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蓝莓花色苷对2型糖尿病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影响及肝脏的保护作用。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四氧嘧啶诱导的方法建立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5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吡格列酮)组、蓝莓花色苷低剂量(100 mg/kg·d)给药组和蓝莓花色苷高剂量(200 mg/kg·d)给药组。阳性药及蓝莓花色苷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末次给药12小时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血清中及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相比,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维持较高水平(P0.01),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明显下降(P0.01),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小鼠肝细胞出现变性、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病理变化。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和蓝莓花色苷给药组小鼠血糖明显降低(P0.01),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1),MDA含量下降(P0.01),肝脏病理变化有所改善。蓝莓花色苷能够通过减轻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机体的氧化损伤,并对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莓花色苷的稳定性受pH值、温度、添加剂、光照等诸多因素影响。文中分别在液态和固态条件下研究蓝莓花色苷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低pH值可增加蓝莓花色苷的稳定性,适量添加柠檬酸、苹果酸、醋酸,有利于花色苷的稳定。蓝莓花色苷在低温冷藏条件下稳定,在光照下不稳定,-20℃避光保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姜黄素(Cur)联合蓝莓花色苷(Ant)致睡眠剥夺大鼠心血管损伤的保护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课题组将5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SDmodel组、SD+Cur保护组、SD+Ant保护组、SD+联合保护组(n=10),各保护组给予400mg/kg.bw的姜黄素和(或)花色苷灌胃。造模给药完成后处死动物,进行血清炎症因子、心脏病理学、主动脉氧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SDModel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升高(P <0.05),出现肌纤维紊乱、肿胀、断裂等损伤,主动脉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P <0.05);经Cur、Ant保护后,血清炎症因子、损伤的心脏组织结构、主动脉氧化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因此,姜黄素联合蓝莓花色苷致睡眠剥夺大鼠心血管损伤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天然植物中的姜黄素和蓝莓花色苷可作为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功能食品开发。  相似文献   

4.
花色苷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其稳定性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本试验系统地研究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为蓝莓花色苷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测定蓝莓花色苷在不同浓度金属溶液中的吸光度的变化,确定金属离子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花色苷在酸性水溶液中的吸收峰分别在279,520 nm处.K+不能使花色苷的吸光度增加,对花色苷的稳定性也无显著影响;Ca2+、Cu2+、Al3+具有增色作用,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高浓度Na+、Zn2+、Mn2+具有增色作用,而且能够增强花色苷的稳定性;Fe2+、Fe3+、Pb2+对花色苷具有破坏作用,使花色苷的稳定性下降,含Fe3+、Pb2+的花色苷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相似文献   

5.
蓝莓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4种体外实验模型对蓝莓花色苷抗脂质体过氧化、还原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进行了研究,并与抗坏血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蓝莓花色苷具有抗脂质体过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蓝莓花色苷抗脂质体过氧化能力强于抗坏血酸;还原能力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不如抗坏血酸;低浓度时,花色苷清除羟基自由基和抗坏血酸接近,高浓度时强于抗坏血酸。蓝莓花色苷抗脂质过氧化、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165.97、141.12、345.71μg/mL。  相似文献   

6.
蓝莓花色苷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研究蓝莓花色苷(anthocyanins from blueberry fruits,ABBF)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高脂组,低、中、高剂量蓝莓花色苷组,测定其血脂水平及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摄入蓝莓花色苷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较高脂组显著降低,而血清和肝脏T-AOC、SOD和GSH-Px活性明显增强,MDA的生成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的溶剂对蓝莓果中花色苷进行了提取,确定乙醇为较好的提取溶剂,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时间、pH值、温度5个因素对提取蓝莓果花色苷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60%乙醇、料液比为1g∶15mL、提取时间120min、pH值3、提取温度40℃、提取2次。采用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提取,确定蓝莓果花色苷含量约为358mg/100g鲜果。  相似文献   

