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宰后僵直过程中冷却速度对猪肉保水性的影响,解决实际生产中对僵直期猪肉缺乏相应冷却工艺标准的问题。以二元杂交猪为对象,宰后猪肉分别在(1±1)、(4±1)、(7±1)℃冷却0、2、4、6、8、10、12、14、16 h,测定不同条件下通脊肌肉的温度、pH、汁液损失和水分分布,分析僵直期猪肉适宜的冷却时间,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冷却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宰后僵直过程中,汁液损失先减小后增大,在8 h达到最低值,冷却速率越大p H降低速度越缓慢,冷却(12~14)h后p H趋于稳定且汁液损失无显著性变化(P0.05),即冷却(12~14)h后达到僵直后期;结合水(pT_(21))和自由水(pT_(23))含量先减小后增大,不易流动水(pT_(22))先增大后减小,冷却速率对结合水含量的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含量的变化影响显著(P0.05),冷却速率越大不易流动水含量越高,而自由水含量越低;最优冷却工艺参数为冷却时间13 h、库温(4±1)℃、风速1 m/s、湿度90%,与常规冷却工艺相比,最优冷却工艺显著提高了猪肉保水性(P0.05),但与两段式冷却工艺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快速冷却对山羊背最长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头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羯羊)屠宰、劈半后,左半胴体进行常规冷却(0~4℃冷却24h,相对湿度90~95%),右半胴体进行快速冷却(-20℃,冷却1.0h后,转入0~4℃冷却23h,相对湿度90~95%),取背最长肌,测定相关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样品经3d成熟,快速冷却的羊肉剪切力显著低于常规冷却(P<0.05),快速冷却的羊肉嫩度的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冷却(P<0.05),而pH、肉色、蒸煮损失等指标两种冷却方式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本试验采用的快速冷却方式对山羊肉的嫩度有显著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
6头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羯羊)屠宰、劈半后,左半胴体进行常规冷却(0~4℃冷却24h,相对湿度90~95%),右半胴体进行快速冷却(-20℃,冷却1.0 h后,转入0~4℃冷却23h,相对湿度90~95%),取背最长肌,测定相关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样品经3d成熟,快速冷却的羊肉剪切力显著低于常规冷却(P<0.05),快速冷却的羊肉嫩度的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冷却(P<0.05),而P H、肉色,蒸煮损失等指标两种冷却方式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本试验采用的快速冷却方式对山羊肉的嫩度有显著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常规冷却与延迟冷却对中国杂交黄牛(鲁西黄牛×西门塔尔)宰后冷却过程中牛胴体pH值、温度变化、胴体冷却失重、肉色及成熟过程中剪切力值、背最长肌汁液损失、蒸煮损失、保水性、肌原纤维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冷却能减缓牛胴体温度的下降速率(P<0.05),加快牛胴体pH值的降低(P<0.05),提高牛背最长肌的嫩化速率,改善肉色(P<0.05),但加剧了汁液损失、蒸煮损失,降低了保水性(P<0.05).延迟冷却对成熟0d、3d时的肌原纤维结构影响显著(P<0.05),延迟冷却组的肌节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的肌节长度.  相似文献   

5.
冷藏时间和温度影响猪肉的品质。以宰后24 h的猪背最长肌为原料,主要研究不同冷藏时间(0,12,24,36和48 h)和温度(0℃,4℃和8℃)对p H、色差、冷藏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的影响。在相同冷藏时间下,猪背最长肌的p H、冷藏损失、蒸煮损失均随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而剪切力显著下降(p0.05)。在4℃冷藏48 h时,L*值最大为52.56。在相同温度下冷藏48 h,猪背最长肌的p H、冷藏损失、蒸煮损失最大,但剪切力最小。综上所述,在0℃,36 h与4℃,24 h的条件内均有利于保持猪背最长肌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快速冷却对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嫩度与细胞凋亡酶活力的关系,以常规冷却和快速冷却处理的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宰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剪切力、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caspase-9、3活力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快速冷却处理使宰后初期肌肉中心温度下降速率加快,pH下降速率降低。在宰后6h内,MFI、caspase-9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pH、剪切力、caspase-9、3活力出现峰值时间延迟。此外,与常规冷却相比,快速冷却组剪切力值普遍较高,MFI较低。宰后168h,快速冷却组与常规冷却组MFI分别升高了56.59%、58.60%,差异显著(p0.05)。以上研究表明,快速冷却方式下温度下降速率的提高显著减缓了pH的下降,使caspase活力在成熟前期被抑制,导致其对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减弱,从而降低牛肉嫩度并延长肌肉成熟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快速冷却对兔肉食用品质的影响,选取24只獭兔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按试验设计进行快速冷却和常规冷却处理后测定肉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快速冷却(-12℃±1℃,30min;0~4℃储藏至24h)能加快兔肉温度下降速率,减缓pH值下降速率;使肉色泽改善,提高肉的保水性;成熟7d内显著降低肌肉脂肪氧化,但对兔肉的嫩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比了雾化增湿与雾化喷淋两种方式对猪胴体预冷干耗的影响。采用超声雾化加湿器来增加预冷环境湿度方式以及气液两相流间歇雾化喷淋的方式分别对猪胴体样品进行预冷处理,以直接冷却猪胴体样品为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雾化增湿组样品最终平均干耗为1.442%,经14 h雾化喷淋处理的各样品继续冷却至24 h后测得最终平均干耗为1.066%,对照组实验样品最终平均干耗为2.914%。雾化喷淋冷却处理与雾化增湿冷却处理均可使猪胴体冷却速度加快(p0.05)。雾化喷淋冷却处理与雾化增湿冷却处理均可有效缩短样品干耗达到峰值的时间(p0.05),其达到峰值时间关系为:雾化喷淋组雾化增湿组对照组。雾化喷淋冷却处理与雾化增湿冷却处理均可显著降低猪胴体预冷干耗(p0.05);雾化喷淋冷却处理比雾化增湿冷却处理降低干耗效果更为理想(p0.05)。  相似文献   

