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个新的重组酶系统在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删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决转基因植物可能带来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设计了一个新的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pLFHFGN,该系统中重组酶FLP基因由热激蛋白Hsp18.2基因的启动子控制,所有外源基因(包括重组酶基因nP、GUS报告基因和NPTI筛选标记基因)都置于两个融合识别位点loxFRT之间。将上述重组酶系统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烟草,获得的再生植株分别通过GUS组织染色和PCR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然后在37℃下热激处理转基因植株,利用GUS组织染色检测重组酶系统在转基因植株T1代幼苗中删除外源基因的效率,结果显示,该系统删除效率达到了48.2%-84.9%,说明通过重组酶系统pLFHFGN能够有效地删除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这为解决转基因植物潜在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的生物反应器-转基因植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的生物反应器--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与微生物和发酵系统相比较,转基因植物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生物反应器,可以以生产经修饰的生物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药物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将有方法用来提高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是引起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Cre/loxP系统介导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选择性切除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指出利用果实、花粉等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对重组酶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将转基因植物食用部位的外源基因选择性的切除,是将转基因植物转化为非转基因食品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贾士荣植物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中一项快速发展的新技术,运用这种技术可定向创造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植物新品种,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因而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将起重要的作用。植物基因工程以重组DNA技术、细胞和组织培养为基础,克服常规育种中有...  相似文献   

5.
Tid基因对水稻的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抗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SKTI)基因Ti^d转入北方推广的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丰优301和通887,所获得的潮霉素抗性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分析、PCR检测、Southern blot分子检测,证实Ti^d基因已经转入水稻基因组中,为转基因植株。用转基因水稻植株叶片进行了室内饲喂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实验,抗虫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部分转基因水稻植株明显地增强了对水稻二化螟虫的抗性。对转基因R1代植株进行PCR和PCR Southern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后代今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6.
植物抗虫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抗虫目的基因的分离克隆和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培育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对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硅衬底上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反应离子刻蚀(R IE)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可用于场发射的硅纳米针尖阵列.首先,采用改进的蒸发法在硅衬底上实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单层密排结构,再采用典型的刻蚀二氧化硅的RIE技术同时刻蚀硅衬底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对纳米颗粒尺寸随刻蚀进行而改变的电镜照片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相应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刻蚀模型,计算得到横向和纵向的刻蚀速率;当刻蚀后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从衬底上脱落后,进一步对硅衬底的刻蚀可以得到锐利的硅纳米针尖阵列,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硅纳米针尖具有较好的场发射特性.  相似文献   

8.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基因组中,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过去的几千年里农作物改良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的选择和利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则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有两点重要区别。第一,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齐全,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在一定意义上说,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效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反转录PCR技术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莴苣中分离出1-FFT(果聚糖:果聚糖1-果糖基转移酶)候选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中具有β-果糖苷酶单元(蔗糖结合框)、RDP域和EC域三个活性中心域.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莴苣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将该基因转入无1-FFT基因的烟草细胞,获得了转基因植株.体外酶反应证实转基因叶片提取物中具有1-FFT活性,该基因编码1-FFT.  相似文献   

10.
植物抗病防卫基因及其顺式元件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病防卫基因的表达产物直接参加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活动。这类基因都要由不同刺激信号诱导而表达,基因顺式调控元件尤其是激应性元件(RE)起关键作用。在RE可以接收的刺激信号中,化学诱导物是人们操纵基因表达、诱发抗病性的有效工具。根据防卫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和植物的抗病机,一种在化学诱导型RE、强启动子和增强子调控下的防卫基因重组体的构建,将在转化作物,改造对真菌病毒的抗性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11.
OsbHLH1基因在拟南芥中表达及耐低温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sbHLH1基因编码bHLH类转录因子,受低温诱导。我们将含有OsbHLH1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经抽真空转基因法导入拟南芥。经PCR、Southem和Northem杂交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并可以转录表达。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耐低温能力分析,证明OsbHLH1基因过量表达能明显提高转基因植株的耐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12.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玉米及其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构建了一个含有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的表达载体,应用基因枪转化法将其转入玉米,获得了一些转基因植株。根据对目的的基因的分子检测和对盐耐性的分析,证明转化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已整合入玉米染色体组,并且转基因玉米提高了对盐的耐性。  相似文献   

