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纤维织物热转移印花的颜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宏 《染整技术》1998,20(3):22-23,33
棉、苎麻,蚕丝织物经预处理变性后,热转移印花,多数染料的转移率接近涤纶织物,但表面色深值都普遍低于洛纶织笺,而且得色鲜艳度和色相,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涤纶织物染色打样的实用色立体方法。该色立体将涤纶织物各种色 分散染料的品种和数量联系统一起来,从而直接确定出上染某物颜色所需的染料和数量,对制定涤纶织物染色工艺极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究了织物结构参数、织物预处理与整理工艺对涤纶针织物上墨滴扩散和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涤纶针织物上的墨滴扩散行为受织物面密度、孔隙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普通涤纶针织物相比,经吸湿排汗整理的涤纶针织物的扩散面积更大;预处理后,涤纶针织物的渗化情况得以改善;墨滴色块的K/S值受墨滴在织物上扩散面积的影响,墨滴扩散面积越大,色块K/S值越小,织物得色越浅。  相似文献   

4.
不同结构商品分散染料在细旦涤纶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着重对偶氮、蒽醌、杂环类不同结构商品分散染料在细旦涤纶织物上的染色性能作了分析比较,探讨了染料结构与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结构分散染料在细旦涤纶上的染色性能差异较大,其中杂环类分散染料具有色津浓艳色、强度大、提升力高、当料用量少、利用率高以及移染料、匀染性、牢度好等特点。此外,还筛出两套以性能、上染速度相摈中深色三在色,为细旦涤纶织物色的染料选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们就阳离子染料对南通色织一厂试织的酸变性涤纶/涤纶仿毛花呢的染色性能作了些研究试验,并在桐庐县春江印染厂试染过数千米,受到客户好评。据介绍,该织物由国产酸变性涤纶(下称CDP)和普通涤纶两种纤维组成。其中CDP 纤维是在普通聚酯(俗称涤纶)聚合过程中加入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缩聚而成的共聚物,其分子链结构可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不同混纺比的锦纶/苎麻紧密纺混纺纱及其织物,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锦纶/苎麻80/20以及锦纶/苎麻60/40混纺纱的综合性能较好,纱的强力、伸长较大,而毛羽、疵点较少;为达到舒适效果,利用苎麻优良的透气、透湿特性,采用锦纶/苎麻60/40混纺纱织成织物,与相同混纺比的涤纶/苎麻和棉/苎麻织物进行对比。结果可见,锦纶/苎麻织物刚度小,抗皱性略低于涤纶/苎麻织物而远优于棉/苎麻织物,透气性远优于涤纶/苎麻织物而略低于棉/苎麻织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荧光增白剂CPS-A对涤纶织物进行增白处理,测试荧光增白剂CPS-A在涤纶织物上的牢度与耐黄变性,研究还原法和氧化法对涤纶增白织物的剥色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CPS-A的最佳增白工艺:荧光增白剂CPS-A质量分数0.2%~0.6%(omf),染浴pH值偏中性,浸染温度98~130℃时,定形温度170~190℃;增白的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色牢度和耐黄变性;涤纶增白织物的回修剥色选择氧化法,如荧光剥除剂TF-900。  相似文献   

8.
选用12只分散染料对涤纶和锦纶模拟交织物在98℃条件下染色,通过检测染色试样中涤纶和锦纶组分的K/S值和L、C、H颜色特征参数以及色差值ΔE等,探讨染色载体苯甲醇用量对涤/锦交织物同色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加苯甲醇时,大多数染料在锦纶上的K/S值高于涤纶;随着苯甲醇用量的增加,涤纶织物的表观色深逐渐增加,锦纶织物的表观色深变化较小;不同染料在涤纶和锦纶织物上获得同色性,所需的苯甲醇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分散染料粒径对细旦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钱国坻  吴本璋 《印染》1997,23(1):8-13
本文着重研究了偶氮类分散红S-5BL和蒽醌类分散艳蓝E-4R两种不同结构的染料粒径大小与细旦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关系,试验表明,不同粒径的染料在细旦涤纶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有一定的差异,粒径较细的当杰具有较好的高温分散性,移染性,匀染性,提升力和染料利用率,但最终上染率比较低,而对颜色特性和染色牢度均无影响,这为细旦涤纶织物的染色工艺和染料的商品化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具有较好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棉织物热转移印花的颜色分析及染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启宏 《印染》1998,24(4):14-16
预处理后的棉织物采用常规热转移印花纸,其染料转移率与涤纶织物相比,随染料不同有高有低,但棉织物上表面色深值普遍较低, 多数染料在棉织物上得色浅暗且色调都有所变化,12只染料中只有6只染料的色牢度基本符合要求。因此,有必要印制专用棉织物热转移印花纸。  相似文献   

