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焦岩  常影 《食品工业》2013,(8):27-29
研究紫洋葱皮花色苷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在不同pH、温度、光照和金属离子条件下考察紫洋葱皮花色苷的稳定性,用体外抗氧化体系为模型,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pH为5时花色苷稳定性好;60℃以下稳定性良好;光照可促进花色苷分解;金属离子Zn2+、Cu2+、Ca2+对花色苷稳定性影响较大。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紫洋葱皮花色苷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其清除效果好于VC。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火龙果皮花色苷的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19%,提取时间11 min,提取温度40℃,料液比1∶95(m∶V),在该条件下提取火龙果皮花色苷含量为159.14 mg/100 g。高温、碱、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严重降低其稳定性;光照可使花色苷分解;葡萄糖和蔗糖对花色苷影响很小,甚至可以保护花色苷;Ca~(2+)、Sn~(2+)等金属离子能破坏其稳定性,Na+、Zn~(2+)、Mg~(2+)、K~+等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以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冻干所得紫甘蓝色素粉末为原料,研究pH、温度、抗坏血酸、金属离子及寡糖等因素对紫甘蓝花色苷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pH对紫甘蓝花色苷稳定性影响较大,花色苷含量随pH增大而下降,且当pH>7时,花色苷稳定性呈极显著降低趋势;紫甘蓝花色苷热稳定性较好,但温度>80℃时,紫甘蓝花色苷热稳定性较差;金属离子影响存在差异,Na~+、K~+对花色苷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Ca~(2+)对其稳定性影响显著,而Zn~(2+)、Al~(3+)影响达到极显著程度;高浓度抗坏血酸影响紫甘蓝花色苷稳定性;蔗糖对紫甘蓝花色苷表现为辅色作用,葡萄糖、乳糖、果糖等寡糖对紫甘蓝花色苷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以红树莓花色苷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光照、温度、pH、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树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花色苷稳定性下降,在60℃以下花色苷稳定;室外自然光照花色苷不稳定,避光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在pH1.0和pH3.0时花色苷稳定,pH5.0、7.0、9.0花色苷不稳定。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和蔗糖使花色苷稳定性增加,抗坏血酸使花色苷稳定性降低。金属Al3+离子对花色苷具有增色效应,Al3+和Ca2+对花色苷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黑花生衣花色苷含量测定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陈琼  张琪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73-76
从黑花生衣中提取花色苷,并测定其含量;测定不同温度、酸碱度、光照及金属离子(Cu2+、Mn2+、Mg2+、Fe3+)对黑花生衣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在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乙醇浓度60%且为酸性、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时,黑花生衣色素中花色苷含量为10.3mg/g;加热对花色苷有增色作用;pH小于5.0时随着pH增大花色苷的吸光度降低,pH大于5.0时随pH增大花色苷的吸光度增加,并朝蓝色趋势渐变;pH越接近7.0,光照后花色苷保存率越高;在Mn2+、Mg2+浓度为2.00mmol/L时,花色苷吸光度最高;随Fe3+、Cu2+浓度增加花色苷的吸光度随之增加,铁离子对黑花生衣花色苷无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pH、光照、温度、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防腐剂对紫色马铃薯花色苷理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马铃薯花色苷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可以稳定存在;对光、热敏感,稳定性差;氧化剂和还原剂对紫色马铃薯花色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Na^+、Fe^(2+)对紫色马铃薯花色苷有破坏作用,Mg^(2+)、Mn^(2+)、Cu^(2+)可起到一定辅色作用;苯甲酸钠对紫色马铃薯花色苷稳定性影响不大,抗坏血酸具有减色作用。在今后的加工或贮藏中,应尽量选择避免对紫色马铃薯花色苷具有破坏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探究复合维生素中维生素C(CVC)的稳定性,对指导含复合维生素的食品体系中,提高维生素C(VC)的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比较CVC和VC在不同温度、pH值、金属离子、光照、氧化还原剂和碳水化合物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CVC相较于VC具有更强的耐热性、耐碱性和抗光照稳定性。氧化剂过氧化氢显著降低CVC和VC残留率,用体积分数2.7%的过氧化氢处理后,CVC和VC的残留率接近于0;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提高CVC和VC稳定性不显著,而降低CVC稳定性的效果强于VC。金属离子对CVC和VC影响效果不一,Mg~(2+)和Zn~(2+)对CVC残留率影响较小,Fe~(3+)和Na~+影响较大;Na~+对VC残留率的影响较小,而Zn~(2+)的影响最大。低葡萄糖含量(≤5%)仅能提高CVC稳定性,而高葡萄糖含量(≥10%)可同时提高CVC和VC的稳定性。