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叶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沸水、70%乙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对桑叶进行提取,采用琼脂打孔法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对5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热处理、紫外线、介质pH、糖和盐对桑叶的70%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提取物均对测试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以70%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最佳。热处理及紫外线照射对7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随着介质pH的增大,提取物抑菌活性呈下降趋势;随着蔗糖和氯化钠浓度的增大,提取物抑菌活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沸水、70%乙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对桑叶进行提取,采用琼脂打孔法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对5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热处理、紫外线、介质pH、糖和盐对桑叶的70%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提取物均对测试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以70%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最佳。热处理及紫外线照射对7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随着介质pH的增大,提取物抑菌活性呈下降趋势;随着蔗糖和氯化钠浓度的增大,提取物抑菌活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牛津杯法与二倍梯度稀释法对高良姜提取液抑菌广谱性、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研究,同时与食品常用的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比较,并考查高良姜提取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8种菌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希瓦氏菌大肠杆菌。对蜡样芽孢杆菌的MIC为0.012 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98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56 mg/mL,山梨酸钾MIC为2.5mg/mL,苯甲酸钠MIC为25.0 mg/mL。在一定范围内高良姜提取液对pH、盐浓度、糖浓度稳定,对温度、紫外光照不稳定。高良姜提取物具有广泛的抑菌谱,抑菌效果强于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防腐剂。  相似文献   

4.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并阐明其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情况.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铁离子还原法3 种体外抗氧化方法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汉麻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方法用乙醇对汉麻叶成分提取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级萃取,以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用牛津杯法和微量2倍稀释法测定汉麻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分别对其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紫外线稳定性、金属离子稳定性、蔗糖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汉麻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无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乙酸乙酯相,其对2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7.81mg/mL和15.63mg/mL;汉麻叶乙酸乙酯相经紫外线照射、蔗糖添加和不同温度处理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酸性条件使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李斯特菌的抑菌活性增强,Ca~(2+)使其抑菌活性提高,Fe~(3+)使其抑菌活性降低,Na~+能够增强其对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抑菌活性,K+使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加。结论汉麻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抑菌稳定性,具备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平板打孔法测试草果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草果提取物对11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南阳K氏酵母菌>炭疽杆菌>芒果蒂腐病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抱杆菌>黑曲霉>产紫青霉>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75 mg/mL;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MIC为3.0 mg/mL;对黑曲霉的MIC最高达6.0 mg/mL;且通过对草果提取物的抑菌稳定性研究显示,草果提取物对盐、温度、紫外光和pH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对糖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建立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部肿胀模型,以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为检测指标,检测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的体内外抗炎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牛津杯扩散法考察油橄榄叶提取物(OLE)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用稀释法分析OLE对8种细菌生长的影响,并探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结果表明:以盐酸小檗碱作为对照,OLE对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四环素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优于盐酸小檗碱; OLE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较强(MIC 1 mg/mL,MBC 2 mg/mL)。20 mg/mL的OLE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为极度敏感(大肠杆菌的d=(25. 07±3. 02) mm,抗四环素大肠杆菌的d=(24. 89±1. 58) mm);葡萄球菌次之(表皮葡萄球菌的d=(20. 11±1. 02) mm,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21. 35±2. 06) mm,金黄色葡萄球菌(SH7) d=(20. 01±1. 21) mm);而芽孢杆菌处于中度敏感状态。OLE除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数生长期无明显影响外,对其余7种细菌的对数生长期均有延缓作用。OLE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可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植物源抑菌制剂。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主要对山茱萸抑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茱萸提取物具有强抑菌活性,在pH<7的条件下提取物对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明显强于山梨酸钾.同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研究山茱萸提取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物经过酸、碱处理后只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碱处理使其抑菌活性减弱,甚至消失;温度、紫外照射及常见金属离子(Na 、K 、Ca2 、Fe2 、Fe3 )对其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蟾皮不同溶剂提取物抑菌性能,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考察其抑菌活性部位的量效关系与耐热耐压稳定性。结果表明,蟾皮水提物、30%乙醇提取物、水提醇沉物对供试菌没有抑菌作用,而60%乙醇提取物与90%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9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强于60%乙醇提取物;90%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 000,500,500,500mg/mL;抑菌活性与总生物碱的提取量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抑菌活性部位具有一定的耐热耐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黑曲霉五种菌为供试菌,比较了黑胡椒5种不同有机相提取物及2种常用防腐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黑胡椒5种不同有机相的提取物及2种防腐剂对5种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氯仿相提取物对以上5种常见菌种的抑菌效果最好,而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天然抑菌剂壳聚糖和蒲公英提取物联用抑菌活性和抑菌稳定性。分别测定壳聚糖和蒲公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最小浓度以及在最小抑菌浓度下的抑菌率和抑菌圈直径,并研究了壳聚糖和蒲公英提取物联用时的抑菌活性与抑菌稳定性。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壳聚糖与蒲公英提取物,均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两者联用后,抑菌活性较单独使用有所提高。将联用抑菌剂通过不同温度、p H和紫外照射时间处理后测定可知,壳聚糖与蒲公英提取物联用抑菌剂在40~60℃、p H为5~7和紫外照射时间20~40 min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抑菌稳定性及抑菌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抑菌稳定性、抑菌机理及在馒头贮藏保鲜中的应用。通过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得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在1.75~7mg/mL之间。探索了pH值、超声处理、贮藏时间以及食品体系中的葡萄糖、NaCl、金属离子等对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毛霉和曲霉的抑菌效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味子乙醇提取物抑菌稳定性受超声波影响不大,适合酸性食品的保鲜;抑菌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葡萄糖有增加抑菌效果的作用;添加Fe3+、K+、Ca2+、Mg2+等金属离子的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曲霉的抑制作用均有所增加,但除Fe3+外,添加其他三种金属离子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对毛霉的抑制作用影响不明显;不同浓度的NaCl对五味子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的影响不同,且对不同菌种的影响也不同。电导率法得出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机制可能是其破坏了微生物细胞的膜结构,失去对微生物细胞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抑菌目的。  相似文献   

14.
