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马铃薯淀粉含量丰富,具有粒径大、黏性大、糊化温度低、吸水力强、糊透明度高等优点,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由于马铃薯淀粉易老化,热稳定性和抗剪切能力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开发。使用改性技术可以改善马铃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提高其应用范围以适应生产需要。该文总结近年来马铃薯淀粉改性技术,包括物理改性技术、化学改性技术、酶法改性技术以及多重改性技术等,阐述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改性淀粉的理化和功能性质,分析马铃薯改性淀粉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马铃薯淀粉改性技术进行展望,以期为马铃薯淀粉的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本研究以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酸醇法制备淀粉微晶。以制备过程中的水解温度、盐酸浓度、乙醇浓度、水解时间为单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实验设计,探究不同实验处理的淀粉微晶对姜黄素的吸附性,优化淀粉微晶的制备方法。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2.2 mol/L、乙醇体积分数59%、水解温度51℃、水解时间69.5 h,此条件下淀粉微晶对姜黄素吸附量为2.422 mg/g,比原淀粉的吸附量提高241.61%,且得到的淀粉微晶晶型不改变,吸附位点和比表面积增加。此方法反应条件简易可控,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淀粉微晶吸附性能良好,增加了淀粉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六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了低交联度的马铃薯交联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马铃薯交联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交联淀粉交联度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马铃薯淀粉质量分数、六偏磷酸钠用量。最佳工艺条件为六偏磷酸钠质量分数0.3%,反应温度55℃,马铃薯淀粉质量分数20%,反应时间160min,此条件下可制得沉降积为2.32ml的马铃薯交联淀粉。  相似文献   

5.
利用原料马铃薯淀粉(native potato starch,NPS)和几种改性马铃薯淀粉(0.2%氧化剂处理淀粉(oxidized potato starch,OPS)、2.0%OPS、湿热改性处理淀粉(heat moisture treated potato starch,HMTPS)和压热改性处理淀粉(heat pressure treated potato starch,HPTPS))与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制备复合凝胶(NPS-MP、0.2%OPS-MP、2.0%OPS-MP、HMTPS-MP和HPTPS-MP),并对复合凝胶特性进行研究。流变学特性和低场核磁测定结果显示,0.2%OPS-MP表现出了相对最高的贮能模量(G’)和相对最稳定的凝胶内水分分布状态,之后依次为NPS-MP、HMTPS-MP、2.0%OPS-MP和HPTPS-MP。与NPS-MP相比,0.2%OPS-MP在5种复合凝胶中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均最高(P<0.05),2.0%OPS-MP和HPTPS-MP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相对较差。凝胶内部作用力测定结果显示,复...  相似文献   

6.
利用马铃薯淀粉(native potato starch,NPS)和几种改性马铃薯淀粉[0. 2%氧化剂处理马铃薯淀粉(0. 2%OTPS),2. 0%氧化剂处理马铃薯淀粉(2. 0%OTPS),湿热处理马铃薯淀粉(HMTPS),压热处理马铃薯淀粉(HPTPS)]分别与肌原纤维蛋白(MP)制备复合乳化液(NPS-MP,0. 2%OTPS-MP,2. 0%OTPS-MP,HMTPS-MP和HPTPS-MP),并测定乳化特性。采用激光粒度电位仪测定乳化液油滴的电势、粒径和粒度分布。相比于NPSMP,0. 2%OTPS-MP和2. 0%OTPS-MP的电势和粒径显著降低,且0. 2%OTPS-MP表现出了显著增高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微观结构显示,0. 2%OTPS-MP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相对最好,其次为NPS-MP和HMTPSMP,而2. 0%OTPS-MP和HPTPS-MP的粒径分布均匀度相对较差。试验对改性马铃薯淀粉与肌原纤维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为改性马铃薯淀粉更好地应用于肉制品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将马铃薯淀粉和果胶干热改性产物应用于香肠中,分析香肠保水性、剪切力、质构特性、热力学性质及感官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共混干热改性果胶和马铃薯淀粉混合物有利于提高香肠的保水性、剪切力、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改性淀粉添加量为6%~8%时香肠品质较好.添加马铃薯淀粉和果胶干热改性产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香肠的品质,为干热改性马...  相似文献   

