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引起鲜切苹果腐败的霉菌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活体实验比较致腐能力。从鲜切苹果中分离13株霉菌,通过形态学鉴定方法分为5个属,其中青霉菌属(Penicillium)7株,曲霉属(Aspergillus)1株,枝孢属(Cladosporium)3株,枝顶孢属(Acremonium)1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1株。根据青霉菌在CA、CYA、G25N培养基上的特征及镜检观察,将所分离的青霉菌鉴定为5种:皮落青霉(P.crustosum),扩展青霉(P.expansum),米舒青霉(P.miczynskii),橘灰青霉(P.aurantiogriseum),鲜绿青霉(P.viridicatum)。活体实验进行腐败与非腐败霉菌的分类,得到腐败霉菌有5种,分别为鲜绿青霉、扩展青霉、皮落青霉、互隔交链格孢霉(A.alternata)、黑曲霉(A.niger);非腐败霉菌有5种,分别为橘灰青霉、地生枝顶孢(A.terricola)、球孢枝孢(C.sphaerospermum)、枝状枝孢(C.cladosporioides)和米舒青霉。5种腐败霉菌的致腐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皮落青霉、扩展青霉、鲜绿青霉、互隔交链格孢霉、黑曲霉。   相似文献   

2.
鲜切生菜致腐霉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起鲜切生菜腐败的霉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形态学鉴定方法,从鲜切生菜中分离出46株霉菌,其中青霉菌属(Penicillium)28株,曲霉属(Aspergillus)13株,枝孢属(Cladosporium)3株,镰孢属(Fusarium)2株。根据不同属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性状,通过在察氏琼脂培养基(CA)、察氏酵母膏琼脂培养基(CYA)、查氏酵母浸出液加蔗糖培养基(CY20S)、25%甘油硝酸盐琼脂培养基(G25N)和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等鉴定培养基上的特征及显微镜观察,将28株青霉菌属鉴定为三种:橘灰青霉(P.aurantiogriseum)、鲜绿青霉(P.viridicatum)、草酸青霉(P.oxalicum)。13株曲霉属鉴定为两种:泡盛曲霉(A.awamori)、蜂蜜曲霉(A.melleus)。枝孢属鉴定为一种:枝孢样枝孢霉(C.clad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3.
对引起鲜切生菜腐败的霉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形态学鉴定方法,从鲜切生菜中分离出46株霉菌,其中青霉菌属(Penicillium)28株,曲霉属(Aspergillus)13株,枝孢属(Cladosporium)3株,镰孢属(Fusarium)2株。根据不同属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性状,通过在察氏琼脂培养基(CA)、察氏酵母膏琼脂培养基(CYA)、查氏酵母浸出液加蔗糖培养基(CY20S)、25%甘油硝酸盐琼脂培养基(G25N)和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等鉴定培养基上的特征及显微镜观察,将28株青霉菌属鉴定为三种:橘灰青霉(P.aurantiogriseum)、鲜绿青霉(P.viridicatum)、草酸青霉(P.oxalicum)。13株曲霉属鉴定为两种:泡盛曲霉(A.awamori)、蜂蜜曲霉(A.melleus)。枝孢属鉴定为一种:枝孢样枝孢霉(C.clad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4.
鲜切苹果致病霉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引起鲜切苹果腐败的霉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形态学鉴定方法,从鲜切苹果中分离出28株霉菌,其中芽枝霉属(Cladosporium)7株,青霉菌属(Penicillium)21株。根据青霉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性状,利用在CA、CYA、G25N培养基上的特征及镜检观察,将21株青霉菌鉴定为四种:刺糙青霉(P.echinulatum),皮落青霉(P.crustosum),娄地青霉(P.roqueforti),产黄青霉(P.chrysogenum)。   相似文献   

5.
以鲜切生菜为材料,对不同贮藏温度(0,4,10,25℃)货架期终点腐败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回接试验验证其腐败性。从接种并发病的鲜切生菜中分离纯化微生物,判断是否与接种菌株一致,确定鲜切生菜的腐败细菌。从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共筛选出菌落形态差别比较明显的菌株32株。通过16S r DNA序列进行分类研究,确定该菌的分类地位,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鉴定,确定各细菌所属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鲜切生菜菌相较为复杂,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优势地位,主要包括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欧文氏菌(Erwinia spp.)、泛菌(Pantoea spp.)、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水拉恩菌(Rahnella spp.)等革兰氏阴性菌,此外还存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微生物菌相变化分析表明,荧光假单胞菌为鲜切生菜贮藏过程中的共有腐败细菌。  相似文献   

6.
对苹果中的霉菌进行了分离、纯化与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苹果中初步分离出3株霉菌,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初步鉴定3株菌株分别为青霉属(Penicillium)、黑曲霉属(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属(Aspergillus oryzae)。   相似文献   

