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精度谐波传动刚轮、柔轮的制作,不仅要解决轮齿的精加工工艺问题,而且必须解决高精度刚轮、柔轮轮齿的工艺检测方法和精度鉴定问题。谐波传动装置中的刚轮和柔轮常常是非渐开线型内齿和外齿的直齿圆柱齿轮。由于选用齿形角近于30°的直线型齿廓,因而在刚轮、柔轮的检测方法上,特别是齿形误差的检测方法必须特殊考虑。本文介绍5~3级高精度谐波传动刚轮、柔轮的检测方法,着重探讨了直线型齿廓齿形误差的检测方法。一、直线型齿廓内齿齿型误差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谐波齿轮传动的特殊性提出谐波齿轮重合度的定义,即柔轮和刚轮轮齿的啮合区间角与刚轮单个齿距圆心角的比值。基于瞬心线运动几何学,推导出柔轮和刚轮轮齿的相对瞬心线方程,然后根据Willis定理的结论,计算出柔轮和刚轮之间的啮合区间角,最后由重合度定义计算出重合度。此计算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齿形的谐波齿轮传动重合度的计算,对于衡量新齿形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该方法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谐波齿轮传动柔轮和刚轮渐开线齿廓的性质和方程,通过建立柔轮和刚轮渐开线齿廓间隙的数学模型,得出了柔轮和刚轮齿廓的间隙方程,为进一步研究无侧隙谐波齿轮传动及其变位系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辛洪兵 《机械传动》1999,23(2):11-13
谐波齿轮传动采用圆弧齿廓后,可以改善柔轮齿根的应力状况和传动的啮合质量,提高承载能力和扭转刚度。本文首先计算出柔轮采用圆弧齿廓时,刚轮与之共轭的理论齿廓,通过用拟合圆弧对其进行逼近,得到拟合误差的变化规律;最后指出在开发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时,应首先合理确定波发生器形式和柔轮径向变形量系数。  相似文献   

5.
谐波传动     
杭州富阳动力机厂最近制成各种型号的谐波传动减速器。谐波传动是利用柔性元件可控的弹性变形实现运动的传递和动力的传递。其包括波发生器、柔轮和刚轮三个基本构件可互为固定、主动和从动。如波发生器为主动,刚轮固定,柔轮从动。柔轮在波发生器的椭圆凸轮作用下产生变形,使得其长  相似文献   

6.
谐波齿轮传动是由于发生器和柔轮的相对运动,迫使柔轮产生谐波变形,因而柔轮和刚轮的齿发生相对位移。在发生器的长轴区,柔轮和刚轮的齿进行啮合;在发生器的短轴区,则啮合逐渐脱开,随着发生器和柔轮的相对运动,啮合区也随之转移,从而达到传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谐波减速器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变形情况,利用Adams对模型进行动态仿真.谐波减速器齿轮均采用双圆弧齿形,因此首先对齿形进行设计,并通过solidworks建立谐波传动装置各零部件的模型.然后在AnsysWorkbench中对柔轮进行静力学分析,查看柔轮的应力分布以及变形情况.最后利用Adams建立谐波减速器的刚柔混合模型,实现柔轮和刚轮的动态仿真.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看到谐波减速器的传动过程比较平稳,柔轮与刚轮轮齿之间的啮合情况良好,因此可以说明减速器的传动机构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柔轮和刚轮基本齿廓设计方法。通过三维CAD设计软件SolidWorks查看柔轮和刚轮的配合情况,并用有限元法研究柔轮齿形的位移变形,模拟波发生器下柔轮的弹性变形过程,通过仿真结果验证柔轮齿形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谐波传动中凸轮变形量理论值与实际不符,引起刚轮与柔轮齿廓干涉,以无公切线双圆弧谐波齿轮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运动学法设计齿形,在Abaqus中建立谐波齿轮有限元模型,提取柔轮长短轴最大径向位移,结合双圆弧齿廓修形原理,采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凸轮径向变形量对柔轮修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凸轮径向变形量增大,柔轮前端轮齿修形量急剧增大,后端轮齿修形量缓慢减小;当凸轮径向变形量为0. 49 mm左右时,修形后可实现空载下无干涉啮合。有限元法进一步完善了谐波传动齿廓修形原理。  相似文献   

10.
谐波齿轮减速器主要由刚轮、柔轮和波发生器三部分组成。柔轮是一个具有外齿的弹性薄壁零件,刚轮是一个刚性内齿圈,而波发生器是由一个椭圆凸轮及压配在凸轮上的薄壁轴承组成(如图所示)。波发生器压入柔轮内,柔轮在波发生器径向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在椭圆凸轮长轴方向,刚轮(设固定件)和柔轮的轮齿完全啮合。而短轴方向,刚轮和柔轮的轮齿完全脱开。由于刚轮齿数比柔轮齿数多2个,在输入扭矩作用下凸轮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椭圆长轴也随发  相似文献   

