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英  叶东  王建兴 《广州化工》2010,38(3):158-160
污泥干化焚烧工艺综合考虑了污泥处置的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与经济性等原则,将是现阶段我国一线城市污泥治理的主流工艺路线。本文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污泥干燥机进行综合性能比较,推荐了作为污泥干化焚烧工艺的主流干燥机。国产干燥机在经过对国外同类设备的消化吸收后,今后将在国内污泥干化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污泥产量逐渐增长,无害化处置短板明显、形势严峻,污泥脱水-干化-焚烧日趋成为主流工艺路线。文中以该工艺路线的碳排放为研究对象,在确定各环节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计算与分析,对比了三种不同的市政污泥"脱水-干化-焚烧"工艺路线的碳排放区别。结果表明,在碳排放总量方面,相对两种传统"两段式"工艺路线,污泥脱水干化一体化+焚烧工艺碳排放可减少20%左右,在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足迹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与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置污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水泥生产线进行污泥干化与焚烧,在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的同时,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本文以陕西某水泥厂水泥窑焚烧协同污泥干化项目为例,叙述了此技术的工艺路线、参数等技术特点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为市政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按照IPCC提供的计算方法,选取符合我国国情的排放因子,以污水厂浓缩污泥为起点,比较了3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深度脱水+填埋、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从碳减排的角度提出了最优选污泥处理处置的全流程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浓缩污泥VS含量在50%~65%时,从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看,深度脱水+填埋路线是高碳排放处理处置方式,且会产生二次污染,应尽量避免;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和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路线的碳排放强度仅为深度脱水+填埋碳排放的约20%,且后者略低。研究认为,浓缩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干化焚烧,残留的焚烧飞灰建材利用是最佳的碳减排处理处置技术路线,且当浓缩污泥VS含量和污泥脱水后含水率达到一定要求时,可以实现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碳中和,应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泉州市中心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以及如何优化选择处置方式,选用适宜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置的蒸汽间接干化法和循环流化床焚烧工艺,对泉州市中心市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先干化至含水率40%~45%,再进入焚烧炉与生活垃圾进行掺烧处置.  相似文献   

6.
市政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副产物,为有效处置和综合利用污泥,对市政污泥现有填埋、堆肥利用、建材利用、干化焚烧四种处置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对污泥干化和焚烧是污泥无害化处置的趋势.这种处置方式可将污泥有机物、有害物彻底分解,同时实现重金属离子的高温烧结固化,具有减容、减量、无害化的特征,燃烧后的残渣可进行综合利用,烟气经...  相似文献   

7.
焚烧法作为实现我国污泥快速减量化、无害化处置的主流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双碳”减排目标的推动下,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技术能有效实现燃煤低碳减排和污泥清洁焚烧处置。然而,现阶段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技术在锅炉结焦结渣、燃烧污染物排放和技术经济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总结了污泥基本理化性质、水分赋存形态、煤质指标和不同干化技术,对比分析了湿污泥直接掺烧、烟气直接干化污泥后掺烧和饱和蒸气间接干化污泥后掺烧这3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燃煤耦合污泥发电典型工程项目的技术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实践表明,湿污泥直接掺烧存在燃烧工况稳定性差、处置量低等问题,而“干化+掺烧”技术路线能在保证燃烧热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较大的污泥处置量。考虑到烟气直接干化污泥存在粉尘爆炸风险高、烟气量需求大等问题,利用饱和蒸气间接干化污泥后掺烧燃烧效果较好。在污泥间接干化技术中,桨叶式干化和圆盘式干化热效率高、粉尘产生量低、占地面积小。由于污泥干化过程中存在黏滞性,需选取合适的干化模型对传热传质过程进行分析。我国燃煤耦合污泥发电典型工程项目运行实践表明,污泥掺烧比例控制在较佳范围时,既能保证燃煤机组燃烧热效率,又能满足常规...  相似文献   

