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番石榴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优化番石榴叶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通过测定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抑制猪油的氧化作用,探讨番石榴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提取温度55℃、时间20 min,料液比1∶70(g/mL),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多酚含量达114.82 mg/g。抗氧化研究表明,番石榴叶多酚能有效抑制猪油的氧化,且具有较好的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微波辅助提取番石榴叶中多酚物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石榴叶为原料,研究了多酚物质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探讨了各因素对多酚物质提取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组合,结果为微波功率640W,提取时间2.5min,乙醇浓度50%,料液比(m/v)1∶40,多酚物质提取含量为140.77mg/g。  相似文献   

3.
以早酥梨成熟叶片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料液比、溶剂种类3 个因素对梨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以优化梨叶片多酚提取工艺,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技术,测定梨叶片多酚物质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梨叶片中熊果苷最佳提取条件是:采用70%甲醇溶液提取溶剂、超声(超声功率500 W)辅助提取2 次、每次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50 (g/mL);梨叶片中咖啡酰奎宁酸类和黄酮醇类的最佳提取条件均是:超声(超声功率500 W)辅助提取2 次、每次超声时间25 min、采用70%甲醇溶液提取溶剂、料液比1∶125 (g/mL)。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梨叶中共检测出10 种多酚物质,其中熊果苷含量最高为7.934~36.854 mg/g,被检测出的多酚物质总含量高达17.852~61.149 mg/g,因此梨叶片可作为开发化妆品、保健品和药品的优质天然材料。  相似文献   

4.
曹增梅  黄和 《食品与机械》2012,28(5):123-126
以番石榴为提取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番石榴多酚。通过对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番石榴中多酚提取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番石榴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50W,乙醇浓度40%,料液比1∶30(m∶V),该条件下多酚的提取得率为4.65mg/g。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番石榴叶多酚组分的回流提取条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番石榴叶9种已知多酚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已知多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料液比、提取液中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筛网目数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对多酚提取率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设计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番石榴叶多酚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 g/mL,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 h。最优提取条件下提取率为2.352 mg/g。结论建立的番石榴叶多酚组分液质分析方法有效、可靠,优化得到的提取方法提取率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核桃叶多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以陇南核桃叶为原料,运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核桃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提取,在温度为40℃,超声功率为110W的条件下,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为1∶10,超声提取时间为10min,乙醇浓度为70%,在最佳提取工艺的条件下,核桃多酚的含量可达到4.04mg/g,为核桃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叶多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叶粉末为材料,以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蓝莓叶多酚,研究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对蓝莓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蓝莓叶多酚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时间10 min,超声功率546 W,乙醇浓度64%,料液比1∶22(g/m L),蓝莓叶多酚得率为8.54%。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操作简便、得率高,是适合蓝莓叶多酚提取的一种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超声效应提取核桃叶多酚,以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以不同料液比和处理时间及乙醇体积分数和处理温度、超声功率对核桃叶进行处理,解析核桃叶多酚响应变化,确定多酚较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核桃叶中多酚类物质种类进行鉴定并定量分析;通过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氧化应激来评价核桃叶多酚的抗氧化性。经优化后核桃叶多酚提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处理时间21 min、乙醇体积分数49%、处理温度61℃、超声功率350 W,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实际多酚得率(29.32±1.62)mg/g与预测值(27.77 mg/g)的相对误差小;经高效液相色谱从核桃叶中共鉴定出4种单体酚,芦丁和绿原酸含量较高,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含量较低;核桃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强于羟基自由基,但清除效果低于维生素C,强于BHT。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优化出的核桃叶多酚提取工艺条件可行,提取到的核桃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乌饭树叶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饭树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75℃、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1∶30(g/m L),在此条件下乌饭树叶多酚提取量可达71.01 mg/g。乌饭树叶多酚粗提物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鸡油菌为原料获得鸡油菌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以料液比、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为单因素,利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优化了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对鸡油菌中的多酚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对多酚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此外,比较了乙醇浸提、索式热回流提取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三种方法对鸡油菌多酚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鸡油菌多酚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2(g/mL)、超声温度40 ℃、乙醇浓度40%、超声时间21 min;超声辅助提取多酚的量最大,为11.80 mg/g;浸提多酚含量为8.60 mg/g;索式热回流多酚含量为3.60 mg/g。UPLC-MS分析结果表明鸡油菌多酚提取物主要包含没食子酸、咖啡酸和丁香酸酚类成分;与传统方法比较,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多酚提取方法;三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鸡油菌多酚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芝麻叶的开发提供参考,以芝麻叶超微粉为原料,以芝麻叶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芝麻叶多酚的工艺条件。采用HPLC测定了芝麻叶多酚中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柚皮苷含量,并测定了芝麻叶多酚的DPPH·、ABTS+·清除能力和Fe3+还原力。结果表明:芝麻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温度45℃、超声功率160 W、超声时间25 min、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2 min,在此条件下芝麻叶多酚提取率为4.46%;芝麻叶多酚中阿魏酸含量最高,为2.068 mg/g,未检出对香豆酸;芝麻叶多酚能够有效清除DPPH·及ABTS+·,也具有一定的Fe3+还原力。综上,芝麻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以通过超声微波辅助的方法从芝麻叶中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化乌药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评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多酚类物质,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利用牛津杯法、二倍稀释法和透射电镜试验分析乌药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乌药叶多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9%,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4...  相似文献   

