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品类:(一)男性抗疲劳、补充精力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二)女性美容、养颜、减肥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三)去火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四)中老年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五)少年儿童成长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六)健胃消食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七)补钙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八)健脑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等等。普通水饮料、碳酸饮料和茶饮料等饮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运动饮料从市场上一出现就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尤其是运动员更是对其青睐有加。这是因为功能性运动饮料的特点、功效和作用都是运动员们一直所需要的梦寐以求的产品。本文介绍了植物发酵液的含义,运动性功能饮料的特点,以及植物性发酵液在功能性运动饮料中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植物发酵液运动饮料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饮料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功能性饮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功能性饮料的分类,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在功能性饮料中的应用进展,并分析了功能性饮料在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展望了功能性饮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植物发酵液在功能性运动饮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277-280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功能性运动饮料也日渐成为大众的普遍选择。功能性运动饮料可以提供糖分、电解质等物质,从而补充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及电解质不足。植物发酵液是取材于多种果蔬的传统发酵产品,其作为一种功能性健康食品在日本、台湾地区深受欢迎。将植物发酵液应用到运动饮料中不仅满足运动饮料的一般特点,而且绿色天然环保,口味独特,为我国功能饮料的开发开创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陈默 《中国食品》2001,(5):8-10
我国饮料工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近20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饮料总产量由1980年的28.8万吨猛增到1999年1168万吨,年均增长率超过20%。目前国内饮料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2000万吨。饮料行业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直至80年代末还是碳酸饮料一统天下的局面,品种已发展到包括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瓶装水饮料、茶饮料、植物蛋白质饮料、含乳饮料、功能性饮料等在内的10大类型,一些新型饮料的产量正在声速增长,极大丰富了饮料市场。  相似文献   

6.
食用植物提取物--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开发热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食品和饮料是当今国内外食品工业新的增长点.鉴于近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因而从天然物中提取,特别是从通常食用的植物中提取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也自然成为国内外开发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近年国内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动向,以及几种具有开发前景的食用植物提取物绿茶提取物茶多酚、葡萄皮及籽的提取物、大豆异黄酮、番茄红素及植物甾醇的功能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7.
“植物基”这一概念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迅速提升而快速在国内外发展。我国牛乳制品市场对进口的依赖和乳糖不耐受等因素进一步刺激市场对植物基乳饮料的需求。植物基原料在营养成分上有一定优点。国外“植物基”更强调“替代”和“模拟”,而国内有食用植物基饮料的传统与已成熟的市场,国外产品以及新茶饮等新兴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刺激国内植物基饮料的发展。植物基酸奶、植物基固体饮料等产品丰富了市场。大豆是一种最常见的植物基原料,同时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发其他原料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然而,植物基食品资源在饮料中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技术难点,对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的合理有效利用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含植物甾醇酯的功能性蛋白饮料的研制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出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蛋白饮料,这种蛋白饮料含有0.1%~10%的植物甾醇酯。植物甾醇酯是由植物甾醇与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制得,其中植物甾醇是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及其它天然甾醇的混合物,脂肪酸是C2~C22脂肪酸中的一或几种混合脂肪酸。成人每天摄入含0.75%以上植物甾醇酯的蛋白饮料,即可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建立了测定这种功能性蛋白饮料中甾醇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红牛维生素功能性饮料"添加门"事件切入,探究了事件的真相,讨论了功能性饮料行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产品结构上来看饮料的门类并不齐全,我国的饮料分类中没有“功能性饮料”这一分类;引进“红牛”饮料为的是促进我国功能性饮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鸡枞菌、红景天、山楂为原料,提取植物多糖、黄酮等物质,开发一种植物抗辐射饮料。对饮料中总黄酮、多糖含量等进行检测,并且做了功能性评价,包括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3项指标。结果显示3种配方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236 mg/mL,多糖含量最高为0.267 mg/mL,其对OH·、ABTS~+·和DPPH·有较高的清除率,最高清除率分别达到62.08%、80.12%和72.86%。研究表明这款功能性饮料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和抗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功能性饮料由于具有多种氨基酸、有机酸等有益健康因子对消费者有调节身体、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受到人们的青睐,从2000年开始功能性饮料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销售额不断提高。混合发酵技术在功能性饮料的生产中应用广泛,阐述了常见的应用混合发酵技术生产的功能性饮料,分析了混合发酵技术在功能性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特点,并对其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普通水饮料、碳酸饮料和茶饮料等的作用主要是解渴,这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饮料产品更深层次的需求。而植物功能性饮料以其天然、绿色和健康产品特点,不仅具有解渴的作用而且能够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切实的益处和功效,代表消费者现在和未来对饮料产品的需求方向。  相似文献   

