP的熔点和热焓比纯PP的相应值均有所下降;其非牛顿指数n值比纯PP的n值有所增加,说明改性后PP的熔体流动比纯PP偏离非牛顿型流体;其粘流活化能(Eη)比纯PP的Eη有大幅度提高,说明接枝改性后PP的表观粘度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7.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制备了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对马来酸酐和聚丙烯(PP)的二元固相接枝共聚物,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固相接枝改性PP熔体流动行为、熔体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接枝改性PP的熔点和热焓比纯PP的相应值均有所下降;其非牛顿指数n值比纯PP的n值有所增加,说明改性后PP的熔体流动比纯PP偏离非牛顿型流体;其粘流活化能(Eη)比纯PP的Eη有大幅度提高,说明接枝改性后PP的表观粘度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8.
以废旧聚酯纺织品为原料,乙二醇为醇解剂,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和聚乙二醇(PEG1500)为改性单体,经液相聚合得到了阳离子染料易染型再生聚酯(即r-ECDP);对其熔融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由样品的红外谱图可知,改性单体SIPE与PEG-1500均已成功引入到共聚酯中并生成了r-ECDP;r-ECDP熔体呈现较明显的假塑性,随着温度和剪切速率(γ·)的增加,其表观黏度(ηa)降低;随着改性单体PEG-1500添加量的增加,r-ECDP熔体的ηa也逐渐减小;r-ECDP的非牛顿指数(n)随测试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其粘流活化能Eη则随剪切速率和PEG-1500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其结构黏度指数(Δη)则随PEG-1500添加量的增加及温度升高,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9.
PET/水溶性聚酯(WSPET)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ET/水溶性聚酯(WSPET)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PET/WSPET共混体系熔体呈现切力变稀行为,表现出典型的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特征。WSPET的添加量对共混体系的粘度有所影响,体系的粘度与所加剪切应力大小有关。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 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作为阻燃剂改性合成的阻燃聚酯的可纺性,分别用 DSC、TG、毛细管流变仪、旋转流变仪对阻燃改性聚酯进行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阻燃聚酯的熔融温度、初始降解温度略微降低,残碳率提高,说明阻燃聚酯的加工温度可降低且成碳效果变好。阻燃聚酯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其剪切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比普通聚酯,改性后的阻燃聚酯黏度更低,流动性更好;阻燃改性聚酯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1,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其黏流活化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反映了阻燃聚酯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对温度的敏感性变小。该研究结果可为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和参数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MP/TPU/POM复合材料,借助RH2000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改性前后POM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阻燃剂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OM的假塑性特征,阻燃POM仍为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阻燃POM的黏流活化能和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对温度的敏感性低于纯POM;阻燃后POM的非牛顿指数降低,非牛顿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熔融指数对聚丙烯熔体流动性及纤维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熔融指数的聚丙烯熔体的表观粘度对温度、切应力的依赖关系以及切应力与切变速率的关系,研究比较了相应聚丙烯纤维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熔融指数对聚丙烯熔体流动性具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纺丝、牵伸条件下,用熔融指数较低的聚丙烯(相对分子量较高)制得的纤维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硅烷处理氢氧化镁阻燃EVA(乙烯和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等因素对共聚物熔体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190~230℃),熔体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其非牛顿指数n小于1,说明硅烷处理氢氧化镁阻燃EVA为假塑性流体。当剪切速率无限小时,由Spencer-Dillon公式外推得到阻燃EVA的零切黏度。  相似文献   

14.
将β成核剂添加到聚丙烯中,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添加比例分别为0.2%、0.5%、0.7%。研究表明,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β成核剂质量分数增大,共混物非牛顿流动指数下降,剪切速率上升,流变性能改善;共混物黏流活化能随着β成核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黏温依赖性随着β成核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β成核剂改变聚丙烯的结晶形态并且可以增强聚丙烯纤维的韧性,减小断裂伸长率,从而导致共混体系的断裂强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将超支化聚酯应用于聚丙烯纤维的共混改性,研究了超支化聚酯对聚丙烯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随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超支化聚酯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小。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随超支化聚酯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流变性能得到改善。当超支化聚酯为6%时,体系黏流活化能为45.34 kJ/mol。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制造在线测量注射成形过程中聚合物熔体黏度变化的装置. 在测量装置中,非等温高剪切流变模具的型腔结构设计成厚度为1 mm或2 mm的狭缝,底部不封口,维持熔体的持续流动;在流动中心线上沿流动方向布置一组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聚合物熔体在模具型腔中的压力变化情况,并使用模温机控制模具温度. 使用PXIe采集系统采集、显示、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不同位置熔体压力,根据修正的牛顿黏性定律计算熔体黏度,并与Cross-WLF模型的理论值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具安全可靠,可获得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体在注射成形过程中熔体压力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计算出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的表观黏度演化情况. 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在剪切速率大于500 s?1的高剪切速度范围内较吻合,误差均在18%以内,最小为4%. 该装置能满足真实成形条件下聚合物熔体信息的在线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超支化聚合物对聚丙烯流变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聚丙烯(PP)中引入超支化聚合物形成共混体系,对超支化聚合物与聚丙烯共混后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随着超支化聚合物含量增大,表观黏下降,非牛顿流动指数降低,加工温度下降.超支化聚合物质量分数为2%时,拉伸强度上升约1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聚丙烯(PP)中引入超支化聚合物形成共混体系,对超支化聚合物与聚丙烯共混后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随着超支化聚合物含量增大,表观黏下降,非牛顿流动指数降低,加工温度下降.超支化聚合物质量分数为2%时,拉伸强度上升约10%.  相似文献   

19.
以聚乳酸母粒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电气石制备聚乳酸改性切片,利用SEM、DSC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对其表观形貌、热学性能和熔体的流动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切片中电气石颗粒的分散较为均匀;结晶度从27%提高到36%,熔点基本不变;随着温度的升高,熔体的表观粘度降低,非牛顿指数增大,并且在同一温度下,流体的表观粘度随着电气石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合成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聚合物(PE-g-MAH),着重研究添加剂的种类、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接枝聚合物的流动行为,讨论了剪切速率、温度等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属于假塑性流体,合成过程中加入少量已内酰胺,可以明显降低体系的表观粘度,提高PE-e-MAH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