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建立一种快速食用油掺伪煎炸油检测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鉴别其掺伪,本研究选取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为代表分别煎炸,在纯油中掺入相应煎炸时间0~6 h及掺假梯度0~90%的煎炸油制备掺伪油样,进行紫外光谱及二阶导数预处理,经处理后的光谱特征峰与BP(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建立食用油掺伪煎炸油模型,对掺入煎炸油类别、煎炸时间和煎炸油含量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二阶导数预处理后掺伪煎炸油的光谱特征峰中大豆油为446和462 nm、玉米油为268和274 nm、葵花籽油为280和288 nm,根据其特征峰位与峰值建立Levenberg–Marquardt算法(LMA)、动量梯度下降法(MGD)及弹性梯度下降法(EGD)掺伪模型识别率分别为98.15%、91.67%和95.52%。  相似文献   

2.
基于FTIR光谱重组技术的食用油过氧化值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用油、三苯磷、三苯氧磷和矿物精油为试验材料,基于氢过氧化物与三苯磷(TPP)快速反应生成三苯基氧磷( TPPO)及其在红外光谱542 cm-1处有特征吸收的原理,采用FTIR光谱重组检测(SR-FTIR)技术对食用油的过氧化值进行建模及模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TPPO浓度(以相应的过氧化值表示)与542 cm-1处吸收强度(相对基线位于530 cm-1)之间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9,标准差为0.067 mmol/kg.对2个验证样品集(0~1.5 mmol/kg和1.5~10 mmol/kg)进行测定并与碘量法比较,SR-FTIR技术的灵敏度和精度均高于碘量法.通过自动分析仪SR-FTIR测定过氧化值的分析速度可达每小时90个样品.  相似文献   

3.
基于紫外光谱的花生油掺伪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晨  于修烛  王昕  桂海龙 《食品科学》2012,33(6):186-189
为建立一种花生油掺伪检测方法,利用花生油和其他食用油在紫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不同,建立定量检测模型及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油与其他食用油在280nm处特性吸收存在差异性,利用这一特性建立花生油掺伪定量分析模型,其方程为y=46.72x-27.51(y为掺伪比例/%;x为吸光度),相关系数为0.9779,标准差为3.099%。盲样验证预测值与实际掺伪值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841,标准差为3.849%,检出限约为10%,相对误差均小于15%。紫外光谱花生油掺伪快速检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氰化物紫外光谱在线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注射分析-分光光度法测定氰离子的质量浓度.设计了氰化物紫外光谱在线检测系统.结果表明:在紫外光谱216 nm波长处,光的吸收最大,ρ(CN-)=1 mg/L~70 mg/L时,吸光度满足良好的线性,测量精度可达1 mg/L.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玉米中脂肪酸值的快速无损分析,运用修正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玉米脂肪酸值测定定标模型,其中1-VR 值为0.929,RSQ值为0.947,SEC 值为5.252,SEP值为3.362。T 检验结果显示标准方法测定值与NIRS方法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玉米脂肪酸值NIRS 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  相似文献   

6.
油脂中酸值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用于测定进出口动植物油脂的酸值主要有4种方法,分别为GB/T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5530-1998(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测定》,SN/T0801.19-1999(进出口动植物油脂游离脂肪酸和酸价检验方法》和AOCS Cd 3d-63《Acid Value))。针对这4种测定方法,选用7个不同品种的食用油进行实验条件、重复性和精密度实验的比较,4种方法各有特点。通过比较实验,建议酸值测定选用SN/T0801、19-1999方法,该方法较为准确可靠,操作简便,试剂容易保存,测定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测定米糠酸值的方法,其特点是方便、快速、准确、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8.
浅谈松香酸值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艳 《江苏造纸》2002,(2):25-25
本文介绍了用氢氧化钠乙醇标准溶液代替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测定松香酸值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酸价和过氧化值是检测食用油酸败的主要指标。采用不同种类油脂作为试验样品,就GB 5009.229—2016第一法(冷溶剂法)和第三法(热乙醇法)酸值测定方法以及GB 5009.227—2016(滴定法,简称方法1)和GB/T 5538—2005(改进法,简称方法2)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结果及步骤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GB5009.229—2016第三法(热乙醇法)的检测更加环保、毒性小、成本低;GB/T 5538—2005所用试剂环保、检测快速。通过分析比较食用油中酸值、过氧化值标准测定方法的特点,可为有效避免有毒试剂的应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人员伤害,控制食用油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粮油加工》2014,(11):89-89
10月28日.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报前三季度截获疫病疫情及进口货物检出不合格情况,共检出不合格工业品货值87.88亿美元。其中,有8000t进口食用植物油因酸值超标被退运。  相似文献   

