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今几乎所有的流域都具备综合性、完整性的水资源监测和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系统特点及其设计。该系统以水质监测和风险管理为基础,强调了水资源服务经济评估的重要性,并简要的说明了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本文分析了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提出了系统建设的建议,通过分析水资源检测、管理要求、水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展现系统需改进的重点和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水资源充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直接影响到区域人口、经济的规模及其未来的发展。该文深入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着重分析区域内各用户不同节水潜力及经济结构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以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最大、污染排放最小为目标,构建了杭州市区钱塘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所构建的模型,计算了不同的气候条件、节水模式和规划年份情景下,杭州市区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不同情景下经济、人口的发展规模及各部门的用水与污染排放状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节水对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效益和重要作用,第二产业在杭州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桥梁养护监测,本文利用BIM技术开发了桥梁养护监测平台,设计传感器部署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信息安全评估与预警、监测平台5个功能模块。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实时采集桥梁各个部位状态信息,依据桥梁健康参数范围,判断桥梁部位状态,并生成预警信息和养护指挥命令,对桥梁养护监测工作的开展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4.
围绕化工园区大气环境监控预警体系建设,从园区风险源排查、多层次园区在线监测监控网络构建、大气环境监测监控预警平台建设、预测模型和预警阀值、异味溯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未来监控预警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内外油气管道安全事故统计分析,指出管道事故主要致因为外部干扰、腐蚀、材料失效以及自然灾害,其中第三方损坏是我国管道失效事故首要因素,提出应开展全生命周期管道安全监测预警进行风险防控,从源头做好风险防控和失效防护;分析国内外管道安全监测预警技术与管理现状,探讨监测预警技术对全生命周期管道安全监测预警的适用性、可行性、经济性,提出光纤传感、声波、视频安防、地质灾害监测、腐蚀监测等对油气管道风险防控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应加强管道安全预警技术性能评估方法和适用性准则研究,建立涵盖技术选择、系统设计、建设施工、运行评价的综合监测预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有效纳入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范畴。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水资源禀赋不足的地区,水资源纷纷告急。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跨流域调水工程便应运而生。然而,跨流域调水工程在给缺水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同时,也会给两地及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探究,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珠三角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涌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质量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了人民居住环境。本着既要保障河水水质安全,又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在河流综合整治过程中需采取科学的治污之路,本文浅析了珠三角流域黑臭水体治理的一般方法,为其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包含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生态稳定性比较脆弱,容易受到破坏。全年的降水量并不高,加上这几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废水的过度排放,使得塔里木河的水资源系统受到严重的影响,已成为限制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塔里木河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协调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正确化解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既是缓解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基础,又是促进流域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塔里木河的实际情况,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对塔里木河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概述,旨在为塔里木河生态稳定性建设提供一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9.
洮儿河为松辽流域重要跨省河流,涉及吉林、内蒙古两省区,上下游用水和行业用水矛盾突出、水资源供需紧张。本文以洮儿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依据,着重分析了流域取水许可、水权转让、水量调度等管理现状。结果表明流域存在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开发潜力有限,城市供水水源地与水资源配置网体系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需求,水资源统一管理、调配和监控力度不够,水权制度建设滞后,灌溉用水量所占比例过大等问题。认为成立流域水资源管理议事机构是解决用水矛盾的关键,并针对洮儿河流域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水量分配、水权转让和水量调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的步伐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体环境的监测成为解决水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在水质监测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在线实时监测的采集设备和组网均达到国际水平,但监测软件系统仍然存在预警单一、储存不便和不利分享等问题,本文以江河流域水体为研究对象,基于NET开发平台,结合SQL数据库和Web Service中间件技术,提出了B/S模式的水环境监测系统,满足了现代化水质监测集成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覃树松  王海玲 《广东化工》2009,36(4):118-121
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项目环境评价的技术也日趋成熟。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项目层次上的环境评价已难以保证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尤其是涉及流域水资源梯级开发中的项目环境评价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了在环境影响的源头对不利因素进行控制,规划环境评价是流域水资源开发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连续监测湖州市与太湖入湖口交界断面的10项水质指标,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藻类暴发期和非暴发期各项水质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两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藻类非暴发期,藻类密度与叶绿素a、COD_(Mn)、总磷呈正相关关系,与氮磷比呈负相关关系;在藻类暴发期,藻类密度与叶绿素a、COD_(Mn)、p H、DO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氨氮、总氮、氮磷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各藻类生长监测因子间的关联性,得出不同时期藻类预警监测应重点关注的监测指标,为太湖流域藻类预警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对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浙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对其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获得的成果及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后续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提出建议。研究表明,项目采用SWAT模型进行污染特征识别,明确了主要污染形式及来源,给出了针对性生态修复意见,提高了综合治理效率。进而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通过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管理等工作修复了流域生态系统。同时,基于《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及千岛湖水基金,构建了多元化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全国生态补偿体系贡献了浙江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流域通常被不同行政区分割管辖,使得不同行政区之间常常因为利益冲突而引起流域水污染纠纷,严重影响了整个流域的污染防治和经济社会发展,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流域治污亟待加强联防联控,落实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等措施,以流域协同防治,共保流域水环境安全。要做好流域协同治污应做好以下几点:1.国家出台保护规划提升机构协调能力流域水污染治理,应从国家层面出台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规划,开展跨区域联防联治,共同实施全流域保护;要建立  相似文献   

15.
正淄博联和水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2月19日,是由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政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而打造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管理公司平台落实水泥行业"十三五"期间的水泥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目标任务,是中国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创新试点。公司自成立以来,本着"合作、包容、共赢、发展"的原则,以"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  相似文献   

16.
纪碧华  吴红雨 《净水技术》2021,40(z1):86-89,120
针对乌溪江流域下游水资源供需状况,将乌溪江流域特殊干旱期的典型年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应急供水控制条件,得到不同应急级别相应湖南镇水库控制水位.同时,根据不同级别的干旱预警,研究确定了应急供水方案启动程序与应急供水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改善道路,打破生态文明建设区划壁垒,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运而生。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改善了沿岸自然生态环境,鉴于皖浙两省不同的地理、经济背景,现阶段生态补偿机制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完善。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应从实际出发,健全补偿机制,丰富补助方式,加快整治进程,增强法治保障,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实现经济绿色转型。未来跨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更要团结各方力量,从多维度、各方面共建秀美山河。  相似文献   

18.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问题辩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属典型干旱区复合生态系统,水资源是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和联系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主要纽带。从黑河流域实际出发,剖析水资源短缺对流域生态系统恶化的影响,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认为节水农业的实施必须克服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引进绿色GNP概念,加强全流域统一管理,实现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是我国一项具有建设性意义、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在南水北调穿漳工程施工中主要应用的技术是振冲碎石桩技术,此种技术在施工中速度较快,费用较低,本文将对南水北调穿漳工程振冲碎石桩施工的相关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资源日趋的匮乏,节约用水、优水优用、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各企业用水的原则,本着这一原则,海勃湾电厂三期工程工业用水利用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一、二期电厂循环水排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