8.
改性马铃薯淀粉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马铃薯醋酸酯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硫酸铝钾等为添加剂,对改性马铃薯淀粉膜的制备条件以及添加剂对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较佳的膜制备条件为:淀粉乳浓度50g/L、干燥温度85℃、干燥时间60min;改性淀粉膜配方为:马铃薯淀粉3.5g,马铃薯醋酸酯淀粉(DS=0.2)1.5g,甘油1mL,羧甲基纤维素钠0.3g,硫酸铝钾0.002g;改性淀粉膜的抗拉强度、伸长量、水滴渗透时间和透明度比原淀粉膜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细微化对马铃薯淀粉(MPST)疏水亲脂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微细化MPST为原料,利用铝酸酯偶联剂(DL)对其进行改性,考察改性后MPST的吸湿性和吸油性。试验结果表明:经DL疏水亲脂化改性之后,MPST分散率明显提高,当MPST的粒度为11.919μm时,改性后静置12 h,在MPST/液体石蜡的分散率仅降低16.6%;随着MPST颗粒粒度的减小,疏水亲脂化MPST/液体石蜡分散体系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疏水亲脂化改性可有效改善MPST的吸湿性,减少MPST的吸油性,随着MPST颗粒粒度的减小,其吸油率逐渐上升,从马铃薯原淀粉的32.9%上升到MPST(d50=11.919μm)77.2%,经疏水亲脂化改性后的马铃薯原淀粉和各MPST(从颗粒粒度由大到小排列)吸油率分别下降了6.6%、16.1%、32.2%、44.7%和59.4%。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对脂溶性茶多酚合成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制备脂溶性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茶多酚、催化剂、癸酰氯质量比为1:0.1:5,反应温度50℃,氮气氛围下反应8h。试验结果表明,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要优于未改性茶多酚和丁基羟基茴香醚。  相似文献   

11.
淀粉老化会导致淀粉基食品变硬、弹性减小,严重缩短这些产品的货架期。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质构分析、色泽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检测甘薯淀粉样品在长期储存过程中(80d)的结构和特性变化,研究茶多酚对甘薯淀粉的抗老化效果。纯甘薯淀粉在放置80d之后,硬度接近初始硬度的30倍,而加入9wt.%茶多酚之后,硬度增大趋势得到明显的抑制,80d之后淀粉胶体硬度不足初始硬度的4倍。实验结果显示,茶多酚可抑制甘薯淀粉形成结晶结构,延缓其结晶过程,从而降低甘薯淀粉胶体的硬度,减小胶体的硬度和色泽变化。这说明茶多酚可有效抑制甘薯淀粉的老化。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主要研究茶源酵母菌富集茶多酚的吸附机理和条件。以吸附率及酵母菌数为指标,研究死活酵母吸附差异、吸附方式以及活酵母对茶多酚吸附条件。结果表明:茶源酵母对茶多酚吸附能力不同;编号C的酵母菌表面结构上拥有更具优势的氢键基团,带正电量较多,细胞表面的范德华力特性强,与茶多酚中的酚类基团有更大吸附作用,对茶多酚的吸附率最高,达到15.49%。活酵母吸附茶多酚能力显著性强于死酵母。活酵母通过物理性吸附使茶多酚附着于酵母细胞表面,通过主动吸附为主进入细胞内部。茶多酚吸附率与酵母菌生长量密切相关,培养20 h,酵母菌与吸附率达到最高;培养转速为200 r/min,培养温度33℃,培养基p H为4.0,添加10 m L的30 mg/m L茶多酚溶液时,酵母菌对茶多酚吸附率达到21.03%。通过实验研究,能够为富含茶多酚应用于食品药品行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祥  房媛  文星  李进  兀浩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9):228-231,235
以芬顿试剂为氧化剂氧化马铃薯淀粉,研究pH、氧化温度、氧化时间、30%H2O2用量和FeSO4用量等单因素对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优化淀粉氧化工艺条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时间4h,30%H2O2用量为25mL,pH10,温度为50℃,FeSO4用量0.3g。响应曲面分析得到在30%H2O2用量为25mL,pH=10和氧化温度为50℃的条件下,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为1.4590%,与理论值1.4699%接近。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SEM表明淀粉颗粒经过芬顿试剂氧化后表面出现孔洞;IR表明有羧基的特征吸收峰出现。  相似文献   

