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UPLC-QQQ/MS法分析比较不同品种苦荞麦代表性成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同时测定川荞1号、西荞1号、米荞1号、迪苦4个不同品种苦荞麦中6种代表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品种之间含量差异进行分析与评价。所测6种成分葫芦巴碱、芦丁、山奈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奈酚、大黄素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5.27%~107.31%。4个品种苦荞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主要为黄酮类成分,其在米荞1号中含量最高,远高于川荞1号和西荞1号(P 0.01)。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及灵敏度高,可用于不同品种苦荞麦6种成分的测定,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苦荞麦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苏引1、紫野7和紫野10三个不同基因型紫苏在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mmol/L)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活力、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种子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均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幼苗培养3周后,随盐浓度增加,幼苗株高、幼苗活力指数、存活率、鲜重、干重和根系活力降低,MDA和可溶性糖增加,POD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三个紫苏品种在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生理变化上均表现出不同的耐盐能力,苏引1耐盐能力最强,紫野7居中,紫野10对盐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NaCl胁迫对西兰花芽苗叶黄素富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实验以“青峰”西兰花种子为实验原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对西兰花芽苗的芽长、鲜重、干重、含水率、可溶性蛋白、还原糖、丙二醛、脯氨酸、叶黄素含量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aCl浓度对西兰花芽苗生长影响较大,随NaCl浓度由0~300 mmol/L变化,叶黄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经1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至第4 d收获的芽苗中叶黄素含量为546.25 μg/g,比对照组增加了37.54%,该条件下芽苗的芽长、鲜重、干重、含水率、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含量也均明显提高,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0.88%、161.16%、68.65%、2.86%、54.90%和40.0%,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36.26%、14.62%、32.34%。本研究为通过NaCl胁迫西兰花种子萌发来提高叶黄素含量提供了新的方式,为开发功能性西兰花芽苗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红花种子不同亚油酸含量与其芽苗菜的质量关系,为红花芽苗菜的科学生产提供参考。对8个不同亚油酸含量的品种(系)红花芽苗菜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种子中PI305192亚油酸含量最高,其芽苗菜下胚轴长度和可食鲜重均最大,鲜重显著(P0.05)高于PI544040及其他品种(系)。川红1号和PI198294亚油酸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PI305192,但又极显著高于PI401479和PI470942,其中川红1号芽苗菜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与PI305192和PI198294相比差异不显著;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PI198294和川红1号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总多酚含量以川红1号、PI198294和PI544040较其他品种(系)高;川红1号总黄酮含量高,PI198294总黄酮含量也不低。说明川红1号和PI198294芽苗菜品质较优。试验还发现,红花种子亚油酸含量与芽苗菜的可食鲜重、可食干重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而种子油酸含量则与上述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总体上,种子亚油酸含量高的品种(系),其芽苗菜产量和部分品质较油酸含量高的品种(系)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5.
分别测定7种苦荞籽粒的基本组分水分和灰分,营养组分氨基酸、脂肪酸、淀粉、蛋白质以及功能组分黄酮和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苦荞麦总淀粉含量在60.23%~65.44%,且品种间差异不大;但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品种间差异较大。蛋白的含量在11.80%~15.83%,不同品种间的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总氨基酸含量与蛋白含量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脂肪含量在2.05%~2.85%,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苦荞麦品种间多酚和黄酮含量的差异显著(P0.05),川荞2号含有显著较高的多酚含量,可达131.92 mg/g;晋荞6号含有显著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可达147.46 mg/g;且苦荞麦品种间芦丁含量差别较大,可达2.82倍。因此,因地域差异导致苦荞麦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别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添加锌素营养液对培养苦荞芽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添加微量元素锌的营养液培养苦荞芽菜,探讨对苦荞芽菜品质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滴定法、氨基酸测定仪等方法,分析营养液加锌后培养苦荞芽菜的品质变化。与未加锌的对照相比,加锌后苦荞芽菜对锌的吸收增加,总糖、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还原糖、脂肪、粗纤维的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也有所增加,且氨基酸配比更合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锌营养液培养,能极大地改善苦荞芽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1年生贝达、SO4、5BB、抗砧3号葡萄砧木枝条为试材,经不同低温胁迫处理4 h后,测定不同葡萄砧木品种枝条中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各品种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总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供试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4个供试葡萄砧木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贝达5BB抗砧3号SO4。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波对荞麦种子进行预处理,测定其萌发率,比较了萌发过程中水分含量、可溶性糖、粗蛋白、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0~20min的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荞麦的发芽率,而且萌发后荞麦芽的品质有所提高,其抗氧化物质有一定程度的累积,体外抗氧化活性增强。其中以超声波处理20min效果最理想,发芽率提高至94%,总酚含量达到180.8μg GAE/m L,总黄酮含量为156.701mg芦丁/g样品,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达到最大值(0.197mg Trolox eq/g冻干样)。荞麦萌发之前采用适宜的短时间的超声波处理,不仅能促进萌发,还能促进其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梁红  唐超文  曾志成  柯辉鹏 《食品科学》2007,28(10):214-218