8.
《食品工业科技》2008,(04):215-218
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及二者复合对蓝莓果中花色苷进行了提取,发现纤维素酶提取效果较好。用纤维素酶研究了酶用量、料液比、酶解时间、pH、酶解温度对花色苷提取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酶用量5mg/g,料液比1g:8mL,pH5.0,提取时间60min,酶解温度45℃,提取2次,蓝莓果中花色苷含量约为350mg/100g鲜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探讨了p H、热、光、金属离子(Na+、Ca2+、Fe3+、Mg2+、Cu2+、Zn2+)、H2O2、Na2SO3、蔗糖、苯甲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以及不同包装材质对两种蓝莓花色苷理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花色苷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可稳定存在;对热、光敏感,稳定性差;氧化剂及还原剂对蓝莓花色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蔗糖却有明显的增色作用;PET材质更适合做为蓝莓产品的包装材料。由两种蓝莓比较得出低丛蓝莓花色苷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在今后的加工或是色素提取中应该选用花色苷性质相对稳定的蓝莓品种。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9,(4):16-19
文章研究Na_2SO_3添加量、pH值和主发酵温度对蓝莓酒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以花色苷保存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分析Na_2SO_3添加量、发酵温度以及pH值对蓝莓酒花色苷保存率的影响,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在pH3.0时,添加0.4g/L的Na_2SO_3,模拟蓝莓酒中二氧化硫含量达到0.2g/L,在发酵温度区间不变情况下,花色苷保存率最高。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添加Na_2SO_3能减缓蓝莓酒中花色苷的降解。  相似文献   

11.
醋酸溶液提取蓝莓花色苷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莓花色苷具有抗氧化、增加人眼视力等多种生理功能。该文以蓝莓为原料,对醋酸溶液提取蓝莓花色苷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莓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醋酸浓度2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h,料液比1∶10,提取2次。蓝莓花色苷提取率为92.8%。  相似文献   

12.
以蓝莓果汁和纯化的蓝莓花色苷为原料,通过比较不同基质中花色苷对p 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以及部分添加剂的稳定性,研究蓝莓果汁成分对花色苷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花色苷在p H≤3时比较稳定;对光和高温比较敏感。蔗糖、苯甲酸钠及Na+、K+、Ca2+、Cu2+、Fe2+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VC可以增加果汁中花色苷的稳定性,而对纯化后的花色苷稳定性具有破坏作用。在上述基质及加工条件下,蓝莓果汁成分在3≤p H≤6、避光、温度≤100℃等贮存条件以及添加苯甲酸钠、蔗糖、Na+、K+、Ca2+、Cu2+、Fe2+、Fe3+等条件下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在光照以及添加VC、低浓度Mg2+(0.01~0.05mol/L)等条件下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有增强作用;在p H≤2以及添加高浓度Mg2+(0.1mol/L)等条件下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超高压处理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测定了在100、300、500、600 MPa四个超高压压力以及0、5、10、15、20、25、30 min七个时间梯度处理条件下蓝莓清汁花色苷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蓝莓花色苷的稳定性较差,蓝莓清汁中的花色苷随着超高压处理时间的增加降解速率加快,其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了几种常见组分如:抗坏血酸、蔗糖、葡萄糖以及黄酮类物质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抗坏血酸、蔗糖和葡萄糖能够降低蓝莓花色苷的稳定性,加速蓝莓花色苷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的降解,且浓度越高影响越大;添加黄酮类物质发现随着超高压压力的增加蓝莓花色苷的浓度也增加,且随着添加黄酮类物质的浓度的增加蓝莓花色苷的浓度也增加,结果表明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可以提高蓝莓花色苷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野生蓝莓果实中花色苷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论文以野生蓝莓果为原料,对蓝莓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莓花色苷提取的最佳条件是:乙醇浓度80%,浸提时间30min,浸提温度30℃,pH2,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色素的提取率为92.4%。  相似文献   