14.
小麦、水稻和玉米作为我国三大主粮,其籽粒中的胚芽富含多种营养素以及黄酮类物质、植物凝集素、植物甾醇、谷维素等多种植物化合物,是制备功能性食品的良好原料。本文综述了三大主粮的主要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成分,同时介绍了三种谷物胚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包括在植物蛋白饮料、功能性油脂、面粉及其制品等一些食品和制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干酪乳杆菌LcS■在发酵青稞植物饮料中的生长动力学情况、pH变化和代谢组学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S■发酵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的植物饮料延滞期为0~5 h,5~18 h活菌数从6.92 lg(CFU/mL)增加到9.52 lg(CFU/mL),pH从5.40降至3.50。发酵完的青稞植物酸奶在色泽、风味口感和组织状态都具有较好的评分,口感酸甜适中,顺滑细腻。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大豆皂苷、奎宁酸、多糖等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抗氧化作用的功能性代谢产物在发酵前后的差异表达倍数值均>1,发酵后表达量显著高于发酵前。综合考虑,干酪乳杆菌LcS■发酵的青稞植物饮料可作为一种功能性植物发酵饮品开发。  相似文献   

16.
在生物技术在高科技领域广泛应用的今天,国外饮料业X拓展功效,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把具有调情人体代谢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功能因f,应用到饮料的生产工艺中,制做出各种猪效合一的功能性饮料。国外的这些功能忡饮料,按其原料成份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植物型饮料不少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都具有防癌特性。如胡萝卜、绿茶、甘草、大豆、薄荷、姜、大蒜、草落等。国际市场上已推出很多用上述植物制做的饮料。这些饮料往往不是食单一成分,而是综合型的,如日本的水果饮料,是以天然果汁为基料加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  相似文献   

17.
2009年7月22日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省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等单位对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承担的《功能性植物饮料降糖降脂效果的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8.
陈思奇 《饮料工业》2011,14(8):27-29
膳食纤维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功能性食品的基料,被称为人体第7营养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纤维饮料已成为功能性食品的长期发展方向。就雪莲果膳食纤维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柏信 《美食》2007,(3):58-59
最近,记在许多超市发现一些中学生在选购功能性饮料.经记询问得知有些孩子马上要参加体育考试,听说喝了功能性饮料就可以迅速增强体力。究竟什么是功能性饮料?真有这样大的作用吗?有关专家表示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宜喝功能性饮料。由于某些功能性饮料含有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所以中学生最好不喝或少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饮料市场,人们对于免疫防病、美容健身的功能性饮料兴趣日浓,市场潜力巨大。国外开发的这类功能性饮料品种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1蒲公英美容饮料日本金药农公司开发推出利用蒲公英生产罐装茶和蒲公英根研制的代咖啡饮料等,有咖啡风味而不含咖啡因,深受女性和老年人欢迎。蒲公英饮料富含维生素A、核黄素、硫胺素、抗坏血酸和其他微量元素,具有健胃、解热、强身作用,特别是蒲公英富含谷甾醇、脂肪酸等营养素,具有润肤健肤的美容功效。2马丁健美饮料由巴西和日本饮料公司联合开发,采用分布在巴西和乌拉圭的低株冬青植物,取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