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考察盐度、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Anammox脱氮效能及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温度对总氮去除负荷(NRR)影响显著,低温下适量盐度会促进Anammox菌体脱氮;在温度为15℃,盐度为4 g/L条件下,NRR预测值为0.355 kg/(m3·d),NRR预测值是空白组(15℃,无盐度)的2.8倍,NRR试验值为0.340 kg/(m3·d)。低温下低盐度可以强化Anammox颗粒污泥,使其沉降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采用实验室已经驯化好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在低温(12℃)条件下进行连续流培养,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的海藻糖投加量对UASB反应器脱氮效能和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适宜的海藻糖可以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在投加海藻糖浓度为0.1 mmol/L时,脱氮效果最佳,NH4+-N、NO2--N、TN去除率分别为70%、73%、63%;与未投加海藻糖相比,能够使TN去除负荷提升26%左右。  相似文献   

3.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中的厌氧氨氧化菌以及其他功能菌存在多种代谢途径,代谢途径的不断深入探索有助于研究强化厌氧氨氧化菌生长代谢活性以及提高厌氧氨氧化系统脱氮效能。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中功能菌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同时综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通过代谢酶、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情况以及反应器的脱氮效能,通过这些表征手段能够较为及时的对反应进行调控。提出对未来厌氧氨氧化代谢途径和表征方法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效能的提升以及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室培养的Candidatus Jettenia属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为种泥,通过批次与连续试验,考察了盐度对Anammox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andidatus Jettenia为优势菌属的Anammox污泥对盐度的增加表现敏感。在连续试验中,UAFB反应器经55 d无盐环境的启动,总氮去除速率达到1.15 kg/(m~3·d),当盐度为5、7.5 g/L时,反应器脱氮效率分别下降了20%、60%,但仍能表现出显著的厌氧氨氧化效能。批次试验中,5、7.5、10 g/L盐度下,Anammox污泥活性分别下降了25%、55%、67%;盐度15 g/L时,Anammox菌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HRT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的影响,确定在HRT条件下实现厌氧氨氧化的运行参数。笔者采用模拟亚硝化进水,消化池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UASB反应器中控制温度为30~35℃,pH为7~8,通入氩气进行脱氧,分别在不同HRT(3 h、6 h、12 h、24 h、48 h)条件下运行一周时间,考察TN、NH_4~+-N与NO_2~--N的去除率与TN容积负荷,从而确定最佳HRT。试验结果显示,当HRT为12h时,能较好地发挥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得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试验采用UASB反应器成功启动并运行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具有较高的脱氮性能,为厌氧氨氧化的稳定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宋晓智 《净水技术》2021,40(z1):95-98
研究采用一段式厌氧氨氧化处理养猪废水的可行性,分析DO、pH、温度对脱氮效率的影响,以及在最佳DO、pH、温度时的容积负荷,并与硝化反硝化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厌氧氨氧化可用作养猪废水的脱氮工艺,最佳的控制参数:DO为0.8 mg/L、pH值为7.9~8.0、温度为35℃、容积负荷为1.49 kg N/(m3·d).与硝化反硝化脱氮相比,一段式厌氧氨氧化节省占地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7.
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在降低投资、低耗运行和污泥减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成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有机物、污泥龄、溶解氧、温度及污泥截留等影响因素,认为厌氧氨氧化技术适宜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并提出了相应技术挑战;探讨了侧流和主流厌氧氨氧化处理工艺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优势、调控条件和现场应用效果。同时,根据现有研究结果,认为低氨氮浓度下保证稳定的亚硝态氮积累、低温条件下厌氧氨氧化稳定、厌氧氨氧化菌的快速富集以及主流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是城镇生活污水厌氧氨氧化处理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厌氧氨氧化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Fe3+为电子受体的厌氧铁氨氧化(Feammox)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工艺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Feammox中氮的去除和不同条件下的脱氮效果,实验通过对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驯化培养,以Fe3+诱导厌氧氨氧化污泥启动Feammox系统,系统稳定运行后,监测Feammox系统的脱氮效果。同时分析了Fe3+浓度,pH,温度,氨氮浓度对Feammox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3+浓度为75 mg/L,pH为6,反应温度为30℃,进水氨氮浓度为75 mg/L的情况下反应器具有明显的脱氮效果,脱氮率可达到65.04%。同时也证实了Feammox在实际处理含铁氨氮废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菌种、启动与效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唐崇俭  郑平  陈婷婷 《化工学报》2010,61(10):2510-2516
厌氧氨氧化是微生物和环境领域的重大发现,具有很高的科学和实用价值。研究证明,除了人们最早认识的浮霉状菌外,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也有厌氧氨氧化活性。以厌氧颗粒污泥、硝化污泥、自养型和异养型反硝化污泥作为接种物,均可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中,依次呈现菌体自溶、活性迟滞、活性提高和活性稳定4个阶段,根据这种阶段性可及时调控启动过程。实验室和生产性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平均容积基质氮去除速率可达50.75kg.m-3.d-1和9.50kg.m-3.d-1,显示了极高的脱氮效能。  相似文献   

10.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启动运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接种好氧硝化污泥,进行了培养厌氧氨氧化污泥的研究。在进水pH值为7.2~7.8,温度为30±1℃的条件下运行142d,成功培养出厌氧氨氧化污泥。反应器内的污泥量(以VSS计)由原来的9.90g/L增加到18.99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0d,总氮容积负荷为0.4318kg/(m·3d)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93.3%,平均为80.5%,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3.9%和99.8%,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2%和85.7%,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的比例为1∶1.387±0.024。对该工艺优化实验研究表明,适宜pH值为7.2~7.8,最适宜温度为35℃;且适度强化反硝化作用有利于提高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相似文献   

