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蓝莓不同部位常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分布情况,以贵州产蓝莓(园蓝)为实验样品,采用比色法、滴定法等,对蓝莓不同部位(果肉、果皮和全果)中的总酸、总糖、黄酮、多酚、花色苷、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和灰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蓝莓果皮中总酸、蛋白质、花色苷、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927±0.004)mg/g、(0.88±0.04)g/100 g、(1312.4±175.9)mg/100 g、(3.89±0.52)mg/g和(2.85±0.40)mg/g,显著高于果肉和全果(p<0.05);总糖则主要分布在果肉中(p<0.05),但蓝莓果肉中总酸、多酚、黄酮、花色苷的含量却最少(p<0.05)。在蓝莓果汁与果酒的加工中,果皮均被作为加工废料被丢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蓝莓果皮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因此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和深加工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蓝莓全果、蓝莓果皮和蓝莓果肉为原料,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测定其绿原酸、原儿茶酸、槲皮素、香草酸、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蓝莓果实不同部位中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蓝莓果皮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32.61 mg/g和26.95 mg/g;蓝莓果实各部位醇提取物中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水提取物,顺序为蓝莓果皮>蓝莓全果>蓝莓果肉;各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绿原酸、原儿茶酸、槲皮素、香草酸,在蓝莓果皮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和蓝莓全果中(P<0.05),蓝莓果实中绿原酸和香草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蓝莓和栽培蓝莓为研究对象,通过Folin-Cioealteu法、p H示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蓝莓中的总酚、总花色苷和VC等功能成分的含量。并进一步对比两种蓝莓的甲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两种蓝莓中蛋白和总酚含量都很多,野生蓝莓中蛋白和总酚含量分别为5.64 mg/g和5.44 mg/g;栽培蓝莓中蛋白和总酚含量分别为6.42 mg/g和5.79 mg/g。栽培蓝莓中蛋白和总酚含量略高于野生蓝莓,总酸和总花色苷含量低于野生蓝莓。另外,栽培蓝莓总糖含量为21.3%明显高于野生蓝莓12.2%。2)两种蓝莓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非常接近。野生蓝莓的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比栽培蓝莓高7.86%。  相似文献   

4.
以三种常见市售蓝莓[大兴安岭野生蓝莓(Vaccinium uliginosum L.)、贵州兔眼蓝莓(Vaccinium ashei Reade)和智利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总多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和抗Hep G2细胞增殖活性,并分析了活性成分含量与活性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兴安岭野生蓝莓的总多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的含量及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贵州蓝莓和智利蓝莓(p0.05);细胞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大兴安岭野生蓝莓的CAA(CellularAntioxidant Activity)值显著高于贵州蓝莓和智利蓝莓,为202.40±6.33μmolQE/100g鲜果(非PBS清洗处理时)和65.40±3.04μmolQE/100g鲜果(PBS清洗处理时)(p0.05);三种蓝莓均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大兴安岭野生蓝莓的抗HepG2细胞增殖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显著低于贵州蓝莓和智利蓝莓,分别为150.41±7.82、212.87±13.10和221.53±12.53 mg/mL(p0.05);蓝莓的CAA值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之间显著相关,抗Hep