15.
蓝莓花色苷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抗氧化活性,可用于防止体内氧化应激损伤。蓝莓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受到的极大限制就是花色苷的结构极不稳定,在提取、纯化、生产、贮藏过程中花色苷极容易受到破坏。本文从蓝莓花色苷的结构分类、其抗氧化功能的构效关系和提取花色苷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做出综述,以期为蓝莓花色苷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4):192-196
研究了蓝莓皮渣花色苷在不同加工与贮藏条件下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光照及氧气均显著影响着蓝莓皮渣花色苷的稳定性。40~80℃蓝莓皮渣花色苷热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降解自由能为1.50×10~4k J/mol,100℃时降解反应则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与自然光照射相比,避光更有益蓝莓皮渣花色苷的稳定性;花色苷在有氧条件下易分解,其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研究不同成熟度蓝莓果实的总花色苷含量及其花色苷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蓝莓采收和加工提供参考。采用p H示差法测得不同成熟度蓝莓的总花色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确定单个花色苷结构,用HPLC定量分析单个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蓝莓果成熟度的增加,花色苷合成速率不断加快,花色苷含量逐渐积累,紫黑期含量达到最大值2827 mg/kg;蓝莓成熟过程中共有15种花色苷,分别为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花色素、芍药色素、锦葵色素这5种花色苷元所连接的半乳糖、葡萄糖和阿拉伯糖3种糖残基;在蓝莓发育过程中,飞燕草素类、矮牵牛花素类、芍药素类、锦葵素类均呈显著增长趋势,而矢车菊素类增长至成熟后期开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以蓝莓花色苷为原料,采用pH示差法测定了不同pH值、温度、光照强度、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花色苷稳定 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下花色苷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强酸性条件下蓝莓花色苷的热稳定性强于 弱酸和中性;花色苷的热稳定性差,随着温度升高,花色苷的降解速率k明显增大,降解半衰期和递减时间D值明 显减小,pH 6.0时活化能最小,为44.77 kJ/mol,pH 1.0时活化能最大,为83.73 kJ/mol,热降解反应为吸热非自发反 应;光照和H2O2会加快蓝莓花色苷的降解,花色苷在光照和H2O2处理条件下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光照条 件下的降解速率为0.014 8 d-1,半衰期为47 d,花色苷降解速率随着H2O2体积分数的升高明显增加;此外,质量分 数0.20% Na2SO3对花色苷的降解起到抑制作用,而质量分数0.05%、0.10%、0.15% Na2SO3会促进花色苷降解反应。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6):181-186
从蓝莓加工废弃物-皮渣中提取花色苷粗提物,研究花色苷粗提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抗脂质氧化、还原力等活性。结果表明:蓝莓皮渣花色苷粗提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能力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花色苷粗提物的羟自由基抑制率在同等浓度下与标准抗氧化剂VC相近、对脂质的抗氧化作用比标准抗氧化剂BHT和VC表现出更好的活性,但花色苷粗提物显著低于同浓度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通过与VC、刺梨多糖的协同作用分析发现,VC对蓝莓皮渣花色苷粗提物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因此,蓝莓皮渣花色苷粗提物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并对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效果,为贵州省蓝莓皮渣的综合开发及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制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野生蓝莓为原料,比较了三种不同产地野生蓝莓间的基本组分和抗氧化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HPLC-DAD-MS)法对三种蓝莓花色苷的分析可知,东北地区野生蓝莓中含有花色苷14~16种,以单糖苷配基为主,酰基化率低。含有除天竺葵素以外的5种常见花青素结构类型,且以飞燕草素衍生物、牵牛花素衍生物和锦葵素衍生物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比34.89~42.21%、25.96~32.95%、22.77~31.17%。其中,黑龙江野生蓝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且可滴定酸含量较高,其风味较酸不宜鲜食;吉林野生蓝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适宜作为加工品种,且其总酚含量、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具有最高的DPPH·清除率、·O2-清除率和铁还原力等抗氧化活性,此结果可能与其糖苷配基单糖种类多且酰基化率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