8.
次瀚林  王先恺  董滨 《净水技术》2021,40(6):77-82,99
碳足迹分析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技术能耗评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文中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对干化-焚烧、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厌氧消化-深度脱水-干化-焚烧3种基于焚烧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进行碳足迹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干化-焚烧技术路线净碳排放量最低.厌氧消化虽然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我国污泥有机质偏低,污泥单独厌氧产气率低,沼气利用产生的能量不足以弥补该过程的消耗.污泥干化和脱水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较大,因此,优化热源、减少药剂使用可以实现碳减排;另一方面,推行污泥与城市有机固废高效协同厌氧,提高沼气产率,增加碳汇,也可以减少总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污泥处置的目的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填埋、农用、干化和焚烧是目前污泥处置的几种主要方法,近几年来,污泥焚烧成为处理污泥的主流.该文通过对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鉴定分析,对污泥焚烧方式和污泥焚烧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得出该厂污泥不属于危险固废,混合焚烧是该厂污泥合理的处置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某燃煤电厂的污泥协同处置项目采用"低品位蒸汽干化+燃煤掺混入炉焚烧"的技术路线,充分利用电厂内部土地,以及电厂现有余热资源,实现污泥协同处置系统与燃煤电厂系统的有机结合.项目的污泥处置能力决定了项目的厂房大小、处理能力.工艺系统的除臭则决定了电厂运行人员的接受程度.文章对上述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项目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浮渣、盐泥、煤粉等混合污泥,采用污泥浓缩、离心脱水、污泥干化等技术,将污泥含水率从99%处理至15%,后进行无害化处置。详细介绍了污泥干化系统的工艺设备,并对污泥干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改进。整套污泥处置工艺在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场应用非常成功,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不断发展,污泥处置将从传统的卫生填埋向污泥干化焚烧或资源化利用方向发展。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设备采用低温真空干化原理,可以一次性将污泥的含水率从98%左右脱水干化至30%~40%,为后续的焚烧或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池州市前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通过引进该项技术,实现了在一套设备内干化污泥的目的,出泥含水率小于40%。  相似文献   

13.
间接热干化工艺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可靠、节能的污泥热干化技术,对解决"污泥围城"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污泥间接干化项目中产生的水、气、声、渣等污染物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环保措施。尾气污染及废渣最终处置是项目环境影响的关注的问题,通过试验对氨气、有机酸、甲烷、丙烷不凝结气体进行在线成分和浓度分析。干污泥颗粒可作为低有机质燃料在热电厂、垃圾电厂、水泥窑最终处置,本文重点介绍了嘉兴干化污泥在热电厂焚烧烟尘、SO_2、NO_x、HCl的排放浓度,并与不掺烧锅炉形成对照。最后对污泥间接干化后焚烧可能产生的二噁英进行综合分析,污泥单独焚烧或掺烧二噁英对环境影响微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量的增大,污泥的产量也在增加。针对污泥自身的特点,介绍了市政污泥的常用的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干化焚烧的处理方法和工艺。污泥干化使污泥的处理方法多元化、简便化,污泥焚烧工艺被世界各国认为是污泥处理中最佳实用技术之一,以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能源再利用的突出特点而著称。  相似文献   

15.
污泥协同焚烧技术发展的探讨与行业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焚烧技术日渐成熟,在国内外具备相当好的应用前景。由上海环境集团首要研发的生活垃圾炉排炉协同焚烧污泥工艺备受行业关注,该工艺目前已在上海三个区确定使用。本文从技术介绍、存在问题、技术优化、应用前景等方面对该技术展开讨论,并与其他污泥处理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路线。杨新海总工曾负责完成上海市第一个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心得和经验在此分享,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具有污染和资源的双重性,长期以来的重水轻泥思想致使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成为了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的短板。对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详细介绍了厌氧消化、好氧堆肥、干化焚烧和深度脱水等4条主流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及其应用情况,分析了干式炭化(热解炭化)、湿式炭化(水热炭化)、碳排放、区域污泥处理处置路线等研究热点。“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了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通过碳排放指标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碳排放水平进行量化评估,以推动污泥处理处置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污水污泥成分,综合考虑匹配、衔接、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污泥处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污泥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焚烧是污泥处理的最终途径。阐述了污泥间接干化设备和主要焚烧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干化机和焚烧炉的应用现状,同时介绍了现有的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工艺流程及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8.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污染物数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企业在投资建设过程中都会同步建设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实现对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目标。本文通过对国内化工企业危废处置设施的实地考察,结合干化-焚烧、脱水-焚烧、脱水-干化三种工艺的应用案例以及主要工艺参数、技术路线的对比,明确了"薄层干化-回转窑-二燃室-余热利用-烟气多级净化"的干化-焚烧处理工艺在危废处置中的核心工艺路线。同时简述了干化-焚烧工艺的核心设备,尾气处理及排放标准,公用工程需求,安全技术及措施。该工艺线路不仅能够实现企业对危险废物处理目标的要求,而且能够高效降低运行风险及成本,具有很高的环境、社会和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现行污泥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高温好氧发酵,热干化,焚烧等需要通过经济投资,运行成本,占地,能耗,碳排放量,产品出路,工艺安全,成熟度,以及空气污染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文章对污泥处理工艺选择,高温好氧发酵,热干化,以及焚烧做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还分析了制约好氧发酵技术在污泥处理行业推广以及应用的因素,经过一些实践表明其中工艺以及设备的标准化程度低是制约工艺推广的最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20.
姜海英  党振辉  单锋 《水泥》2022,(2):24-26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污泥技术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分别介绍了污泥泵送直喷、焚烧炉和污泥干化三种协同焚烧技术的处置工艺和发展前景。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的城市生活污泥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实际生产中要采用不同的投加方式和投加位置;不同的投加工艺有各自优势,对于水泥窑的影响也大有不同,根据政策风向也各自有不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