G2细胞增殖的EC50值与总多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之间显著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大兴安岭野生蓝莓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定新鲜蓝莓与四种不同解冻方式(微波解冻、超声波解冻、温水浴解冻、自然解冻)的蓝莓其品质的差异,本研究以蓝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蓝莓的出汁率、pH、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粘度、水溶性果胶、花色苷、总酚、ORAC、PPO和POD等指标含量的比较,得出蓝莓的较优解冻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解冻的蓝莓TSS、pH和可滴定酸含量与新鲜蓝莓差异不显著,且单体花色苷检出数量最多(11种),总花色苷含量最高(62.45 mg/100 g),表明微波解冻对蓝莓中花色苷的破坏作用最小;此外,微波解冻后蓝莓的总酚含量(2.27mg/g)、抗氧化能力(46.88μmol/g)最高,对营养成分的含量保存的最好;微波解冻后PPO酶含量(105.99 u/g·min)最低,POD酶含量低于水浴解冻,不易被氧化褐变。综合比较分析:微波解冻优于其他三种解冻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9):223-227
为提高蓝莓的综合利用,解决蓝莓加工中果渣资源的浪费,对蓝莓果渣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与蓝莓鲜果相比蓝莓果渣中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总糖、总酸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矿物质元素K、Ca仍保持优势;花色苷含量为6.39 mg/g;含有21种香气成分,基本保留所有蓝莓香气成分;主要的6种有机酸皆可检出;单糖组成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黄酮醇含量为1.19 mg/g、绿原酸含量为1.30 mg/g。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开发口感醇正的蓝莓果酒,优化蓝莓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评估其品质。在发酵温度为20℃、加糖量为14%、酵母接入量为5%的条件下,陈酿3个月后蓝莓果酒残糖量为(3.75±0.15)g/L,p H为3.18±0.22,有机酸(以柠檬酸计)含量(8.68±0.22)g/L,酒精度为(12.00±1.00)%(体积分数),花色苷含量为(521.50±4.50)g/L,总酚含量为(160.10±2.91)mg/100 m L,总抗氧化能力为(113.57±2.43)U/m L。果酒抗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与总酚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略低于总酚。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确定了蓝莓果酒主体风味物质包括醇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还有少部分的芳香环类物质,相对含量超过1%的主要成分为苯乙醇、沉香醇、环庚三烯酚酮、2,6-二甲基安息香醛、十六烷酸、1,3-丁二醇、4-己烯酸乙酯、2-乙基-1-丁醇。  相似文献   

8.
以金针菇、平菇和香菇三种食用菇菌种为发酵菌株,对含有蓝莓果渣的液态发酵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对三种食用菇菌种发酵产物(蛋白质、黄酮、花色苷、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三种食用菇菌种液态发酵蓝莓果渣产物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依次为金针菇、平菇和香菇。蓝莓果渣经金针菇发酵54 h后,发酵代谢抗氧化产物中,鞣花酸含量达到最高为0.13 mg/g;在发酵66 h后,代谢产物中黄酮、没食子酸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4.80 mg/g和0.49 mg/g。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28-133
为了了解不同品种及产地对贵州主栽晚熟蓝莓加工特性的影响,以5个晚熟品种及2个不同产地的蓝莓果实为试材,对其外观形态、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进行加工特性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及产地蓝莓果实间品质差异显著,龙奔基地的巴尔德温单果质量最大(2.55g),含水量(86.17%)、出汁率(61.20%)、可溶性固形物(TSS)(10.77%)、可溶性蛋白质(4.12 mg/100g FW)含量均较高,但花色苷含量(61.59 mg/100g FW)最低;龙奔基地的灿烂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最低(0.32%),固酸比(36.14)、p H(2.90)最高;龙崩基地圆蓝果实中花色苷含量(179.93 mg/100g)最高;碧波基地圆蓝果实中还原糖(10.62%)、总酚(419.34 mg/100g FW)、总黄酮(75.58 mg/100g FW)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较好。经综合评价,龙崩基地的提芙蓝、粉蓝和圆蓝适合于加工成果酱、果脯类产品,龙崩基地灿烂和碧波基地粉蓝适合于鲜销,碧波基地圆蓝则适合开发高档保健食品,巴尔德温适合开发果汁类产品。  相似文献   

10.
