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黑果枸杞花色苷提取率,以果胶酶辅助溶剂提取,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以黑果枸杞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分别研究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加酶量对其提取率影响。再依据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加酶量0.10%时,各因素影响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且提取温度49℃,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1.05 h,液料比21∶1(mL/g)时提取条件最佳,此时黑果枸杞花色苷含量达(24.675±0.027)mg/g。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野生黑果枸杞花青素提取工艺。以野生黑果枸杞为实验材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自变量,花青素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野生黑果枸杞花青素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9%,提取温度37℃,提取时间68 min,料液比1:21(g/mL)。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2.71±0.04)%。同时发现不同地区野生黑果枸杞花青素含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其中内蒙古额吉纳旗西部野生黑果枸杞中花青素含量最高,达2.71%,其次为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其花青素含量为2.57%。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酶法提取胭脂萝卜花青素的工艺条件,考察了纤维素酶-果胶酶比例、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5个单因素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得出酶法提取胭脂萝卜花青素最佳工艺为: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比例1∶2(质量比)、添加量0.03 mg/g,在50℃下,pH 4.0,酶解95 min。在此条件下,花青素的最高提取量为4.25 mg/g。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牛津杯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胭脂萝卜花青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8%、1.6%、1.6%。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得了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最佳酶解制备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酶解制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0.06%,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比例为4:5(m:m),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3.5 h,在此条件下,果汁中原花青素含量为(1679.85±6.11)mg/100 g,果实出汁率为78.65%±1.05%。酶解工艺制备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数抑制浓度为0.232 mg/mL,同时对α-淀粉酶、酪氨酸酶以及黄嘌呤氧化酶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326、22.587、30.722 mg/mL,表现出质量浓度依赖性。研究结果可为黑果腺类花楸果汁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果枸杞中花青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果枸杞中花青素,以花青素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黑果枸杞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四个显著影响因素,并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黑果枸杞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为:乙醇体积分数72%、液料比27∶1(m L/g)、提取时间16 min、提取温度38℃。在此条件下花青素平均得率为(9.16±0.059)mg/g,与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43%。与未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相比,得率增加了近1倍,且用时较短。  相似文献   

6.
以枸杞鲜果为原料经过打浆制得枸杞果浆,采用果胶酶酶解枸杞果浆以提高出汁率及澄清度。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枸杞果浆酶解工艺条件,选取初始pH、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枸杞果浆的出汁率及澄清度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了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初始pH3.9,果胶酶用量43.0mg/L,酶解温度47.0℃,酶解时间1.0h,在此条件下酶解的枸杞果浆出汁率为80.68%,澄清度为94.1%。  相似文献   

7.
以黑果枸杞干果为原料制备黑果枸杞花青素浓缩汁,分析了影响黑果枸杞提取汁质量的因素。采用超滤、反渗透膜浓缩技术,根据浓缩前后黑果枸杞花青素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干果复水比为1∶6(g/mL);复水后,经酶解的黑果枸杞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增加;果胶酶含量优选为0.06%,纤维素酶含量优选为0.01%,酶解最佳温度:30℃,酶解最优时间:90 min;超滤膜材料选用孔径为20 nm陶瓷膜,温度30℃~40℃,压力0.1 MPa条件时达到超滤最佳效果。反渗透温度40℃,压力4.0 MPa时达到最佳效果。超滤与反渗透浓缩连用黑果枸杞浓缩果汁除菌率可以达到5个对数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黑果枸杞为原料, 研究黑果枸杞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纯化工艺, 并对纯化效果进行检验。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 对花青素进行提取, 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等参数进行优化; 将提取液离心并蒸发浓缩后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 对纯化工艺进行研究, 确定最佳纯化工艺。结果 确定黑果枸杞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以pH3.0的75%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 提取温度为40 ℃, 提取时间为2 h, 料液比为1:40。在pH3.0, 温度低于50 ℃, 流速为1 mL/min的条件下, 大孔树脂对黑果枸杞花青素的最大吸附量达61.21 mg/mL, 花青素回收率为44.35%, 花青素含量为118 mg/g, 是纯化前的10.91倍, 通过冷冻干燥洗脱液得到外观呈黑紫色的花青素产品。结论 确定了黑果枸杞花青素乙醇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 证明了AB-8大孔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选择吸附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黑果枸杞为原料,研究黑果枸杞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纯化工艺,并对纯化效果进行检验。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对花青素进行提取,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等参数进行优化;将提取液离心并蒸发浓缩后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对纯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纯化工艺。结果确定黑果枸杞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pH3.0的75%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40。在pH3.0,温度低于50℃,流速为1 mL/min的条件下,大孔树脂对黑果枸杞花青素的最大吸附量达61.21 mg/mL,花青素回收率为44.35%,花青素含量为118mg/g,是纯化前的10.91倍,通过冷冻干燥洗脱液得到外观呈黑紫色的花青素产品。结论确定了黑果枸杞花青素乙醇浸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证明了AB-8大孔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选择吸附性。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黑果枸杞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回流法提取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并对提取的原花青素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试验设计,以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50 W,提取温度50℃时,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9%,料液比1:10(g:mL),微波功率81 W,提取时间17 min,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10.23%,与预测值比较接近,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的最佳工艺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超声-微波提取的物质为黑枸杞原花青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王恺  田振华 《中国油脂》2022,47(8):31-33
为提高亚麻籽油提取率,以亚麻籽为原料,采用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亚麻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果胶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6℃、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提取率为85.64%。采用果胶酶可以有效提取亚麻籽油。  相似文献   