结论:CVC和VC表现出差异化稳定性,说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根据添加维生素C的种类,调整相应的加工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蓝莓果汁和纯化的蓝莓花色苷为原料,通过比较不同基质中花色苷对p 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以及部分添加剂的稳定性,研究蓝莓果汁成分对花色苷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花色苷在p H≤3时比较稳定;对光和高温比较敏感。蔗糖、苯甲酸钠及Na+、K+、Ca2+、Cu2+、Fe2+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VC可以增加果汁中花色苷的稳定性,而对纯化后的花色苷稳定性具有破坏作用。在上述基质及加工条件下,蓝莓果汁成分在3≤p H≤6、避光、温度≤100℃等贮存条件以及添加苯甲酸钠、蔗糖、Na+、K+、Ca2+、Cu2+、Fe2+、Fe3+等条件下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在光照以及添加VC、低浓度Mg2+(0.01~0.05mol/L)等条件下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有增强作用;在p H≤2以及添加高浓度Mg2+(0.1mol/L)等条件下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
蓝莓色素的光热和化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照、温度、pH、氧化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蓝莓色素稳定性影响。方法从蓝莓果实中提取纯化得到蓝莓色素,以色价、总花色苷和总多酚含量为指标考察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蓝莓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具有较强的光热稳定性,短时间(12 h)中等强度的光照(9000 lux以内)和50℃以内的加热处理(2 h以内)对酸性条件下的(pH3.0)蓝莓色素的影响较小。在pH4的条件下蓝莓色素颜色艳丽,稳定性好。蓝莓色素耐氧化还原性差,食品添加剂中蔗糖和柠檬酸具有护色作用,麦芽糊精对蓝莓色素有一定不良影响,Vc对色素有破坏作用。金属离子中,Zn~(2+)、Ca~(2+)有护色作用,K~+、Mg~(2+)对色素无影响,Na~+、Cu~(2+)和Fe~(2+)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结论蓝莓色素的光、热稳定性较化学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0.
以野生马齿苋为原料,榨汁提取马齿苋花色苷并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马齿苋花色苷在酸性条件、低温、避光有利于其稳定;氧化剂和还原剂都能使马齿苋花色苷稳定性降低;木糖醇随浓度的增加对马齿苋花色苷有增色作用,呈对称的正态分布走势,浓度为10%达到峰值,随后随浓度增加增色减弱;甘露醇随浓度增加对马齿苋花色苷的减色作用增强;随着甜菊糖苷用量增加对马齿苋花色苷先减后增再降,呈倾斜的S形,浓度为0.06%时减色到谷底,浓度为0.13%时增色到峰值,超过此浓度增色下降,但浓度为0.26%时仍然处于增色状态;柠檬酸和乳酸浓度为0~3%时随浓度增加增色作用增大,浓度3%随浓度的增加增色作用减弱直至减色;金属离子Na~+、Mg~(2+)、Zn~(2+)、K~+对马齿苋花色苷影响较小,而Ca~(2+)、Cu~(2+)、Fe~(3+)对马齿苋花色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马齿苋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为马齿苋榨汁保健饮料的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野生毛葡萄皮渣为原料,用乙醇提取花色苷并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毛葡萄皮渣花色苷对p H、温度、光照、氧化剂、还原剂和防腐剂敏感;葡萄糖、果糖、蔗糖对该花色苷有一定的护色作用;金属离子K~+、Na~+、Mg~(2+)、Zn~(2+)对毛葡萄皮花色苷影响较小,Fe~(3+)、Cu~(2+)对该花色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紫花苜蓿花粉为原料,研究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苜蓿花色苷的工艺及不同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用酸化乙醇做提取剂,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10 min。紫花苜蓿花色苷较耐酸、耐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蔗糖、苯甲酸钠对花色苷的稳定性影响都不明显,而亚硝酸钠对花色苷有极大的破坏性;金属离子Cu~(2~+),K~+对苜蓿花色苷稳定性影响小,Al~(3~+),Zn~(2~+)对其有一定影响,而Fe~(3~+)对苜蓿花色苷稳定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紫甘蓝花色苷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甘蓝叶为试材,研究其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方案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检测紫甘蓝花色苷较适宜波长为(531±1)nm,以pH=1的50%乙醇为提取剂,在料液比1:50,60℃提取30min为佳。pH值对紫甘蓝花色苷的影响显著。金属离子中Al3+、Ca3+、Cu2+对紫甘蓝花色苷色泽无大影响,而Zn2+能起促进作用;蔗糖,葡萄糖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因含有丰富的花色苷成分,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天然色素日益增长的需求,紫苏叶花色苷将成为一个良好的天然色素来源。本文研究了pH、光照、温度等因素对紫苏叶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紫苏叶花色苷不耐高温,在光照条件下比较稳定,然而长时间的光照也会对紫苏叶花色苷造成影响。pH对其影响显著,在pH2~4范围内相对稳定。大部分无色金属离子对紫苏叶花色苷的稳定性没有影响,而Cu2+、Fe3+对紫苏叶花色苷稳定性影响较大。