9.
雾化喷淋冷却对猪半胴体干耗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猪半胴体在冷却过程中干耗较严重的问题,选取宰后45min内的猪半胴体,研究了不同持续时间(4、8、12、16h)的雾化喷淋冷却处理对猪半胴体干耗及各项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喷淋冷却能显著降低胴体24h冷却干耗,半胴体表面微生物数量稍有上升,喷淋对背最长肌货架期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喷淋持续时间的延长,肌肉保水性降低,但对背最长肌L*、a*、b*值影响不大,脂肪L*值略有上升,且喷淋时间超过12h后脂肪颜色变亮、变灰。各处理组间半胴体冷却速率基本没有差异(p>0.05),16h喷淋组在冷却结束时pH偏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牛背最长肌施以常规冷却和快速冷却处理,研究不同冷却方式对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保水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快速冷却使蛋白性质在宰后12 h内变化不显著,使葡萄糖、乳酸含量及糖酵解潜力出现峰值时间提前,且肌原纤维蛋白疏水性、浊度及乳化性变化是宰后48 h至72 h蛋白结合水的能力减弱。此外,快速冷却比常规冷却处理牛肉的表观持水力在宰后6 h内较高、48 h后较低;宰后168 h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分别降低0. 11%和4. 37%,且差异极显著(p 0. 01),加压损失降低2. 07%(p 0. 05)。结果表明,快速冷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料肉质量,缩短僵化时间,提高保水性。  相似文献   

11.
延迟冷却对牛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常规冷却和延迟冷却对中国杂交黄牛(鲁西黄牛×西门塔尔)宰后冷却过程中牛胴体pH、温度的变化、胴体冷却失重、背最长肌汁液损失、蒸煮损失、保水性、肉色及成熟过程中剪切力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延迟冷却减缓了牛胴体温度的降低速率(P<0.05),加快了牛胴体pH的降低(P<0.05);延迟冷却提高了牛背最长肌的嫩化速度,改善了肉色(P<0.05),但增加了汁液损失和蒸煮损失,降低了保水性(P<0.05)。因此,优化延迟冷却程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低温低气流对冷鲜鸡肉品质的影响,将日龄90 d笼养肉鸡宰后立即置于不同温度(-10、-15、-20℃)进行冷却,并控制空气流速为0.1 m/s。以4℃冰水浴冷却为对照,测定肉鸡胴体冷却速率,分析胴体冷却后及4℃冷藏24 h后的胴体质量变化、色泽、保水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index,MFI)及剪切力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气冷组可以在60 min内将肉鸡胴体中心温度降低到4℃,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和MFI等指标显著优于冰水组(P<0.05);不同气冷组间,-15℃气冷组胴体质量损失、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和剪切力等指标显著优于-10℃气冷组(P<0.05),红度值、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等指标显著优于-20℃气冷组(P<0.05)。综上,在温度为-15℃、气流为0.1 m/s条件下将肉鸡胴体冷却60 min,可以满足胴体快速冷却要求,并且能够改善肉鸡在冷却及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使鸡肉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混合冷却(水冷加风冷)过程中,低温风冷对黄羽肉鸡能量代谢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处理组先后采用水冷处理(0~4℃)后风冷处理(-8、-18、-25℃和-31℃);对照组分别为传统水冷组(0~4℃)和传统混合冷却组(水冷处理(0~4℃)后进行风冷处理组(0~4℃))。最终统一将85日龄黄羽肉鸡胴体中心温度降低到4℃,通过测定降温速率、pH值、能量代谢和品质指标,确定最佳风冷温度。结果:风冷温度为-25℃和-31℃处理的降温时间分别为2 537 s和2 272 s,与传统水冷相比分别缩短了27.78%和35.33%;与传统混合冷却相比分别缩短了51.87%和56.90%。风冷温度为-25℃和-31℃处理延缓了肌肉p H值下降、降低了肌肉的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与对照组相比剪切力显著升高、不易流动水含量显著增加(P<0.05)。风冷温度为-25℃和-31℃处理的肌肉己糖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比其他组低,并且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糖原消耗最少,乳酸和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产...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的冷冻方法对猪肉的品质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冷冻的速率会影响猪肉品质的变化,为了研究速冻对猪肉腰肌生化指标和感官特性的影响,波兰科学家把一半猪肉在-24℃条件下速冻70 min处理,然后1℃条件下冻藏1 370 min。再把另外一半在1℃条件下冷藏24 h。经过2 h和6 h的后熟后,速冻显著降低了猪肉的温度,从而降低了p H值下降的速率,也降低了电导率的增长速率。相比传统冷冻方法保存的猪肉,猪肉最终的p H值及范围和24 h后的电导率无显著差异,但色差值、滴  相似文献   