14.
研究茶多酚对淀粉酶动力学以及对淀粉体外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对淀粉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茶多酚浓度低于20%(茶多酚/淀粉)时,对Englyst法混酶体系起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可达30%,浓度超过20%时,对混酶反而起促进作用,最大促进率为20%;选取两个浓度研究茶多酚对普通玉米淀粉体外消化的影响,添加10%茶多酚(茶多酚/淀粉)抑制普通玉米淀粉的消化,25%茶多酚(茶多酚/淀粉)促进普通玉米淀粉的消化,证明茶多酚对淀粉消化性体外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tea polyphenols (TPLs) on the retrogradation of rice starch (RS) was investigated. TPLs-fortified RS exhibited retarding of retrogradation as assess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analytic samples had a water–RS/TPLs ratio of 2:1. RS/TPLs mixing ratios were 5/0, 5/0.3, 5/0.5, 5/0.7, and 5/1 (w/w) that equated with RS containing 0%, 6%, 10%, 14%, and 20% TPLs (based on RS weight), respectively. In the DSC analysis, the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of starch gelatinization obviously decreased as the polyphenols level increased. After storage at 4 °C, retrogradation enthalpy for RS with 10%, 14%, and 20% TPLs did not appear until storage of 20 days. After 10 days of storage at 4 °C, RS gel with 10%, 14%, or 20% TPLs had almost no recrystallization of the retrogradation. The overal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arked inhibitory effect of TPLs on the retrogradation of RS.  相似文献   

16.
将非晶颗粒态淀粉和原淀粉在阴离子、阳离子、醋酸酯及羟丙基醚化剂条件下进行淀粉改性反应,取代度随醚化剂量的改变而改变,但由于整个颗粒处于非晶状态,导致非晶淀粉取代度和原淀粉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羧甲基化,取代度平均提高9.15%,最高达10.72%,对阳离子化来说,取代度平均提高9.65%,最高达13.18%,对醋酸酯化,取代度平均提高47.49%,最高达64.82%,对羟丙基化,取代度平均提高22.78%,最高达27.48%.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快速粘度仪(RVA)研究了茶多酚(TP)对糯玉米淀粉(WMS)及由糯玉米淀粉改性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淀粉)的热特性及糊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焓值随TP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p<0.05);4℃下贮存7d,两种淀粉的回生焓值和重结晶随TP添加量增加而降低(p<0.05),添加15%TP的糯玉米淀粉及添加10%和15%TP的OSA淀粉没有出现重结晶及回生焓值;由RVA曲线知,随TP添加量增大,OSA淀粉糊黏度降低,其中添加15%TP的OSA淀粉,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及终粘度降低最大,而糯玉米淀粉并未呈现一定规律性。以上结果证明,TP能够降低两种淀粉的糊化温度及焓值,抑制淀粉老化,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低淀粉糊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对籼米淀粉回生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天然抗氧化提取物茶多酚(TPLs)对籼米淀粉回生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评价茶多酚对淀粉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焓值随着TPLs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添加16%TPLs(基于淀粉重)淀粉样品的糊化To、Tp和Tc分别提前8.93、5.69和5.13℃,糊化焓值则降低2.27J/g;在4℃下贮存,淀粉的回生焓值和重结晶随着TPLs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添加16%TPLs(基于淀粉重)的糊化淀粉样品贮存15d后没有出现回生焓值以及重结晶。在SEM相同放大倍数下回生淀粉颗粒形貌显示,随着TPLs添加量的增加颗粒逐渐减小并呈网孔状。以上结果证明,茶多酚对籼米淀粉回生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