11.
改善苎麻织物手感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庆福  王新德 《印染》1994,20(3):27-29
为了改善苎麻织物手感,提高弹性及悬垂性,合成了树脂整理添加剂E-4和优良的有机硅柔软剂WF-92。试验结果表明:2D树脂液中加入添加剂E-4,对降低苎麻织物强损,提高回弹性,改善手感都有显著效果,柔软剂WF-92效果稍优于CGF,且成本仅为CGF的1/2。  相似文献   

12.
陈启宏 《丝绸》1997,(8):32-36
用新研制的碱剂拔染印花助剂WT-DT和促进剂WT-DG对涤纶仿真丝深地色碱拔染印花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对染地色工艺,印花糊料的选用,印花后的高温汽蒸工艺,地色染料和着色染料的合理筛选及改善拔染白度,花纹轮廓精细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WT-DA和WT-DG用于涤纶仿丝绸碱拔染印花是可行的,适用的地色染料和着色染料色谱范围宽。  相似文献   

13.
苎麻织物超级柔软处理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苎麻织物超级柔软整理及其组合加工方法了一些探讨,作者认为,纤维素酶后结合AIR0-1000柔软处理的新型树脂整理后结合的AIR0-1000柔软处理均能大大提高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分散染料与反应性染料染涤棉织物时,涤棉织物中棉组份的不断被分散染料沾色,会降低所获得色泽的质量。在染色过程中,涤棉织物上含有的分散染料,分成为织物表面沾色、棉纤维吸附和涤纶上固色的三部份。它们的量由染料从织物上解吸动力学效果确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经纱用苎麻纱,纬纱用涤纶与苎麻混纺纱生产的色织布,为更好地保留苎麻织物的外观特性,同时又能改善织物的一些性能,本文就涤麻织物的上浆及后整理工艺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苎麻织物和感,提高弹性及悬垂性,合成了树脂整理添加剂E-4和优良的有机硅柔软剂WF-92。试验结果:2D树脂液中加入添加剂E-4后,对降低苎麻织物强损,提高回弹性,改善手感都有显著效果,柔软剂WF-92效果稍优于CGF,且成本仅为CGF的1/2。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测色的方法,研究了常规涤纶纤维和超细涤纶纤维织物上分散染料的扩散性能、耐熨烫牢度、耐皂洗牢度及摩擦牢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分散染料的耐熨烫牢度和耐皂洗牢度随染料扩散系数的增大而降低,熨烫变色程度ΔE与染料的扩散系数基本上呈线性关系;皂洗沾色程度不仅与染料扩散性能有关,还与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染料在皂洗液中的状态等因素有关,在超细涤纶纤维染色织物上,分散染料的扩散性能对耐熨烫牢度和耐皂洗牢度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充分去除浮色的条件下,分散染料的扩散性能对摩擦牢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勇 《四川丝绸》1994,(2):47-47
涤纶染色织物染疵回修技术简介井研县丝绸印染厂周勇在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过程中,因停电、机械、电气故障或操作失误,染料、助剂质量问题等往往产生色花、色渍等染疵。一般采用剥色后重染或改色来掩盖,不但生产成本增大而且剥色后重染或改色后仍存在病疵,再说色泽也...  相似文献   

19.
染苑精萃     
《印染》2006,32(20):59-59
化学银喷涂棉和聚酯织物,涤纶染色,易洗除活性染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纳米技术防污加工,黄麻预处理及其对漂白和染色的影响,DyStar公司推出深红色系列染料,超声波在棉织物退浆工艺中的适用性,针织布超柔软涂料印花,负离子功能整理在涤纶装饰织物上的应用,真丝织物超细涂料浸染工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周静  朱虹  张桂林  胡连顺 《印染》2007,33(8):23-24
针对纺织品传统加工方式中先抗菌整理再染色,会使抗菌效果减弱的问题,对苎麻布先染色,再用SCJ-2000进行抗菌整理。讨论了SCJ-2000抗菌整理对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苎麻染色布色光及摩擦牢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染料种类、染色深度不同,SCJ-2000抗菌整理对染色苎麻织物色光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抗菌整理对苎麻染色布摩擦牢度的影响不大,而对于活性染料染色苎麻织物而言,摩擦牢度则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