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水法》修订后,英格兰水务国有化管理逐步向私营化服务转变。截至目前,法规修订已有30年,公共供水和私营供水各司其职,水质状况与1990年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期栏目介绍了《水法》修订后出厂水、输配水系统以及龙头水水质的改善,水质安全事件、公众对水质问题的投诉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其监管思路和措施可为相关水务公司的运营及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由1959年《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到2006年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经历了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过程,基本实现了与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接轨。但随着水污染形势的加剧,饮用水水源和供水水质状况堪忧,达标率较低,加之饮用水中新污染物的种类不断增加,导致供水水质与标准实施过程出现脱节滞后的问题,供水企业普遍面临着来自水源水质不断恶化和标准全面实施现有技术急需升级改造的双重压力。文章基于目前供水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饮用水可行净水技术评选研究,并对评选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释,以期对我国供水企业的水质净化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城市供水的水质管理信息化转型与发展是城市供水现代化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未来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有利于全面提升水质管理效果和质量。以此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了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信息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流程、决策信息化建设目标进行研究,最后对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建设的基础设施、应用系统、运行维护以及标准化组织建设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4.
陆荣 《纯碱工业》2014,(3):22-24
随着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颁布实施,水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供水行业带来了新的压力与挑战。本文力求从水质监控,水质常规工艺,水质深化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连云港碱厂水厂在保障厂区生活区供水水质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宁海自来水厂水源及出厂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相应国家标准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宁海县供水有限公司水源水质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Ⅱ类水质标准,且其出厂水水质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本研究为宁海县供水水质和居民饮水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强制性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完成修订并已进入报批程序,修订后的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加至106项。据介绍.修订后的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蒋增辉  李青松 《净水技术》2011,30(5):130-133
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质安全管理检查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供水水质督查体系是安全饮用水保障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净水关键环节、水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水质标准执行、水质突发事件、净水材料和药剂、水质投诉处理等的研究,提出了水质安全管理检查的流程和具体内容,认为水质安全管理检查应列入供水水质督察体系中,为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管理提...  相似文献   

8.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2023~GB/T 5750.13—2023)是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关键技术支撑,是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的基本前提。2023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修订发布对供水行业从实验室管理到能力建设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2023版《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修订情况,深度解析了新标准背景下供水行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政策要求对标准的实施提出了应对的思路,为供水行业监管部门和监测机构落实新国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给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其中,供水企业的发展比较迅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捷。供水企业在开展相关业务的过程中,需要以水质检测质量为基础,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供水企业的水质监测质量监控与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水质检测的实效性。主要通过对水质检测质量监控管理意义的分析,提出相关的措施,以增强水质检测质量监控与管理效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给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其中,供水企业的发展比较迅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捷。供水企业在开展相关业务的过程中,需要以水质检测质量为基础,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供水企业的水质监测质量监控与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水质检测的实效性。通过对水质检测质量监控管理意义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措施,以增强水质检测质量监控与管理效用。  相似文献   

1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颁布实施促进了人们从"有水喝"到"有健康水喝"不同理念的快速转变。饮用水全面达标和实现饮水安全,监测能力建设是根本的保障。该文从实验室建设、仪器配置、规范化管理、水质预警能力提升等方面分享县镇供水企业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实践体会,供相关县级供水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颁布实施促进了人们从"有水喝"到"有健康水喝"不同理念的快速转变。饮用水全面达标和实现饮水安全,监测能力建设是根本的保障。该文从实验室建设、仪器配置、规范化管理、水质预警能力提升等方面分享县镇供水企业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实践体会,供相关县级供水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服务市民的公用事业中,饮用水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是国际上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在发达国家,应用HACCP管控理念保障水质已有多年的实践,深圳水务集团借鉴先进供水管理经验,对水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供水全流程、管理全链条潜在的水质危害进行全面识别与评估,探索建立了饮用水HACCP体系,实现全过程水质管控,强调预防性管理.实施过程中以信息化为支撑点、以监督检查为着力点,在提升供水水质和供水管理模式的探索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可为供水行业水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春  江文华 《净水技术》2010,29(5):62-66
上海市某水厂水源取水口建立了一个原水早期预警系统,制订了预警的标准与方法,完善了不同污染条件下的预警机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供水水源自动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并进行了模拟效果验证。并以此及时了解供水水源水质状况,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可启动恰当的应急预案,及时调整水厂的工艺运行,保证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15.
陈国光 《净水技术》2005,24(4):59-62
该文在分析制订《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与建设部2000年《水质目标》及原国家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以及国际上几个水质标准进行了比较,说明《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的先进性,可操作性,最后作者提出了上海市实施新水质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上海供水水质的多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宝钢工业用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水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修订水质指标后采取的一系列改进措施。总结了宝钢十年水质管理工作实绩并提出了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二次供水水质变化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州市二次供水用户用水点进行了采样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供水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次供水引起的水质污染,提出了防止水质二次污染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林明榕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0):191-196,170
通过对某城市供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水质现状的分析。得出结论:1、对于低污染水源水,现有的常规水处理工艺能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出厂水水质106项指标的要求,但对于水源水突发、偶发的水质污染.则难以保证出厂水水质;2、在当前水源水质不断恶化及水源水质对供水厂存在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情况下。必须加大对现有水处理工艺的改造力度,增加前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9.
宛中华  章万喜  黎忠  乐杰友 《广东化工》2012,(4):254+256-254,256
文章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现状及其成因,并分别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水源地水质保护、水源地保护区管理、水源地保护工程措施和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等方面给出了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保护的对策措施,最后提出了实施分质供水是解决珠三角供水问题,保障珠三角供水安全,特别是饮水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长江下游城市面临水质下降和突发污染等风险,诸多城市已开展应急供水水源的规划与建设,但如何保障已建应急供水水源的水质安全是各水源地管理单位普遍遇到的难题。以南通应急供水水源地星湖和云湖为例,介绍水源地建设规模和工程设计中采取的水质安全保障措施。经过运行实践证明,在工程设计时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在运行时加以勤换水、合理投放水生动植物等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应急供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总结提炼的相关经验可供相似城市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