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简要介绍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特点,总结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和除磷的影响因素,指出序批式的运行方式可以同时达到脱氮和除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法)的发展背景及其应用现状。在目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脱氮除磷技术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特点以及脱氮除磷的原理,总结了各种因素如DO、温度、pH、碳氮磷比、填料表面性质以及其他因素对MBBR脱氮除磷的影响,说明了MBBR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6.
根据A-A-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结合IC反应器处理废水的特点,提出一种以IC反应器为主体,既能有效去除COD,又能实现废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8.
9.
强化生态过程和绿色技术融入顺应了全球水污染处理产业创新和发展,采用末端生态强化型工艺将前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与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结合起来,实现深度污水处理,减少能耗。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构成的水生生态系统作为末端生态强化单元,改进ABR-CSTR工艺构成深化处理一体式反应器用以处理船只排放的生活污水,通过不断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在45d实现高效同步脱氮除磷,COD、NH4+去除率稳定于90%以上,总出水PO43-浓度低于1mg/L,系统实现ABR有效去碳提供VFAs的最佳HRT为16h。生态格室进一步吸附水体中氮磷元素,一体式反应器的生态强化格室可良好反馈于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为了实现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的自动控制,利用SBR工艺厌氧-好氧-缺氧(AOA)的运行方式处理模拟废水,考察溶解氧(DO)、p 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各反应阶段终止(包括厌氧释磷、好氧硝化、曝气、好氧吸磷和缺氧反硝化)控制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厌氧段,p H值与ORP曲线下降至平台的转折点对应厌氧释磷的终点;好氧段,p H值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硝化作用的终点,p H值、DO与ORP在硝化结束后均上升至一个稳定的平台,三者结合来判断曝气时间的结束以及好氧吸磷的终点;缺氧段,ORP曲线的最低点对应反硝化作用的终点。DO,p H值与ORP的特征点可以作为SBR工艺脱氮除磷的过程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实现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满足污水深度处理的要求,采用模拟废水对一种新型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PAN-ACF)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深度处理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HRT分别为8 h、12 h时,可分别实现出水COD、NH4+-N含量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要求和GB 3838-2002地表水Ⅲ类标准。当水温15℃左右、进水COD和NH4+-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600 mg/L、140 mg/L左右时,COD、NH4+-N的去除负荷最高可分别达到4.36 kg/(m3.d)、0.14 kg/(m3.d)。PAN-ACF能够负载一层致密并有一定强度和弹力的生物膜,是一种优良的生态填料。 相似文献
17.
介绍CANON脱氮工艺、序批式脱氮除磷工艺(包括传统SBR法、CASS工艺、MSBR法等)、A2/O工艺、氧化沟系列脱氮除磷工艺和生物膜脱氮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18.
19.
20.
考察了曝气量、进水C/N比(COD/TN)及进水氮、磷浓度对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BMBBR)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该复合生物系统的污染物去除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脱氮主要是基于好氧段发生的同时硝化反硝化(SND)作用实现的,而除磷是基于常规生物除磷和反硝化除磷过程而完成;在保持载体良好流化状态的前提下,反应器硝化效果和TP去除受曝气量变化影响不大,反硝化效果随曝气量的减小而改善;采用厌氧/好氧序批式运行方式,能够使进水中的有机物被反硝化聚磷菌优先利用,实现一碳两用,节省了脱氮对外部碳源的需要,在进水C/N为2.8~4.0时能获得良好的硝化、反硝化和TP去除效果;随着进水氮、磷浓度的提高,反应器除磷效果相对稳定,脱氮效果变差,最大氮、磷去除负荷分别达到0.17 kg TN·m-3·d-1和0.06 kg TP·m-3·d-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