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种黑穗醋栗果实中糖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个品种黑穗醋栗果实的主要糖酸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计算甜度和甜酸比。结果表明,黑穗醋栗果实中糖组分包括果糖、葡萄糖、蔗糖,其中以果糖(19.03~32.74 mg/g)和葡萄糖(17.47~23.21 mg/g)为主;黑穗醋栗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包括草酸、奎宁酸、苹果酸、维生素C、柠檬酸等,其中以柠檬酸(19.16~24.33 mg/g),维生素C(2.53~8.80 mg/g),苹果酸为主(0.92~2.27 mg/g)。不同品种黑穗醋栗果实中的糖酸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寒丰,柠檬酸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奥依宾,苹果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寒丰。甜度/总酸值是影响黑穗醋栗果实甜酸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品种甜度/总酸值在179.23~261.01之间,总体表现为寒丰丹丰绥研1号黑丰奥依宾。  相似文献   

2.
比较不同品种桑椹中的糖酸组成,并对其进行甜酸风味评价。以19个桑椹品种的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品种有机酸及糖的种类和含量,在此基础上比较各品种间的果实酸甜风味。结果表明,所有桑椹品种含有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和富马酸,部分桑椹品种含有乳酸和乙酸,含量较高的4种有机酸为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总有机酸质量比在1 687.9~2 972.1 mg/kg。最高的是云果1号,最低的是安杂8号。果糖和葡萄糖是桑椹的主要糖类,同一品种二者含量相当,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与糖酸比相比,采用甜度和酸度的比值构建的甜酸风味指数更能真实地反映果实的甜酸风味。从甜酸风味指数角度来考虑,以白玉王和太深1号2个品种较佳。  相似文献   

3.
以21个蓝莓品种果实为试材,观测外观特点,检测可溶性糖、有机酸营养组成,旨在为育种、栽培、鲜食品种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蓝莓果型指数均小于1,大多呈不同程度扁球形,少数近球形和饼形;单果重为0.52 g~2.63 g,其中‘达柔’超过2.5 g,是少有的大型果;果实多呈蓝色且表面附着果粉,‘粉红佳人’为稀有的红色少果粉品种,‘黑珍珠’是罕见的黑色无果粉种质;果实越大果形越扁含水量越高。果实含有果糖、葡萄糖2种可溶性糖和草酸、奎尼酸、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5种有机酸以及绿原酸、儿茶素2种酚类物质,3类物质含量依次递减、差异显著。同一品种中两种糖含量相当且葡萄糖含量(48.81 mg/kg)略高于果糖含量(44.41 mg/kg),果糖甜度(7 771)显著高于葡萄糖甜度(3 661),属于己糖积累型果实,果糖、葡萄糖、总糖含量及甜度变化趋势和幅度极为相似,果糖含量越高,葡萄糖含量越高,果实越甜,‘喜来’、‘日出’是优良的高糖品种。柠檬酸含量最高(6.31 mg/kg),占总酸的76.52%,显著高于其它有机酸,属于柠檬酸优势型果品,不同品种间奎尼酸含量差异巨大,相差1 000余倍,‘北...  相似文献   

4.
