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益生乳酸菌发酵对红枣汁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鲜榨并经杀菌的红枣浆为实验对象,分别接种德式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进行纯种乳酸菌发酵,比较发酵24 h后,并在4℃贮藏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可溶性固形物、p H、可滴定酸、抗坏血酸、总酚、多糖、蛋白质和色泽等变化。结果显示,德式乳杆菌在发酵24 h贮藏7 d时达到最大的活菌量(6.54 log10CFU/m L),嗜热链球菌在贮藏14 d时达到最大的活菌量(6.38 log10CFU/m L);德式乳杆菌发酵的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 H低于嗜热链球菌组和植物乳杆菌组,且产生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这两组。然而,三种乳酸菌发酵对红枣汁中的抗坏血酸、多酚和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经低温贮藏28 d后,德式乳杆菌组的L*值在贮藏14 d后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综合以上,采用德式乳杆菌发酵红枣浆可获得酸度更低,色泽更透亮的发酵红枣汁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萌发藜麦芽为原料,研究发酵条件对藜麦芽发酵乳酸度和活菌数的影响。选用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2种混合菌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优化试验探究菌种比例、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藜麦芽乳混合菌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比例2.5∶1、接种量3%、发酵时间10.3 h,得到的萌发藜麦芽发酵乳酸度为85.32°T,活菌数为9.21(lg(CFU/m L)),与预测值吻合,表明萌发藜麦芽的匀浆发酵培养基适合乳酸菌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罗非鱼为原料,研究接种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发酵腊罗非鱼的工艺技术,通过采用混合菌种对腊罗非鱼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罗非鱼调味腌制,均匀渗透到鱼体后,接种复合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发酵腊鱼,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1:1(m/m)混合、接种量2%(m/V)、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4h。  相似文献   

4.
乳酸发酵复合果蔬汁配方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汪枫  董英 《食品科技》2006,31(3):76-80
以胡萝卜、苹果、番茄为复合果蔬汁原料,利用发酵酸乳的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发酵泡菜的乳酸菌(植物乳杆菌)混合作为发酵菌种,考察果蔬汁中添加葡萄糖、蔗糖、麦芽汁和大豆酶解蛋白对菌种的促生情况及复合果蔬汁的风味影响。最终确定了复合果蔬汁的最佳配比为:胡萝卜∶苹果∶番茄=50∶30∶20、葡萄糖3%、蔗糖8%、麦芽汁6%、大豆蛋白0.5%。调配好的复合果蔬汁灭菌条件为:温度95℃、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及风味物质对冬瓜汁接种发酵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菌种配比、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条件及添加乳糖和红辣椒等风味物质对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冬瓜汁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菌种配比(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为1∶1,发酵温度为35℃,添加1.00%乳糖和1.50%辣椒并发酵2d。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地产鲜榨胡萝卜、番茄原汁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开发研制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主要研究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从而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液最佳配方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24 h,接种量3%;发酵饮料调配最佳配方为:蔗糖8%,柠檬酸0.05%.稳定剂(CMC-Na)0.4%.  相似文献   

