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8)
以2012—2017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将机构投资者持股、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持续性三者联系起来,探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持续性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质量在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盈余持续性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通过改善内部控制质量以提高盈余持续性。文章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后果的研究,为机构投资者作为积极监督者增添了新证据,并通过揭示内部控制质量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作用路径,为提高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水平提供了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4)
本文主要基于产权性质视角,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正相关,与会计信息质量高时相比,在会计信息质量低时,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正相关。说明产权性质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分析师盈余预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为现实中更好的识别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及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4)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3)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产品市场势力、内部控制质量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拥有较强产品市场势力和较高内部控制质量的企业,分析师做出的盈余预测更为一致、准确,偏差更小。同时,在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上,产品市场势力和内部控制表现出了一定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8)
文章以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指标,以盈余噪音作为盈余质量的度量指标,以2012年A股制造业公司为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研究结论为相关部门坚持并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5)
本文以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内部控制和审计质量两个方面,探讨它们二者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的分析这两种治理机制在对盈余管理进行作用时相互的关系。研究表明:首先,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行为均能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抑制作用,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不存在互补关系,即公司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反而无助于审计师发挥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1)
本文以2013-2016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与费用粘性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存在费用粘性特征;且真实盈余管理与费用粘性显著负相关,即真实盈余管理会降低费用粘性的程度;而良好的内部控制会提升真实盈余管理降低费用粘性的程度。本文的研究结果肯定了内部控制对管理者决策行为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公司的所有者认识到管理层决策在营业收入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时的差异性,从而完善费用管理责任制度、管理层激励机制及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完善公司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4)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分析了上市公司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动机,并以2012年825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质量与内部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信息数量不一定越多;(2)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信息广度越大;(3)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信息深度越大。结果表明:管理层传递有效信号的方式是提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信息广度与深度,而非增加信息数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8)
文章选取2010-2016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激励与约束的视角,实证分析了EVA业绩考核以及内部控制对管理者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EVA业绩考核下,管理者有更多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管理者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具有治理效应,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管理者在EVA业绩考核下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因此,企业在实施EVA业绩考核时,应该监督管理者是否有应计或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同时要建立高质量内部控制制度来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提升EVA业绩考核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6)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都存在盈余管理的现象,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危害更加深远,更加严重。基于此,文章以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对两者关系的传导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建立长远的目标,从而约束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在微利企业中,内部控制无法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实施的目标之一就是保障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利于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通过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为企业和管理者提高声誉,随之带来声誉的机会成本也使得企业和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不会选择盈余管理操纵利润,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是内部控制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
继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后,2014年财政部又最新出台了专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该准则一经发布,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公司盈余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提高了公司盈余的波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不同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关系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为在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中,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显著正相关;在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意味着内部控制质量差的公司存在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节盈余的行为,与现有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7)
本文选取2011—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二者关系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能够有效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公司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6)
以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内部控制和市场化进程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会显著影响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内部控制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更加有效;而对于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内部控制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则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31)
文章从信息的角度出发,指出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是否会选择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受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高低的影响;另一方面,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督方面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起到抑制影响。进而得出结论,通过降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能够减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
文章利用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10 368个样本数据,实证检验高管团队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的内部控制环境下,高管团队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规模、高管团队中女性成员占比及高管平均受教育程度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平均任期及财务背景人员占比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高管团队规模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其余高管团队特征变量与真实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弱化高管团队特征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而低质量的内部控制只能弱化高管团队特征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未对高管团队特征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合理配备高管团队、完善高管激励措施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2)
基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两个视角,本文以2011-2015年度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两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内部控制质量显著影响公司治理水平。高水平的公司内部治理环境,能够显著提升内部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而低水平的公司内部治理环境则显著削弱内部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2)
本文以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高压反腐态势为背景,以102家国企高管涉腐上市公司为样本。参考陈沉、李哲、王磊(2016)等学者研究以及温忠麟、叶宝娟(2014)总结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通过OLS回归法、逐步检验法以及Bootstrap法的结合,考察媒体关注对应计盈余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关系,验证董监高部分特征是否对改善后的内部控制在媒体关注与应计盈余管理中介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以及如何对内部控制中介效应发挥产生影响。本文发现,四大委员会缺失情况与监事会持股情况都对内部控制与应计盈余管理关系调节明显,而高管薪酬、监事会召开情况以及董监高平均年龄不具有调节效应。同时,当四大委员会不存在缺失情况之时、监事会成员持有公司股票之时,内部控制能在其中发挥较好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3)
文章以2011—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审计、事务所行业专长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两者在影响盈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更低,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能明显抑制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两者之间以替代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4)
本文以信息评价指标为主框架,以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相关内容为分支,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2012年至2014年符合要求的有效样本求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整体状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21)
本文选取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未决诉讼、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意见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起到积极作用;未决诉讼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即存在未决诉讼的公司更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加入未决诉讼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乘项后发现,未决诉讼削弱了高质量内部控制对标准审计意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