张素敏  杨巍  魏鑫  刘成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22):319-327
以‘蓝金’、‘瑞卡’、‘N5’等12个辽南露地栽培蓝莓品种果实为试材,通过果实外观、营养品质及加工性能指标的观测与分析,筛选加工适宜品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以蓝色为主,呈不同程度扁球形,表面附着果粉,单果重0.95~2.63 g;含水量>80%,果越大,含水量越高,果型越扁,果实中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草酸、奎尼酸、苹果酸、莽草酸和柠檬酸,果糖与葡萄糖含量相当,柠檬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有机酸(P<0.05),属于已糖积累型、柠檬酸优势型果品。供试品种果实中均含有钾、镁、钙、铁、锰、锌和铜元素,含量依次递减,钾含量最高(5786 mg?kg?1),极显著高于其它元素(P<0.01),‘达柔’果实中钾含量(7400 mg?kg?1)最高。不同品种果实不添加果胶酶处理出汁率差异极大(变异系数达60.42%),添加果胶酶处理出汁率差异很小(变异系数仅3.88%),添加果胶酶处理出汁率及果汁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明显提升,添加果胶酶处理能够提高果汁产率和质量。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越高,果汁中可溶性糖含量越高(相关系数为0.96和0.98);果实中柠檬酸和奎尼酸含量越高,果汁中可滴定酸含量越高(相关系数为0.81和0.71)。‘日出’、‘蓝金’和‘北卫’3个品种可溶性糖(>90 mg?g?1)、有机酸含量(>10 mg?g?1)和出汁率(>74.6%)均较高,是较好的加工品种。综上,‘日出’、‘蓝金’和‘北卫’3个品种果实营养丰富、出汁率高,是加工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湛江地区7个桑葚品种青果期、转色期、成熟期三个时期桑葚果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糖和有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桑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而酸则呈降低的趋势;在桑葚果实品种中检测出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琥珀酸、酒石酸、酮戊二酸、抗坏血酸、草酸共8种有机酸,其中柠檬酸的含量最高,其在不同品种不同发育期含量为44.84%~80.86%,其次为奎宁酸和苹果酸;果糖和葡萄糖是桑葚重要的糖组成,其含量在成熟期的台湾长果桑的含量分别达到57.79 mg/g和66.72 mg/g,并且只有在台湾长果桑中检测到蔗糖;通过相关性分析,可滴定酸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果重呈负相关,且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含量、葡萄糖含量三者之间呈极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发育阶段欧李果实糖酸变化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欧李果实中糖酸特点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含量动态变化,探讨欧李果实糖酸积累规律以及不同种类糖酸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京欧1号、京欧2号和京欧3号欧李品种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李果实在不同发育期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糖醇、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和草酸含量。结果:欧李果实总糖和总酸含量高低顺序均为京欧3号京欧1号京欧2号。欧李果实总糖含量在坐果后着色期内增长趋势缓慢,果实发育后期总糖含量迅速增长,总酸含量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升高,京欧1号和京欧2号果实中总酸含量在完熟前一周略有下降,总糖含量的变化速率大于总酸含量变化速率。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在绿熟期和着色期增长趋势缓慢,商熟期各种糖含量迅速增长,果实完熟时达到最高点,苹果酸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果实完熟前一周下降,而柠檬酸、草酸和琥珀酸随着果实的成熟含量降低。欧李果实中糖酸比与蔗糖含量正相关性最强,与草酸含量负相关性最强,糖酸比随坐果后天数呈显著指数函数y=0.05e(0.04x)变化趋势。结论:蔗糖与苹果酸的含量是影响欧李果实风味的主要因素,果实商熟期到果实完熟期是欧李果实生长、糖酸积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糖与有机酸含量的特征,对主栽的30个品种果实中糖、酸类物质含量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30个品种成熟期果实中可溶性糖与有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苹果果实糖组分中果糖含量最高,均值为52.964 mg/g,占总糖含量的48.82%,且二者呈极显著性相关(r=0.787),果糖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嘎啦’(69.736 mg/g),大部分品种果实中蔗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含量,只有3个品种表现出葡萄糖含量高于蔗糖含量,分别为‘金冠’、‘八月富士’和‘无锈金矮生’;不同品种苹果果实酸组分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均值为3.857 mg/g,占总酸含量的57.44%,且二者呈极显著性相关(r=0.845),奎宁酸含量次之,其他种类有机酸含量较低,苹果酸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寒富’(8.109 mg/g);甜度值/总酸含量大于30的品种有3个,分别为‘世界1号’、‘金冠’和‘嘎啦’,介于20~30之间的品种有13个,小于20的品种有14个。苹果果实中甜度值和总酸含量、以及甜度值与总酸含量的比值共同影响果实风味。