12.
利用正交实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果胶酶提取黑果枸杞中花色苷的条件,并考察了花色苷提取液在不同光照、储存温度和密封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当提取温度为45 ℃、提取时间为30 min、加酶量为0.5%、超声功率为360 W、提取液pH为1时,花色苷提取量为(19.47±0.87)mg/g。所提取的黑果枸杞花色苷在强酸性的储存液中避光低温保存能够较好地保留。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试验优化果胶酶辅助提取锁阳原花青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玮  张勇  高海宁  焦杨  李彩霞 《食品科学》2016,37(14):18-23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辅助乙醇提取锁阳原花青素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酶解时间、pH值、酶解温度、乙醇体积分数作为影响因素,以锁阳原花青素提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锁阳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最优提取条件。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锁阳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在果胶酶质量分数为1%时,酶解时间34 min、pH 4.8、酶解温度52 ℃、用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浸提1.5 h。该条件下,锁阳原花青素提取率达14.30%。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酶解法提取紫薯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紫薯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种类及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和料液比5个因素对紫薯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再以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50μg/mL,酶解温度为43℃,pH为6.2,酶解时间为65min,料液比为1∶30(g/mL),该条件下测得提取率为5.039%,与预测提取率接近。  相似文献   

15.
酶辅助提取紫甘蓝中原花青素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甘蓝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辅助提取紫甘蓝中原花青素的条件进行研究。确定酶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43.39℃,纤维素酶浓度0.02%,果胶酶浓度0.02%,在此工艺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7.3%。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黑果枸杞多酚适宜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BB)试验设计法对黑果枸杞多酚的提取参数进行优化,对溶剂提取法与超声辅助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后溶剂法提取黑果枸杞多酚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37 min,液料比50:1 mL/g,多酚得率为35.9021 mg/g,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5%;超声辅助法提取黑果枸杞多酚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50:1 mL/g,提取温度36℃,提取时间31 min,超声功率240 W,黑果枸杞多酚的得率为39.6845 mg/g,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9%。比较发现,溶剂法乙醇用量为超声辅助法的1.16倍,提取温度较超声辅助法高22℃且提取时长延长16.22%,因此,超声辅助法工艺简单、经济、省时、能耗低、提取率高,为黑果枸杞多酚的深入研究、应用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玉婷  李进  陈敏  张琳 《食品科技》2011,(7):182-186
以黑果枸杞发酵后的皮渣为材料,采用酶解法,研究了其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果枸杞酒渣中所提花色苷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5nm,最适酶为果胶酶,最佳提取条件为以pH1.0的蒸馏水为浸提剂,按料水比1:40(g:mL),加酶量0.8%,在50℃下,酶解提取60min,在此条件下,色价为7.903。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原花青素的得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从黑果枸杞中提取原花青素的工艺。通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三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建立了该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实验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响应值均有极显著影响,在乙醇体积分数56%、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48 min的条件下,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得率为4.315%,与响应面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为1.5%,说明本研究方法是一种适合于从黑果枸杞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高速剪切提取技术辅助提取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工艺及其咀嚼片的配方制备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提取次数、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剪切提取时间及剪切速率对黑果枸杞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分别考察黑果枸杞提取物用量、微晶纤维素用量、木糖醇用量、苹果酸用量对咀嚼片口感和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剪切法提取原花青素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8 (g/mL)、乙醇体积分数45%、剪切时间15 min,剪切速率19 000 r/min,提取1次。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咀嚼片最佳配方为:黑果枸杞原花青提取物40%、微晶纤维素15%、糊精20%、木糖醇10%、甘露醇10%、苹果酸2.5%。所制备的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匀一致,酸甜可口,入口柔顺,硬度和脆度适中,符合消费者的口感。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水解提取辣木叶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运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了酶解温度、加酶量、pH、底物质量浓度与酶解时间5个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各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温度 > 底物质量浓度 > pH > 酶解时间 > 加酶量,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加酶量800 U/L、酶解pH5.0、底物质量浓度7.0 g/L、酶解时间70 min,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达到了43.85%。果胶酶各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加酶量 > 底物质量浓度 > 酶解时间 > 酶解温度 > pH,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1400 U/L、pH4.0、底物质量浓度9.0 g/L、酶解时间50 min,提取率达到了32.26%。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各因素对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纤维素酶水解辣木叶提取蛋白质的效果优于果胶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