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毛凯  李丹  吴姣娇  潘红春  刘红 《食品科学》2015,36(16):56-60
以低聚异麦芽糖和三氯化铁为原料,以铁含量、产率和反应时间为指标,采用pH值过程控制来制备低聚异麦芽糖铁配合物,筛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以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指数、电导率来展现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过程的变化情况,并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起始pH 12.1、反应过程pH值控制为11.5时,制得的低聚异麦芽糖铁配合物的铁含量可达43.16%,产率为96.35%,反应时间缩短为1 h,相比于未控制反应过程pH值的工艺(铁含量为37.14%,反应时间为2.7 h),铁含量提高了16.21%,反应时间缩短了62.96%,低聚异麦芽糖与Fe3+发生了配位反应,表明该工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柠檬酸、低聚异麦芽糖和三氯化铁合成柠檬酸低聚异麦芽糖铁(Ⅲ)配合物,并对其理化性质、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以铁核β FeOOH为核心,柠檬酸、葡聚糖在其表面配合而成的表面配合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26.8g,在pH2~14的范围内不易产生沉淀,铁质量分数高达39.3%,有望成为人体利用度较高的补铁剂.  相似文献   

3.
马齿苋多糖铁合成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齿苋中提取马齿苋多糖,在碱性条件下,马齿苋多糖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合成马齿苋多糖铁配合物,并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齿苋多糖铁中铁(Ⅲ)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铁为红棕色无定型粉末,易溶于水,在100℃以下可以稳定存在,在pH3~12内不沉淀,不水解,马齿苋多糖铁中铁(Ⅲ)的含量为18.21%。马齿苋多糖铁具备开发为口服补铁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章详细研究了在弱酸性条件下,盐酸羟胺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然后在 pH 3~6的实验条件下, 二价铁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橘红色配合物.结果表明,铁含量为0~0.97 μg/mL范围内, 服从朗伯-比耳定律,该络合物在510 nm处具有最大吸光度,相关系数r为0.9999,加标回收率在98.7%~100.1%.将该方法应用于味精中的铁含量进行了测定,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毛凯  杨琴  刘丽  潘红春  魏利华  刘红 《食品科学》2014,35(22):22-27
以低聚异麦芽糖和FeCl3为原料,以铁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起始pH值3 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反应过程中产物的pH值、粒径、铁含量、Zeta电位、多分散指数、电导率的监测阐明低聚异麦芽糖铁的生成变化规律,并对产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初步表征。结果表明:当糖铁质量比为1∶1.5时,低聚异麦芽糖铁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88 ℃、反应时间2.7 h、反应起始pH 12.1,此条件下铁含量可达37.14%,通过过程监测阐明了低聚异麦芽糖铁的反应生成规律,为最优工艺的可信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且所得产物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的补铁剂。  相似文献   

6.
甘露低聚糖铁配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出甘露低聚糖铁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9、时间1.5 h、氯化铁浓度0.45 mol/L、柠檬酸钠浓度0.20 mol/L.其中铁含量测定是用邻菲罗啉法检测,并用红外、紫外-可见光扫描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水浸提和超声辅助法制得玛咖多糖,通过检测玛咖多糖-Fe(Ⅲ)配合物在不同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吸光度来优化玛咖多糖-Fe(Ⅲ)配合物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玛咖多糖-Fe(Ⅲ)配合物制备的最佳条件为pH9,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50 min。采用铁盐的特殊反应、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玛咖多糖-Fe(Ⅲ)配合物进行定性表征;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得产品中Fe(Ⅲ)含量为13.31%,精密度为0.46%。  相似文献   