用富含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EGB)处理绿豆黄化幼苗,证明绿豆黄化幼苗能从溶液中吸收银杏黄酮,并引起某些营养生长方面的变化,从而改善绿豆芽菜的外观品质;银杏黄酮处理在提高绿豆芽菜黄酮含量的同时,降低其淀粉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提高。添加0.3mg/LIAA可明显地促进绿豆黄化幼苗对银杏黄酮的吸收,大幅度提高绿豆芽菜中的总黄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EGB水溶液处理绿豆黄化幼苗,生产高黄酮含量的保健芽菜是可行的。实验得出了高黄酮绿豆芽菜的生产工艺:即在25℃至30℃下,绿豆种子经清水精选后浸种12h,用含40mg/L银杏黄酮的EGB水溶液添加0.3mg/LIAA暗处理萌动种子48h,补充清水继续暗生长2~3d。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荞麦浆为原料,采用红茶菌发酵荞麦浆制备荞麦浆醋饮。以荞麦浆发酵液总酸含量及感官评分为指标,探究不同荞麦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红茶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对发酵液品质的影响,确定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荞麦浆醋饮,探究发酵过程中荞麦浆pH、总酸、总酚、总黄酮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红茶菌发酵荞麦浆醋饮最佳工艺条件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红茶菌接种量15%,发酵温度30 ℃;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过程中,荞麦浆pH降低、总酸升高,还原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总酚含量升高、黄酮含量先下降后升高,乙酸、乳酸、琥珀酸含量增加,苹果酸和丙二酸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发酵9 d后得到的荞麦浆醋饮总酸含量32.96 g/L,总酚含量1.72 g/L,总黄酮含量2.55 g/L,酸度适宜,口感柔和,具有浓郁的荞麦香气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取紫外光UVC、苯丙氨酸和硫酸铜3种不同的外源诱导因子处理对红皮花生芽菜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以红皮花生为试验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紫外辐照时间、苯丙氨酸和硫酸铜浓度为响应面试验因素,以红皮花生芽菜的发芽率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分析软件拟合出最佳的外源诱导处理组合。结果:影响红皮花生芽菜发芽率的最佳外源诱导处理的组合为:紫外辐照时间为27 min、苯丙氨酸浓度为107 mg/L和硫酸铜浓度为2.4 mg/L,在此条件下,红皮花生芽菜的发芽率为94%。总糖、蛋白质、脂肪和原花青素含量较未发芽的花生略有下降,分别下降19.05%、21.9%、17.8%和72%;Vc、黄酮和白藜芦醇含量较未发芽花生有所提高,分别提高到了原来的1.3倍、1.9倍和3.5倍;且经诱导处理的花生芽菜中白藜芦醇含量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黄酮含量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经诱导处理的花生芽菜中总糖、蛋白质、脂肪、Vc和原花青素含量与未处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不同外源因子最优组合诱导处理对红皮花生芽菜的营养品质影响较为明显,为进一步探讨花生芽菜等功能性食品的特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研究GA3对荞麦萌发的影响及种子发芽前后小分子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0mg/L、0.02mg/L、0.2mg/L和2mg/L)GA3处理荞麦种子,培养72h后,其发芽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所增加,其中0.2mg/L组发芽率最高,达85%,比对照组提高了33.4%。荞麦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与萌发时间呈负相关,由萌发前的133.52g/kg降到112.73g/kg;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萌发时间呈正相关,萌发72h后含量分别达到92.78g/kg,28.32g/kg;荞麦种子萌发60h后黄酮含量达到最高,为1587.5mg/100g,到萌发72h,黄酮含量降到1526.3mg/100g。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豌豆原料、0.5 cm芽长、5 cm芽长和10 cm芽长4种豌豆形态下的营养功能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发芽过程对豌豆各营养功能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有影响。随着豌豆幼苗的增长,含水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者含量均在0.5 cm芽长时达到最大值;粗纤维和灰分含量都在发芽过程中持续下降;VC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5 cm芽长时达到最大值;总酚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和总抗氧能力在发芽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发芽可以作为提升豌豆营养保健价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115-120
研究了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自然阴干和晒干对苦荞麦芽色泽及甲醇提取物中多酚含量、组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苦荞麦芽色泽、多酚含量和组分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真空冷冻干燥及60℃热风干燥的苦荞麦芽色泽变化最小,自然阴干的荞麦芽色泽最差。苦荞麦芽中含多种多酚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芦丁,其次为槲皮素和绿原酸,干燥方式对这些成分均有显著影响。真空冷冻干燥、60℃热风干燥及自然阴干的样品中总黄酮和多酚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方式,且样品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合干燥时的色泽变化,真空冷冻干燥和60℃热风干燥用于苦荞麦芽干燥可最大程度的保持荞麦芽色泽和活性成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籽粒为材料研究低氧胁迫下籽粒发芽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变化,筛选出最适富集GABA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5个品种玉米籽粒在72 h低氧胁迫发芽期间,芽长增长15.5~26.3 mm,呼吸强度提高1.7~3.2倍,干物质损失35.6%~40.6%,淀粉消耗15.5%~28.9%,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1.7~4.7倍和7.4~13.3倍,GABA含量提高9.3~13.2倍,不同品种玉米籽粒发芽能力和GABA富集量呈显著差异,以京甜紫花糯(ZHN)品种发芽率最高,达到85.5%,且GABA富集量达到0.65mg/g(以干质量计),ZHN是富集GABA的最适玉米品种。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中GABA含量与芽长、呼吸强度、游离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能提升玉米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UV-B辐照下大豆发芽富集异黄酮品种筛选及发芽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  杨润强  顾振新 《食品科学》2016,37(13):107-113