《食品工业科技》2013,(04):125-128
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黑曲霉五种菌为供试菌,比较了黑胡椒5种不同有机相提取物及2种常用防腐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黑胡椒5种不同有机相的提取物及2种防腐剂对5种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氯仿相提取物对以上5种常见菌种的抑菌效果最好,而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华北车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分别采用蒸馏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对华北车前进行抑菌物质的提取,观察其抑菌活性的差别。并比较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95%vol乙醇溶液提取华北车前后,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8、1.2、0.8、1.6g/m L,反映华北车前草的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特性。此外,华北车前提取物稳定性研究表明:其在中性及弱酸性的环境中较为稳定,在碱性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在光照以及50℃以上易分解;华北车前提取物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抗还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两种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80只小鼠随机被分为正常组、D-半乳糖组、两种甜叶菊废渣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00,200,500 mg/kg bw)。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 mg/kg bw)构建衰老模型,正常组颈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样品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持续11周后,测定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脑组织中抗氧化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D-半乳糖组相比,两种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肝和脑抗氧化酶(SOD和GPx)的活力,降低MDA含量,且在高剂量时(500 mg/kg bw)效果最为显著。两种甜叶菊废渣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基因(Nrf-2,SOD1,GPx1,HO-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两种甜叶菊废渣提取物通过促进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增加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体内相关抗氧化酶的活力并减少氧化损伤产物MDA的含量,具有潜在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花生壳分级提取物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溶剂浸提法分级提取花生壳中有效抑菌成分,通过滤纸片法研究不同提取物对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并进一步探究pH、温度、紫外辐射、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壳分级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31.25、62.5 mg/mL。稳定性实验表明,花生壳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在7 < pH < 10明显降低;20~80℃处理后,其抑菌活性稳定,但过高或过低温度处理(0、100℃),其抑菌活性下降;随着紫外辐射时间的增加,抑菌活性呈下降趋势;金属离子对花生壳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作用有所差异,Cu2+、Fe2+、Al3+可增强其抑菌作用,Mg2+、K+、Mn2+可降低其抑菌作用。本实验可为花生壳提取物作为食品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96孔板法和倾注平板法研究菠萝叶总提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同时考察温度、光照和pH对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佳,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藤黄八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12、3.12、6.25、6.25mg/mL,对黑曲霉和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10mg/mL。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光照条件和不同酸度条件下,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较稳定。因此,菠萝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具有一定的光热稳定性和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对明日叶提取物抑菌稳定性进行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分别对明日叶提取物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金属离子稳定性、紫外线稳定性、蔗糖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明日叶提取物对不同温度、pH值、金属离子、紫外线和蔗糖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仅在121℃、pH 11或者Ca~(2+)处理后其抑菌活性下降较快。明日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桂枝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橘青、绿霉菌及猕猴桃灰霉菌等17种植物病原菌为指示菌,分别采用杯碟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桂枝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桂枝提取物具有较广泛的抑菌谱,对这17种供试病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柑橘青、绿霉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32.67±0.23)mm和(30.50±0.17)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125mg/mL和6.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6.25mg/mL和12.5mg/mL,而在其他15种植物病原菌中,桂枝提取物对车前草穗枯菌的活性最强,半抑制浓度(EC50)为0.4386mg/mL,对其他病原菌的EC50为1~22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