7.
张赟彬  谢锋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2):123-125
以甜菜为原料,经榨汁处理,将所得原料进行乳酸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和其它乳酸菌培养研究相比,其含量要大的多;并将甜菜汁在30℃下发酵48h,能使其pH从6.3下降到4.5左右,并含有大量有益乳酸菌菌株。将甜菜汁在4℃低温下培养4周左右时间,甜菜发酵汁中除了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以外,其它乳酸菌菌种活菌数均能保持106~108cfu/mL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红枣汁为原料,探究酿酒酵母分别与发酵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发酵对红枣汁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发酵工艺条件,以期得到一种新型红枣乳酸发酵饮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在37℃条件下发酵60 h,对红枣汁发酵液的总酸度、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确定酿酒酵母和乳酸菌的最佳组合及最佳接种比例。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与发酵乳杆菌的接种体积比例为1∶4时,红枣汁发酵液总酸度为9.897 g/L,产酸率为8.31%,总酚含量为287.81 mg/L,维生素C含量为6.83 mg/100 mL,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7.37%、89.38%和76.12%;经酿酒酵母和发酵乳杆菌复合发酵的红枣汁品质优于发酵乳杆菌发酵的红枣汁品质及未发酵的红枣汁;发酵后,发酵液中乳酸、柠檬酸、乙酸和富马酸含量显著增加,草酸、苹果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变化不明显;氨基酸中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明显,表明红枣汁品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比较益生乳酸菌发酵对红枣汁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鲜榨并经杀菌的红枣浆为实验对象,分别接种德式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进行纯种乳酸菌发酵,比较发酵24 h后,并在4℃贮藏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可溶性固形物、p H、可滴定酸、抗坏血酸、总酚、多糖、蛋白质和色泽等变化。结果显示,德式乳杆菌在发酵24 h贮藏7 d时达到最大的活菌量(6.54 log_(10)CFU/m L),嗜热链球菌在贮藏14 d时达到最大的活菌量(6.38 log_(10)CFU/m L);德式乳杆菌发酵的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 H低于嗜热链球菌组和植物乳杆菌组,且产生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这两组。然而,三种乳酸菌发酵对红枣汁中的抗坏血酸、多酚和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经低温贮藏28 d后,德式乳杆菌组的L*值在贮藏14 d后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综合以上,采用德式乳杆菌发酵红枣浆可获得酸度更低,色泽更透亮的发酵红枣汁产品。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1):265-268
研究了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在石斛汁中的生长规律,及发酵过程中的总酸、还原糖、p H值、活菌数、氨基态氮含量变化和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活菌数、产酸速度、产品的感官、风味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筛选出适用于发酵石斛汁的乳酸菌种。研究表明,发酵48 h后,凝结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石斛汁的酸度(以乳酸计)分别达到7.85、6.93和7.66 mg/m L;还原糖含量分别减少了78.64%、67.28%和76.85%;从产酸能力和产酸速度来说,凝结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要优于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南瓜汁的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感官评价等方式进行发酵南瓜汁工艺参数的优选、稳定剂和甜味剂的筛选。结果确定发酵种子培养基配方为:南瓜浆含量40%,葡萄糖2%,豆浆5%和碳酸钙0.4%。南瓜汁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6℃,酿酒酵母SY∶乳酸菌群=1∶3(体积比),接种量3%,发酵12 h后南瓜汁中乳酸菌的浓度可达9.20 lg(CFU/m L)。  相似文献   

12.
研究植物乳杆菌在荸荠汁中的培养特性并寻找一种利用荸荠淀粉废水生产乳酸菌剂的低碳环保工艺。将植物乳杆菌分别接种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0.5%、1.0%、2.0%、3.0%、5.0%的荸荠汁中进行培养;接种到用Na OH溶液调p H至7.0,添加2.0%的葡萄糖的培养液中再培养;接种到121℃,15 min热处理后的荸荠汁中进行培养;接种荸荠汁分别置30、15、4℃下培养,观察乳酸菌的培养特性;最后接种到荸荠淀粉废水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密度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0%以下的荸荠汁中呈线性比例增加,用碱中和后可增加90%的菌密度,但加糖无效果;不经热处理的荸荠汁培养植物乳杆菌效果更好,植物乳杆菌在低温下亦生长良好;荸荠淀粉废水直接培养植物乳杆菌可得到菌含量为109CFU/m L的高浓度乳酸菌剂,荸荠淀粉废水可直接被用于生产乳酸菌剂。  相似文献   