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兴安岭山荆子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类含量,采用DPPH法和ABTS法评价山荆子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山荆子中有机酸主要为苹果酸(72.95~80.57 mg/g)和柠檬酸(2.72~3.87 mg/g),可溶性糖类主要为果糖(56.76~59.46 mg/g)和葡萄糖(92.78~98.20 mg/g),糖酸比在1.98~2.09之间;山荆子醇提取液清除DPPH、ABTS+能力优于水提取液,醇提取液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21 mg/mL,0.96 mg/mL。研究显示山荆子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可溶性糖类,糖酸比较低,口感较酸;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山荆子果实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长把红”等12个露地栽培甜樱桃品种为试材,比较果实外观与糖酸、矿质营养特征。结果表明,樱桃果实多呈心形,少数呈肾形,果实以红色为主(75%),果肉大多呈淡黄色(41.67%)和粉红色(41.67%),全部有裂果现象,果柄多易脱落(75%)、粘核(83.33%)、硬肉(50%),呈酸甜和甜酸风味。果肉、果核、果柄质量依次递减、差异显著(质量比 87∶4∶1),可食率高于 90%,水分含量超过 80%,果实中均含有葡萄糖、果糖、山梨醇(质量比 3.43∶2.77∶1,甜度比6∶12∶1)和苹果酸、奎尼酸、草酸、莽草酸(质量比 284∶35∶9∶1)及钾、钙、镁、锰、铁、铜、锌(质量比 4 424∶409∶297∶12∶12∶2∶1)元素,属于己糖积累型、果糖甜型、苹果酸优势型、高钾果品。果柄越短、越粗,果实越扁、越大,可食率越高,果糖、葡萄糖含量越高。“萨米脱”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甜度最强,糖酸比值和甜酸比值最大,“先锋”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和甜味强度次高,“萨米脱”是理想的鲜食品种,“先锋”为良好的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品种蓝莓的品质特性,本文以9个品种蓝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外观、理化及糖酸组成等方面对果实品质进行差异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分析了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蓝莓的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蓝莓外观、理化和糖酸组成等指标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多个指标如葡萄糖和果糖(r=0.93)、FRAP和DPPH(r=0.755)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柠檬酸、pH、b*、总酚、DPPH、黄酮、出汁率是评价蓝莓综合品质的关键性指标。‘灿烂’、‘莱格西’、‘双丰’果形指数优(>0.73)、固酸比适中为6.12~9.57,适合鲜食。‘巴尔德温’、‘都克’、‘微三’糖酸含量高、抗氧化能力较好,适合果汁、果酒等产品开发。‘微三’、‘都克’的黄酮(1.95、1.62 mg/g)、总酚(1.34、1.38 mg/g)含量高,适宜于功能性产品开发。该研究结果可作为不同用途蓝莓品种筛选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糖酸各组分含量及其所形成的固酸比是砂糖橘果实滋味评价的重要指标。该研究以砂糖橘为试验材料,研究网棚栽培对砂糖橘糖酸滋味成分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棚栽培方式下12月份的成熟砂糖橘果实的固酸比(TSS/TA)为28.51显著低于露天栽培下的固酸比(31.63,P<0.05)。网棚栽培组中砂糖橘的D-果糖、葡萄糖、D-半乳糖、肌醇、D-山梨醇和海藻糖的生成均被显著抑制(P<0.05),其中D-果糖、葡萄糖含量分别为165.00 mg/g、127.00 mg/g,相比于露天栽培组分别显著降低了7.82%、7.97%;柠檬酸、α-酮戊二酸、苹果酸的含量略低于露天栽培的果实,无显著差异(P>0.05)。固酸比与D-果糖含量正相关性最强(r=0.934**),与柠檬酸含量负相关性最强(r=-0.650**)。网棚栽培方式下,砂糖橘糖组分含量减少、有机酸无显著差异,导致果实滋味偏酸;露天栽培下的砂糖橘清甜可口、酸甜适宜有蜜味,风味的可接受度高于网棚栽培的果实。通过增加网棚的透光性、调控网棚内的温湿度等栽培措施,可更好的保障砂糖橘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番石榴果实评价及糖酸组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对不同品种番石榴的果实品质和果汁适制性进行了评价,对糖酸组分和抗氧能力进行了分析.以三个品种番石榴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理化检测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因子归一化加权处理方法对果实品质、果汁加工适制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珍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9.11%),可滴定酸较高(0.36g/100ml),是风味最好的品种;"新世纪"VC(4.96g/L)、总酚(2.13g/L)和TAC(67.26mmol/L)含量最高,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从综合评价来看,果实品质评价"新世纪"分数最高,果汁适制性评价"珍珠"分数最高.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番石榴的主要糖类,三种番石榴是积累单糖为主的水果,特别是积累果糖,品种之间比例有差异.不同品种番石榴有机酸不同,"新世纪"主要含有柠檬酸、琥珀酸和丙酸,"珍珠"和"水晶"主要含有柠檬酸、琥珀酸、α-酮戊二酸、丙酸、酒石酸和丙酮酸,柠檬酸和琥珀酸是含量最高的两种有机酸.