7.
凉果加工与贮藏中霉菌污染直接影响凉果的品质。为明确凉果贮藏中优势腐败霉菌的种类,该研究对在常温贮存4个月后霉变的葡萄干、话梅、杏脯中腐败霉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7种典型腐败霉菌。将分离出的腐败霉菌回接至无菌的葡萄干、话梅、杏脯表面,进行回接侵染实验,通过凉果霉变时间确定出4株菌株为优势腐败霉菌。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菌丝和分生孢子显微结构观察,结合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鉴定优势霉菌种属。结果表明:葡萄干的优势霉菌为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velox)和暗黄青霉(Penicillium citreonigrum),话梅的优势腐败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杏脯的优势腐败霉菌为菌核青霉(Penicillium sclerotiorum)。该研究结果可为凉果腐败霉菌的分离鉴定提供可靠的方法,也可为后续凉果杀菌方法的选择,贮藏条件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明  陈信宇  张辉  冯凤琴 《食品工业科技》2014,(12):218-221,225
对散装老豆腐及盒装内酯豆腐中腐败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致腐细菌回接实验进一步探究了豆腐腐败现象与致腐细菌的关系,同时,测定了单月桂酸甘油酯(GML)、月桂酸蔗糖酯、δ-葡萄糖酸内酯、Nisin及其复合体系的最低抑制浓度和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导致豆腐腐败的细菌主要为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发酵乳杆菌、梨形肠杆菌及肠膜明串珠菌分别导致豆腐发粘、涨袋及质构变软;GML对上述4种致腐细菌的抑制效果最佳;GML与Nisin复配增效效果最明显,对类短短芽孢杆菌、发酵乳杆菌及肠膜明串珠菌均有协同增效作用。本文为研发添加于豆腐类产品的新型高效保鲜剂,延长其保质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贵州霉变薏米中分离纯化霉菌菌株,通过反接种验证其致霉性并进行生物学分类鉴定。采用点植法观察霉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性状、菌落特征,在形态学鉴定基础上,辅以ITS序列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菌株拟鉴定到属种。最终筛出15株霉菌,并将其中8株致霉菌鉴定到种,分别为:C1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C2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C3构巢曲霉菌(Aspergillus nidulans)、C4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C5冠突曲霉菌(Aspergillus cristatus)、C6层生镰刀霉菌(Fusarium proliferatum)、C7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和C8青霉菌(Penicillium aethiopicum)。从薏米中分离的霉菌对薏米有明显的致霉作用,推测其为薏米中主要致霉菌类型。本文为今后薏米储藏及防霉抑腐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春草莓表面霉菌的总体状况,对主要致腐真菌进行致腐能力和产毒素研究,为草莓的保鲜及食用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0份春草莓样品进行霉菌检测,分离霉菌采用ITS序列测序方法进行鉴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酶联免疫法对腐烂草莓及真菌发酵液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和展青霉素(patulin,PAT)进行检测,对出现率较高的霉菌进行草莓复接试验,判断其致腐能力。结果健康草莓表面的霉菌计数对数值3.5~5.5的占样品总数的83%;毛霉菌属、枝孢菌属和青霉菌属在草莓中出现率较高;由这3类霉菌致草莓腐烂样品和其发酵液均检测不出真菌毒素OTA和PAT,复接试验中毛霉属真菌在36 h在草莓表面形成明显菌斑,72 h可形成明显菌斑而更大面积软腐。结论草莓表面存在大量且多种霉菌,霉菌侵染草莓是导致其腐烂主要诱因,毛霉属霉菌占主要生态位但青霉菌属、枝孢菌属霉菌更易导致其软腐,草莓表面霉菌不会产生真菌毒素而对草莓进行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1.
鲜剥大蒜中腐败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鲜剥大蒜霉变部分的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观察待测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菌丝显微结构,并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分离纯化后一共得到4株菌,通过对其菌落形态特征和菌丝显微结构观察,初步判定为青霉、根霉、赤霉及曲霉;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测序和序列分析,最终鉴定4株菌分别为: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赤霉(Gibberella intermedia)、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  相似文献   

12.
槟榔干果贮藏中霉菌污染直接影响干果的贮藏品质。为明确槟榔干果贮藏中优势腐败霉菌的种类,本实验对海南万宁产5个批次的槟榔干果在高温高湿贮藏环境下贮存3个月后的腐败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1株腐败霉菌;将纯化后的11株腐败霉菌的孢子悬液分别喷洒至新鲜制备已灭菌的槟榔干果上进行回接侵染验证实验,得到2株优势腐败霉菌S1023和W3。通过传统的菌落形态特征和菌丝、孢子显微结构观察;结合PCR扩增,得到序列长度分别为529 bp和571 bp的ITS序列,经rDNA-ITS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将2株优势霉菌分别鉴定为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和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本研究结果可为槟榔干果中腐败霉菌的分离鉴定提供可靠的方法,也可为后续槟榔干果杀菌方法的选择,贮藏条件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食品工业科技》2013,(03):332-334
目的:筛选鲜切青椒中的优势腐败菌,揭示其腐败能力,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北京地区\  相似文献   