8.
以乌鸡为原料制备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以分子量分布和铁含量为指标,对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80℃时,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各个分子量区间的比例变化不超过2%,配合物的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pH为380℃时,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各个分子量区间的比例变化不超过2%,配合物的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pH为39时,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总含量略有升高,但升高不到6%,铁含量有所降低,但在广泛的pH范围内仍然有58.4%以上的铁含量;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经过蛋白酶消化后,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总含量略有升高,但升高不到8%,经过胃蛋白酶消化和胰蛋白酶共同消化后,仍然有37.6%的铁含量。这说明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以及消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肖雄  彭梅  杨娟 《食品科学》2015,36(17):13-16
以土党参多糖(Campanumoea javanica polysaccharide,CJP)和氯化铁(FeCl3)为底物合成土党参多糖铁配合物(CJP-Fe3+)。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中铁含量,分析配合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还原性,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CJP-Fe3+为红棕色无定型粉末,铁含量达到22.81%;定性鉴定结果表明CJP-Fe3+中不存在游离的Fe3+,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CJP与Fe3+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在空气中不易分解。CJP-Fe3+在pH 3~12范围内可以稳定存在,在此酸碱度范围内配合物结构不会被破坏。CJP-Fe3+有望被开发为新型的补铁剂。  相似文献   

10.
国家标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铁含量,其前处理需要灰化等步骤,操作繁琐,耗时耗能,测的为总铁的含量。本文建立了一种三波长邻菲罗啉显色法测定红糖总铁和亚铁含量的方法,先将红糖直接溶解成一定浓度的红糖溶液,然后按照邻菲罗啉显色法并基于423、510和70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测出总铁的含量,并进行了红糖中总铁含量的回收率试验。红糖溶液在不添加还原剂的情况下按照相同方法测出亚铁的含量。该方法能够有效扣除了红糖中多种色素以及基线漂移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的红糖样品,其中总铁的含量为(13.65±0.29)mg/kg,亚铁含量为(13.29±0.18)mg/kg,以二价铁为主,占总铁含量98%以上;红糖中总铁含量的回收率约103%。本方法避免了灰化前处理时的繁琐,测定较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生产企业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杜娟 《酿酒科技》2006,(5):98-99
在一氯乙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pH 3.0)和乳化剂OP的存在下,以二甲酚橙-邻菲罗啉为混合显色剂,Fe3+-二甲酚橙-邻菲罗啉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深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565nm处有一最大吸收波长,摩尔吸光系数为6.6×104 L/moL.cm,Fe3+含量在0.0~8.0μg/m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检出限为8.48×10-4μg/mL,加标回收率为96.0%~101%。该方法用于啤酒中微量Fe3+的测定,不需将Fe3+还原为Fe2+,不需对啤酒样品进行前处理,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利用啤酒酵母泥进行有机补铁剂的研究.研究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碱提法,酶解法,微波法提取酵母多糖的比较,最终确定以碱提法提取酵母多糖,并与三氯化铁在碱性条件下合成酵母多糖铁.研究所得酵母多糖铁呈深棕红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水,得率为26.63%;以邻菲罗啉比色法测定酵母多糖铁的铁含量显示含铁量为17.7%.本研究所得的酵母多糖铁将有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补铁剂.  相似文献   

13.
以柠檬酸三钠-三氯化铁法合成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得其含铁量为18.1%,表明Fe3+与水溶性大豆多糖基本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在pH值1~14内不沉淀。对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表明,水溶性大豆多糖与铁配合后,对羟基自由基、亚硝酸盐的清除活性及对脂质抗氧化的活性均比水溶性大豆多糖好。在浓度为10 mg/mL时,水溶性大豆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6.0%,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53.9%,对脂质体氧化的抑制率为34.9%,而相同条件下水溶性大豆多糖-铁(Ⅲ)配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9.6%,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67.5%,对脂质体氧化的抑制率为77.9%。  相似文献   

14.
研究铁(Ⅱ)与邻菲啰啉和刚果红的络合反应,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新方法.通过试验优化酸度、邻菲啰啉用量、刚果红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最大吸收波长为5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4×104 L/mol·cm,铁(Ⅱ)浓度在0~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8.8μg/L.该方法用于测定酵母抽取物中的铁含量,结果与国标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0.48%~0.77%(n=5),回收率为98.2%~101.6%.  相似文献   