11.
空间润滑谐波减速器传动性能正交试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XB1-60-150型谐波减速器,采用多因素正交设计法开展了谐波减速器热真空循环试验,选择传动效率作为传动性能的评价指标,考察环境温度、负载、润滑方式和工作时间等因素对谐波减速器传动性能的影响敏感性;研究额定载荷条件下固体润滑和脂润滑谐波减速器在宽温度范围内的传动性能,探讨传动效率与环境温度、工作时间的关系;在波发生器运行总次数1.5×105r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试验后谐波减速器柔轮工作面状态。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空间润滑谐波减速器传动性能的重要因素,润滑和负载影响次之,时间最小;在–40~60℃温度范围内,脂润滑谐波减速器表现出较高的传动效率,固体润滑谐波减速器则表现出较稳定的传动性能;试验后两种润滑状态谐波减速器在柔轮齿面和内壁处均呈现明显的滑动磨痕现象。  相似文献   

12.
蒋素清 《机械》2011,38(1):26-30,39
由于波发生器的结构对柔轮的受载状态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谐波齿轮传动中柔轮的主要破坏疲劳破坏,就Y56型低速电机提出了从波发生器的结构入手,分析柔轮的疲劳破坏的方法.并对谐波齿轮传动中的圆盘式波发生器和凸轮波发生器分别作用在柔轮时,对柔轮作有限元接触分析,找出了两种波发生器作用下谐波齿轮传动所适用的范围:凸轮波发生器作用下...  相似文献   

13.
研究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原理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辛罕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3):181-183
介绍一种利用改进的运动学研究谐波齿轮传动啮合原理的新方法,这种方法 的特别是几何意义明确,特别是针对具有弹性变形构件的谐波齿轮传动更是如此,其优点在于针对某一特定的变形形状(波发生器型式),可以生成一个只包含运动参数的矩阵,这个矩阵当柔轮或刚轮采用不同齿廓时具有不变性。在利用该方法建立的谐波齿轮传动理论啮合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啮合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共轭区间的影响规律。揭示了谐波齿轮传动中柔轮与刚轮共轭齿廓的相对运动特点。作为验证,从本方法出发,研制了成功单级传动比为50的谐波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14.
白鑫  王素 《机电工程》2012,29(1):19-22,37
针对现有谐波传动的传动刚度较差、传动比下限高以及轴向尺寸大等问题,离散齿谐波传动采用离散齿轮代替柔轮,是对现有谐波传动的改进。对离散齿谐波传动装置的传动原理以及结构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基于传动原理与等速共轭原理推导了刚轮齿廓曲线方程,并给出了齿形形状。建立了齿形曲线参数与传动性能的关系,在齿形曲线参数的影响下,考虑了传动重合度与刚轮齿形压力角的变化趋势,以提高传动稳定性及传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正常传动的前提下,适当调节齿形参数可改善传动性能,同时也为今后进行齿形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郭春华  侯力  牟云  孙明明  王炳炎 《机械》2007,34(3):18-20
建立了柔轮在凸轮波发生器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静力学接触分析.深入地分析了柔轮在凸轮波发生器作用下的截面应力特征,找出了柔轮的危险截面,得出在凸轮波发生器作用下危险截面是离端面距离为14.4 mm的截面的齿槽部分,为谐波齿轮传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谐波摩擦传动单级最小传动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滚轮式波发生器的双波传动模型,分析谐波摩擦传动中柔轮的受力情况,由柔轮疲劳强度校核公式,推导出谐波摩擦传动单级最小传动比的公式,并分析影响单级最小传动比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用于三波谐波齿轮传动的圆盘式波发生器分析模型,根据弹性理论得到波发生器作用下柔轮的径向位移与切向位移表达式,进而求出柔轮的弯曲应力计算公式,通过分析不同包角情况下柔轮弯曲应力沿圆周方向的分布,确定柔轮弯曲应力幅值最小时的角色,从而确定波发生器的圆盘半径以及圆盘的偏心距。给出了传动比为68的设计实例和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8.
谐波链传动中链条的理论长度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谐波链传动在传动过程中所需链条的理论长度呈周期性变化 ,分析了传动中波发生器处在不同位置时链条理论长度的变化情况 ,并指出了这种变化对从动链轮角速度及传动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陆磊  王泽铭  李旺  王计广 《机械传动》2012,36(4):19-21,24
介绍了一种通过摩擦半球实现牵引传动的IVT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主从动件之间刚性连接产生的滚动摩擦传递转矩,加压机构在调速控制机构的带动下改变主从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得到无限连续变化的传动比。动力最终通过与从动轴相连的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输出,实现了非定轴传动的动力的连续变化。运用MATLAB得到调速控制机构行程与传动比的特性曲线,充分表明通过改变调速控制机构的行程即可实现在理论意义上无限无级变速的最终目的。为新一代IVT传动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