13.
以莲藕汁为主要原料,通过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乳酸发酵,探讨制作莲藕汁清型乳酸饮料的加工工艺,经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莲藕汁护色、糖化以及发酵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0.2%的柠檬酸溶液作用30min,护色效果最佳;最佳糖化条件为p H5.6、温度50℃、淀粉酶量40U/m L的条件下作用90 min,还原糖浓度达到32.3g/kg;经过护色、水解处理后的藕汁接种1.0g/L混合菌株菌粉、添加0.75%蛋清粉,43℃发酵14h,乳酸量可达到3.5g/L。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7):144-150
该研究利用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B)发酵红枣汁,生产具有功能性成分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作为膳食补充剂。通过分析发酵过程中红枣汁的营养成分和抑菌性能动态变化,探究发酵对红枣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质量浓度5 g/L的L-谷氨酸、接种8%的短乳杆菌、发酵时间为60 h时产生的GABA量最大,为288. 04μg/m L;在发酵72 h过程中总酚含量、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总酸含量和发酵液的抑菌性能呈现上升趋势;红枣汁经短乳杆菌发酵后不仅可以提供益生菌,还可以提供许多有益健康的营养物质,因此经短乳杆菌发酵后红枣汁的品质明显优于发酵前。该实验的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富含GABA的功能性红枣汁饮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宁陵县金顶谢花酥梨为主要原料,筛选适宜酥梨汁发酵的乳酸菌组合,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乳酸菌酥梨汁的发酵工艺,并对优化后的乳酸菌酥梨汁挥发性成分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1:1:1(V/V),初始pH4.5,接种量4%,糖添加量10%,发酵时间50 h,此条件下制得的乳酸菌酥梨汁VC含量14.17 mg/100mL、总酸含量7.66 g/L、总酚含量3.68 mg/mL、总黄酮含量6.25 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90.05%,感官评分80.60。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乳酸菌酥梨汁在发酵0、30、40、50 h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55种挥发性物质,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增加,酥梨原汁共有7种挥发性成分,发酵30和40 h的酥梨汁挥发性成分均为27种,发酵50 h的挥发性成分增加至46种,此时,高级醇、高级酯和高级酸类物质大量产生,赋予乳酸菌酥梨汁酸甜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6.
以豆奶和苦瓜汁为原料,研究了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制作酸豆奶的工艺。经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豆水比1∶10的溶液中,加入10%脱脂乳,20%苦瓜汁,8%蔗糖,0.2%复合豆奶稳定剂,接种量4%,41℃下发酵6h,可制得色泽均一、组织细腻、酸甜爽口、香味协调的苦瓜酸豆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红汁乳菇发酵液和鲜牛奶为原料,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茵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L9(34)试验结果表明:红汁乳菇菌丝体发酵液25%、鲜牛乳75%、蔗糖9%、接种量3%,采用酸奶制作工艺,在42℃条件发酵4h,生产出具有菇味清香、酸甜适口、凝乳均匀、色泽淡黄的凝固型红汁乳菇酸奶.  相似文献   

18.
以黑莓汁为原料,选用发酵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PC11、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PC18、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NT4-7、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S1016 分别进行发酵,研究发酵前后黑莓汁中花色苷含量、总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且检测其对皮质酮损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 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未发酵黑莓汁相比,乳酸菌发酵黑莓汁的总酚含量以及花色苷含量均有所降低,花色苷保留率较高的是L.plantarum P-S1016 发酵组,为89.65%,总酚含量最高的为L.fermentum PC11 发酵组,保留率88.7%;经4 株乳酸菌发酵后,黑莓汁DPPH 自由基清除率、PTIO 自由基清除率以及FRAP 值显著提高,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0%以上;与未发酵黑莓汁相比,乳酸菌发酵均能显著提高皮质酮损伤的PC12 细胞存活率,其中,L.plantarum P-S1016 和L.paracasei PC18 发酵黑莓汁的细胞存活率相较于损伤组提高了54%和45%。4 种乳酸菌接种发酵显著改善了黑莓汁的品质和抗氧化特性,提高了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的存活率,为黑莓汁乳酸菌发酵加工及乳酸菌果汁饮料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土豆为原料,利用酵母菌、乳酸菌混合后发酵制成土豆汁饮料.经试验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菌配比1:1.5、接种量0.75%、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8h.添加8%蔗糖、0.2%的混合稳定剂(0.1%黄原胶、0.1%CMC-Na)可制得酸甜可口的土豆汁饮料.  相似文献   

20.
以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发酵培养,利用两菌株细胞代谢的差异,以静置发酵24 h后得到的活菌数目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高活菌数混合发酵的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高活菌数混合发酵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37℃,初始pH=6.8,接种量6%,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1∶2,瑞士乳杆菌优先接种3 h。最终得到乳酸菌总活菌数为7.2×10~9m L~(-1)。与在相同条件下单独发酵的瑞士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活菌数相比,分别提高了1∶8倍和10.2倍。为乳酸菌的高活菌数发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