13.
以巨峰葡萄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研究葡萄皮多酚的提取工艺,并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进一步通过HPLC法确定多酚的组成和含量。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超声时间1.6h、超声功率430W、乙醇浓度33%,提取率为29.16 mg/g;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葡萄多酚分离效果良好;在葡萄皮酚类物质中确定了10种单体酚,其中主要酚类物质为儿茶素,含量为15.74±0.21μg/mg。  相似文献   

14.
甘蔗叶多酚物质的超声提取及生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甘蔗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理活性。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甘蔗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Fenton反应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多酚类物质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甘蔗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为1∶30(g/mL),超声功率为104 W,乙醇浓度为45%,超声时间为45 min,水浴温度为60℃。甘蔗叶多酚化合物提取液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青荚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固定超声功率65 W,提取次数2次,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提取多酚的工艺参数,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青荚叶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40.8%、提取时间4.8 min、料液比1∶60(g∶m L)、提取温度67.5℃,多酚提取量为29.43 mg/g。青荚叶多酚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IC50分别为44.28、35.07 mg/L。因此,青荚叶可作为潜在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中。  相似文献   

16.
筛选超声波辅助提取中国沙棘浆果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成分。在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对提取的粗多酚进行纯化,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单因素筛选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5g/mL、乙醇浓度为60%、超声温度为80℃和时间为30min时,多酚提取量达到最大。响应面优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1%,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中国沙棘浆果的多酚提取量可达3.03mg/g。有机溶剂萃取法可有效纯化多酚粗提物,纯化后的总酚含量是粗提物的2倍,总黄酮含量提高了5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共鉴定出纯化多酚的5种酚酸和4种黄酮醇,酚酸中以咖啡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原儿茶酸、没食子酸;黄酮醇中以芦丁含量最高,其次是槲皮素和山奈酚。综上所述,超声波辅助提取可有效提高中国沙棘浆果中多酚的提取量,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含量较高的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果渣中多酚物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乙醇为溶剂,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桑椹果渣中总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主要考察了乙醇提取时乙醇浓度、料液比、振幅、超声时间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桑椹渣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70,超声时间为160s,乙醇浓度为60%,振幅90%;在此条件下从桑椹果渣中提取的总多酚浓度为73.3284mg/g。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辣木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明确辣木叶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料液比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辣木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辣木叶多酚提取工艺。此外,研究辣木叶多酚还原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辣木叶多酚最优工艺为:超声时间19.5 min、料液比1∶30(g/mL)、超声温度20.2 ℃、超声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辣木叶多酚提取量为(25.14±0.46) mg/g。辣木叶多酚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还原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达到同等质量浓度VC的81.25%、94.15%和75.05%。该研究为辣木叶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高效制备与抗氧化剂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软枣猕猴桃叶为原料,采用福林-酚比色法对软枣猕猴桃叶多酚进行测定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利用乙醇超声波提取法对软枣猕猴桃叶多酚进行辅助提取,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软枣猕猴桃叶中多酚最优提取工艺:料液比1∶22(g/mL)、乙醇体积分数45%、超声时间为10 min,在此条件下,软枣猕猴桃叶多酚提取量为54.67μg/g,为软枣猕猴桃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超声耦合双水相法提取香菇柄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耦合双水相法对香菇柄中多酚进行提取,探讨硫酸铵质量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多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多酚含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超声功率硫酸铵质量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耦合双水相法提取香菇柄中多酚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25 W,硫酸铵质量分数40 g/100 m L,液料比30:1(m L/g),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多酚含量预测值为31.746 mg/g,试验值为(31.746±0.008)mg/g,试验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结论超声耦合双水相法提取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与传统乙醇浸提法相比,不仅节约提取时间,还能提高多酚含量达60%,适于香菇柄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