13.
转PSAG12-ipt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及其延衰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琴  梁承邺 《高技术通讯》2006,16(11):1176-1180
运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转入南方推广的优质籼型不育系中A、恢复系明恢63、南胜10号,所获得的潮霉素抗性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分析、PCR检测、Southern blot分子检测证实,PSAG12-ipt已经转入水稻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延衰性考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部分转基因水稻植株明显表现出叶片推迟衰老,提高了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对转基因R1代植株进行了PCR和PCR Southern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后代中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4.
生物合成纳米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合成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生物光、电、光化学等性质,为纳米材料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生物合成主要是利用生物分子、微生物、植物及其提取物的还原特性参与纳米晶的合成,具有原料来源广,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纳米颗粒不易团聚,以及过程加入的化学试剂和产生的有毒副产物少等特点。生物合成纳米材料,就是在纳米颗粒的生长环境中加入生物分子化合物(微生物如真菌、酵母菌、细菌、放线菌和植物及其提取物),该化合物一般用作保护剂吸附在纳米颗粒的周围,以防止纳米颗粒的团聚,同样,又赋予生物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增加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食品检测等上面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生物纳米晶的合成研究文献的查阅与归纳,本文对微生物、植物及其提取物等生物合成纳米晶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不同生物还原法所合成的纳米晶的特性进行了归纳和展望,以期对生物合成纳米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沿海甜菜的遗传转化和转基因耐盐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沿海甜菜丛生芽芽尖为转化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大肠杆菌的编码胆碱脱氢酶的betA基因和来自拟南芥的突变的。瓜基因转入受体细胞,通过除草剂抗性筛选、耐盐性测定和外源基因的分子检测,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植株。PCR阳性的抗除草剂的转化小芽在分别含有1.5%、2.0%、2.5%和3.0%NaCl的培养基上进行耐盐性检测,其存活率和生物量大幅度高于未转基因的对照小芽。将移栽成活的转基因植株用盐水浇灌,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比对照明显提高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6.
以小球藻为载体生产兔防御素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研究以单细胞的真核藻类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n)作为受体,将兔防御素素(NP-1)的基因转入后,经抗生素筛选和分子及活性检测,获得了稳定表达NP-1的转基因藻株。进行了转基因小球扩繁的研究,并从扩繁的转基因小球藻中提取纯化了具有正常的生活活性NP-1。本文是通过基因工程的途径生产防御素的首例报道,为新型抗生素--兔防御素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GM是指基因转移或基因修改,是为达到所需目的通过置入、移植或更改单个基因从而改变单个生物体的基因组成的技术。目前,GM技术在食品生产、农作物和医学中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在食品生产中,首次应用GM技术的例子是生产酵素和蛋白质,称之为凝乳酶,该物质用于用牛奶制做奶酪。目前,从转基因的细菌中可提取非常纯的凝乳酶,但只是用于产生凝乳酶的细菌而不是凝乳酶本身进行了基因修改。因此,在奶酪中存在非转基因物质,并且该凝乳酶与从天然物质提取的凝乳酶具有完全相同的成分。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对杂草控制和使植物防止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通过PCR技术,从兔肝脏中扩增到兔扩御素NP-1成熟胚编码序列。将该序列替换质粒pB221中的GUS编码序列,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BIC-35SNP1,为将防御素基因用于植物抗病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金,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品进行了表征,通过纳米金溶胶及溶胶中含有的柠檬酸钠和保护剂PVP对Hela细胞、CHO细胞的MTT试验,研究了纳米金溶胶及纳米金颗粒对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纳米金溶胶和纳米金颗粒对这两种细胞均没有产生毒性。将纳米金加入到化妆品基础配方中制备得到了稳定的乳状液,为纳米金用于高级化妆品可行性提供部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对hpt基因编码蛋白进行的安全性评价,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体外微生物表达体系,以获得大量的HPT蛋白,将用于植物转化的hpt基因的全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上,在E.coli 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所得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且与Glutathione Sephrose 4B纯化介质的结合率不高。后经优化诱导表达的各种条件,成功地获得了可溶性的融合蛋白,该蛋白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经Glutathione Sephrose 4B亲和层析,所得蛋白纯度>95%。动物实验显示,融合蛋白还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家兔后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抗体(>1:10000)。ELISA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进一步证实了所获纯化蛋白及其抗体的特性。这为深入进行HPT蛋白的安全性评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