除此之外,氧化还原剂、苯甲酸钠和VC对紫苏叶花色苷都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控制紫甘蓝加工过程中花色苷的降解,研究了p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及外源添加物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紫甘蓝花色苷稳定性受pH、温度和光照影响较大,pH2.0左右的花色苷5 h保存率仍有92.92%±0.69%、40℃下避光5 h花色苷保存率有70.50%±0.52%,花色苷稳定性较强;添加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K+、Mg2+、Na+)低浓度Fe3+(0.01~0.02 g/mL)及抗坏血酸(0.03 g/mL)、蔗糖和乳糖均可提高花色苷稳定性;氧化剂H2O2及还原剂Na2SO3、高浓度Fe3+(0.03~0.04 g/mL)和抗坏血酸(0.09和0.12 g/mL)均加快花色苷降解,且降解速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加。花色苷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半衰期随之减小,50℃ pH2.0的t1/2最大为67.28 h,活化能最大为39.16 kJ/mol,为吸热非自发反应。采用紫甘蓝花色苷加工产品时,应尽量使温度低于40℃或者控制pH在2.0左右、选择提升或者不影响花色苷稳定性的辅料,于避光环境下操作及储存。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玫瑰花色苷为研究对象,以CIELAB色空间a~*、b~*和△E~*值及花色苷保存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10种金属离子对玫瑰花色苷颜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3.0的溶液中,Na~+、Mg~(2+)、K~+、Pb~(2+)对玫瑰花色苷的颜色稳定性无明显影响;Ca~(2+)、Zn~(2+)、Mn~(2+)、Al~(3+)4种离子不会使花色苷水提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Cu~(2+)可导致水提液颜色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较低浓度的Fe~(3+)可使花色苷水提液明显褪色,花色苷保存率大幅降低。玫瑰花色苷进行加工时,应避免与铜、铁质器具接触。该研究结果为玫瑰花色苷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黑枸杞中总黄酮,研究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和食品添加剂对黑枸杞黄酮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枸杞黄酮在避光、温度低于70℃及pH为6.0~8.0的条件下较稳定,70℃以上温度和长时间自然光照均明显影响黑枸杞黄酮的稳定性;金属离子Na~+、K~+、Mg~(2+)、Ca~(2+)对黑枸杞黄酮稳定性均无明显影响,Fe~(3+)、Fe~(2+)、Al~(3+)、Cu~(2+)影响其稳定性;氧化剂H_2O_2、还原剂Na_2SO_3以及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柠檬酸和苯甲酸钠对黑枸杞黄酮稳定性均有明显影响,而葡萄糖和蔗糖对黑枸杞黄酮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酮落新妇苷不稳定,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异构化和分解反应,该文利用HPLC研究了常见食品组分及金属离子对落新妇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见食品添加剂VC、蔗糖和β-CD可以提高落新妇苷的稳定性,而苯甲酸钠无明显影响。β-CD通过包结反应同时抑制落新妇苷异构化和分解反应;而VC和蔗糖则会加速落新妇苷的异构化,但抑制其分解反应。Al~(3+)、Mg~(2+)、Ca~(2+)、Na~+、K~+等金属离子可以轻微增强落新妇苷的稳定性,其中Na~+效果较好。Fe~(3+)会显著促进落新妇苷分解反应,降低其稳定性;而Al3+可完全抑制落新妇苷的异构化反应,但对其分解反应无影响。食品组分蛋白质和淀粉对落新妇苷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其中牛血清蛋白轻微增强其稳定性,而淀粉有轻微的减弱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千日红花色苷的微生物法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忠  张海华  王航  聂芊 《食品科学》2007,28(7):125-130
采用微生物法提取千日红花色苷,研究了菌种、温度、pH值、固液比和处理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在光照、酸度、氧化剂、还原剂、温度、糖及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花色苷的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范围内千日红花色苷的最佳吸收波长为530n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提取效果优于康氏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绿色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 Oud.)。在花色苷稳定性研究中发现,光照、氧化剂、高温、Fe2+、Fe3+和Al3+存在的条件不利于花色苷的稳定,而在有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花色苷的稳定性增强。酸性或中性环境中,花色苷较稳定。糖、Zn2+和Ca2+对稳定性基本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房岩强  刘建垒  李恬  和珊  赵丽  宋晓庆 《食品科学》2009,30(23):176-179
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紫色马铃薯花色苷,研究pH 值、温度、光照对色素的影响,探讨在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剂、防腐剂、食盐、葡萄糖等存在的条件下花色苷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色马铃薯花色苷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6nm,为水溶性色素;70℃以内比较稳定;pH 值对色素有显著影响,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金属离子Al3+、Zn2+、Na+、Ca2+ 对色素色泽无不良影响,而Sn2+、Fe3+ 影响显著;色素耐氧化性、耐还原性差,且光照能加速色素降解;防腐剂、食盐及葡萄糖等常用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