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新鲜双孢菇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护色工艺进行优化。选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柠檬酸亚锡二钠(DSC)、L-半胱氨酸、异抗坏血酸钠作为自变量,以双孢菇褐变程度作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研究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其褐变度的影响,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得到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0.97%,柠檬酸亚锡二钠0.05%,L-半胱氨酸0.57%,异抗坏血酸钠为0.53%,此时双孢菇切片褐变度的实测值为2.52,护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糖、盐、生姜作为该实验的单因素对煨汤藕进行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来确定最合适的方案,配制最佳比例的复合护色液,其配比为生姜汁1.2%、蔗糖溶液2.4%、盐溶液4.01%,此时的褐变度为6.92,防褐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脱水西兰花的糖护色处理工艺。首先对影响脱水西兰花品质的指标进行分类和排序,进行归一化处理,赋予不同权重,通过算术运算获得脱水西兰花综合评价值Y。以Y为响应值,评价糖类型(乳糖、葡萄糖、海藻糖)、护色时间、护色浓度对脱水西兰花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糖护色处理工艺条件。结果显示使用10.1%的葡萄糖、护色处理15.1 min,此时脱水西兰花综合评价值Y值为1.2667,该结果与验证实验的结果相对偏差仅为0.442%,响应面分析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该工艺条件降低脱水西兰花颜色变化,保留其营养成分,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合适的防褐变工艺条件,有效抑制生湿面褐变,提高生湿面的商业价值,以高筋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生湿面,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热烫时间、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抗坏血酸添加量为影响因子,色差值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生湿面防褐变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生湿面防褐变工艺二次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显著,拟合度好,影响生湿面色差值的主次顺序为热烫时间 > 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 > 抗坏血酸添加量,生湿面最优的防褐变工艺条件为热烫时间77 s、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为0.03%、抗坏血酸添加量为0.013%,此时生湿面的色差值为2.23,接近预测值,表明此防褐变工艺具备合理可行性,对生湿面的护色效果较佳,为生湿面的褐变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师江  吴荣书 《食品工业科技》2011,(3):301-303,306
采用3种方法:直接烫漂、护色液浸泡后烫漂、蔗糖溶液浸泡后烫漂,研究其对桂花的护色作用,比较选出最佳方法。烫漂后60℃条件下干燥。结果表明新鲜桂花花瓣用20%蔗糖溶液浸泡后90℃烫漂2min,干燥后色泽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3种方法:直接烫漂、护色液浸泡后烫漂、蔗糖溶液浸泡后烫漂,研究其对桂花的护色作用,比较选出最佳方法。烫漂后60℃条件下干燥。结果表明新鲜桂花花瓣用20%蔗糖溶液浸泡后90℃烫漂2min,干燥后色泽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市售新鲜双孢菇为原料,选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苯甲酸、异抗坏血酸钠为褐变抑制剂做抑制双孢菇酶促褐变的实验。结果表明:对双孢菇酶促褐变抑制效果最好的是苯甲酸,其次是柠檬酸,再次是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0.70%、苯甲酸0.28%、异抗坏血酸钠0.65%复配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可达79.02%。  相似文献   

8.
通过PB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设计对水芹护色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护色剂复合比例、护色剂浓度、热烫时间三因素为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护色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护色剂复合(异VC钠∶碳酸氢钠比例)为5∶2.62、护色剂浓度0.36%、热烫时间1.40 min时,水芹褐变程度最小,护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银条加工中烫漂护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银条(Stachys Floridana Schutl.ex Benth.)为实验材料,以成品的褐变度为指标,对银条加工中烫漂护色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95℃烫漂温度下,烫漂3.0min,最佳褐变抑制剂组合为0.05%L-cys、0.05%VC、1%CA,产品的外观色泽洁白;不同抑制剂抑制银条褐变作用的顺序是CA>L-cys>VC。  相似文献   