抗氧化活性方面,"新世纪"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融安金桔不同生长期果实品质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西融安特产油皮金桔和脆皮金桔果实为对象,研究金桔果实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理化性状及其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9月到12月,金桔的单果重、出汁率、pH值、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等理化指标均上升,果籽率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主要糖含量分别从39.04和32.38 mg/g上升至111.23和137.11 mg/g;主要有机酸为抗坏血酸、苹果酸和草酸,其中抗坏血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10月份为金桔抗坏血酸含量高峰期(分别为48.23和23.20mg/g),而苹果酸和草酸含量一直下降;与9月份相比,12月份的油皮和滑皮金桔总黄酮含量分别从3.45和2.14 mg RE/g下降至1.21和0.76 mg RE/g,其中特征性黄酮金柑苷含量显著上升;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显著下降。两个品种之间,成熟单果重、可滴定酸、总黄酮和橙皮苷含量无显著差异,油皮金桔的果籽率、抗坏血酸、金桔苷和总酚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脆皮金桔,而其出汁率、p H值、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草酸和芦丁含量均显著低于后者。本研究明确了两种金桔不同生长期的果实品质特性,为金桔果实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桂蕉6号"香蕉果实为对象,研究两种贮藏温度对其糖酸组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香蕉在室温(25℃)与低温(15℃)两种贮藏温度条件下糖酸组分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贮藏温度显著影响(p0.05)香蕉果实的蔗糖、葡萄糖、果糖、总糖、柠檬酸、总酸含量;在室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其糖组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大,蔗糖增长幅度分别为74.66%、35.952%,葡萄糖增长幅度分别为62.30%、36.54%,果糖增长幅度分别为83.22%、57.65%,总糖增长幅度分别为73.731%、39.440%,而其有机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相对缓和;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香蕉果实的糖酸组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与室温贮藏相比,低温贮藏能有效抑制糖组分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酿酒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酿酒葡萄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和酸的积累规律。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蒽酮法测定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酸和糖的含量。结果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雷司令’果实中可滴定酸、酒石酸和苹果酸的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 最大值分别为6.20、4.45和6.23 mg/g; ‘美乐’果实中3种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可滴定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最大值分别为5.39、4.13和6.05 mg/g。2个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雷司令’果实中3种糖自2020年7月29日至采收呈剧增趋势, 最大值分别为54.51、20.81和22.69 mg/g; ‘美乐’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 可溶性糖和果糖在转色后期分别为48.37和20.47 mg/g, 葡萄糖含量在采收期达到最佳值, 为16.52 mg/g。结论 ‘雷司令’果实中的酸和糖含量均高于‘美乐’; 同产地的不同品种果实其酸和糖含量积累规律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连平鹰嘴桃种质资源的品质,积累相关数据。方法 采集鹰嘴桃主产区58个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散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er, ICP)检测14种矿物元素,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可溶性糖组分和4种有机酸组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矿物元素、糖酸组分、总糖和总酸含量等营养成分含量与糖酸比的关联度。结果 鹰嘴桃样品的14种矿物元素(K、P、Mg、Ca、Na、Al、Fe、Cu、Mn、B、Zn、Co、Ni、Li), 含量分别为1682~2781、101.7~225.6、51.05~95.90、32.05~105.30、31.24~57.01、0.15~5.85、0.71~9.28、0.15~1.39、0.34~3.53、0.81~2.14、2.01~6.00、0.010~0.066、0.011~0.130、0.022~0.056 mg/(kg FW);4种糖组分(蔗糖、山梨糖醇、葡萄糖、果糖)的含量分别为165.12~367.58、28.90~85.93、20.68~34.39、11.24~29.21 mg/(g FW);4种有机酸组分(苹果酸、奎尼酸、柠檬酸、琥珀酸)的含量分别为1.61~4.19、1.08~3.00、0.14~0.76、0.022~0.100 mg/(g FW)。矿物元素、可溶性糖组分和有机酸组分跟鹰嘴桃糖酸比都有较高的关联度。P、K、Na、Mg含量与糖酸比关联度相对较高;蔗糖含量与糖酸比关联度最大,果糖含量关联度相对最小;有机酸组分与糖酸比关联度依次为苹果酸>奎尼酸>琥珀酸>柠檬酸。结论 糖酸比可以较好的反映鹰嘴桃的品质。P、K、Na、Mg、蔗糖含量、苹果酸含量与鹰嘴桃品质关联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7.