以天骄(TJ)、苏青1号(SQ1)、苏青3号(SQ3)和95-优1(95Y1)4 个品种的大豆为原材料,在中波紫外光(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辐照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以发芽5 d后大豆异黄酮含量及其关键酶活力为主要指标,并综合分析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出富集大豆异黄酮的最适合品种。结果表明:发芽的天骄大豆异黄酮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和查耳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活力最大,豆芽质量良好,发芽率、芽长、呼吸强度、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余品种,故天骄大豆籽粒是发芽富集异黄酮的良好品种。以天骄为原料,对其进行发芽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异黄酮含量显著增加,第7天为发芽前的3.02 倍,PAL活力显著上升,CHS活力先上升后下降。大豆中可溶性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含量呈减少趋势,游离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含量逐渐增加。本实验筛选出天骄为UV-B辐照条件下富集大豆异黄酮的最适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以8种花生种子为原料,探究发芽4 d过程中各品种花生发芽率、芽长、基础成分和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并优选出3个品种(花育22、花育25和花育50),分别采用低温、超声、紫外、添加诱导剂苯丙氨酸和水杨酸对白藜芦醇进行富集。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各品种发芽率和芽长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营养成分也发生改变,水分、游离氨基酸均显著增加,粗脂肪、可溶性蛋白总体均显著下降,灰分、粗蛋白和总糖的含量总体上不发生变化,活性成分白藜芦醇的含量也显著增加,最高达144.72 μg/100 g。此外,进一步通过对比3个品种发芽2 d时各诱导处理组与对照组白藜芦醇的含量可知,超声、紫外以及添加苯丙氨酸的处理对发芽过程中白藜芦醇均有显著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位杰  蒋媛  林彩霞 《食品科学》2018,39(11):69-7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和杂交的13 个品种(系)果实的主要品质性状 (单果质量、果肉硬度、果形指数、心果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石细胞含量、 VC含量、糖酸比、汁液含量)进行了分析,以简化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和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的评价指 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的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果实石细胞含量和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果实汁 液含量变异系数较小,部分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简单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 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88.964 5%,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概括这些性状的总体信息量;依据不同品种(系)的主成分得分,筛选出的5 个代 表性的品种(系)分别为84-1-1、84-1-15、新梨9号、新梨8号、84-4-72。经聚类分析,可将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和 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评价指标简化为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石细胞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汁液含量5 个主 要指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可以简化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和杂交品种(系)果实品质的评价指 标,有助于库尔勒香梨优良果实性状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相似文献   

19.
褪黑素处理对盐胁迫下番茄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金棚1号”番茄为材料,研究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褪黑素对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加50、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下,可以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β-胡萝卜素含量,降低果实中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相比于单纯盐胁迫处理,果实品质更好。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各处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分析各处理组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胁迫处理提高了果实挥发性物质总含量,而施加不同浓度褪黑素会进一步提高挥发性物质含量,其中在50 μmol/L褪黑素处理下,其含量最高。综上,在利用褪黑素缓解番茄盐胁迫时,施加浓度为50~100 μmol/L的褪黑素能够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果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揭示探究麦饭石水培养荞麦芽发芽工艺以及所产荞麦芽的抗氧化活性。以发芽率、腐烂率和总重量为指标,确定了最佳发芽工艺。麦饭石水、普通矿泉水的元素含量使用ICP-MS测定;应用TA-XT.Plus对荞麦芽进行了物性测试。在最佳条件下,对荞麦芽的感官特性,元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也进行测定。所得数据表明,麦饭石水中硒、锶、锰等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矿泉水,特别是硒、锰的增加率分别为178.30%、1689.10%;常量元素钙、钾的增加率分别为30.30%、912.50%;最佳工艺为:浸种12 h,温度22℃,培育7 d;最佳工艺下,麦饭石水培养荞麦芽(实验组)发芽率较矿泉水培养荞麦芽(对照组)高65.00%,腐烂率低21.00%,长势更好,感官评分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抗氧化活性较高,对DD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率分别为85.00%、69.70%、49.10%,钙、铜和锶等元素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因此,将麦饭石水用于芽菜培育,且所得麦芽用于特色芽菜饮品开发及高值化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