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发酵辣椒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发酵辣椒原料和成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别,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提取发酵辣椒中的挥发性成分,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其成品与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发酵辣椒成品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有机成分,发酵辣椒原料中共鉴定出43种挥发性有机成分,成品中酯类物质含量增加,醇类物质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沙葱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葱是一种生长于荒漠地带的野生蔬菜,具有独特的气味。为了确定其挥发性成分,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4种化合物,在DVB/CAR/PDMS、PDMS/DVB、PA三种固相萃取头中,DVB/CAR/PDMS型号的萃取头萃取效果最佳;沙葱中主要挥发性成分是:2-己烯醛(27.74%)、甲基-2-烯丙基三硫醚(25.70%)、二甲基三硫化物(13.62%)、烯丙基甲基二硫醚(9.94%)、二烯丙基二硫(7.23%),占总成分的84.23%,其中2-己烯醛在沙葱中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全豆腐乳中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全豆腐乳和传统腐乳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从全豆腐乳中共鉴定出6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酯类21种、酸类10种、烃类9种、醇类7种、酮类7种、萜烯类4种、醛类2种、其他物质3种;在传统腐乳中也鉴定出6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酯类23种、烃类12种、醇类8种、酸类8种、萜烯类4种、醛类3种、酮类2种、其他物质3种;全豆腐乳和传统腐乳中主体挥发性成分的相同程度为90%。 相似文献
4.
5.
6.
7.
8.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秘鲁鱿鱼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检测了秘鲁鱿鱼肉不同部分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烃类物质含量最多,在肉中呈对称分布;醇类、酮类物质主要分布在肉的内侧;而秘鲁鱿鱼肉中的杂环化合物及酯类物质分布较均匀,对肉品风味主要贡献芳香味。杂环化合物主要为吡嗪类物质,酯类主要为乙酸乙酯。另外,乙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胺对秘鲁鱿鱼肉产生"怪酸"味起主要作用,且这两种物质在肉中的分布均符合中间含量多、两边含量少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 技术对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类分析。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油菜籽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的微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等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 技术对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 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为固相萃取头30/50 μm DVB/CAR/PDMS,萃取温度60 ℃,萃取时间60 min,解吸时间3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GC-MS鉴定出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醛类、酮类、醇类、烃类、少量酸、酯类物质及杂环类等多种组分,其中烃类含量最高; 3-辛酮、苯乙酮、苯乙醛、苯乙醇、以及十九烷 、二十一烷等烷烃类化合物仅在霉变油菜籽中检出。结论 该方法可较好区分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检测了秘鲁鱿鱼肉不同部分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烃类物质含量最多,在肉中呈对称分布;醇类、酮类物质主要分布在肉的内侧;而秘鲁鱿鱼肉中的杂环化合物及酯类物质分布较均匀,对肉品风味主要贡献芳香味。杂环化合物主要为吡嗪类物质,酯类主要为乙酸乙酯。另外,乙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胺对秘鲁鱿鱼肉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类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油菜籽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的微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等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为固相萃取头30/50μmDVB/CAR/PDMS、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 min、解吸时间3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GC-MS鉴定出油菜籽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醛类、酮类、醇类、烃类、少量酸、酯类物质及杂环类等多种组分,其中烃类含量最高;3-辛酮、苯乙酮、苯乙醛、苯乙醇、以及十九烷、二十一烷等烷烃类化合物仅在霉变油菜籽中检出。结论该方法可较好地区分正常油菜籽与霉变油菜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猪脂控制氧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合谱库检索技术和保留指数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成分,相对总量为69.12%。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E,E)-2,4-癸二烯醛(39.97%),其次是(E,E)-2,4-庚二烯醛(5.14%),2-十一烯醛(2.80%),3-甲基戊酸(2.11%),(E)-2-庚烯醛(1.53%),2-戊基呋喃(1.38%),(E)-2-辛烯醛(1.33%),己醛(1.15%),壬醛(0.97%)。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羰基化合物(58.54%),它们是参与美拉德反应形成杂环类肉味香气成分的主要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咂酒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出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咂酒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0种,其中酯类和醇类是咂酒中种类和含量最多的两种挥发性物质,分别为20种和15种。咂酒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有异戊醇(19.48%)、乙酸乙酯(17.78%)、丁二酸二乙酯(14.73%)、辛酸乙酯(10.95%)、乙酸戊酯(9.51%)、癸酸乙酯(5.92%)、异丁酸(5.91%)、己酸乙酯(3.07%)。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测定山东金乡优质大蒜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以绝对峰面积与出峰个数为指标,比较不同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最大程度收集所有挥发性成分,保留最完整的营养成分,为检测蒜油品质提供标准营养模型。得到最佳分析条件为: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平衡时间10 min、吸附时间25 min、萃取温度50℃、pH=7.8的原环境、NaCl与H_2O按3∶5比例添加较为合适。此条件下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成分,除常见的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等主要风味代表物质外,还检测到含硫的六聚环、八聚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猪脂控制氧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合谱库检索技术和保留指数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成分,相对总量为69.12%。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E,E)-2,4-癸二烯醛(39.97%),其次是(E,E)-2,4-庚二烯醛(5.14%),2-十一烯醛(2.80%),3-甲基戊酸(2.11%),(E)-2-庚烯醛(1.53%),2-戊基呋喃(1.38%),(E)-2-辛烯醛(1.33%),己醛(1.15%),壬醛(0.97%)。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羰基化合物(58.54%),它们是参与美拉德反应形成杂环类肉味香气成分的主要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17.
18.
以蒜油挥发性成分的总峰面积及总峰面积与峰数的比值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萃取头、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及解吸时间对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条件:85μmPA萃取头、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35min、解吸时间3min,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技术有效地吸附了蒜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共确定27种成分,并且不需溶剂,分析简单、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法测定了荔枝果醋中的挥发性成分,共检测出34种物质,包括酸类、醇类、醛酮类、酯类、烃类化合物以及少量其它化合物.采用面积归一法进行分析可知:主要成分为醋酸(61.6%)、乙酸乙酯(7.91%)、3-羟基-2-丁酮(6.44%)、乙酸异戊酯(2.97%)、乙酸苯乙酯(2.87%)、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25%)、(2R,3R)-(-)-2,3-丁二醇(2.09%)、醋酸异丁酯(1.74%)、2,3-丁二醇(1.61%)、辛酸乙酯(1.42%)、乙酸-2-甲基丁酯(1.37%)、乙醇(1.25%). 相似文献
20.
以蒜油挥发性成分的总峰面积及总峰面积与峰数的比值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萃取头、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及解吸时间对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条件:85μmPA萃取头、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35min、解吸时间3min,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技术有效地吸附了蒜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共确定27种成分,并且不需溶剂,分析简单、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