10.
核桃仁种皮的护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核桃仁种皮在加工过程中的护色工艺。通过定性试验初选出护色效果相对较好的护色剂,再经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选出护色效果最佳的护色剂组合,以保持种皮的颜色。结果表明:最佳护色剂组合为1.0g/L柠檬酸+6.5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5.0g/L CaCl2;其中对颜色改善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柠檬酸,其次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影响最小的为CaCl2。SPSS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结果的影响显著,而CaCl2对结果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栗粉护色和干燥中的关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粉加工中护色和干燥技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中采用L9( 34)正交试验并结合感官评价,对经护色处理的板栗进行研究;同时对不同温度下板栗切片的热风干燥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 1%Vc、0 7%柠檬酸、0 3%植酸和1%NaCl混合护色液处理板栗30min的护色效果最佳,可有效控制褐变;实验证明在低于6 0℃热风干燥0 7cm厚的板栗切片,板栗的色泽不变;而高于6 5℃,不同的干燥时间对板栗的色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法优化板栗蓉分级护色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抑制板栗在制蓉过程的褐变,对其加工过程采用二级护色工艺。通过测定样品的总色差(△E*),分别研究了柠檬酸、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和氯化钠对板栗色泽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护色液配方。结果表明,柠檬酸、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和氯化钠在板栗制蓉过程中均有抑制褐变的效果。一级护色的最佳配方为:柠檬酸0.05%,抗坏血酸0.75%,L-半胱氨酸0.17%,氯化钠2.00%;二级护色的最佳配方为:柠檬酸0.45%,抗坏血酸0.65%,L-半胱氨酸0.05%,氯化钠1.90%。  相似文献   

13.
果蔬在贮藏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褐变,直接影响果蔬品质、食用价值及商业价值。因此控制褐变对保持果蔬品质是十分必要的。以胡萝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褐变的原理及相应的抑制褐变方法,期望对研究胡萝卜的护色及脆片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鲜山药为原料,采用热风干燥法制备山药粉。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研究了柠檬酸、抗坏血酸、植酸、氯化钙4因素对山药粉白度的影响,可以得出热风干燥法制备山药粉的最优护色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浓度1.28%、L-抗坏血酸浓度0.05%,植酸浓度0.12%,氯化钙浓度0.3%,山药粉的实际甘茨白度为23.56。实验研究表明,以甘茨白度作为山药粉色泽评判的指标,并用响应面法对山药护色工艺的优化合理可行,为山药粉护色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板栗加工过程的护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温度、水分、pH值条件下对板栗糊化过程中褐变的影响,并通过钝化酶处理,消除酶促褐变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护色液最佳配方为:抗坏血酸0.5%、植酸0.3%、柠檬酸0.5%和EDTA-2Na 0.15%.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山胡椒在加工中的褐变问题,通过热烫与护色剂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产品的总色差△E为指标,对山胡椒护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90℃漂烫温度下,漂烫60s后,其最佳护色剂组合为0.3%氯化钙、0.08%抗坏血酸、0.03%乙酸铜、0.3%植酸,在该条件下进行验证,山胡椒样品△E为6.02,取得了良好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绿茶饮料的护色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旨在利用加Na_2SO_3、Vc、ZnCl_2和调节P~H值的方法抑制和防止绿茶茶汤中叶绿素、茶褐素的褐变。利用EDTA对绿茶茶汤中引起混浊的茶多酚类物质络合来解决饮料的“冷后浑”现象。试验结果表明:使用0.06%Na_2SO_3、0.03%Vc、0.01%ZnCl_2和调节PH值在4.0~5.0时,能有效地抑制绿茶茶汤丰写变;使用0.08%EDTA能够有效地防止绿茶茶汤“冷后浑”现象的产生。同时,获得了解决沉淀与护色的最佳结合点。从而使绿茶饮料能够长期保存,且澄清透明不交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兰州大接杏为原料,采用无硫护色液对真空冷冻干燥的杏干进行护色工艺研究。以明度值和色差值作为影响杏干褐变的指标,通过实验最终得到一种替代亚硫酸盐的无硫护色液:杏干冻干之前,在柠檬酸0.4%、抗坏血酸0.06%、氯化钠0.1%、焦磷酸钠0.04%的护色液中浸泡10min,冻干后测得杏干的色差值ΔE为6.96,此时杏干颜色保持最好。   相似文献   

19.
果蔬及其制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褐变,此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外观、风味和营养品质.本文介绍了果蔬泥褐变机理,并研究两种护色技术在果蔬泥中的应用,包括加抑制剂法、热处理技术.在此基础上,还阐述了果蔬泥护色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果蔬泥护色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杏的无硫护色工艺.结果表明:杏片的厚度、护色工艺影响护色效果.将4mm~5mm杏片浸泡于0.3%β-环状糊精+0.2%葡萄糖酸锌复合液中,热烫2 min,经此处理的杏片仍保持杏原有的橙黄色,具有良好的感官效果.为了防止破碎的杏浆料的褐变,采用90℃下热烫2min以钝化多酶氧化酶(PPO),防止有酶参与的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