15.
冷却肉的腐败变质与保鲜包装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冷却肉是指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禽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以后腿为测量点)在24h内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肉。由于冷却肉始终处于冷却条件下经历了充分的后熟过程,同热鲜肉和冷冻肉相比,冷却肉具有汁液流失少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7):105-110
研究宰后成熟不同时间对扒鸡胴体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扒鸡嫩度和保水性的影响,以4℃下成熟0~24 h的鸡胴体以及扒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p H值、出品率、蒸煮损失率、加压失水率、水分含量、剪切力值、质构特性的变化规律。鸡胴体的p H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值、加压失水率则是先上升后下降,p H值与加压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 <0. 01)。扒鸡经过宰后成熟,出品率得到提高;不同宰后成熟时间,扒鸡的p H值和加压失水率数值变化范围不大,水分含量在2~6 h比较大。鸡胴体经过宰后成熟,可以提高扒鸡出品率,改善鸡肉的嫩度和保水性。综合各项指标结果及工厂的经济效益考虑,确定扒鸡最适成熟程度为4℃下成熟2 h。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宰后早期不同温度处理对牛肉中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糖酵解进程及肉品质的影响,探讨了AMPK是否参与糖酵解及牛肉品质的调控。选取牛背最长肌在宰后早期进行不同温度(0、14℃)处理,分别测定pH值、AMPK活性、糖酵解指标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宰后早期14℃处理牛背最长肌的pH值下降速率、糖原分解速率、乳酸积累速率及肉的保水性和嫩度显著高于0℃处理组(p0.05);在宰后2、4 h时2个处理组AMPK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14℃处理组比0℃处理组的AMPK较早地达到最大活性,其丙酮酸激酶也较早地达到最大活性。结果说明,在宰后牛肉中AMPK可能通过介导丙酮酸激酶的活性而调节糖酵解速率进而影响肉品质。  相似文献   

18.
冷鲜肉是指经过严格的检疫检验后,屠宰的猪胴体经过预冷、排酸等工艺环节,最后胴体的中心温度达到0~4℃。主要的技术在于工厂生产过程采用了两段式预冷,即第一段为快速冷却,条件为胴体置于-15℃以下的环境温度中1~1.5h;第二段为预冷,条件为胴体置于0~4℃的环境温度中16~24h,产品最终的中心温度达到0~4℃。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过程中,为了控制微生物的繁殖采取减菌技术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比了雾化增湿与雾化喷淋两种方式对猪胴体预冷干耗的影响。采用超声雾化加湿器来增加预冷环境湿度方式以及气液两相流间歇雾化喷淋的方式分别对猪胴体样品进行预冷处理,以直接冷却猪胴体样品为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雾化增湿组样品最终平均干耗为1.442%,经14 h雾化喷淋处理的各样品继续冷却至24 h后测得最终平均干耗为1.066%,对照组实验样品最终平均干耗为2.914%。雾化喷淋冷却处理与雾化增湿冷却处理均可使猪胴体冷却速度加快(p<0.05)。雾化喷淋冷却处理与雾化增湿冷却处理均可有效缩短样品干耗达到峰值的时间(p<0.05),其达到峰值时间关系为:雾化喷淋组<雾化增湿组<对照组。雾化喷淋冷却处理与雾化增湿冷却处理均可显著降低猪胴体预冷干耗(p<0.05);雾化喷淋冷却处理比雾化增湿冷却处理降低干耗效果更为理想(p<0.05)。   相似文献   

20.
真空冷却与常规冷却方式对白煮牛肉品质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静  李兴民  刘毅 《肉类研究》2007,(10):8-11,32
本实验研究了真空冷却方式与冷风冷却,自然冷却方式对白煮牛肉品质的影响。样品中心温度从80℃冷却到10℃以下,与冷风冷却(120min)室温冷却(240min)相比较,真空冷却(24min)冷却速率较高。与常规冷却方式相比较,真空冷却的冷却损失较高,剪切力较大,硬度较大,弹性较低,色泽较差。感观分析表明,真空冷却样品总体可接受性不及常规冷却样品。微生物检测表明,真空冷却能显著降低菌落总数,减少细菌增殖,保证样品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