红宝石无核和红地球葡萄果实着色与糖、酸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避雨栽培条件下欧亚种葡萄红宝石无核和红地球为试材,测定套袋果实果皮中的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及果肉中的总糖、总酸含量,分析果实着色与果肉糖、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中的糖、酸含量是果实着色的重要影响因子,红宝石无核和红地球果皮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的含量与果肉中糖积累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果肉中的酸含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外模拟消化的方法对蓝莓皮渣粗提物进行试验,测定在模拟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成分及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今后开发利用蓝莓皮渣资源提供参考依据。以蓝莓加工的副产物-果皮渣为原料,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分析经模拟胃肠消化后其花色苷、多酚、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拟胃消化后,粗提物组的花色苷、多酚、黄酮及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p0.05),在胃消化30 min活性成分释放量达到最大值,而对照组的多酚和花色苷含量与消化前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但胃酸对黄酮释放有一定促进作用。经模拟肠消化后,粗提物组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及总抗氧化活性在消化2.0 h~3.0 h后均达最大值,但抗氧化作用略低于模拟胃消化的活性,可能由于多酚和花色苷的含量降低。本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蓝莓皮渣的深加工附加值,开发该类功能性食品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对龙眼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热处理对龙眼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用50℃热水处理龙眼果实10 min,晾干,用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置于(15±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呼吸强度、失重率、果皮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皮丙二醛(MD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果皮褐变指数和果肉自溶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50℃热水处理10 min,可有效降低采后龙眼果实呼吸强度,减少果实失重率,延缓果皮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的升高,保持较高的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和果肉TSS、TA、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降低果皮褐变指数和果肉自溶指数。该处理可有效延缓采后龙眼果实衰老,提高龙眼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提取龙葵果花色苷的最佳溶剂,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选取14种溶剂对龙葵果进行提取,分析不同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和花色苷的得率与抗氧化性之间的相关性。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全因子实验设计、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60%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其中总酚、黄酮和花色苷的得率分别为(1.99±0.03)、(1.02±0.01)、(0.82±0.02)mg/g。其对ABTS+·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88.18%±0.59%和82.45%±0.59%,总抗氧化能力为(5.45±0.06)mmol/L FeSO4当量。总酚、黄酮和花色苷的得率与抗氧化性之间的相关性大小为:总酚>黄酮>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 1.0,温度29℃,时间85.5min,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进行龙葵果花色苷的提取,花色苷得率为(0.86±0.05)mg/g。结论:利用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佳条件合理,实验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小,该工艺可应用于龙葵果中花色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贮藏温度对葡萄果实采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甬优1号"葡萄果实为原料,探讨贮藏温度(273.15、283.15、293.15K)对果肉和果皮总酚、花色苷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应用Gomportz函数模型,对不同温度下葡萄果实贮藏期间抗氧化活性变化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果实贮藏过程中果肉和果皮中的总酚含量下降,果皮中花色苷含量也呈下降趋势。0℃贮藏可显著抑制果肉和果皮中总酚含量及果皮中花色苷含量下降,保持葡萄果实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基础上得出葡萄果实贮藏期间果肉和果皮总酚、花色苷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的速率常数随着贮藏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拟合所得总酚、花色苷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一级动力学模型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1。由果肉和果皮总酚、花色苷和抗氧化活性预测模型所得各抗氧化指标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0%,表明在贮藏温度273.15~293.15K(0~20℃)范围,可预测葡萄果实采后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避雨栽培条件下欧亚种葡萄红宝石无核和红地球为试材,测定套袋果实果皮中的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及果肉中的总糖、总酸含量,分析果实着色与果肉糖、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中的糖、酸含量是果实着色的重要影响因子,红宝石无核和红地球果皮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的含量与果肉中糖积累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果肉中的酸含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提法探讨红肉火龙果和白肉火龙果的果皮和果肉四者中黄酮、多酚、总花色苷含量的区别。