分析研究芒果主产区(海南、广西)的3种主要芒果品种(台农、金煌、贵妃)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与差异。以3种芒果主栽品种为材料,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总糖、甜度值进行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熟期的芒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及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芒果果实可溶性糖主要由蔗糖、果糖、葡萄糖组成,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79.07 mg/g FW;台农果实的总糖、甜度值、蔗糖和果糖含量最高,葡萄糖含量最高的是金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的是贵妃;芒果果实中蔗糖和果糖含量高低表现为台农>金煌>贵妃(品种)、海南>广西(产地)。相关性分析显示,3种可溶性糖中对果实甜度呈正相关的是蔗糖和果糖。聚类分析可将芒果样品分为蔗糖积累型、中间积累型和己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型。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4个小产区赤霞珠葡萄果实及天山北麓产区4种红色酿酒葡萄果实(品丽珠、西拉、小味尔多、马瑟兰)为原料,研究了不同产区、品种间有机酸含量的差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赤霞珠果实生长周期4种有机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葡萄成熟度增加,赤霞珠果实中有机酸总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草酸和柠檬酸含量较低,变化不明显;新疆4小产区的赤霞珠葡萄果实中有机酸总含量在3.97~7.96mg/g范围内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产于天山北麓五家渠产地的赤霞珠有机酸总含量最高达7.96 mg/g,其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分别为0.55 mg/g、4.66 mg/g、2.47 mg/g,产于伊犁河谷67团产地的赤霞珠有机酸总含量最低3.97 mg/g;通过对同一产地不同酿酒葡萄果实有机酸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西拉、马瑟兰的酒石酸相对含量较高,赤霞珠的草酸和柠檬酸相对含量较高,品丽珠、小味尔多的苹果酸相对含量比较高。试验表明赤霞珠的有机酸含量在不同产区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不同品种在同产地的有机酸积累特性也各不相同,以期为新疆产区酿造中"糖高酸低"的研究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江津甜橙的优选品种锦橙及其低酸变异品种长叶橙和高酸大果芽变品种大果锦橙为试材,测定果实膨大至成熟期的多项品质指标及其果汁中柠檬酸、奎宁酸和苹果酸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各品种果实大小于10月下旬基本定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逐渐下降。在所测酸组分中,柠檬酸为主要有机酸;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柠檬酸含量逐渐降低,苹果酸含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奎宁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1月中旬。在果实成熟阶段,锦橙平均单果质量和柠檬酸含量介于长叶橙和大果锦橙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最高;长叶橙单果质量最小(155.27 g),可滴定酸含量最低(0.55%),其中柠檬酸组分含量为6.95 mg/g;大果锦橙则相反,单果质量达311.92 g,可滴定酸含量为1.02%,其中柠檬酸含量为11.72 mg/g。3 个品种总体上呈酸度越高,柠檬酸含量越高,奎宁酸含量越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友升  陈小燕  李丽萍  胡玲 《食品科学》2012,33(14):301-306
采用多变量分析的方法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黑琥珀’李果实20℃贮藏期间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李果实中主要的糖酸组分是D-果糖、D-葡萄糖、蔗糖、山梨糖醇和苹果酸,D-果糖在采收时与贮藏前期释放较多,蔗糖在贮藏后期时含量较高;1-MCP处理抑制了蔗糖向D-果糖和D-葡萄糖的转化,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在贮藏后期,1-MCP处理诱导苹果酸、柠檬酸和L-天冬氨酸含量的降低,而增加了果实的pH值。偏最小二乘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感官甜酸比与山梨糖醇、蔗糖呈高度正相关,酸度与苹果酸呈高度正相关,且蔗糖是甜酸比的主效因子,对甜酸比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山梨糖醇、D-果糖和苹果酸的间接效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