14.
以鲜切生菜为试材,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手段分离纯化在4℃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原真菌,通过回接试验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系统发育学分析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货架期终点的鲜切生菜中共筛选出菌落形态差别比较明显的病原真菌4株,经鉴定其依次为短柄帚霉(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翅孢壳霉(Emericellopsis sp).和暗孢节菱孢(Arthrinium phaeospermum),4种病原真菌中扩展青霉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5.
鲜切青椒优势腐败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鲜切青椒中的优势腐败菌,揭示其腐败能力,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北京地区“京甜3号”、“中椒7号”、“冠军椒王”、“强舟”四个青椒品种为实验材料,经过鲜切工艺处理后贮藏至腐败,采用平板计数法和划线分离法,从腐烂组织中筛选优势菌株,经过反接验证测定其腐败能力,并对优势腐败菌进行形态学和API20E、API50CH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四个品种的鲜切青椒中均筛选出优势菌株A、B;菌株B对鲜切青椒具有致腐性,而菌株A不具有腐败能力;经过显微镜观察及革兰氏染色后鉴定B为革兰氏阴性杆菌,API20E、API50CH初步鉴定其为欧文氏菌.结论:菌株B为欧文氏菌,是鲜切青椒的优势腐败菌.  相似文献   

16.
从苹果果皮中筛选出对引起苹果采后病害的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互隔交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具有拮抗作用的酵母菌,并初步研究其拮抗机理。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两株可以同时拮抗三种腐败霉菌的拮抗酵母菌Y4和Y9,根据酵母菌菌落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的分析结果,鉴定为Candida railenensisAureobasidium pullulans,其中A.pullulans为类酵母真菌。C.railenensis的最佳拮抗浓度为109 CFU/mL,对P.expansum、A.alternataA.niger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均有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到C.railenensis能够包围和吸附腐败霉菌孢子,与它们竞争营养与空间,此外还能够吸附P.expansum菌丝体与其直接作用。C.railenensis的主要抑病机理是营养与空间竞争,并且其生防效果的发挥是多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霉变鲜剥大蒜中分离纯化的致腐霉菌(桔青霉、匍枝根霉、赤霉和赭曲霉)为实验菌种,探究不同臭氧处理对其抑制作用。采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臭氧处理4种霉菌,通过测定致死率、菌丝生长抑制率、电解质溶出率、蛋白质溶出率和菌体微观形态来评价臭氧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对桔青霉、匍枝根霉、赤霉和赭曲霉4种霉菌的最佳处理条件分别为20℃下6μL/L的臭氧处理20 min、25℃下8μL/L的臭氧处理20 min、25℃下6μL/L的臭氧处理20 min、25℃下8μL/L的臭氧处理15min。  相似文献   

18.
焙烤食品种类繁多、营养丰富,不仅容易氧化变质,更容易滋生霉菌,导致产品变质。本实验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分离、纯化几种发霉焙烤制品上的特征菌,通过形态观察,初步鉴定为青霉菌和曲霉菌;然后使用天然肉桂、丁香精油作为防腐剂,通过测定固相/气相抑菌圈和MIC来研究精油对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肉桂、丁香精油对霉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可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于焙烤制品,达到抑菌、防腐和延长焙烤制品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草莓致腐霉菌的鉴定及其产毒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草莓表面主要致腐真菌,并研究其是否产生毒素。方法对草莓真菌进行分离,综合利用菌落形态学观察、显微生殖观察、真菌ITS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真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腐烂草莓及真菌发酵液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含量。结果 4种毛霉属真菌和1种青霉属真菌可引起草莓腐烂,经分子鉴定分别为易脆毛霉菌、卷枝毛霉菌、多枝毛霉菌、根毛霉菌和草酸青霉菌。腐烂的草莓和毛霉发酵液检测不出OTA,但青霉菌发酵液中检测出OAT毒素存在。结论真菌是致草莓腐烂的主要诱因,毛霉菌在腐烂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但产毒素的青霉菌与其共生,应加强草莓及制品的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20.
鲜切苹果品质保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研究了不同褐变抑制剂对鲜切苹果PPO活性、褐变度、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的1.5%L-半胱氨酸、1.0%D-异VC钠、1.0%谷胱甘肽处理均能较好地抑制鲜切苹果褐变。采用0.10%D-异VC钠+0.12%谷胱甘肽+0.13%L-半胱氨酸,浸泡2min的复合处理,可使鲜切苹果的PPO活性、褐变度、感官品质在14d内保持较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