15.
以Salphen希夫碱和邻菲罗啉为配体,与稀土氯化物配位合成了Salphen希夫碱邻菲罗啉稀土配合物ML(M=Lu,Er,TmHo),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IR)和紫外(UV)表征。结果表明,希夫碱.邻菲罗啉稀土配合物较希夫碱配体的部分峰值发生了红移;热重一差热(TG-DTA)分析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黑曲霉AnM1摇瓶发酵产葡萄糖酸及利用黑曲霉AnM1纯化低聚异麦芽糖进行研究。根据葡萄糖酸生产强度和得率确定黑曲霉AnM1摇瓶发酵培养基。发酵后收集的黑曲霉AnM1菌体可重复利用产葡萄糖酸,重复利用3次后葡萄糖酸的生产强度仍在7 g/(L·h)以上,得率为1.02 g/g葡萄糖。利用黑曲霉AnM1菌体氧化低聚异麦芽糖反应液中的葡萄糖,可将低聚异麦芽糖含量提高至总糖量的90%以上,其中有效三糖(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含量占总糖的60%以上。黑曲霉AnM1具有较好的葡萄糖酸生产能力,菌体可用于纯化低聚异麦芽糖并能重复使用,在葡萄糖酸和低聚异麦芽糖生产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菌种选育 ,筛选出葡萄糖苷转移酶活力较高的菌株 9株 ,经复筛后 ,取酶活力高的菌株 ,酶活力为 795u/g,通过紫外线对其孢子悬浮液进行照射处理 ,酶活力提高到1 30 2 u/g。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产酶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较佳培养基组合为麸皮 8% ,玉米粉 2 % ,豆粕 0 .5% ,磷酸氢二钾 1 % ,葡萄糖苷转移酶的发酵活力单位达到 1 872 u/g。另外对提高低聚异麦芽糖浆中低聚异麦芽糖的含量进行研究 ,将 50 %低聚异麦芽糖浆中葡萄糖除去 ,葡萄糖除去率平均达 95%以上 ,低聚异麦芽糖含量达 90 %以上。并将高含量的低聚异麦芽糖应用于葡萄酒、黄酒 ,开发出低聚异麦芽糖保健黄酒 ,口味醇厚 ,甜度较低 ,改善了新工艺黄酒的品质。另外 ,根据酒类向低酒精度发展的趋势 ,在黄酒和葡萄酒中加入高含量低聚异麦芽糖 ,解决了黄酒和葡萄酒降度时口味淡泊的问题 ,成功地开发出低酒精度低聚异麦芽糖黄酒和葡萄酒 ,酒的成本不增加 ,稳定性好 ,具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黑曲霉H9-30全细胞为催化剂转化麦芽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摇瓶最佳转化条件为:温度48℃,初始p H值4. 2,麦芽糖质量浓度为600 g/L,黑曲霉细胞添加量为15 g/L。此条件下,有效三糖(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占总糖质量分数的50. 5%,总低聚异麦芽糖含量为63. 3%,达到低聚异麦芽糖工业生产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黑曲霉全细胞催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生产IMO-50的半衰期达到20批次(10 d),有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加酶挤压技术处理玉米淀粉,以挤出产物制备低聚异麦芽糖。以异麦芽糖(IG2)、潘糖(P)、异麦芽三糖(IG3)含量之和作为低聚异麦芽糖产量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相关参数,确定最优的加酶挤压工艺(挤压过程中挤压温度为95℃,挤压物料含水量为45%,挤压加酶量为0.8%)。通过上述参数进行试验所得的低聚异麦芽糖产量最高可达35%以上。  相似文献   

20.
镧配合物的抑菌作用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1,10-邻菲罗啉及2,2′-联吡啶与稀土镧的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的抗菌试验表明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