11.
12.
酸值是衡量食用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含量的指标,也是其重要的氧化和质量指标。目前食用油酸值测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滴定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对多数油脂的检测是有效的,但对酸值较低、颜色较深或存在除FFA外干扰成分的油脂检测误差较大,光谱法、电化学法、比色法、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其替代方法,且仪器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拓展和创新食用植物油酸值检测的技术与方法,实现各种植物油酸值的快速准确检测,分析比较了食用植物油FFA的产生途径、酸值检测方法的特点、现状,以期为酸值检测方法的改进及新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同步荧光光谱法快速鉴别食用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鉴别沙棘果油、沙棘籽油、核桃油、菜籽油、芝麻油、亚麻仁油。结果显示:不同食 用油荧光光谱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激发波长250~720 nm范围内,沙棘果油、沙棘籽油、核桃油、亚麻仁油、芝麻 油和菜籽油的最大激发波长范围分别为315~450、520~650、315~490、300~500、300~550、300~490 nm。在 激发光与发射光波长差为90 nm、激发波长250~720 nm的条件下,对6 种不同食用油进行同步荧光扫描,利用主成 分分析得分图可以直观、快速地区分鉴别各种食用油。  相似文献   

14.
李易文  陈倩  张鹏  李晶  张睿  于修烛 《食品科学》2016,37(8):226-230
为了建立食用油羰基值快速检测方法,以菜籽油为实验材料,茴香醛为羰基标准物配制系列羰基值(0~60 mmol/kg)油样。用涂膜法采集油样光谱,建立羰基值与特征吸收峰1 703/1 570 cm-1处(1 703 cm-1处峰高两点基线均为1 570 cm-1,下同)吸光度的关系。然而,不同种类零羰基值的食用油在特征吸收峰1 703 cm-1处的吸收不相同而引起基底效应。因此,利用二维相关振动光谱技术寻找特征吸收峰的相关吸收峰,以校正食用油间的基底效应。结果表明:油样在1 703 cm-1处的吸光度与羰基值高度线性相关,利用相关吸收峰3 472 cm-1校正后的模型为y=0.005 4x+0.090 9;相关系数(R)为0.991 9,标准偏差(s)为0.013 mmol/kg。模型预测值与国标法测定值高度线性相关,所得方程的斜率接近于1,R值均在0.99以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十分接近。表明涂膜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食用油羰基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食用油过氧化值快速检测分析方法,以食用油为试验材料,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碘与淀粉的显色变化,建立食用油过氧化值的检测模型,探讨测定波长、饱和碘化钾添加量、反应时间、淀粉指示剂添加量、溶剂混合比例和油脂种类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模型建立和验证、盲样验证及精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条件对测定结果影响均不显著;当取样质量为(0.100±0.010)g,入射光波长为535nm时,食用油过氧化值模型为:y=28.856x+0.1331(y为过氧化值,mmol/kg,x为溶液吸光度),R2=0.9985。模型预测值与国标法测定值高度线性相关,盲样验证相对误差均10%,检出限为0.79mmol/kg,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基于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食用油过氧化值检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利益驱动的食用植物油掺伪现象危及消费安全和食用油市场秩序,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食用油鉴伪方法。目前,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常规理化测定的鉴别技术、基于波谱分析的快速鉴别技术、基于代谢组学的全谱指纹分析、基于特征标志物的鉴别技术,这些方法优势互补。其中基于特征标志物的鉴别方法因具有确证性、高灵敏、可实现鉴定多种低价食用油同时掺伪的优点,越发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综述了DNA、脂肪酸、植物甾醇、维生素E以及加工过程中引入的外源物质等特征标志物在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发现进一步挖掘食用植物油的特征标志物,建立多种标志物的高灵敏同步检测技术是基于特征标志物的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食用油在储存期间的品质变化情况,利用太赫兹衰减全反射技术对不同氧化程度的食用油进行无损识别.首先探究储存条件对食用油品质的影响情况,进一步根据国家定义食用油品质的标准将样品分为新鲜油、可食用油和不宜食用油,采集各类油品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经数据预处理后采用欧氏距离匹配法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法进行样本分类...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 rapi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iodine value (IV) and saponification value (SV) offish oil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near-infrared (NIR) spectroscopy.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calibration model was made based on a spectral range between 7560 and 9100 cm−1 due to CH bond.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IV and SV of a series of fish oils predicted by the PLS model to the values obtained by the titration methods of the Japan Oil Chemists' Society. The NIR-predicted IV and SV were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chemically determined IV and SV. The NIR method showed higher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 than the titration method. It would be suitable for IV and SV determinations offish oils, as well as vegetable oils, and it takes only 2 min per sample.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植物油的检测精确度,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快速检测方法、国标法进行食用植物油检测的对照研究。结果:快速检测法对食用植物油的检测合格率为97.9%,与国标组无统计学差异,并且快速检测法与国标组符合率为97.9%,灵敏度为97.9%。结论:快速检测法与国标组的符合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灵敏度较高,能够满足现场监督检测的需要,具有在现场监督和重大活动保障中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