通过测定红肉火龙果中果皮和果肉,白肉火龙果中果皮和果肉中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法还原能力三者不同原理来综合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果皮中多酚、黄酮、花色苷的含量远远大于果肉中的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FRAP法显示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白皮红皮红肉白肉,而ABTS自由基清除率法则为红皮白皮红肉白肉,表明火龙果果皮的抗氧化活性大于果肉,而红肉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白肉。研究结果为火龙果的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的研究奠定基础,为火龙果果皮和果肉的深度开发利用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优良的本土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商业酿酒酵母(DS、CECA、CEC01)为对照,采用本土优良酿酒酵母WJ1、Q12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测定其发酵过程中总酸、残糖、酒精度、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的变化,并对葡萄酒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酿酒酵母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过程中总酸、残糖、酒精度、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本土酿酒酵母WJ1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酸度较高,为6.92 g/L,残糖、酒精度、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分别为3.32 g/L、15.0%vol、282.35 mg/L、204.95 mg/L、3 110.04 mg/L,感官评分为89分,显著高于商业酿酒酵母(P<0.05)。酿酒酵母Q12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酸度、残糖、酒精度分别为3.87 g/L、3.5 g/L、14.8%vol,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92.22 mg/L、205.01 mg/L、2 215.37 mg/L,感官评分为70分,显著低于商业酿酒酵母(P<0.05)。因此,本土酿酒酵母WJ1可用作发酵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商业酵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引种栽培对于野生蓝莓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俄罗斯阿穆尔州腾达市的野生蓝莓(蓝莓RU)和将该种野生蓝莓经引种栽培让其自然生长于中国黑河市二站乡的野生蓝莓(蓝莓HH)为原料,采用福林酚法、pH示差法、亚硝酸钠-硝酸银比色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种蓝莓的活性成分(多酚、花色苷、黄酮)、矿物质元素和糖酸含量,并对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蓝莓RU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多酚含量高于蓝莓HH,但总酸、花色苷、黄酮含量低于蓝莓HH。二者的Ca、Mn、P、Zn、Cr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的矿物质元素差异不显著(P>0.05)。蓝莓RU水提物与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3+还原力高于蓝莓HH,但蓝莓HH的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蓝莓RU。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紫马铃薯为原料,通过酶法制备富含花色苷的紫马铃薯汁,分别使用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三种乳酸菌对其进行发酵,研究烫漂时间、酶用量对紫马铃薯汁出汁率、花色苷、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及发酵过程中pH、花色苷、总酚含量、糖组分、有机酸、DPPH·清除能力等变化。结果表明:紫马铃薯经烫漂护色2.5 min时出汁率最高。烫漂时间对紫马铃薯汁的花色苷含量影响极为显著,烫漂2.5 min时花色苷含量比未经烫漂处理的提升了7.7倍。经高温α-淀粉酶(20 U/g)、糖化酶(200 U/g)酶解处理后的紫马铃薯汁出汁率为69.80%±3.85%,总酚含量1136.7±33.76 mg/L,花色苷含量为218.25±1.89 mg/L。紫马铃薯汁经乳酸菌发酵后pH逐渐下降,并产生大量的乳酸,产酸能力大小依次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 植物乳杆菌 > 干酪乳杆菌,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在发酵过程中均作为底物被乳酸菌消耗,发酵48 h后花色苷、总酚、DPPH·清除能力分别下降了11.33%~17.82%、6.22%~7.73%、24.23%~27.62%。抗氧化活性下降与花色苷和总酚含量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三叶木通不同部位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俊  罗丹  张佳琦  黄晖  富春亚  李忠海 《食品与机械》2016,32(8):132-135,223
分别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提取法对三叶木通不同部位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回流提取法,不同部位中以藤茎超声波提取物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和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多酚含量(TPC)、黄酮含量(TF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分别为(63.033±0.482)mg/g,(26.395±0.731)mg/g,(380.860±5.462)μmol Trolox/g,(337.181±1.586)μmol Trolox/g,(387.406±1.773)μmol Trolox/g。两种方法测得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以下趋势:藤茎叶片果皮种子果肉。Spearman相关性研究表明,多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强相关。研究结果为三叶木通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