11.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与传统的生物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在处理低(超低)碳氮比高浓度含氮废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是上个世纪末生物脱氮领域里的一个突出的创新。在温度为30~40℃和水力停留时间约为1d条件下,ρ(DO)在0.5~2.5mg/L,pH值为7.4~8.3时,能够较好的实现匹配厌氧氨氧化的亚硝化;探讨了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在污泥颗粒化技术中的实现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2.
李世光  高颖 《辽宁化工》2013,42(2):190-192,194
厌氧氨氧化因其在脱氮方面有无需外加碳源、耗氧量少、产泥量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厌氧氨氧化也有一定的抑制因素而是其应用得到限制。本文介绍温度、DO、pH值、HRT、氮素、有机物、盐度等因素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在废水脱氮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SBR反应器中不同氮负荷下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脱氮性能及微生物菌群活性。结果表明SBR反应器在温度为30~35℃、 pH值为7.8~8.3、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为0~0.1 mg/L的运行条件下,当进水总氮负荷由0.078 kg[N]/(m~3·d)分别降为0.039、 0.023、 0.020 kg[N]/(m~3·d)时,对应的总氮去除率由86%依次降为81%、65%和60%,污泥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由73.20 mg[NH_4~+-N]/(g[VSS]·d)依次降为61.02、 53.01和49.76 mg[NH_4~+-N]/(g[VSS]·d)。在进水总氮负荷提升为0.116 kg[N]/(m~3·d)时,总氮去除率升高为92.67%,污泥SAA上升至57.92 mg[NH_4~+-N]/(g[VSS]·d)。低氮负荷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处理效率和污泥活性产生了可逆的抑制效应,当进水总氮负荷提升后,系统的脱氮效率及污泥活性均能够恢复。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菌和Cadidatus Brocadia菌是反应器中的优势厌氧氨氧化菌属。当总氮负荷不断降低时,Candidatus Brocadia菌的丰度不断减少,而Cadidatus Anammoxoglobus菌的丰度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4.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好氧硝化颗粒污泥与厌氧氨氧化生物膜作为接种污泥,在缺氧条件下利用EGSB反应器培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根据反应器内污泥性状以及运行效果,随时调整反应器的进水基质浓度以及上升流速等关键控制因素,加快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同时考察系统的脱氮效能、粒径分布、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表面形态以及内部结构与微生物分布情况。反应器运行80 d后,培养出成熟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0.556 mm;89 d时,总氮去除负荷达4.758 kg N·m-3·d-1。FISH表明颗粒污泥中厌氧氨氧化菌为优势菌种,同时SEM与TEM观察表明颗粒污泥是由多个小颗粒聚集形成,而且形状不规则,内部结构排列紧密。  相似文献   

15.
低碳源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采用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混合接种启动S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基础上,对低碳源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本实验条件下,pH从6.5升至7.5~8.0时,反应速率逐步提高,当pH继续升高至9.0,反应速度反而不断下降,最佳pH为7.55;当温度从10℃升至31℃,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逐步提高,超过31℃后,反应速度下降,最适温度为31℃左右;当C/N由1升至35时,氨氧化速率呈下降趋势,C/N为2时氨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苏扬  杨宏 《工业水处理》2022,(8):163-169
为考察厌氧氨氧化菌在不同环境下对盐度的响应情况,以及生物量对厌氧氨氧化菌高盐抑制的缓解效果,研究未添加盐度和添加不同盐度的SBR反应器的脱氮性能,确定起到促进及抑制作用的盐度阈值。通过批次实验考察低盐度对35、15℃厌氧氨氧化污泥的影响,以及不同污泥量(4、6、8、10g/L)在高盐抑制条件下对基质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一种新型脱氮工艺,较传统脱氮工艺更加节能、经济,为废水中氮的有效去除提供了新途径。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厌氧氨氧化菌会受到废水中有毒物质的胁迫,从而导致其脱氮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本文简述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脱氮机理;阐述了底物基质、金属、有机物等胁迫因子对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微生物群落等的影响;并提出了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受到抑制时活性恢复的策略,以及添加介孔材料、微量元素以及新型反应器研发等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厌氧氨氧化作为新型的脱氮工艺具有节省能耗、绿色无二次污染等优势,但是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条件较为苛刻,在低温环境下活性降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厌氧氨氧化在工程方面的应用。本文从降温方式、载体投加、碱度控制等角度对低温冲击下厌氧氨氧化活性的维持和强化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快速启动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氨氧化工艺因其低处理成本,被认为是很有应用前景的脱氮技术。介绍了接种颗粒污泥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方法。结果表明,接种各类颗粒污泥有利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形成,可以缩短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时间,且启动后的反应器运行稳定,效能优良。说明了该快速启动方法有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好氧硝化颗粒污泥与厌氧氨氧化生物膜作为接种污泥,在缺氧条件下利用EGSB反应器培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根据反应器内污泥性状以及运行效果,随时调整反应器的进水基质浓度以及上升流速等关键控制因素,加快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同时考察系统的脱氮效能、粒径分布、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表面形态以及内部结构与微生物分布情况。反应器运行80 d后,培养出成熟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0.556 mm;89 d时,总氮去除负荷达4.758 kg N·m-3·d-1。FISH表明颗粒污泥中厌氧氨氧化菌为优势菌种,同时SEM与TEM观察表明颗粒污泥是由多个小颗粒聚集形成,而且形状不规则,内部结构排列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